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一)产业同构相关研究

1.产业同构测度

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包括结构相似系数、结构重合度指数、结构差异度指数、行业分工指数、ρ值、区位熵等。多数学者使用结构相似系数测度产业同构性(陈耀,1998;贺灿飞等,2008;李晅煜等,2012),有学者采用结构差异度指数(张卓颖和石敏俊,2011)、结构重合度指数(王志华和陈圻,2006;徐侠和安同良,2008)、行业分工指数(蒋金荷,2005)、ρ值(尹希果和李后建,2010)等方法;还有学者综合上述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如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和基尼系数(李昭和文余源,1998),结构相似系数、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和区位熵。除上述方法外,相关测度方法还包括霍夫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洛伦兹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等,但这些方法较少被我国学者运用。

2.产业同构成因

国内学术界将区域产业同构的产生归结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包括地方利益博弈因素和官员追求政绩因素。前者认为随着行政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职能的扩大,地方政府成为地区利益的代言人。它们以保护既得利益为目的,在相互博弈中制造资源扭曲,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的产业结构,最终导致区域产业同构(于良春和付强,2008;陈真和宋新兴,2009;冯立欣和胡平东,2009;邓路,2010;邹艳芬和陆宇海,2013)。后者认为现有的政治晋升制度对地方官员行为产生了影响。从“政治挂帅”到“经济挂帅”,GDP政绩考核机制的压力使地方官员不顾地区比较优势而投资创造较大产值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产业同构(李昭和文余源,1998;邱风等,2005;刘作丽和贺灿飞,2007)。

非制度因素包括禀赋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禀赋因素说认为自然条件、资源储备、人文历史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相似资源禀赋的地区产业部门发展往往相近,这必然导致区域间产业部门的趋同(李昭和文余源,1998;刘作丽和贺灿飞,2007;于良春和付强,2008;周立群和江霈,2009;张卓颖和石敏俊,2011;陈晓永和张会平,2012)。市场因素包括经济趋利目标下的“羊群效应”(于良春和付强,2008)、产业组织原则作用(陈耀,1998)、不成熟的流通领域(李昭和文余源,1998)、地区相似的需求偏好(张卓颖和石敏俊,2011)等。技术因素说认为经济联系紧密区域间技术的扩散推进了区域产业趋同(周立群和江霈,2009;陈晓永和张会平,2012)。

3.产业同构影响因素

根据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目前学术界将产业同构分为合意性产业同构和非合意性产业同构。

合意性产业同构指有助于产业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同构倾向,这种倾向多是非制度因素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陈耀,1998;周立群和江霈,2009;张卓颖和石敏俊,2011;陈晓永和张会平,2012)。

非合意性产业同构指不利于产业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同构倾向,通常是由制度因素造成生产要素错误配置的结果,一般表现为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这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李昭和文余源,1998;邱风等,2005;陈真和宋新兴,2009;邓路,2010)。然而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以区域产业同构的成因作为判断同构是否合意的标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产业集群是在政府产业规划下发展起来的,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这表明政府力量形成的区域产业同构不一定都是非合意的。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在经济趋利目标作用下,市场主体对存在超额利润行业进行盲目投资而导致资源浪费,这种产业同构就是非合意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因此,是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才是评判产业同构是否合意的最佳标准。

(二)产业梯度相关研究

1.产业梯度测度

产业梯度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产业梯度系数和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戴宏伟等(2003)最早采用区位熵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乘积测度区域产业梯度。他认为某一地区产业处于国家产业梯度的层次主要受两个因子影响:一是市场因子,即专业化生产程度(用区位熵表示);二是创新因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表示),并将二者的乘积定义为产业梯度系数。根据产业梯度水平可作如下划分:①高,产业梯度系数在9分及以上;②较高,产业梯度系数为4~9分;③中等,产业梯度系数为1~4分;④低,产业梯度系数在1分以下。这一主流方法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和采用(陈永国和马丽慧,2004;李松志等,2006;贺清云等,2010;贺曲夫和刘友金,2011;张毅帆和高全成,2012;华德亚等,2014)。

陈蕊和熊必琳(2007)认为产业梯度系数遗漏了区域产业盈利能力对产业梯度的影响,不能全面地反映地区某一产业的梯度水平。她们基于产业转移动因视角,在产业梯度系数基础上增加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盈利能力的经济效率因子(用比较资本产出率表示),并将区位熵、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比较资本产出率三者的乘积定义为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这一方法正逐渐被国内学者采用(熊必琳等,2007;黄维芳和李光德,2013)。

由于产业梯度系数和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所需数据在服务业中较难获取,因此测度服务业梯度水平的研究较少。这类研究多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陈永国和马丽慧,2002)或就业梯度、增加值梯度、劳动生产率梯度(王小平和陈永国,2008)逐项比较。

2.产业梯度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或空间迁移的现象,具体描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品生产工序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当转移的同行业企业越来越多时,产业就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产业梯度是产业转移的基础和前提。产业转移是引导区域要素和商品流动,强化区际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区际产业发展的梯度差异客观存在;二是产业与技术存在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

通过全面梳理和总结我国产业同构和产业梯度的测度方法、成因和影响因素,为产业同构和产业梯度构建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关于产业同构的研究,已基本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但上述研究可作进一步拓展。

首先,研究方法有待改进。我国缺乏针对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同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没有适合处理第三产业数据的方法。如果能通过模型改进得到适用于测度第三产业同构性水平的方法,实证研究将更加完善。此外,产业梯度的相关研究主要以静态研究为主,研究方法过于简单,难以准确描绘区域产业梯度的演变特征,应引入动态研究以提高产业梯度研究的准确度。

其次,研究尺度有待扩展。我国区域产业同构和产业梯度的研究尺度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缺乏对中部地区(如长江中游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等)、西部地区(成渝城市群、滇黔地区、陕甘地区等)、东北地区等的研究。

最后,研究内容有待扩宽。我国区域产业同构领域内有许多问题还未得到明确的回答。例如,如何建立一套完整普适的方法体系来研究产业同构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区域产业同构条件下,区域产业错位发展的路径是什么?产业梯度领域亟待讨论的问题相对更多。现有研究聚焦于对区域产业梯度和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测度,严重缺乏对产业梯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