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儿童PET/CT显像常见生理性摄取和伪影
正常18F-FDG生理性摄取可见于脑、心脏、肝脏、脾脏、胃肠道、泌尿系统和骨髓(图1-1)。FDG在儿童体内的生理摄取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如儿童FDG生理摄取除了上述部位,还常发生在咽部、胸腺、棕色脂肪、肌肉(儿童哭闹时多以腹部肌肉、膈肌和胸廓肌肉为主)和骨骺端等。正确认识这些生理性摄取,对正确解读PET/CT有重要作用。
图1-1 正常儿童18F-FDG生理性摄取
A.CT横断面图像;B.PET横断面图像;C.PET/CT融合的横断面图像;D.18F-FDG PET MIP图。患者女性,5岁,头部、胸腺(蓝色箭头)、肝、脾、肠道(红色箭头)、泌尿系统可见明显18F-FDG生理性摄取。右手腕部可见注射点显像剂残留(黑色箭头)。
一、胸腺
胸腺FDG摄取在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比较常见,其特征性表现为冠状面倒V形FDG摄取影像(图1-2),或者是偏向一侧呈“ヘ”或镜像“ヘ”形的以单叶为著的FDG摄取影像(图1-3)。通常正常胸腺FDG均匀摄取,也可见不均匀斑片状FDG摄取。胸腺向颈部延伸(超过胸骨柄上缘至颈根部)也是儿童时期的一种正常表现(图1-4),要注意识别。化疗后胸腺增生(图1-5)是一种常见表现,需注意与前纵隔残留/复发性病灶鉴别,有文献报道可参考SUVmax辅助判断。
图1-2 胸腺FDG生理性摄取(倒V形)
A.CT横断面图像;B.PET横断面图像;C.PET/CT融合的横断面图像;D.CT冠状面图像;E.PET冠状面图像;F.PET/CT融合的冠状面图像。患儿女性,5岁,胸腺两叶可见明显FDG生理性摄取(箭头)。
图1-3 胸腺FDG生理性摄取(以单叶为著)
患儿男性,8岁,胸腺右叶可见FDG生理性摄取(十字标识)。
图1-4 胸腺FDG生理性摄取(胸腺向颈部延伸)
患儿女性,4岁,胸腺向上延伸至胸骨柄上方(十字标识),易误诊为甲状腺结节或颈部肿物,需注意鉴别。
图1-5 胸腺增生
患儿男性,11岁,左肾肾母细胞瘤术后,双肺转移化疗后3个月,可见胸腺弥漫性增大,FDG摄取弥漫性增高(十字标识),SUVmax为4.6。
二、咽部
与成人相比,儿童鼻咽/口咽淋巴组织(Waldeyer环)对FDG的摄取通常更为明显(图1-6,图1-7)。喉部/声带一般无明显FDG摄取或轻度对称性摄取,如果儿童在注射FDG前后哭泣或说话过多,常可见明显的喉部/声带对称性FDG摄取(图1-7)。
图1-6 鼻咽部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女性,4岁,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壁可见FDG生理性摄取(箭头)。
图1-7 扁桃体和喉部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男性,2岁,腭扁桃体(蓝色箭头)、喉部(红色箭头)可见FDG生理性摄取。
三、唾液腺
儿童唾液腺通常呈轻至中度对称性FDG摄取(图1-8,图1-9),尤其儿童在注射显像剂后咀嚼更明显。
图1-8 唾液腺FDG生理性摄取(腮腺和颌下腺)
患儿女性,4岁,腮腺(蓝色箭头)和颌下腺(红色箭头)可见FDG生理性摄取,以颌下腺为著。
图1-9 唾液腺FDG生理性摄取(舌下腺)
患儿女性,4岁,舌下腺(红色箭头)、喉部/声带(绿色箭头)、腭扁桃体(蓝色箭头)、鼻咽(紫色箭头)可见明显FDG生理性摄取。
四、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FDG摄取在儿童较为常见,通常呈对称性分布,可分布于颈部、锁骨上、纵隔、腋窝、椎旁和肾周脂肪间隙(图1-10)。
