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形容词作状语
一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
性质形容词充当状语时,主要表示所指对象的属性或特征、结果或状态等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表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如“漂亮”“客气”“聪明”“慈祥”“机灵”“谦虚”“害羞”“善良”“暴躁”等,这些形容词作状语时一定要带“地”。如:
(123)加上最后一分钟皮雷斯的进球,阿森纳在米兰漂亮地“偷”到三分。(BCC)
(124)他朝我慈祥地一笑,说:“听说过关于鸽子的故事吗?”(BCC)
(125)……那小狗极机灵地一回头,就在他手背上咬了一口……(BCC)
(126)一个年轻的女仆,害羞地、笨拙地向走廊里退了出去。(BCC)
(127)尹梵水最后很善良地决定不予理会小八的粗俗言辞。(BCC)
(128)他暴躁地一脚踹向一把圆椅,圆椅砰然一声撞倒了梳妆镜边的金制首饰盒……(BCC)
当例(123)—(128)中状语标志“地”隐去时,则构成以下对比:
(129)漂亮地“偷”—*漂亮偷
慈祥地一笑—*慈祥笑
机灵地一回头—*机灵一回头
害羞地、笨拙地向走廊里退—*害羞、笨拙向走廊里退
善良地决定—*善良决定
暴躁地一脚踹向—*暴躁一脚踹向
这些性质形容词充当状语时,如果没有状语标志“地”,原有的结构关系将无法构成。只有在补上停顿,进行重新组合后,才有可能构成联合谓语。
(130)阿森纳漂亮!偷到三分。
他很慈祥,朝我一笑……
小狗很机灵,一回头就在他手背上咬了一口……
女仆害羞、笨拙,向走廊里退了出去……
尹梵水很善良,决定不予理会小八的粗俗言辞。
他(很)暴躁,一脚踹向……
很明显,这一类作状语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是谓词核心的动作主体而不是动作本身,这是二者组合后构成状中关系时必须加标志“地”的原因。
第二类,有些性质形容词,如“神奇”“零散”“模糊”,进入状中结构充当状语时的语义指向不清晰,这时的情况较为复杂,只有和状语标志“地”同时出现。
(131)这些本来“睡着”的细胞在高频率的震动下,神奇地“苏醒”并“记起”了自己职责……(BCC)
(132)大屋的后窗对着一个四边围起的大院,零散地住着几个老人,比较清静。(BCC)
(133)她对着皮箱模糊地一扇,耸耸肩。(BCC)
上述三例如果隐去“地”,则分别构成:
(134)细胞神奇苏醒—苏醒是很神奇的
大院零散住着几个老人—住的情形是零散的
*她模糊一扇—?扇的动作很模糊—她扇的时候很模糊
这三例前两个组合可以讲,第三个不行。其中的成因也和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有关。当语义指向是谓词核心时,组合就可以不需要标志“地”;当语义指向是动作主体时,组合就必须加上“地”才能充当状语。
第三类,表示结果或状态的性质形容词,如“准确”“完美”“顺利”“恶劣”“正常”“严重”等,它们在充当状语时,大都可以不需要状语标志“地”的出现,而直接和动词组合。这时“地”的隐现与否取决于语用层面是否需要凸显。如下例对比所示:
(135)一辆车就从距离他不到一百公尺处冲出黑暗的巷道,他两手握枪,准确瞄准雷光的太阳穴后开枪。(BCC)
(136)建设路桥公司准确地瞄准国外先进技术,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及企业技术改造。(BCC)
(137)深圳经济发展取得开门红,预计全年可以顺利完成10%的增长目标,并有望第一次进入GDP“万亿俱乐部”。(BCC)
(138)这种活动只需要按常规,遵循或借鉴以往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就可以顺利地完成。(BCC)
(139)这些问题尽管是局部的,但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正,势必严重影响“三讲”教育的质量。(BCC)
(140)谈判的终止将会直接而严重地影响中英双方在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合作。(BCC)
(141)摄影家别出心裁,大胆取舍,以精湛的技巧完美地表现了老指挥家的修养。(CLL)
(142)……在音频方面支持WMA/WAV/OGG多种音频格式,音质纯正,完美表现音乐的优美旋律……(CLL)
(143)暖暖那天回家后,装得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正常地处理着楚地居里和家里的各样事情……(CLL)
(144)政府的基本立场是通过与各党的密切合作,正常处理国政事务。(CCL)
第四类是性质形容词重叠成AA式,如“傻傻”“好好”“长长”;AB式性质形容词重叠成AABB式,如“顺顺利利”“零零散散”等。由性质形容词重叠而成的两种生动形式作状语的情形在我们的生活中用例很多,略举5例如下:
