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的企业样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毕节:脱贫试验三十年,“核聚变”如何发生[4]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

一双八块钱的皮鞋,几乎断送了白友邦的前程。

1988年,毕节地区黔西县林泉镇中学初二学生白友邦,买下了那双他心仪已久的皮鞋,代价是一个学期的学杂费。

那是一双黑色的皮鞋,他请修鞋师傅在脚底钉了两块铁皮,好让自己走路时发出“踢踏踢踏”的声响。穿上这双鞋,他觉得自己太神气了。

在当时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海子村,白友邦是村里第二个穿上皮鞋的人,另外一个人在供销社上班,也是村里唯一拿工资的人。没钱交学费的白友邦被父亲一顿痛打后辍学回家,成为左邻右舍教育孩子的反面例子。

在家无所事事几年后,他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凭借聪明和干劲,很快在东莞一家工厂立住脚。

2010年春节,白友邦回老家过年。一身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别在腰间的手机露在外面,把音量调到最大,一如当年用学费换皮鞋那般神气:他想告诉过去说他闲话的村民,自己在外面混得还不错。

这时,村里不少人家盖了砖房,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有些田土荒芜了。到了晚上,村子显得格外寂寥。

白友邦突然没了“衣锦还乡”的兴致,他很失落,也很困惑。

村民潜能释放

再次回到村里,白友邦的身份是黔西海明多肉植物园的技术总监,数十个大棚里种满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其中最贵的一盆,有人出价3000元。

2018年11月14日,白友邦正忙着指挥工人,小心翼翼地给多肉植物浇水。看见南方周末记者一行“不速之客”,白停下手中活路,热情地迎上来握手。眼前这位中年男子晒得黝黑,手上皱纹和十指间淤积的黑泥腻在一起,让人觉得很难再洗干净——他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农把式了。

“种植多肉植物在整个毕节市就我们一家,贵州目前也只有两家。”白友邦说。他除了主管这片产值数百万元的多肉植物园外,还同时负责附近数十个食用菌大棚的技术指导。

公司董事长和创办者是白友邦的弟弟白海。2016年,服装批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两兄弟,相约回到老家,开始种植多肉植物的尝试。兄弟俩一个负责投资运营,另一个负责技术和生产。

白友邦说,在外面打了近20年的工,也算见识了不少地方,和外面发达地方的乡村相比,老家显得萧条。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外地人来到村里投资兴业,作为本地人,更是希望参与家乡建设。

自2012年开始,白氏俩兄弟就开始谋划,如何把在外面看到的好东西带回老家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云南昆明发现有人专门种植多肉植物,销量非常好。

认定市场前景后,白友邦放弃了原来熟悉的服装批发,关掉门面跑到多肉植物专业种植园学技术。“核心技术人家也不愿教,我就找书看上网查。”白友邦说,通过一边摸索一边试验栽种,逐渐摸清了门路,掌握了多肉植物的脾性。

学到种植技术后,白氏兄弟第一时间回到老家,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农业大棚,引导乡亲们加入合作社,一起发展花卉种植。两年时间,白氏兄弟的多肉植物已经初见规模,多肉植物园常年用工6人。

兄弟俩发起成立的食用菌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食用菌棒和技术,农户种植成熟后,由公司回购。“目前食用菌种植的合作农户有三十余户,当季产量有十万余斤。我们能得到快速发展,要感谢现在的好政策。”白友邦说。

白友邦提到的政策,是毕节市2015年制定的“雁归兴毕”计划,按此计划,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鼓励在外成功创业的农民工,将适合的产业转移到家乡发展。正是在“雁归兴毕”计划引导下,许多返乡农民工围绕美丽乡村、产业园区、小城镇、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发展方向,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经济、林下经济等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同步小康进程。

走进海子村,原生态村落、现代有机农业及观光体验、山体精品水果观光种植区、经果林中药材种植区……令人目不暇接。这个曾经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困村庄,如今已成为具有行、住、食、娱、购、游功能于一身的田园综合体,成为吸引城里人寻找乡愁的好地方。

从人口到人力资源

历史仿佛开了一个玩笑,那个几乎毁掉乡村耍酷少年白友邦前途的“皮鞋事件”,某种程度上也成全了他的现在。因为在1988年,发生了一件改变毕节发展轨迹的大事件,并最终和他的人生际遇息息相关。

