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常见疾病护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一、支气管哮喘病人“一病一品”护理路径

二、支气管哮喘病人“一病一品”护理方案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由多种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如平滑肌、气道上皮组织等)和细胞组分参与。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阻,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是继青少年时期后的第2个哮喘发病高峰时期。老年人哮喘发病率为5%~7%,约2/3为新发病例。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有两种,青少年期起病持续进展或反复长期存在,年龄≤60岁且符合哮喘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为早发老年哮喘;年龄≥60岁且首次出现哮喘的病人为晚发老年哮喘。

(一)支气管哮喘病人入院时

【热心接】
1.入院介绍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2.一般评估

详见第一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3.专科评估

(1)目前哮喘控制水平:

包括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白天发作次数/周、夜间发作次数/周、体力活动水平、吸烟、是否曾有中等或严重程度的发作、是否暂停工作或学业等。可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附录 12)。

(2)合并症情况:

如变应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抑郁和焦虑等。

(3)药物使用情况:

支气管舒张剂的用量、药物吸入技术和长期用药的依从性。

(4)哮喘的触发因素:

包括职业、环境、气候变化、药物和运动等。

(5)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哮喘控制不佳、接触变应原、有上述合并症、用药不规范、依从性差以及过去一年中哮喘急性发作者。

4.症状护理

(1)评估病人目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程度、持续时间、缓解因素等。哮喘发作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发绀、出汗等情况。若哮喘持续发作、病人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应立即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以防窒息。

(2)夜间加强病房巡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重点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和节律变化,注意脉搏的节律、频率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二)支气管哮喘病人住院中

【耐心讲】

根据病人对支气管哮喘的了解程度,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手册,为病人及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辅助检查、治疗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指导等。

1.病因

哮喘受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

(1)遗传因素:

哮喘是一种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病,哮喘病人的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亲属关系越近、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另外,哮喘主要由接触变应原触发或引起,所以过敏体质与本病关系密切,多数病人有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史。

(2)环境因素:

哮喘的形成和反复发病往往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吸入性变应原: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性吸入物,以及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

2)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

3)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4)药物:如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

(3)运动和过度通气:

运动可引起气道气流受限而有哮喘症状短暂发作,是哮喘最常见的触发因素。因运动开始时有儿茶酚胺的释放,所以并不诱发哮喘,但在运动6~10min或停止运动1~10min后哮喘发作最明显。

(4)过度情绪激动:

大哭、大笑、生气或惊恐等极度情绪的表达可引起过度通气并引起低碳酸血症而导致的气道收缩。

(5)其他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

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胃食管反流等。

2.临床表现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喘息,但喘息不一定是哮喘。哮喘的起病可呈急性或逐渐发展。典型的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大多数与季节相关,日轻夜重,常与吸入外源性变应原有关,急性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期为主。上述症状和体征可以自行缓解或应用支气管舒张药后缓解,缓解期病人可无任何哮喘症状。

3.病程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

(1)分期

1)急性发作期: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不一,多数需要应用平喘药物治疗。

2)慢性持续期:每周均出现不同频率和/或不同程度的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2)急性发作时的分级:

哮喘急性发作时,程度轻重不一,应对病情做出正确评估,给予及时有效地紧急治疗(附录13)。

(3)慢性哮喘的分级:

新版全球哮喘防治策略主张根据哮喘控制水平,将慢性哮喘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级别,这种分级方法便于临床应用,有助于哮喘的更好控制,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详见附录14。

4.辅助检查

(1)呼吸功能检查:

呼吸功能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检查方法,并可用于病情评估。

1)通气功能检测: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cacity,FVC)正常或下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下降;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及残气量与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V)比值(RV/TLV)增加。

2)支气管舒张试验(bronchial dilation test,BDT):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改变。常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为沙丁胺醇。舒张试验阳性判断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15min后重复测定肺功能,FEV1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即提示存在气道阻塞的可能。

3)PEF及其变异率测定:PEF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哮喘发作时PEF下降。哮喘有通气功能事件节律变化的特点,常于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使其通气功能下降,故监测PEF日间、周间变异率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和病情评估。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改变。测定PEF昼夜变异率有助于哮喘病人自我监测和评估病情。

4)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常用吸入剂为乙酰甲胆酸和组织胺。观察指标包括FEV1和PEF等。结果判断与采用的激发剂有关,通常以使FEV1下降20%所需吸入乙酰甲胆酸或组织胺累积剂量或浓度来表示。BPT阳性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非哮喘发作期、FEV1在正常预计值70%以上病人的检查。

