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朝》道武帝复国:运气来了连战神都灭不了我
十六国向北朝过渡的历史进程中,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拓跋珪的成功,有当时民族融合渐已成型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更是他本人出类拔萃的军事天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奇般的复国
拓跋珪是拓跋部百年难得一见的杰出统帅,比之当世任何英雄都不逊色。遍观当时与拓跋珪有竞争关系的诸国杰出人物,我们发现,拓跋珪所处的时代真是太妙了。
拓跋部建立的代国存在时间很早。315年,拓跋部首领猗卢建立代国。376年,前秦发兵攻灭代国,代国国主拓跋什翼健被其庶长子所杀,代国灭亡。什翼健嫡子拓跋寔君的儿子拓跋珪时年六岁,苻坚本想把他迁到关中,但燕国旧臣燕凤建议:拓跋旧部仍然很多,前秦无法有效对其进行控制,不如让独孤部刘库仁、铁弗匈奴刘卫辰分统拓跋鲜卑的部众,待拓跋珪长大,再以其为部族统领。
苻坚一向号称迁徙狂魔,前燕、前凉、姚羌被打败后,王公子弟都被一锅端迁到关中,为何独独对拓跋珪这个六岁小孩网开一面呢?
原因不难理解。拓跋部当时的状况确如燕凤所说,拓跋部族人很多,如果前秦要直接管理,势必要派出足够多的军队镇守。而氐族人太少,苻坚派氐族宗亲去四方重镇守卫,已经占用了大部分氐人力量。拓跋部并非前秦关注的重点,在南下伐晋的关键准备期,没必要再分出力量去代北跟拓跋鲜卑消磨时间。
况且,当时谁能看出来,拓跋珪这个年方六岁的黄口小儿,日后竟然是逮谁灭谁的杀星呢?
幼年的拓跋珪生存环境险恶,有一次几乎要被独孤部杀了,幸赖外祖父的贺兰部庇护,才得以长大成人。
以上是《魏书》关于拓跋珪早年经历的说法,《资治通鉴》也予以采信。但是现代人对拓跋珪的经历另有说法。有人认为,拓跋什翼健并没有被儿子所杀,拓跋家族包括拓跋珪在内都被迁到长安成了人质。这一说法在《晋书》“载记”第十三中有记载。那么记录拓跋珪先人事迹的《魏书》为什么要说什翼健死于儿子之手呢?
一些支持者的说法大致是,因为什翼健强娶了去世的儿子的老婆贺兰氏,贺兰氏生的儿子和拓跋珪既是叔侄又是兄弟,人伦之理大乱。在前秦大军压境时,贺兰氏以拓跋珪的名义绑了什翼健献给前秦。北魏建国后,拓跋氏不愿将这段污秽的史实公之于众,便修改了国史。
可信不可信呢?近年来史学界对此一直有争论,但没有太强有力的证据,姑且算作悬案吧。
不管怎么样,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拓跋珪于386年得到诸部首领的支持,在牛川召开大会,宣布复立代国,不久自称魏王,建都于盛乐(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一国之主,不是光凭开个会就能定的。苻坚遗留下的三部对峙局面仍然存在,独孤部首领刘显先是把铁弗匈奴打得大败,又把当年被迁到关中的什翼健少子窟咄请了回来,让他以叔夺侄之权。
十六岁的拓跋珪显示出过人的精明。他一方面依靠母族贺兰部,另一方面利用后燕慕容氏和独孤部的冲突,共同打击刘显。刘显招惹了后燕慕容垂,结果被后燕连续暴捶,部众离散,刘显和其代理人拓跋窟咄都被杀死。
此后,拓跋珪便如爆发的超新星,在与铁弗匈奴、贺兰部的战争中连续获胜。铁弗匈奴几乎全族被屠杀,拓跋珪最终确立了他在代北的权威。
这一阶段,拓跋珪虽然年少,却临危不乱,特别是其叔父窟咄回归后,对他的法统制造了极大挑战,但拓跋珪仍能坚定信念,与敌对部落死战到底,显示出他作为合格国君的基本素质。
