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回海棠街
进入市区后,街道上车子明显多了不少,蒋俊不得不把车速放慢下来。
趁这机会,秦川把车窗打开一半,仔细观察着原本无比熟悉,此刻又有少许陌生的紫田市。
迎面吹来一阵热风,他瞬间便感到微醺。
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家乡永远是最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有最顺耳的乡音,有最合自己口味的美食小吃,还有无可替代的亲朋好友。
眼前一草一木,甚至街上每一个不认识的路人,都令他感到亲切,还有安心。
只因为,这里是紫田市,是生他养他的家乡。
城里的高楼明显多了,处处透着繁华喧嚣,与六年前相比,整座城市似乎脱胎换骨了不止一次。
伴随着时间一起成长的,其实何止是人,还有这座人口接近一千万的大城。
在海棠街口,唐嘉韵和蒙宾先下了车。
离开之前,唐嘉韵关照蒋俊:“送秦川回家,让他睡觉倒时差,别带他出去乱逛。”
“哦哦,那韵姐你现在去哪里?”
“我的时间还早,正好去看看奶奶,还有贝贝。”
秦川跟着下车:“我想现在就去看一下奶奶,还有蒙哥的女儿。”
唐嘉韵马上叫住他:“你都没准备红包和礼物,去什么去?明天你就能见到了,先回家去睡觉,养好精神。”
蒙宾憨笑着说:“秦川,明晚咱们好好喝几杯。”
“好,蒙哥,明天不醉不归。”
唐嘉韵拍了蒙宾一下:“家里有老人小孩,你不许喝!”
“秦川回来了,难得喝一次,不碍事的。”
“我说不准就是不准!”
互相争执着,唐嘉韵和蒙宾走了,而秦川没有坐回车里,他睁大眼睛,带着略微急促的呼吸,深深望向眼前这条无比熟悉,给他带来太多回忆的小街。
路两旁的海棠树已经过了花期,但依然枝繁叶茂,静静沐浴着盛夏的阳光,四周是错落的大片平房,最高不超过二层,街道也没有被拓宽和改造过,一切都像是被定格的老照片,与当年如出一辙。
街头的那家小卖部,守着店铺的还是那个中年男人,他比几年前苍老了不少,他的店也更加破旧了,却还在十年如一日地卖着各种零食冷饮,以及五颜六色的贴纸和小玩具。
围在店门口的孩子们也已经换了一拨,秦川清楚地记得,曾经的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如今时过境迁,当年那个用汗水洒满整个盛夏的青葱少年,此刻已经是大人的模样,他不禁感叹,这是何等的神奇。
“海棠街,咱们六年没见了……”他低声喃喃自语,伴着身边海棠树叶子的沙沙声,以及眼前这再熟悉不过的夏天。
一个短发女孩从眼前匆匆经过,秦川觉得她很面熟,对着她离去的背影看了许久。
其实这里很多人他都认识,但一时之间,又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蒋俊在烟杂店里买烟,走了回来说道:“那是赵小苗,你该不会不记得了吧?以前偶尔跟着咱们一起玩儿的。”
“赵小苗……是她呀,都长这么大了,”秦川看着赵小苗走进街对面一家餐馆。
餐馆的名字很应景,就叫海棠小馆,秦川记得店老板是夫妻俩,赵小苗是他们的女儿,于是问道:“海棠小馆还开着吗?”
蒋俊说:“关了有段时间了,小苗他爸被查出来脑子里长了个瘤子,住院动手术去了,前几天我和韵姐还去看过赵叔。”
出于学医的本能,秦川下意识问:“手术成功了吗?”
“医院不给做,认为这瘤子摘除的难度太高,要病人转别的医院去。”
“我去问问,能难到什么程度,”秦川被勾起了好奇心,径直走向海棠小馆。
赵小苗正在后厨炖着汤,身边是个保温桶,她的脸上愁云惨淡,见秦川和蒋俊来了,悄悄抹了把眼泪,然后便盯着秦川:“你……你不是……罗老师家的秦川吗?你已经留学回来了?”