(2)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过敏原皮试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有助于了解病人与哮喘有关的过敏原种类,可帮助确定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1)体外变应原检测:多数病人外周血可检测到增高的变异原特异性IgE。血清总IgE测定对哮喘诊断价值不大,但其增高的程度可作为重症哮喘使用抗IgE抗体治疗的依据。

2)体内变异原试验:皮肤变应原试验用于指导避免变应原接触和脱敏治疗,临床较为常用。需根据病史和当地生活环境,选择可疑的变应原进行检查,可通过皮肤点刺等方法进行,皮试阳性提示病人对该变应原过敏。

(3)其他:

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痰涂片等对哮喘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哮喘发作时早期胸部X线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部分病人胸部CT可见支气管壁增厚、黏液阻塞。部分哮喘病人痰涂片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5.治疗

老年人身体素质差、体质弱、功能减退,抵抗力有限,且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可能性大,对于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病人除按医嘱治疗外,在用药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或慎用诱发哮喘的药品,如β受体拮抗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解热止痛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免降低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激素联用可增强激素的抗炎作用,与氨茶碱联用可增加氨茶碱的不良反应,此时均应注意减少后者剂量;严密观察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吸入糖皮质激素用药量大时,要防止骨质疏松、呼吸道真菌感染及发音嘶哑。

(1)稳定期治疗:

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繁多,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1)控制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应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需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抗体等。

2)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的症状,其中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茶碱类及白三烯调节剂等。

①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的作用,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用于哮喘的预防和治疗。用药方法有定量气雾剂吸入、干粉吸入、持续雾化吸入等,首选定量吸入法。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舒喘宁)或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沙美特罗(经气雾剂或碟装剂给药)或福莫特罗(经都保装置给药)。

②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最为有效,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给药是目前推荐长期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常用的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氟卡替松、布地奈德等。其中布地奈德是一种高效局部抗炎的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雾化吸入的表面激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减少炎性递质的活性和释放。

③抗胆碱药:有舒张支气管及减少痰液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溴化异丙托品和异丙托溴铵。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妊娠期、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的病人慎用。

④茶碱类: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用药方法有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途径。常用药物有氨茶碱。

⑤白三烯调节剂:有抗感染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通常口服给药。常用药物有孟鲁司特。

(2)急性发作时的处理:

哮喘的急性发作依病情轻重分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个等级,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取决于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其总体治疗目标在于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改善缺氧,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哮喘急性发作后的首要处置为脱离过敏原、避免诱发及危险因素的接触和暴露,呼吸困难的病人给予氧疗。

1)轻度和部分中度急性发作的病人可以在家庭或社区治疗中得到缓解。主要的治疗措施为重复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药,第1h每20min吸入2~4喷。随后根据治疗反应,决定进一步的治疗。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联合使用,舒张支气管作用更佳,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有条件的病人可进行家庭氧疗。初始可为高流量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浓度。

2)部分重度和所有重度急性发作的病人均应到急诊或医院治疗。除氧疗外,应重复应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及早应用全身激素,特别是对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初始治疗反应不完全或疗效不能维持,以及在口服激素基础上仍然出现急性发作的病人。

3)重度和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过上述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指征为重度低氧血症和/或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时pH<7.20~7.25或伴发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意识障碍、呼吸肌疲劳、自主呼吸微弱或停止等。

6.生活方式的指导

(1)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哮喘病人大多数为过敏体质,对多种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指导病人居家环境及饮食中注意如下几点:

1)室内不放置杂物,防止发霉,杜绝粉尘。

2)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饮料和食品,如乳制品、碳酸饮料、含色素或防腐剂的熟食等。

3)避免接触常见的致敏剂,如灭蚊剂、灭蝇剂、84消毒剂、油漆、香水、樟脑等。

4)避免接触油烟及其他刺激气体。

5)避免接触花草:花粉引起的哮喘常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哮喘病人应避免接触花草,春季减少外出。

6)避免动物过敏原:动物的皮毛、尿液、唾液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动物还易携带细菌和病毒,使接触者感染机会增多,故哮喘病人应避免接触动物过敏原。

(2)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感染是哮喘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指导病人学会增强体质和预防感染的方法。指导病人加强自身锻炼,可采取缩唇呼吸、扩胸运动等,以增加肺活量。积极治疗口腔、牙齿、鼻及咽喉等处的感染病灶,消除感染诱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出入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3)饮食指导:

