第三节 横纹肌肉瘤
一、概述
(一)疾病简介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最常见的儿童软组织肉瘤,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5%,是继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之外的第三大常见颅外实体肿瘤。RMS主要分为两种病理亚型,即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
(二)发病特点与生存率
美国肿瘤研究所数据显示,每100万儿童中RMS发病数为4.5例。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从病理类型来看,ERMS占65%~75%,多发生于小龄儿童(0~4岁),主要发生在头、颈、生殖泌尿道;而ARMS占25%~32%,发病在0~14岁的年龄段中较平均分布,主要发生在躯干和四肢。
RMS的预后与发病年龄、肿瘤的部位、肿块大小、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因素相关,年幼者生存率高于年长者,肿块<5cm者生存率较高,ERMS的生存率高于ARMS,Ⅰ期低风险组5年生存率可达90%,而Ⅳ期高风险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
(三)常规影像学诊断价值
1.X线
有助于了解软组织肿瘤的范围及与邻近骨质的关系。边界清晰,常提示为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并见有钙化,则提示为恶性肉瘤,多见于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2.超声
可见肿瘤的体积范围、包膜边界和瘤体内部肿瘤组织的回声,区别良性或恶性。恶性者体大而边界不清,回声模糊,如横纹肌肉瘤、滑膜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超声检查还能引导深部肿瘤的针刺吸取细胞学检查。
3.CT
具有对软组织肿瘤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的特点。
4.MR
可弥补X线和CT的不足,从纵切面把各种组织的层次同肿瘤的全部范围显示出来,对于腹膜后软组织肿瘤、盆腔向臀部或大腿根部伸展的肿瘤、腘窝部的肿瘤以及肿瘤对骨质或骨髓侵袭程度的显示更为清晰。
二、PET/CT影像特点与应用
(一)分期
1.原发灶
RMS原发灶FDG摄取普遍增高,然而由于文献样本量较小,SUVmax平均或中位值报道不一。一项含有10例ARMS及3例ERMS的研究报道,SUVmax中位值为3.7(2.0~6.9)。另一项含有9例ARMS及13例ERMS的研究报道,原发灶SUVmax中位值为6.2(2.7~15.4),ARMS的SUVmax中位值为8.1,ERMS的SUVmax中位值为5.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尚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支持。
2.淋巴结转移
PET/CT对发现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较高(80%~100%),并优于常规影像(67%~86%);而在特异性方面相似,PET/CT为89%~100%,常规影像为90%~100%。
3.远处转移
PET/CT对发现远处转移的灵敏度极高(95%~100%),而常规影像对其灵敏度较低(17%~83%);PET/CT特异性可达到80%~100%,而常规影像为43%~86%。
(二)预后评估
文献报道,肿瘤原发灶18F-FDG摄取(SUVmax)与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期有关,其高低与肿瘤的级别也有密切关系。
(三)疗效评估
目前国内外指南对于RMS疗效评估主要采用局部超声、增强MR、肺CT及选择性头颅MR的方法,然而研究证明,通过FDG PET/CT评估横纹肌肉瘤治疗前后病灶的大小、数量的变化及病灶的代谢变化(通常用ΔSUVmax、ΔMTV或ΔTLG判断),也能达到较好的疗效评估作用。
病例3-6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患儿男性,1岁,发现左侧大腿肿块1个月余。外院下肢MR示左大腿肿物,血供丰富,考虑血管瘤可能。后至我院就诊,并于超声引导下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为治疗前分期行PET/CT检查,PET/CT示左侧大腿瘤灶呈FDG摄取不均匀增高的低密度软组织肿块(SUVmax为5.2),全身未见明显转移性病变(图3-7)。
图3-7 左下肢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A.CT图,提示左股骨下端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影;B、C.分别为PET图、PET/CT融合图,提示左下肢低密度软组织肿块FDG摄取不均匀增高;D.MIP图,提示除左股骨下端FDG高摄取肿块外,全身其余部位未见异常FDG高摄取病灶。
病例3-7 左侧鼻腔横纹肌肉瘤术后
患儿男性,1岁,确诊左侧鼻腔新生物2周余。术后病理提示左侧鼻腔横纹肌肉瘤,倾向胚胎性-腺泡状混合型。
首次PET/CT为术后评估,检查所见:左侧鼻腔外侧壁软组织增厚伴FDG摄取异常增高(SUVmax为4.3)。检查意见:左侧鼻腔外侧壁软组织增厚伴FDG摄取异常增高,考虑部分肿瘤活性残留。患者进行化疗后再次行PET/CT评估,提示病灶无残留(图3-8)。
图3-8 左侧鼻腔横纹肌肉瘤术后
A.术后化疗前PET/CT评估,分别为CT图、PET图和PET/CT融合图,提示左侧鼻腔外侧壁软组织增厚伴FDG摄取异常增高(SUVmax为4.3);B.术后化疗前MR评估,分别为MR TW1、TW2和T1增强;C.化疗后PET/CT再评估,分别为CT图、PET图和PET/CT融合图,提示原病灶部位未见明显软组织增厚,局部FDG摄取与对侧相比未见明显增高。
病例3-8 横纹肌肉瘤
患儿男性,13岁,无明显诱因半年内体重下降20kg,伴反复低热、盗汗。检查发现左颞部头皮及盆腔肿物,行盆腔肿块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化疗后行PET/CT评估疗效,PET/CT提示左侧盆壁软组织、左侧大腿收肌群、闭孔内肌、全身多发骨、左盆腔淋巴结肿瘤浸润和转移(图3-9)。
图3-9 腺泡样横纹肌肉瘤
A.左侧盆底肌稍肿胀,局部组织间隙消失,FDG摄取增高(SUVmax为11.0);B.左侧盆壁软组织稍肿胀,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4);C.盆腔左侧壁见一大小约8mm×6mm淋巴结影,FDG摄取增高(SUVmax为2.9);D.左侧髂骨FDG代谢增高(SUVmax为6.8)。
三、小结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四肢到躯干,乃至眼睛、鼻腔等颅面部器官,也可以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18F-FDG肿瘤显像可以较好地显示原发病灶,而且在N和M分期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且可以根据病灶对18F-FDG摄取的高低,对肿瘤的级别进行判断,也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首先,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活检部位;其次,在化疗或放疗的各个阶段,18F-FDG PET/CT可以对疗效进行评估,为化疗方案的选择、放疗靶区的勾画提供信息;最后,也可作为一种复发监测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