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文化因素致贫
一 教育因素
说到贫困我们想到的就是贫困山区的贫困人口,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落后。但是导致贫困山区落后的主要原因除了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以外,还有教育水平的落后,在一些贫困山区教育资源不足,缺乏基本的教育设施,更不用说师资力量,有的贫困山区甚至只有一两名教师,师资力量极其缺乏,而且在这些落后的山区中教育观念比较薄弱。在缺乏经济条件的情况下许许多多的学龄儿童早早地辍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这种模式祖祖辈辈传递下去,贫困状况不会得到任何改善,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教育扶贫恰恰就是改善贫困状况最有效的途径,不仅是学龄儿童,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也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技能的学习改善当前的贫困状况。通过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山区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也有利于乡村建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有效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教育扶贫不同于财政扶贫等措施,财政扶贫的作用是直接的、立竿见影的,但是教育扶贫针对的是人们精神、心理上的贫困,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因此,教育贫困所导致的经济贫困是目前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难点。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教育观念
在贫困人口看来,他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温饱问题,只要能吃得饱、穿得暖就已经很好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努力劳动解决温饱问题。干活的人越多产出也就越多,所以一般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就会辍学在家参与劳动,这样既可以避免支出上学所需的费用,又可以分担家庭劳动负担。孩子在成年人思维的引导下也会认为读书是没有用的,他们一辈子就生活在这个小山村,接受完教育也是参与农业劳动,所以不管是老人、青壮年还是学龄儿童都没有接受教育的观念。
(二)婚育观念落后
虽然国家早就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偏远地区贫困人口的观念还比较落后,思想依旧停留在多子多福、开枝散叶的层面上。尽管国家针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台了相关的处罚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于贫困人口不会有太大的制约作用。因为相关处罚以经济处罚为主,贫困人口本身温饱问题就难以解决,惩罚措施对于他们来说形同虚设,因此贫困家庭的负担变得更重。首先,在多子多福思想下,人们热衷于生儿子,不但要生还要多生,导致家庭负担加重,在劳动力不变的前提下,家庭收入变化幅度不会很大,但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支出却不断上升,使人均可享受的物质支持变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早夭等情况。其次,人口素质下降,无节制的生育使得贫困地区先天性残疾发生率不断上升,从长远角度看,这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极为不利。最后,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贫困地区的男女比例失衡,大量的“剩男”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
(三)文化水平低,思维固化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数据,贫困地区脱贫的人口中很少有单纯依靠从事农业生产脱贫的。当前脱贫的人口多是借助国家政策,有的是依靠国家的产业扶贫、发展特色旅游等措施实现脱贫,这些人中也多是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贫困人口,在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并实施的时候,这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贫困人口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及早脱贫,而且这部分贫困人口本身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财富。教育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启发人们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摆脱贫困地区的文化氛围,快速地实现脱贫。但我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贫困地区接受过教育的人口相对较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以文盲、半文盲为主。贫困人口的教育层次会影响其农业产出,从而影响其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只有提高贫困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贫困人口才能掌握相应的农业技术,进而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而且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人会借助自身优势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业活动,这对于他们收入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而无学历的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的比例最低。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对贫困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若要提高贫困地区劳动人口素质、技术以及当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教育应受到重视。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更多地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从扶贫对象的发展以及成长环境来看他们并不一定适合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可能更适合他们,通过职业教育他们能够学习掌握职业技能,摆脱贫困,最终实现小康。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完善,缺乏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学校的有效扶持。
(四)个人品位、价值观层次较低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追求的直接表现。当前我国贫困地区总体价值观水平较低,很多地区的价值观甚至还停留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阶段。具体主要表现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以小农为本位、重农轻商的生产观;血缘伦理、重义轻利的道德观;老守田园、安土重乡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等。这些落后的价值观念使其缺乏奋发向上的动力,处于贫困而不自知的状态,这不仅会影响贫困地区民众的脱贫步伐,而且可能会导致部分已脱贫民众“返贫”。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贫困涉及的不仅有经济物质方面,还有教育方面,因此,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解决贫困地区的物质需求,更要从精神层面上扭转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贫困,如此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地摆脱贫困。
二 文化因素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总和。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它不仅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支柱、文化基础,还是各族人民所追求的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成果,另一方面它又是作用于各民族实现小康目标的动力。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中,农耕或游牧是其生存的核心价值基础,商品经济可有可无,这种从先辈流传下来的思想,至今仍对各族人民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缺乏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为了生存,只能依靠彼此的帮助才能共渡难关,因此形成了绝对平均主义,但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理念,导致人们产生无论个人是否付出劳动,都会有所收获的思想,从而助长了部分人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也因此比较薄弱,造成生活中缺乏刺激生产力进步的因素,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无法跟上现代世界的发展步伐。
(二)思想观念落后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轻商贱役、士农工商的错误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大、资源丰富,但是在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人们大多只从事农耕,而不愿去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致该地区商品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即使有部分人因从事商业而发家致富,也会被人认为从事“贱业”而遭到耻笑,这进一步遏制了商业发展。而且,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认为亲戚朋友之间不需付账,从而致使很多开商店的店主无法收回账款,资金无法周转,商店因此倒闭。
民族传统文化对各个民族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它决定着经济贫困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很多少数民族处于山区之中,可利用土地面积小,加之人们思想观念落后,不愿从事其他行业,导致贫困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失衡部分体现在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上,让我国各族人民摆脱文化贫困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起点过低,所以目前的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女孩文盲率极高,重男轻女和早婚早育的思想使得很多女孩上学被歧视,因此女孩上学便成为奢求,进而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普及,这也是当地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
近亲结婚、亲上加亲的传统观念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先天性残疾率上升,加之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较为开放,使得人口增长过快,家庭负担日益沉重,并对当地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