二、侥幸逃脱慕容垂的打击
394年,拓跋珪统一代北,燕代两家接壤,矛盾便开始显现。慕容垂虽是不世出的名将,但已经步入人生晚景,无法再和生龙活虎的拓跋珪竞争。
慕容垂建立后燕,自以为宇内无敌,多多少少对拓跋珪有些轻视,再加上后燕连年征战,虽然意识到拓跋珪不是等闲之辈,也没有与其为敌。
但形势逼人,两虎相争,不决出胜负怎能罢休。
395年,在经历一次边境冲突后,后燕终于决定出兵,太子慕容宝亲自挂帅,领八万人自五原伐魏。拓跋珪以退为进,示弱以诱敌,把素无才能的后燕太子慕容宝耍得团团转。之后参合陂一战,拓跋珪亲率骑兵攻击,俘燕兵四五万人。
这场仗如果是慕容垂挂帅,以八万全盛之师进攻北魏,以拓跋珪新立之国,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
参合陂之战后,拓跋珪一跃成为北方的新贵。396年,虽然慕容垂“回光返照”来了个反手一击,挥兵一直打到平城,几乎要将拓跋部南境吃掉,然而慕容垂最终败给了时间,他在进军途中旧病复发,不久便死于班师途中。
拓跋珪是幸运的,他目睹了一个强权帝国——前秦的崩溃,又亲眼见证了一代传奇慕容垂的谢幕,等到他走上历史前台时,环顾北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和他一较高下的敌手了。
慕容垂死后,拓跋珪迅速发兵进攻后燕,除了在中山、邺城、信都等重镇遇到了一些麻烦外,其余河北城镇基本如摧枯拉朽。到398年,中山、信都被拿下,坚守邺城的慕容德畏惧代国兵威不得不撤走。曾经不可一世的后燕,不到两年便被拿下。
那么,拓跋珪真的只是凭运气才统一诸部、击败后燕的吗?不然。
后燕的将帅群中,慕容德是足以开国建基的人物,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农、慕容麟,慕容恪之子慕容楷,以及慕容宝之子慕容会,都是一时俊杰。当年后燕创业,慕容氏诸子都是战必胜、攻必取的杰出将领,但在与拓跋珪对阵时,总觉得捉襟见肘,完全不是敌手。
参合陂之战,慕容德、慕容麟全在军中,虽然他们曾劝慕容宝要提防北魏的追兵,但二人大概也只是出于一般军事原则提醒,都没有坚持意见。为何?从一般规律看,他们认为魏军主力在黄河西岸,渡河需要一定时间,燕军是有足够的时间预警的。
他们没有预料到,拓跋珪对战机的把握如此精准和敏锐,也根本没有想到拓跋珪敢于猛追穷寇。这是战术素养的差距,更是战略视野的差距。后来中山、信都陷落后,慕容德身为后燕最后的支柱,居然弃城南逃。什么原因?他被打怕了。
三、舍代用魏:古怪的国号意味着什么?
拓跋珪复国不久后,就把国号改为魏。
十六诸国定国号,大都与起家之地有关。刘曜、石勒皆以其祖居之地赵地为国号,慕容氏起家于辽西,属于古燕国一带,苻氏、姚氏祖居之地都是关陇,这是秦国的故地。
而拓跋鲜卑祖居之地是代地,也就是雁门以北、大漠以南。所以,猗卢建国,以代为名,很符合十六国起名的惯例。
魏地的核心区域在邺城,纵使取其广义,能涉及河东北部,与代地勉强搭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国号起得有点儿古怪。
那么拓跋珪为何这么做呢?说起来,不得不佩服这位少年君主的眼界。
398年,北魏尽取后燕之地,实力大增。拓跋珪下令有司议定国号,讨论到底定为代还是魏。
这个行为本身,就很不寻常。
十六国建国立号,从来没有什么犹豫,几乎都是本能地用自己祖居的地望作为国号,除了打着兴汉旗号的刘渊例外。
拓跋珪复国之初,就改代为魏。改就改吧,但这个国号用了十三年,为什么又拿出来议一议,难道刻意引发国人思想上的混乱吗?
