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贫困理论

一 收入分配不公平理论

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平是贫困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它也使有效需求不足,而解决相关问题也就意味着要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他提出了三种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一是征收富人税,富人掌握大部分资本,然而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得富人并不愿意进行太多的消费,他们更愿意将钱集中在自己手中,因而在社会消费领域资金流转水平较低,缺少消费倾向,造成社会资本积累速度放缓,通过对富人征税,可以实施再分配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平;二是消灭食利者阶层,即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将利息率降低,以至于存款所得利息并不能跟上通货膨胀速度,因而大家会将银行中的存款拿出来进行投资以期保值或赢得利润,同时也能增强有效需求;三是通过立法或提高社会福利,广泛刺激消费,增加个人收入,一方面可以减少贫困,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经济危机。

二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提出,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产生与当地资源匮乏并无直接关系,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制度才是导致贫困问题的关键因素,在其经济制度中,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因素,使得贫困地区无法通过经济制度摆脱贫困,反而变得愈加贫困,导致了“贫困恶性循环”。通过供给这一角度观察,贫困区域的人们收入比较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花销占比较高,剩余的能够储蓄的资金较少,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较少,从而致使企业无法获得所需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最后致使员工收入水平不高。从需求角度来看,贫困地区因所有储蓄较低,消费水平不高,吸引投资能力差,因而当地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生产率也难以优化,产品产出较少,导致职工收入不高。综上所述,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收入水平,因而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解决贫困问题,应该通过采取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和储蓄数量,形成充分的社会资本,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即他在之后所提出的“平衡增长”战略,也称为“大推进”战略。

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因而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储蓄率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各方面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引导民众进行合理的储蓄以及通过储蓄进行国家投资建设。同时,即使发展中国家各方面制度的欠缺得到了弥补,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在人力资本、管理和技术层面仍然有所欠缺,不能充分利用储蓄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同时“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个人、家庭储蓄是国家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政府的相关储蓄以及国际社会的捐助等,因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并没有被学术界完全接受。

三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研究人均收入增长与人均资本、人口、产出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贫困有着自身维持体系,即在没有政府等外部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贫困这一状况会一直维持下去。贫困线作为理论值,是确定个人属于贫困人口的标准,当人均收入小于贫困线确定的理论值,而且人口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时,人口增长最终会抵消部分国民收入的增长;当人均收入大于贫困线确定的理论值,人口增长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时,则人均收入会呈上升趋势,直至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相同。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经济增长会被人口增长抵消,若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均衡是稳定的。若想突破这种均衡,应该使投资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即在贫困地区建立产业脱贫。产业发展规划应加强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制定规划要摸清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突出重点任务,选准特色产业,将产业布局和生产加工基地落实到位,科学设计重大工程项目,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和健全产业扶持政策,明确资金筹措方案,细化实施保障条件,突破“低水平均衡陷阱”。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贫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资本少、人口增长过快才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因而若想解决“低水平均衡陷阱”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控制人口增长率,例如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政策强制性控制人口,这利用了国家的强制性手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控制人口增长率;二是增加资本,即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宣传吸引民众进行储蓄来推动国家投资,进而提高资本形成率和利用率,从而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

与纳克斯所提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相比,“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解释了贫困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提供了突破这种稳定性所需条件,即控制人口增长和增加社会资本。同时,这两种理论也有共同点,即若无政府等改变贫困现状的外力,则贫困会处于稳定的状态而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经济发展却能向高水平过渡,即一旦经济发展突破低水平,则会迅速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

四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57年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这一理论揭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之间都存在因果的联系。A因素发生改变时会导致B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而B因素变化之后又会反过来导致A因素进一步变化。

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因而想要单纯地依靠经济制度来解决贫困问题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综合性的手段对贫困进行治理。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发展不充分,人均收入水平低,国家缺乏财力物力投入医疗卫生、教育,导致部分地区民众综合素质落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就业困难。同时,素质不高进一步导致劳动人口只能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效率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产出下降,进而导致职工工资水平不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无法摆脱贫困。因而,必须通过外部力量对这种局面进行突破,即通过政府、政策、土地、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将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发展,改善当地的资本量、劳动人口的质量,刺激当地投资,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最终使该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限制。


[1] 李博:《贫困线测定研究综述》,《当代经济》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