哮喘病人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生、冷、硬及油煎食物,不宜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

【细心观】
1.病情观察

(1)哮喘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流涕、喉痒、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哮喘发作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发绀等情况。若哮喘持续发作,病人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以防窒息。

(2)夜间观察:哮喘发病最严重的时间是夜间,多发生于后半夜至清晨时段。高发时段应加强病房巡视,观察病人有无先兆症状或发作。

2.血气分析

轻度哮喘发作,PO2和PCO2正常或轻度下降;中度哮喘发作,PO2下降而PCO2正常;重度哮喘发作,PO2明显下降而PCO2升高。

3.药物的不良反应

(1)β2受体激动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晕、心悸等,停药或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消失,药物用量过大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

(2)茶碱类药物静脉给药时“治疗窗”窄,存在较大的个体代谢差异,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因此,静脉注射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给药后密切关注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3)吸入糖皮质激素后部分病人可出现声音嘶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或呼吸道不适,告知病人吸入药物后应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全身用药应注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等不良反应。

(4)色甘酸钠在体内无积蓄作用,一般在4周内见效,8周无效者应弃用。

【诚心帮】

1.当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立即遵医嘱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有发绀伴面色潮红、CO2潴留者,宜低流量吸入氧气(吸入氧浓度<40%),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痰鸣音重、无力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经口鼻吸痰。

2.急性发作时协助病人迅速吸入药物,尽快解除支气管痉挛。加强对吸入药物的健康指导,教会病人急性发作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吸入药物装置的使用详见本节专科护理品牌。

3.迅速开放静脉通路,准确调节滴速,确保平喘药及糖皮质激素精确输注。急性发作时病人出汗较多,张口呼吸,从呼吸道丢失大量水分,因此应注意观察和记录出入量,及时补液,以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及时关心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可让病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鼓励病人分享疾病诊疗过程及自我护理经验,以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5.气管插管配合 备好气管插管所需用物、呼吸机和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如经处理后,病人症状未改善甚至出现呼吸浅表、伴神志不清或昏迷,特别是PCO2进行性升高伴酸中毒,或既往有因哮喘严重发作行气管插管者,应立即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

6.病情缓解期间,根据病人的病情及自理能力,落实生活护理,如及时为发热病人更换衣服,协助卧床病人床上洗漱、擦浴,协助病人翻身,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所需协助等。

(三)支气管哮喘病人出院时

【温馨送】

1.指导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2.口服药物指导 指导病人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告知病人如何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3.吸入药物指导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针对每种吸入性药物给予指导。

4.生活方式宣教 告知病人保持居住环境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体能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监测肺功能。

5.饮食指导 告知病人饮食与哮喘的关系。嘱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生、冷、硬及油煎食物,不宜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

6.心理指导 鼓励病人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树立治疗哮喘的信心。

7.自我监测病情 指导病人做好哮喘日记,哮喘日记应记录每日症状、用药及效果,有条件者可购买峰速仪,按医嘱记录峰流速的变化。

(四)支气管哮喘病人出院后

【爱心访】

病人出院2周或1个月后进行随访,包括:

1.病人目前哮喘控制/发作状况。

2.指导病人适量运动、合理饮食。

3.指导病人坚持正确用药、用药后漱口。

4.督促病人进行自我病情监测。

5.复诊时间告知

(1)急性发作时应在自我处理无效时尽快复诊。

(2)稳定期的病人应间隔1~3个月复诊。

6.复诊内容告知 主要包括交流病情和用药效果、治疗过程中的疑问;与医师共同讨论和调整治疗方案。

7.记录随访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或转介医师处理,填写随访登记表。

三、哮喘病人“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品牌

专科护理品牌:哮喘病人自我管理
1.意义

根据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倡议标准定义的哮喘控制水平,2017年我国城区哮喘病人的症状控制率为28.5%,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哮喘的治疗目标在于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减轻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等风险。提高哮喘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是确保实现哮喘控制目标的重要基础。加强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开展有效的自我管理,具有如下意义: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经济负担;减少急性事件,如急性加重、急诊就诊及住院等;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哮喘长期管理目标包括: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ACT评分>20分,并可维持正常活动;最大程度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2.方法

哮喘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的健康教育、哮喘自我管理工具、哮喘急性发作先兆的识别和处理三个方面。

