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重螺旋研究的CiteSpace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
作为一种创新管理工具或战略思维框架,三重螺旋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不断得到研究和深入推进。具体而言,“三重螺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遗传学家列万廷用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它被借鉴并深化于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及相应的创新理论研究中。
为探查三重螺旋研究现状,揭示相关主旨内涵、研究热点和演化路径,本节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8~2017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以“三重螺旋”或“三螺旋”为主题的897篇研究论文的作者、机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和分析,借助CiteSpace分析工具对该理论的研究现状、热点等进行了梳理,绘制出相应的知识图谱,比较直观甚而全景式地揭示中国20年来三重螺旋理论的研究现状及相应重要议题,以期对三重螺旋领域的理论升级和实践推进提供参考。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为使原始数据全面可靠,从CNK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中搜索主题含有“三螺旋”或“三重螺旋”的专题性论文(包括硕博士学位论文),截至2018年2月10日,共检索出1473篇论文,剔除生物学、医学类等文章,得到经济管理以及创新类的文章897篇(均为2017年及之前发表)。在研究方法上本节使用的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克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和其团队共同开发应用Java语言的一款可视化软件,是可以探索研究领域的热点,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预测的计量工具(Chen,2006)。下面利用CiteSpace在对关键词共现、作者共现、机构共现等进行技术处理的基础上,对其知识图谱进行分析。
二 三重螺旋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1.文献数量的变化统计
就经管领域有关三重螺旋的文章而言,根据CNKI统计发现(见图2-1):从1998年起的最初几年,每年文献发表极少;从2003年开始,文献数量逐年呈递增趋势;2010年,文献发表量为74篇,达到第一个高峰;2014年,文献发表量为121篇,达到第二个高峰;2016年,文献发表量为126篇,达到第三个高峰;预计未来该领域的文章发表数量总体还将维持高位运行。
图2-1 1998~2017年三重螺旋领域文献数量变化态势
2.来源期刊或来源学校分布
根据CNKI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发表官产学文献的数量,可得到排名前10位的期刊(见图2-2)。其中,《科技管理研究》是关于三重螺旋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有22篇。载文6篇及以上的这10个期刊中,《科研管理》等5个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均在1.5以上,且均为核心期刊,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三重螺旋目前的研究水平。作为一个多领域跨学科的交叉性新兴学科,三重螺旋涉及教育管理、科技管理以及经济管理等诸多内容。
图2-2 1998~2017年三重螺旋领域来源期刊的文献数量
3.核心作者分析
随着三重螺旋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的关注度日渐提高,每年都有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学者发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衡量学者在其相应科研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多是以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为标准的。这里使用CNKI数据库分析了897篇文章的作者及其被引频次,对发表5篇及以上的作者以及单篇文章被其他学者引用超过60次的作者进行了统计(见表2-2和表2-3),以便读者了解三重螺旋理论研究的核心学者,从而更加准确地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分析表2-2、表2-3发现,王成军等10人的发文量都在5篇(含)以上,是从事三重螺旋研究的高产作者。方卫华等8人的文章被引达80次及以上,是三重螺旋研究领域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作者。
表2-2 1998~2017年围绕三重螺旋发文5篇以上的作者
表2-3 单篇被引达60次以上的作者
4.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这里运用CiteSpace对三重螺旋研究数据进行机构共现分析,即在CiteSpace的Node Types选项中选中Institution。这里统计了近年来发表关于三重螺旋文章6篇及以上的机构(见表2-4)。它们是三重螺旋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其中包括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等。
表2-4 1998~2017年发文6篇及以上的机构
5.合作机构与合作作者分析
结合前文的核心作者群(见表2-2和表2-3)、核心研究机构群(见表2-4)以及合作作者和合作机构群,发现王成军、周春彦、李海波等人是三重螺旋领域的核心研究学者,且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这些学者和机构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力量。
三 三重螺旋理论的研究热点
高频关键词体现了三重螺旋领域的热点问题,据此可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焦点。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三重螺旋在该方面的研究热度就越高。通过在CiteSpace中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得出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2-3反映了1998~2017年中国学术界关于三重螺旋的研究热点。将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加以整理得到表2-5。
图2-3 1998~2017年三重螺旋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2-5 三重螺旋研究文献中高频次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前8位)