30年前,贵州毕节因一场特殊的试验被人们关注——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使这个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困境。能否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经国务院批准,毕节成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

在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毕节各级各地把劳务输出作为缓解人口压力、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这一点上,彼时刚成年的白友邦有着切肤之痛。

“我们兄妹5人,只有一个姐姐,分家后根本吃不饱饭。”白友邦说,按照当地习俗,子女成婚后就要分田地,由于白家子女多,几兄弟能分的土地很少。

辍学后的白友邦不得不加入打工的人群中,成为毕节地区较早一批涌入沿海城市的农民工。

为适应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高质量输出劳动力的需要,抢抓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机遇,毕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实现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的根本性转变。

在此背景下,毕节于2009年开始筹备成立“毕节职业教育城”,这是毕节试验区将800万人口大市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一环,也是服务毕节千亿级工业经济走廊、服务黔西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的重大平台。

位于毕节市金海湖新区的职教城,总用地面积10.82平方公里,包括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6所公办职校整体搬迁入住,师生近4万人,是为毕节市建设发展输送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立德树人,校企同心同行育工匠;职教扶贫,师生创新创业奔小康。”谈起办学理念,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慧说,作为试验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光荣而重大。

毕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王景舟介绍,实践证明“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学校有针对性地调整招生计划,把招生政策向贫困家庭和贫困地区倾斜,学校10000名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一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针对贫困地区缺少基层医生的情况,学校定点定向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医务工作者。

与此同时,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2015年到2017年,毕节全市引导16.3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按照“雁归兴毕”计划,到2020年,毕节市将累计引导32.6万人返乡创业就业,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3万人次以上。

家门口的神话

吴琴不会想到,她会在家门口上班。5年前,家门口还是一片放牛的荒坡。这位25岁的姑娘更不会想到,她还能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研发骨干。

与30年前白友邦尴尬的辍学经历相比,金海湖新区“90后”女孩吴琴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波折。但在衣食无忧中度过童年的吴琴,也有自己的烦恼和苦闷,那就是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去浙江打工。直到现在,一家人依然是聚少离多。

好在吴琴乖巧懂事,高中毕业后,她考进贵阳一家职业学校学习会计。“我原打算一毕业就去外省打工,跟我的父母一样到处漂泊。”

2011年,吴琴的家被划入金海湖新区的版图,新修建的一条条隧道和一座座桥梁,让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拉近、界限打破。吴琴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放牛的偏野荒坡,距离城市就是一个山头。

吴琴毕业时,那块熟悉的荒坡,变成一个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作为当地村民,她被优先招聘到新区小坝工业园一家新能源企业,在家门口上班。

这个现代化工业园区,定位于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生产,以电芯为中心,逐步引进上游正负板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企业,以及下游锂电池消费品企业和与之关联的变压器、充电头、注塑等企业,打造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建设百亿级锂电池产业园区。

对吴琴来说,实现在家门口上班只是她人生转变的一个开始。勤学肯干的她熟练掌握了各种技能,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把她从生产一线调入公司技术研发部,成为一名技术研发员。

短短3年时间,吴琴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公司研发技术骨干的跨越,如今她已经成为6人组成的研发团队的组长,而其组员都是本科院校毕业。

随着锂电池产业集聚效应初显,产业链逐渐完善。金海湖新区小坝工业园围绕以贵航新能源电池生产为代表的锂电池产业链,成功引进锂电池产业项目23个,投产17个,日产各类锂电池120万只以上,2017年实现工业产值17.8亿元,发放工人工资三千余万元。

按照规划,毕节试验区打造国际一流的先进电池技术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的新区日趋成型,新区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西部锂都”“中国锂谷”的宏大愿景十分诱人。

提升内生动力是根本

30年后的今天,毕节试验区取得突破性发展,成功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困扰,走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宏大叙事下观察试验区的发展动力,那就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超认为,毕节试验区实现了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脱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脱贫”,变“物质扶贫”为“精神脱贫”,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告捷之日,不仅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硬实力的提升,也是脱贫群众焕然一新精神面貌的软实力展现。

进入新时代,如何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是重大的、极有意义的时代命题,试验区将继续孜孜以求不懈探索。贵州作为贫穷地区向贫困宣战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即便是放在全国背景下,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