(1)哮喘病人自我管理之健康教育

1)哮喘的疾病特征和预后:哮喘主要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的转归和预后因人而异。通过合理治疗与管理,可以控制哮喘症状,避免急性发作,部分可达到临床治愈。而不规范治疗或依从性差,哮喘会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预后较差。

2)了解并避免接触哮喘诱发因素:很多变应原和触发因素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要了解引发自身哮喘发作的因素,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诱发因素。

3)哮喘病情的自我评估和监测:推荐使用哮喘问卷评估工具(ACT)和每日PEF监测进行自我评估和监测。

4)哮喘治疗药物:详见“耐心讲”相关内容。

5)吸入疗法: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通过不同的装置把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并随呼吸进入气道。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呼吸道表面接触而发挥治疗作用。在病人病情缓解期间,指导病人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目前临床常见的定量吸入器有定量雾化吸入器(MDI)和干粉吸入器。

定量吸入器(MDI)包括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其使用方法如下:吸药前先将药液摇匀,缓慢呼气至不能再呼(RV位),然后将喷嘴放入口内,经口吸气,在深吸气过程中按压驱动装置,继续吸气至肺总量(TLC)位,尽可能屏气10s,使较小的雾滴沉降在气道远端,然后缓慢呼气(图 1-1)。

图1-1 定量雾化吸入器

1.喷口;2.锨钮。

干粉吸入器:①储存剂量型涡流式干粉吸入器,如布地奈德粉吸入剂;②旋蝶式干粉吸入器;③准纳器,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具体使用方法为:一手握住外壳,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听到咔声;向外推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哒”声。此时在剂量标示窗口看到相应的剂量减少,表明一个剂量的药物已准备好以供吸入。不要随意拨动滑动杆以免造成药物的浪费;先握住准纳器并使之远离口腔。在保证平稳呼吸的前提下,尽量呼气。切记不要将气呼入准纳器中。呼尽气后,将吸嘴放入口中,由准纳器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切勿从鼻吸入;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s。关闭准纳器,将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内推动拇指直至听到“咔哒”声,表示准纳器已经关闭,滑动杆自动复位。准纳器又可于下一吸药物的使用。若需要再次吸入,应至少等待3min。指导病人吸入后漱口,减少口咽部雾滴的刺激。指导病人吸入器的清洗、保存、更换等知识与技能(图1-2)。

6)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哮喘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病死率增高、急性发作次数增多、住院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1-2 准纳器

影响哮喘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①对疾病的认知偏差,认为症状缓解后无须再用药;②对激素治疗存在恐惧,担心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③吸入装置使用方法不正确,用药指导不到位;④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于收入较低的病人;⑤药物使用便利性不佳,导致病人遗忘等。

7)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教育实施者可以是医师、护士、自我管理良好的病人、亲属、公益组织、网络媒介等;形式包括面对面、团体、视频、网络、APP等。

8)对病人定期随访:定期对哮喘急性发作及慢性持续期病人进行随访,包括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

(2)哮喘自我管理工具

1)书面哮喘行动计划:是一种用来指导哮喘病人正确实施自我管理的方案,包括识别和避免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哮喘药物的合理使用、识别发作征兆和处理、症状恶化就医等。

2)ACT:是一个以简单问答形式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问卷,推荐每4周做一次病情评估。总分>25分提示哮喘完全控制,稳定3~6个月可以考虑降级治疗;20~24分提示哮喘良好控制,需要继续用药以达到完全控制;<20分提示哮喘未控制,应再次评估病情、调整治疗。

3)PEF监测与哮喘日记:PEF是一种实时哮喘监测的简单工具。推荐病人起始治疗期间每日早晚各做1次PEF测定,获得个人PEF最佳值,并书写以PEF记录为主、附加症状和用药情况的哮喘日记。

(3)哮喘急性发作先兆的识别及初步处理

1)哮喘急性发作先兆的识别:一种是依据症状,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症状有咳嗽、胸闷、气促等。另外一种是依据PEF监测结果,如果病人的PEF值在近期内下降至正常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80%或更低,需要警惕近期急性发作的风险。

2)哮喘急性发作先兆的自我处理: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1~2喷,必要时可每隔4~8h吸入一次,但24h内最多不超过8喷;使用缓解药物后仍有症状、PEF不能恢复至正常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时,需要增加控制药物,加用口服激素并及时就诊。

(展为红 杨雪松 史 双 吴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