1.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是指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丰富的创新研究成果,并且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创新成果,吸纳外部资金来使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站。20世纪末,克拉克(2003)认为创业型大学“凭其自身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做出实质性转变,以便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创业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拥有包括2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内的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以及众多的世界顶尖级高科技企业创始人校友。
中国要想建立创业型大学需做到:(1)消除“创业型大学层次上低于研究型大学”的旧有认识误区和不必要的社会偏见;(2)需要营造一个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以及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创建出轻松、适宜、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的大学;(3)政府需要制定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引导众多企业参与建立科技园,为培养技术型人才做保障,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将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4)转型的道路可能都是不同的,大学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依托的资源,走适合自己的转型道路(李雪芹等,2010;刘叶、邹晓东,2014;王成军等,2018a)。
2.协同创新
实施协同创新是中国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三重螺旋理论为大学、产业和政府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邹波等(2013)结合三重螺旋理论分析给出了协同创新两种方式。而从区域产业的角度分析三重螺旋协同创新能力时,康健和胡祖光(2014)将“大学-政府-制造业”与“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看作两个并行的三重螺旋,在进行协调创新的结构和行为分析时,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区域产业互动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四 三重螺旋研究的演化路径与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展望
1.三重螺旋研究的演化路径
就国内而言,自1997年第一篇有关三重螺旋的文章发表以来,该领域研究成果每年都在增加,将三重螺旋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学者不仅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对三重螺旋进行创新,而且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也日益呈现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为使更多学者清楚了解1998~2017年三重螺旋领域研究主题的变化轨迹,通过前述研究我们将相应主题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1)研究探索阶段(1998~2010年)。
统计发现,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数(398篇)占总体(897篇)的44.37%,且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图2-4为1998~2017年三重螺旋研究的时间分区图谱,结合图2-1可将2010年看作一个分界点。1998~2010年研究焦点可分为三类:第一是将其与各类创新相结合,如“技术创新”等;第二是将其与“大学”“企业”等创新主体相结合进行研究;第三是将其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建立“创业型大学”,培养具体科研和实践能力并重的人才,来推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图2-4 三重螺旋研究的时间分区图谱
(2)研究深化阶段(2011~)。
2011年以来,三重螺旋的研究成果文献有499篇,占总数的55.63%。图2-4显示,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三重螺旋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将其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创新产业”“知识溢出”等内容相结合,推出众多的研究成果。另外,有些学者在研究三重螺旋时,认为大学、产业、政府这三个主体并不全面,科研机构以及公众这两个主体也可以参与到创新之中。所以,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四重螺旋”“五重螺旋”……“N重螺旋”等(Leydesdorff,2011),这些理论仍需要学者们做进一步探索。
2.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通过对三重螺旋研究的时间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在该研究领域可能存在以下几个热点:(1)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研究,未来可能会采用更多研究方法以及开展跨学科研究;(2)将三重螺旋模型与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率的评价体系相结合,研究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等的创新能力,并提出促进区域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3)研究三重螺旋视角下的知识溢出,对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能够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五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三重螺旋领域的主要研究者有王成军、周春彦、李海波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该领域的研究聚焦创业型大学、协同创新、官产学、技术创新、产学研、创业教育等;研究演化路径也经历了探索和深化两个阶段。未来对三重螺旋的研究更加趋向对协同创新、知识溢出、创新效率及其评价等主题的拓展或深化。
该理论经过众多学者的多年研究探索,研究方向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研究方法越发新颖,研究热点也更加深入广泛。三重螺旋研究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可更好地用于解决现存一些管理创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