图1-10 棕色脂肪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男性,11岁,颈部(黑色箭头)、锁骨上、腋窝(蓝色箭头)、纵隔、椎旁(红色箭头)和肾周脂肪间隙(白色箭头)可见明显棕色脂肪FDG摄取。
五、肌肉
在注射FDG前及注射后30分钟内婴儿吮吸奶嘴或进食、儿童吃口香糖等,咀嚼肌会呈现明显的FDG摄取,吸吮奶嘴的婴儿舌肌和口轮匝肌FDG摄取增高(图1-11)。婴幼儿在注射FDG前后持续哭泣,可出现胸腹部肌肉(肋间肌、膈肌、腹壁肌群)FDG摄取不同程度的增高(图1-12)。儿童在注射FDG后观看视频等,可引起眼外肌FDG摄取增高,通常见于内直肌和外直肌(图1-13)。
图1-11 舌肌和口轮匝肌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女性,1个月,在注射FDG后吸吮奶嘴,口轮匝肌(A)、舌肌(B、C)可见明显FDG摄取(十字标识)。
图1-12 胸腹部肌肉组织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女性,1个月,注射FDG后哭泣,显像时可见肋间肌、膈肌、腹壁肌肉组织明显FDG摄取。
图1-13 眼外肌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女性,4岁,眼内直肌(红色箭头)、外直肌(蓝色箭头)可见FDG摄取。
六、骨骺端
骺板又名生长板,位于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是一种薄板、波浪状的软骨组织。由透明软骨构成,呈单向软骨增殖与成骨活动,是生长期骨骼的生长发育部位。生长发育期的儿童PET显像可见骺板的FDG生理性摄取,以四肢长骨骨骺端骺板条带状对称性FDG摄取为著(图1-14)。
图1-14 骺板FDG生理性摄取
患儿女性,5岁,四肢长骨骨骺端可见骺板呈条带状/波浪状FDG摄取(箭头)。
七、骨髓
患儿接受化疗治疗后,骨髓出现增生性改变,可导致FDG生理性摄取增高,呈弥漫均匀性分布(图1-15)。此外,其他相关治疗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可导致骨髓和脾脏FDG摄取增加,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引起骨髓FDG摄取增加。
图1-15 骨髓FDG生理性摄取增高
患儿男性,9岁,Burkitt淋巴瘤化疗4次后FDG PET/CT显像示骨髓弥漫均匀性FDG摄取增高,提示骨髓反应性增生。
八、常见伪影
儿童常见伪影包括移动伪影、呼吸运动伪影、尿液污染、注射部位显像剂残留、外渗等。儿童由于配合程度较低,在检查过程中常出现肢体、头部等移动伪影(图1-16,图1-17)。此外,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移动幅度较大,易产生伪影。婴幼儿尿片显像前如未及时更换或显像过程中排尿,可出现盆部及双下肢近端大片强烈FDG摄取(图1-18)。采用留置针注射的儿童,如注射显像剂后生理盐水推注不充分,可出现显像剂残留显影(图1-18)。
图1-16 头部移动伪影
患儿男性,6岁:A.首次PET/CT扫描过程中头部移动,PET影像模糊不清,左侧尾状核头FDG摄取减低(箭头);B.复查PET/CT,无头部移动,PET影像清晰,未见确切异常FDG摄取。
图1-17 足部移动伪影
患儿男性,2岁,PET/CT扫描过程中右足移动,PET影像与CT影像不匹配,融合图像可见移动伪影。
图1-18 FDG污染及伪影
患儿男性,19个月,PET/CT显像示留置针内显像剂滞留引起左前臂近腕部条状FDG浓聚伪影(十字标识),扫描前未更换尿片引起尿液污染影像(红色箭头)。
(王辉 袁晓军 尹雅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