(145)她只是傻傻地站着,半天才问了句:“这是真的?”(BCC)
(146)你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你自己就要先好好地负责任,这样就眼光一步步往里转。(BCC)
(147)努尔哈赤听了费格拉哈的这段经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BCC)
(148)11月1日,天意小商品市场第一期培训班也顺顺利利地开课了,1650多名民工参加了培训班。(CCL)
(149)以前许多研究狄更斯的文章都零零散散地提到了其作品中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关系。(CCL)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145)—(149)的用例,“好好”“长长”“顺顺利利”“零零散散”的语义都指向谓词核心,上述各例中状语标志“地”都可以隐去。“傻傻”的语义指向是句子的主语“她”,但这个句子也可以隐去“地”成为“她只是傻傻站着”,原因在于“傻站”的组合是成立的,换句话说,“傻傻”也指向了“站”,对站的状态进行了描写。所以上述各例的用法,可以做统一的解释。
但是“愣愣”“热热”的语义指向不是谓词核心的重叠式,组合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150)猝不及防的我,愣愣地望着那扇闭上的门。(CCL)
(151)手跟手相遇,热热地错过、相离。(CCL)
隐去“地”后形成下例:
(150a)*我愣愣望着那扇闭上的门。
(151a)手跟手相遇,热热错过、相离。
有些AA式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充当状语时语义指向谓词核心后面的宾语或者是介词“把”的宾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句子格局,往往和句子成分的移位有关。从下列用例看,句子成分移位的原因往往是追求特定的语用效果。
(152)要厚厚地削一层皮,因为皮不好吃。(CCL)
(153)我真的认真且严肃地在念着你,浅浅地有了哀伤。(CCL)
(154)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地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CCL)
“厚厚地削一层皮”、“浅浅地有了哀伤”和“把蛋热热地捡起”隐去“地”后构成的“厚厚削一层皮”、“浅浅有了哀伤”和“把蛋热热捡起”都是很难成立的。
AABB式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如“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等,如果语义指向是主语,一般也需要和“地”组合后才能充当句中状语。
(155)先舒畅地泡一个温泉浴,再干干净净地享受一顿热气腾腾、饭菜可口的情人节晚餐……(BCC)
(156)它们整整齐齐地一堆一堆地堆在那里,动也没有动过。(BCC)
比较特殊的是以下情形,AB式形容词重叠成AABB后与“地”组合。如:
(157)讲完,听众满意而去,我们也高高兴兴吃起烤鸭来。(CCL)
(158)今天正是五月单五——端阳节日,在往年人们都是高高兴兴地吃粽子过佳节;今天,他们可把这个节日都给忘掉了。(CCL)
(159)在自费生一方面呢,又看不上公费生,觉得他们拿着国家的钱,却不认认真真读学位,名为进修,实在是出来镀金的……(CCL)
(160)张鹏九曾自拟了一条家训:“勤勤恳恳地工作,认认真真地读书,清清白白地生活,堂堂正正地做人。”(CCL)
上述用例表明,这一类AB式形容词重叠成AABB式后在充当状语时,状语标志“地”的隐现较为自由。“地”的使用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有语用凸显的目的,同时,从语义看,这一类形容词也在整个动作行为过程中具有贯穿始终的状态,这与动词作状语时产生的联动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 状态形容词作状语
相较于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可以进入“程度副词+X”框架。学界对此的认识较为统一,一般认为其原因是状态形容词自身已经带有表程度的语义成分,而表程度的成分自然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特征。这与程度副词具有强主观性是一种一致情形下的冲突。以下分两类考察状态形容词作状语时状语标志“地”的隐现情况。
第一种是主要表性质或属性的“火红”“笔直”“冰凉”“雪白”类AB式状态形容词,这类AB式状态形容词可以扩展为“像A一样B”形式和表情态的“殷切”“深切”“急切”“迫切”等状态形容词。这两类状态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充当定语修饰体词性成分,但也可以充当状语。如:
(161)三哥气得额上青筋暴绽,一脸火红地羞愤掀起芙蓉光裸胸膛边的衣襟。(BCC)
(162)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BCC)
(163)此时,握在手心的圆滑物体冰凉地刺激了她,似乎在提醒她,系在它身上的血仇大恨!(BCC)
(164)所谓肉燕汤,是瘦肉磨成细粉,雪白地卷起来,烧菜做汤都浓浓的十分鲜美。(BCC)
上述各例,均是AB式状态形容词与“地”组合后充当状语,“地”一般不能隐去。在本书所调查的语料中,能够隐去状语标志“地”的用例不多,使用频率不高。如下例:
(165)我们没有考虑从火葬场烟囱里冒出来笔直上升的浓烟。(BCC)
这也和语义指向有关,只有当AB式形容词的语义能够指向谓词核心时,才可以隐去标志“地”。上文(161)例中的“火红”、(163)例中的“冰凉”、(164)例中的“雪白”,三者均指向谓词核心陈述的对象,也就是句子的主语。
ABB式重叠式也可以表示句中主语的性质,语义上指向主语,如“红通通”“绿油油”“冷冰冰”等。这类形容词如果没有状语标志“地”的组合,往往无法充当状语。如:
(166)玲珑脸蛋红通通地忙着比手划脚。(BCC)
(167)杨树的叶子已长成巴掌大,绿油油地在夕阳下闪亮。(BCC)
(168)伊波利特公爵妨碍安德烈公爵走过去,安德烈公爵于是冷冰冰地、满不高兴地用俄国话对他说道。(BCC)
如果没有“地”,整个组合需要将“主—状—谓”分析为“主—谓1—谓2”的关系才行。如:
(166a)玲珑脸蛋红通通,忙着比手划脚。
(167a)杨树的叶子已长成巴掌大,绿油油(的),在夕阳下闪亮。
(168a)安德烈公爵于是(变得)冷冰冰(的),满不高兴地用俄国话对他说道。
第二种是表示情态的“殷切”“深切”等状态形容词,当其语义指向是后面的谓词性成分时,一般情况下状语标志“地”可以自由地隐现。隐现的语用效果差异在于状语是否得到凸显。
(169)在学习期间,邓颖超、廖承志等同志接见他们的时候,殷切地勉励他们好好学习。(BCC)
(170)他还殷切希望上海和全国产业工人都能积极投身到向许振超和李斌同志学习的活动中……(BCC)
(171)在社会主义祖国,我怎么能深切地了解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黑暗和青年所追求的理想、道路呢?(BCC)
(172)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BCC)
表示状态的重叠式状态形容词主要有ABB式(“急匆匆”“乱哄哄”“懒洋洋”“兴冲冲”)和AABB式(“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两种重叠形式的语义大多是表示谓词核心的伴随状况。在和状语标志“地”组合时比较自由,可用“地”也可以不用“地”,二者的差异在于状语是否得到凸显。以下各举两例:
(173)你莫只看这些人家里乱哄哄地今天出点这个事,明天又出点那个事。
(174)其他常委们也开始参与争论了,会议室顿时乱哄哄吵成了一片,气氛相当紧张。
(175)上杭县实验幼儿园园长李兰金,热爱幼教事业,几十年勤勤恳恳工作。
(176)张乾巽被评为全国劳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从不骄傲自满,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
三 非谓形容词(区别词)作状语
非谓形容词作状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表示方式和情态,另一类是表示时间。
表示方式的非谓形容词比较丰富,如“亲身”“亲自”“切身”“高效”“随身”“无偿”“全盘”“有偿”等,这一类表方式的非谓形容词与“地”的组合比较灵活。如:
(177)……吴雨霏等明星与几千名营友,身体力行共同饥饿三十个小时,亲身感受饥民的痛苦。(BCC)
(178)他们是亲身地体验着被压迫劳苦群众的切身要求的……(BCC)
(179)为了能让她得到最细心完善的照料,我要亲自照顾她,心无旁惊地、亲自地照顾她!(BCC)
(180)老管家好后悔当天没能亲自照顾他的宝贝主人,任由无情的夫人将他放牛吃草……(BCC)
(181)这种“挑拨离间的谣言已经全部破产了,西藏人民已经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在宗教信仰上是有自由的”。(CCL)
(182)……这次在秋田采访第六届世界运动会就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这一点。(CCL)
(183)同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演变的规律又告诉我们,全盘地接受西方文论内容是不可行的……(CCL)
(184)华生的极端主张虽然没有被人们全盘接受,但是,他所创始的方向却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CCL)