拓跋珪的帝王心术,确实令人佩服。
改代为魏,有着两重考虑。
其一,虽然代是拓跋鲜卑自己起的国号,而且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但这个国号,曾经被晋朝册封过。如果继续沿用这一国号,表明拓跋鲜卑仍是东晋的藩属,在政治上拓跋珪不能接受。
在军事上,拓跋珪更不能接受。拓跋珪平定后燕,兵锋进入中原,已然有争衡天下的意图,顶着一个藩属的帽子,日后如果与东晋开战,少不了引发国内汉人力量的反对。
其二,魏是汉末三国以“当涂高”谶纬的寓意所在,不仅当年三国时各家实力派争相以“当涂高”自诩,到了西晋末年,这一流传了数百年的谶语仍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当年有称帝野心,也把自己的先人往“当涂高”上靠。
拓跋珪改称魏王,自然也是想往这个意思上靠,把自己塑造为承上天之命、接受新法统的圣君。
加上当时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其他部落都已显现衰败之象,社会上又流传着“五胡运终”“真人出”等新的谶语,拓跋珪背后的汉人政治班子,也敏锐地察觉到社会思潮的动向,已经迫切地希望出现一个能够终结乱世、拯救万民于水火的“真人”。
民心即力量。
改代为魏,背后潜藏的其实是拓跋珪争取人心、打造圣君人设的政治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兴元年(389)的定国号之辩,其实是一次思想统一活动,让魏国朝野意识到,他们是一个迥异于五胡十六国的新式王朝。
毫无疑问,拓跋珪成功了。在后秦仍沉浸于部族王朝的暮气之中时,在南燕苟且地保守一境之地时,在赫连夏残忍地进行返祖式的历史倒退时,在河西走廊诸凉仍然为生存而战时,在南朝终于消灭了门阀政治准备走向皇权复振的历史关口时,一个气吞万里、野心勃勃的北魏崛起了。
四、拓跋珪之死
409年,北魏宫廷突然爆发了一场血腥政变,拓跋珪被儿子清河王拓跋绍杀死,举国为之震惊。一代开国雄主,为何遭此不测?
事情还要从拓跋珪定下的一项惨无人道的制度说起。
拓跋珪立太子时,曾以“子贵母死”之制,先杀了太子拓跋嗣的母亲刘皇后。据说子贵母死是拓跋鲜卑旧有的一项制度,但起源于何时无可考证。
《魏书》记载拓跋鲜卑早期的历史时,曾有过一句“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所谓“诘汾皇帝无妇家”指的是神话传说中,拓跋诘汾与天女交合,生了拓跋鲜卑的始祖力微,无妻而生子,所以说“无妇家”。
“力微皇帝无舅家”则是指力微杀妻之事。力微的妻子是没鹿回部(又称纥突邻部,鲜卑人)窦氏之女,大概是因为没鹿回部介入了拓跋部权力交接之事,故而力微杀窦氏,又杀窦氏的娘家兄弟,以免外戚干政。
拓跋珪早年能够复国,得到了贺兰部的大力支持。但随着拓跋珪渐成气候,强大的贺兰部也没少给拓跋珪找麻烦。拓跋珪的舅舅、献明皇后贺兰氏的弟弟贺兰染干一度举兵围逼拓跋珪的行营,几乎要了少年拓跋珪的命。后来拓跋珪花费了极大精力才打服贺兰部,并使其部落离散。
拓跋珪潜意识中似乎传承了拓跋鲜卑祖上对强大的外戚的恐惧,所以他立太子时,立即对出身独孤部的刘皇后有了戒心,这才有了立子杀母的举动。
这一灭绝人性的举动引起了拓跋嗣的强烈抵制,他当着父亲的面大哭,不愿接受太子之位。拓跋珪用汉武帝当年立昭帝而杀其母钩弋夫人的故事教育拓跋嗣,拓跋嗣却只是哀泣不止。盛怒的拓跋珪便舍弃了拓跋嗣,改立清河王拓跋绍。
立清河王还是沿用老办法,先把他的母亲贺夫人抓起来,准备处死。这位贺氏也是贺兰部中人,是当年拓跋珪避难于贺兰部时所娶。这样一个女子,更是坚决不能留活口。然而贺夫人不甘心就死,托人秘密传信出去,让拓跋绍来救自己。拓跋绍率帐下卫士和几名宦官,趁着天黑跑进宫里,正在休息的拓跋珪不防有变,急切之间找不到弓、剑和刀,被乱党杀死于宫中。
拓跋绍后来企图继位为帝,贺兰部人闻讯也赶来支持。拓跋嗣迅速召集朝野众臣,发兵平定了政变,并继位为帝,是为明元帝。
拓跋珪的复国传奇至此告一段落。这位皇帝雄奇诡峻,与五胡开国之君有许多相似之处,却又处处透着不一样的气度。他以征战起家,却不迷信武力,对待强敌能够以军事、政治手段双管齐下。他以鲜卑出身,却继承了鲜卑诸部汉化的成果,虽然仍是胡人胡语,却也广泛吸收汉族士人进入政权。拓跋珪身死之日,虽然北魏仍是偏居一方的区域性政权,但王朝的政治视界已达于天下四方,在法统和气度上已然和东晋平起平坐。
所谓“五胡运终,真人出”,拓跋珪相信这样的言语,后来居然也真的按这样的人设把自己打造成颇具新气象的一代雄主,在凌乱不堪的乱世,收拾出一条大致规整的坦途,令人赞叹。
人与命运,有时真是相互成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