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城市产业社区的未来图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城市产业社区的新供给机制

特色小镇是一种产业空间组织,而且是一种融合了创新系统的空间组织,也将会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然而,特色小镇并不是依据理论而设计的产物,而是回应经济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现实困境的举措。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是产业的附加值能不能有效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也应是在产业的供给端。特色小镇的理想类型是产业社区,是承载城市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基于产业社区的理念建设特色小镇,在集聚高端优质要素、改善产业整体环境、改进政府服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初步形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供给机制。

(一)城市产业社区价值创造的整体竞争优势

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中,担负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双重任务。在21世纪之初,浙江的传统产业经历了快速成长之后,暴露出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习近平同志初到浙江在基层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时,指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认为产业升级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并指出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环境代价小的产业,淘汰产出低、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和技术装备。产业升级的关键目标和要求是以技术进步为手段创造高附加值。而且,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也要随之转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逐步从成本优势、速度优势向技术优势、产业链整体优势转化,不断强化比较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竞争力来源的转变,要依靠科技的优势和产业链整体优势提升竞争力。

习近平同志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瞻远瞩,对十多年后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发挥着根本的指引。产业转型升级中财富价值创造的高附加值和技术创新的产业链整体优势这两点,在波特(Poter)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得到了支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新一轮全球化竞争开启。在这一背景下,波特思考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建立了钻石模型用于分析。波特认为,竞争力是生产创造财富价值的能力。他的研究团队成立了10个小组,利用钻石模型,分别对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典、瑞士、日本、新加坡、韩国这10个具有突出优势产业的国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其一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其二是需求条件,主要是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其三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其四是企业战略、企业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外部机会。产业内四大要素和产业外两大变数共同形成如图2-1所示的钻石模型。

图2-1 波特的“钻石模型”

国家层面上的竞争超越了微观层面上企业的商业竞争,两者的目标和途径大不相同。波特认为“从国家的层面来考虑,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生产力是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而且“国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也正是国家如何刺激产业改善和创新的关系”。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习近平对产业升级的论述在两个关键之处是一致的。一是价值观的终极追求。产业升级的归宿和途径是提升价值创造的能力,提高生产力水平。二是整体观。围绕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从产业支持、政府作用构成的整体来探讨产业升级路径。浙江传统产业升级的实践发挥了政府的支持作用,创建特色小镇这一产业空间平台,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上升级的整体优势。波特教授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的“钻石模型”,将政府的关键作用与产业集群的四方面因素融为一体,这与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影响产业外部环境,进而影响产业体系四要素的做法非常一致。特色小镇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影响了供给端的要素和企业战略、产业支持体系。创造新价值的前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供给和相应的行为主体的整体发生改变,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新供给。“钻石模型”的国家优势理论与传统产业升级的理论和实践,就价值观和整体观而言,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举措的特色小镇,探索了一条政府积极有为、促进产业整体提升的新供给机制。

(二)特色小镇创造新供给

特色小镇(产业社区)在产业升级的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正如“钻石模型”所示,通过四个途径对高级专业要素、企业战略、政府行为、集群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2-2所示。

图2-2 “钻石模型”视角下的特色小镇

1.产业社区有助于集聚高级生产要素

产业社区作为“产城人文”概念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产业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吸引创意工作者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良好发展的重要支撑。创建过程中通过挖掘当地特有的历史遗产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小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特色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文化,这三个方面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创意工作者的集聚又进一步增加了产业氛围和人文气息。文化营造与高级要素集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产业社区也是新技术开发的优良沃土。作为创意创新者的聚集地,创意创新者的密度远大于其他地区。创意工作者在产业社区的良好氛围中相互认识、交流、探讨。这些创意创新者可以在某个咖啡馆里不经意地遇见然后展开谈话,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诞生出新的想法。在交流中也许有投资人参与,这些新想法可能得到天使投资人的青睐,成为一种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源头。在相关产业的支持下,这些创意创新的理念有可能转化为新兴的产业。

产业社区也是资本集聚的理想场所,资本被创新和产业化所吸引。产业社区作为企业的聚集地、创意人才的集中地以及新技术的摇篮,这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孕育出新的企业,或是一个崭新的行业。新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长期资本的支持。产业社区中活跃的创新和成熟的产业支持体系,大大提高了资本投资新技术水平并获得商业成功的预期。

2.产业社区创造了适合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

产业社区通过企业内部研发创新和产业外部性两种途径,促进了产品附加值由低到高的转变。在企业内部研发创新途径中,企业吸收由产业功能吸引而来的创新创意工作者,并将创新创意工作者的新想法付诸实践。在产业外部性途径中,由于同类型企业竞争,企业自身产生危机意识,迫使企业开辟新的市场,研发新产品。另外,在产业社区中所聚集的相同和相关行业的企业,给创新创意工作者在企业间的流动创造了便利,也降低了企业模仿对手企业产品的成本,还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两种途径的综合作用,最终促进了产品附加值由低到高的转变。

产业社区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企业员工创造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产业社区满足了企业员工在教育、医疗、消费等方面的需求,激发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产业社区作为培养企业文化的催化剂,加快了企业文化的产生。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社区内的企业受到来自产业社区内固有文化底蕴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将产业社区所蕴含的文化表达出来,最终形成独特的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