表示情态的非谓形容词主要有“直接”“间接”“断然”“公然”等。这些非谓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就是充当状语。陆丙甫(1983)、钱乃荣(2001)都把这类词直接称为“唯状形容词”。
(185)肝功能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肝部问题不容小视。(BCC)
(186)其一是每一个人都以自己担负的社会职业为出发点,直接地、间接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BCC)
(187)她告诉了我离开上海的日期和车次,却不许我去送她,很坚决很断然地不许。(BCC)
(188)他愈飞愈远,在海面上盘旋了一会儿,然后断然下了决心……(BCC)
上述各例表明,这些表方式和表情态的非谓形容词大多可以自由地充当状语,而无须和“地”组合。是否和“地”组合,在于是否有语用凸显的需要。
表示时间的非谓形容词,主要有“历年”“当年”“定期”“历次”“临时”“一次性”“一贯”等。从本书查找的用例看,部分表示限制性时间意义的非谓形容词作状语时一般不和“地”组合,但“定期”“临时”“一次性”等表描写性时间意义的非谓形容词作状语时可以与“地”组合。
(189)截至1993年底,外企历年累计(*历年地累计)欠缴注册资本587亿美元……(CCL)
(190)全行国内外汇存款余额达230多亿美元,当年办理(*当年地办理)国际结算664亿美元……(CCL)
(19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为适应革命事业需要,一贯执行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CCL)
(192)读者还希望报社定期地举办新闻业务讲座,以利于提高通讯员的写作水平。(CCL)
(193)福州、厦门、泉州、石狮等地还每月定期举办人才交流集市,形成固定有形的人才市场。(CCL)
(194)Set user的缩写通常被称为超级用户命令,它可以使一个用户临时地成为另一个用户……(CCL)
(195)届时,每一个奥运会场馆上空都将临时成为禁飞区。(CCL)
(196)……把帮助管理区奔小康的任务包干给县直各部、委、办、局(公司),一次性地建立起一至五年的支农责任制……(CCL)
(197)一次性建立多个文件夹。(自拟)
四 形容词作状语时的韵律节奏因素与“地”的隐现
在上文第二章第一节至第四节的考察中,部分用例显示,除语用和语义因素外,韵律节奏因素对“地”的隐现也有重要影响。汉语中的双音节倾向决定了在不同的组合中“地”的隐现规律,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单音节状语+单音节谓词核心”时,两个成分已经构成较为稳定的双音节结构,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地”。比如“细看”“乱摸”“快跑”“飞奔”等。
(198)孔祥熙又佯装细看(*细地看)一番,赶紧想了词说:“夫人有所不知,在这乡下地方,要推行新东西……”(CCL)
(199)上一回李主任在东城管辖的一家歌舞厅跳舞,就乱摸(*乱地摸)一个陪舞的。(CCL)
(200)要不然哪,要不然就一块儿,哎,哥儿几个快跑(*快地跑)!哎!反正有不一样,这,反正,反正那时候儿……(CCL)
(201)有一天睡觉的时候,我弟弟突然拿一本杂志飞奔(*飞地奔)到我的床边,告诉我周星驰找我拍戏……(CCL)
第二种情况是,“单音节状语+双音节谓词核心”时,构成“1+2”的偏正结构,一般也不用“地”。比如“穷开心”“乱收费”“瞎指挥”等词语。
(202)谁不怕过节,你说为什么?没钱买肉、备节货,只能穷开心(*穷地开心)啊!(CCL)
(203)然而今年3月社会上旋风刮起:京城公用电话乱收费(*乱地收费)!(CCL)
(204)不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考虑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一味地瞎指挥(*瞎地指挥),把各种任务压得很急很紧……(CCL)
第三种情况是,“双音节状语+双音节谓词核心”时,构成“2+2”的偏正结构,这时最为灵活,状语标志“地”可用可不用。如下例:
(205)……眼看武装士兵将张澜、罗隆基押上汽车,迅速离开疗养院,驶向黑夜。(CCL)
(206)魏强望望浓烟卷裹烈火的炮楼子,率领部队迅速地离开了。(CCL)
(207)他并不因此而气馁退缩,反而把握这个机会,努力地学习各种学问,终于成为大学者。(CCL)
(208)鼓励他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孩子可能就会奋发努力,赶上进度。(CCL)
第四种情况是,“多音节的状语+谓词核心”时,一般要用状语标志“地”。如上文所述的ABB式、A里AB式、AABB式的形容词作状语时,它们有很强烈的与“地”组合的倾向。
在这些组合模式中,状语成分音节数量越多,越有与“地”组合在一起的倾向。关于这一倾向,本书将在第六章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