“是我,很久没见了,小苗你大学毕业了吗?”秦川笑着同她打招呼,又看看四周,这家海棠小馆他以前每天都路过,同时又是这里的常客。
赵小苗抿了抿嘴唇,带着难过说道:“我六月份刚毕业,还没来得及找工作,我爸就住院了,是脑瘤……”
“病情跟我说说,我在国外学的就是神经外科。”
听赵小苗大致一讲,秦川基本就明白了。
赵小苗的父亲赵庆河半个多月前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当时还以为是高血压,结果去医院一查,是个直径大约三公分的脑膜瘤,肿瘤位置临近下丘脑,其中一部分被周围的神经包裹住了,动刀难度极高。
接过赵小苗拿来的两张片子,秦川走到窗边,仔细看了片刻,就向她问道:“是不是医院没有神经3D内镜激光设备,所以不敢动手术?”
赵小苗被他的提问震惊到了:“没错,他们就是这么说的,这个什么设备听说只有首都两家医院有,我们这儿还在向国外求购,一时半会儿买不到,医院就要我爸爸去首都做手术,我妈半个月前去首都联系医院了,可那里也是一床难求……”
秦川把片子还给她,同时说道:“肿瘤会越长越大,越拖手术越难做,咱们外地人去首都做手术,没有关系寸步难行,但我觉得这手术也没难到离谱,我就能做!”
“你?”蒋俊和赵小苗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我的导师一直对我们说,现在医疗手术器械越来越精密,但不能对它们太过依赖,比如在战场上,医生会遇到最艰苦的手术环境,所以在有段时间里,我学的是不依赖精密器械的手术操作,刚才看了片子,我觉得应该可以不需要3D内镜设备,只要给我麻醉师和两个辅助,就能完成手术,效果不会比首都医院做得差……还有,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考出了美国的医师资格证书,最后一年就在当地的医院里半工半读,类似的手术我做过几场。”
蒋俊还是担心:“秦川,人命关天,你到底有没有把握?”
“有把握,就是肿瘤周围的神经比较密集,即使没有内镜设备,动刀时小心些就可以了,不过在术前,需要再拍几张最新的影像图给我作参考。”
见他们仍然半信半疑,他又说道:“国内的医院还是太保守,一边指望着高科技仪器,同时又怕担责任,畏首畏尾,最后吃苦的只有赵叔,总之赶紧手术吧,等首都那里的病床位,谁知道要猴年马月,赵叔的身体耽搁不起。”
这番话似乎触动了赵小苗,也打消了她心底的疑虑:“秦川大哥,咱们都是这么多年的老街坊了,我相信你不会骗我,我现在就联系医院安排手术……”
“先等等,别急着打电话,”秦川赶紧喊住赵小苗,因为他已经发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该以何种身份,去做这场手术。
刚毕业回国,工作都还没落实,就跑去某家医院的手术台上做主刀医生,十有八九会被当成疯子。
见到一丝曙光的赵小苗比他还急:“秦川大哥,我爸被折磨的生不如死,都找不到医生为他动手术,现在还逼着我们转院,把病床腾出来,我真的走投无路,只能靠你了啊!”
秦川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小苗,先带我去看看赵叔,然后咱们找医生商量一下看看……”
话没讲完,赵小苗已经关了炉火,拖着秦川便往外跑。
在紫田市第四人民医院下了车,秦川才愕然想起,他过几天要面试的医院,就是紫田四院。
真巧啊……他心里嘀咕,但也顾不上这许多,先跟赵小苗进了病房,去看望赵庆河。
秦川印象中的赵叔,还是那个天天守着餐馆,为人幽默风趣的老街坊,海棠街的居民们只要想下馆子喝点小酒,首选就是海棠小馆,因为口味好,价格也便宜,甚至偶尔有人喝醉,赵叔赵婶还会把人送回家里,毕竟大家都是住同一条街上,彼此间熟的很。
赵庆河正躺在病床上半睡半醒,鼻腔里插着管子,脸色苍白,头发脱落一大片,秦川拿起挂在床头的病历卡,认真翻了几页就直摇头,然后低声问赵小苗:“确实不能拖下去了,我再和你确认一次,这场手术你愿意让我来做吗,术前需要家属签字的。”
赵小苗很肯定地说:“我当然愿意!”
“你要不要跟你妈打个电话说说?”
“不必了,我信得过你秦大哥,就由我来做主了!”
秦川点点头,转身去了医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