产业社区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效益。产业社区的社区属性所营造的不同于压抑的生产生活环境,其平等、开放、包容的特点,加深了员工之间的交流,打破了上下级之间因权力所产生的隔阂,方便了不同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讨论,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这就使得员工能更好地满足自己在工作上的诉求,促进创新创意想法的实现,完善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使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

3.产业社区践行治理新理念

产业社区的产业功能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依靠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之所以选择入驻特色小镇,看重的是政府的行为弥补了单个企业无法营造的产业外部环境。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有赖于外部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有赖于成熟的社区服务配套,有赖于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有赖于产业社区的成熟配套和文化氛围留住高级要素。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善对于产业升级而言至关重要,是任何一个企业无法供给的,必须由政府这样的非市场主体来提供。政府在特色小镇创建初期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较短时间内在区域中某一个区位营造了一个特别的产业社区环境、商业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有针对性地吸引产业配套企业加入,将有助于主导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形成整体协同的优势。

产业社区建设推动了行政手续的简化,政府职能可向社会第三方主体转移。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而推出的新产品,如果不能及时在市场上出售,那么很有可能被其他的企业抢占先机。能否为企业提供及时到位的营商环境的服务是企业入驻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的考量。产业社区是一个多元主体的社区,既有企业、个体的私人部门利益,也有社区公共事务的利益,产业社区的多元功能带来大量在政府与市场两者边界的事务。政府部门在面对大量的行政管理诉求时,出于自身系统的运行效率的考量,会自发地推动行政体系改革,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负责小镇的运营维护,这些第三方受政府委托,或被政府购买服务,为小镇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服务。

4.产业社区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特色小镇的产业小而美,企业也同样小而专,这些企业依托产业链展开合作,构成了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竞争力,就要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转向设计研发和品牌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小而专的企业必须依赖产业社区在整体产业链上的资源与服务,拥有成熟产业的社区有助于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产业社区吸引了与主产业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或设计机构。产业社区的产业环境方便科研机构或设计机构与企业展开合作,促进科研成果或设计成果向产品转换,同时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追求高竞争力的时候,需要吸纳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产业社区的产业氛围结合城市功能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形成培育高端技术工作者的良好环境,从而实现了技术工作者在技术层面上的提升。产业社区促进了新产业组织的产生。企业通过建立企业间联盟、创办研究学会等多种方式开展企业间的短期或长期的合作,以达到获得更多利益的目的。

本书选取了长三角区域10家特色小镇,分别是梦想小镇、云栖小镇、昆山智谷小镇、石墨烯小镇、山南基金小镇、艺尚小镇、袜艺小镇、东方美谷、苏绣小镇、三瓜公社。这些小镇的产业各有特色,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举措也各有各的高招。从中也能看出特色小镇并不是理论中的假想物,每一家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产业升级的思路和举措,都与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区域特色产业具体的发展现状和态势息息相关。这些小镇立足于现实需求,结合一个区域在全球化产业要素流动格局中的区位,结合一个区域在城市化进入都市圈、城市群阶段后的城市分工格局,在实践中采取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构建产业社区的类似思路,这为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互相促进创造了条件。本书案例中的特色小镇建设,既能帮助研究者从理论中把握全球化、城市化新阶段产业升级的规律,又能看到小镇建设举措做到了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城市区位、产业要素、生态资源、文化积淀等禀赋,规律的一般性和实践的多样性相得益彰。通观本书中十个样本小镇,就其产业而言,主要涵盖了传统产业升级路径上的时尚小镇、新兴产业培育路径上的数字经济小镇、新业态培育的基金小镇等。

参考文献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中信出版社,2007。

白小虎等:《特色小镇与生产力空间布局》,《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白小虎等:《促进特色小镇与高端装备业同步高质量发展》,《浙江经济》2019年第24期。

常晓华等:《钱潮云起畅想 小镇独领风骚——特色小镇推进浙江创新创业速写》,《杭州科技》2016年第2期。

段进军、翟令鑫:《关于特色小镇空间生产实践的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费欢:《根植性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的转变与发展》,《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冯云廷:《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空间-文化三维组织模式研究》,《建筑经济》2017年第6期。

顾利民:《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6期。

姜玉峰:《文创产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创新模式研究》,《新美术》2017年第1期。

李金海等:《特色小镇建设与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诸暨袜艺小镇为例》,《城市学刊》2017年第6期。

李娜、仇保兴:《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

李鹏举、崔大树:《空间交易费用、产权配置与特色小镇空间组织模式构建——基于浙江》,《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6期。

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仇保兴:《复杂适应理论(CAS)视角的特色小镇评价》,《浙江经济》2017年第10期。

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苏斯彬等:《浙江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实践模式探析》,《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10期。

王金平:《“特色小镇”建设的深度思考》,《江西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谢丹超等:《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标准化引领方式探讨》,《生产力研究》2018年第1期。

徐梦周、王祖强:《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培育策略——基于梦想小镇的案例探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叶娟惠:《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精准培育与建设路径——以福州市为例》,《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郁建兴等:《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张日波、白小虎:《专业化、多元化与特色小镇的经济组织》,《浙江学刊》2018年第3期。

张蔚文、麻玉琦:《社会治理导向下的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治理研究》2018年第5期。

周鲁耀、周功满:《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

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庄晋财等:《产业链空间分置与特色小镇产业培育》,《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8期。

卓勇良:《创新政府公共政策供给的重大举措——基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理论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