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的动态

目前,国外学术界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术界开始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后对其关注越来越多。有学者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治理为研究对象,指出联盟盟员契约的签署对规范联盟盟员的行为具有显著作用,并可有效减少联盟创新中的相关风险。巴特勒兹深入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功能,指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有效利用和重新整合盟员优势资源,不仅能满足盟员技术创新中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需求,而且可以产生更多的知识和技术。[50]麦格拉斯等研究了企业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不同动因,提出当联盟盟员自身的专利价值大于加入联盟所得到的价值时,理性企业会选择不加入。伯姆伯格则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指出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资源投入程度、联盟盟员的信任、投入回报的对称性等,并指出资源投入是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功能性因素,而且无法借助机制设计去规避资源投入因素。[5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兴的战略联盟组织形式,近年来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在持续增长。陈雯等运用词频分析法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热点为运行机制、政府行为、组织模式、知识转移、利益分配等。[52]

(一)组建动因与合作伙伴的选择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员之间合作创新的内在动力即为合作动机,是联盟创新行为发生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同联盟主体进入联盟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动机也不尽相同。斯蒂尔斯将企业进入联盟的动机划分为合作动机和竞争动机两大类。在合作动机情况下,联盟盟员投入资源和能力,共同得到战略优势,联合研发、开发新产品、面对共同的竞争对手,或者通过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每个联盟盟员都清晰地了解彼此的期望和目标,有利于增强之间的合作配合度。[5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不同性质的主体,其参与联盟的动机也有所不同。如企业的主要目的在于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等互补性资源,由此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高校/科研院所则更多地希望在契约框架内实现成果的有偿交易,获取经济价值;其他中介机构或是为了履行职能,或是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附加价值。

英国战略管理专家戴维·福克纳提出,联盟的成功取决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5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结成的长效合作关系,各类盟员在分析对方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关注盟员合作意识等内容,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升联盟自身的收益性。结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实践,盟员会涉及所处产业甚至跨产业的众多不同组织利益,包括政府、企业(产方)、高校/科研院所(学研方)、中介机构等不同独立实体。各类不同性质的合作伙伴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作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基础,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企业(产方)作为创新主体处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核心位置,承担着提供资金、参与研究开发、标准制定、技术推广以及产业化等功能;政府发挥着政策支持、监督管理、搭建公共资源平台、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的宏观环境等功能;高校/科研院所(学研方)在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等过程中担负着引领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共享创新平台、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作用;中介机构等主要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具体需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联盟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咨询、信息等辅助服务。

(二)运行机制与组织模式

邬备民和李政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考核、信用机制、利益共享与分配机制、人员交流机制、动力机制等进行了研究。[55]李新男提出,可以依据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已立项科技项目和技术创新产业的需求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吕健指出,财政资金支持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转变可能会导致机会主义的产生,可能会有一些企业为套取国家对联盟的专项资金支持而参加联盟。[56]王静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划分为联盟伙伴选择、联盟盟员任务分工、联盟盟员关系协调、联盟利益分配、联盟运行风险共担等,从运行投入、运行过程和运行产业角度设计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案例研究。周青等人以TD-SCDMA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联盟运行过程中盟员之间的关系冲突、盟员认知的任务冲突、运行的过程冲突等冲突实践,论证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阶段性演化及其基本特征。[57]

根据核心盟员(一般为联盟发起单位,即盟主)的属性及联盟盟员在产业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产业技术创新划分为企业主导型、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政府推动型三种不同的模式。

①企业主导型

企业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也是拥有各种创新资源的所有者和创新利益的享有者,以企业作为发起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最重要的联盟组织模式。在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最了解产业需求的企业处于该类联盟的中心地位,扮演着联盟盟主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会号召联盟盟员针对产业共性技术问题进行创新资源的整合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企业有能力自主决定要开发哪类新产品、新产品具有何种功能,然后主动找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见图1-9)。

图1-9 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此种模式以企业为创新活动的起点,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其特点是创新的动力源自市场,通过企业主导的研发活动向创新链的上游传导,企业的创新活动由低端向高端递进,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向性特征。

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减少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降低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而且也能使高校/科研院所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获得丰厚的回报。联盟盟员在盟主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对引导联盟盟员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

当今高校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位一体。传统上的大学研究是致力于产生和传播基础知识,科研院所致力于发现新的科学知识,开展用于培养未来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应用基础研究,企业通常需要利用研究成果去解决现实中的商业问题或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然而现今新技术的日趋复杂使企业无法仅靠一己之力成功地获得开展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必需的资源和能力,因此,企业开始寻找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合作伙伴。曼斯菲尔德发现,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进程具有很强的关联性。[58]皮萨诺验证了生物领域中的高校专业知识与工业应用具有正相关性。[59]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技术创新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所以两者的特征具有共同性。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的联盟组织模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以完成基础研究,形成技术储备和科技成果,与产业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利用企业市场开拓、应用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将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见图1-10)。

图1-10 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这种模式实现创新动力的路径源自创新链的上游,以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为起点,通过实验室成果向应用环节的逐步演进来拉动经济系统的创新活动,最终实现产业系统竞争力的提升,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向性特征。

③政府推动型

某些产业领域可能会同时存在实力和技术水平相当的骨干企业,面对共同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单凭其中任何一家的力量都无法解决,但这些企业又难以自发地协同合作。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联盟盟员按照政府决策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研发新产品,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此类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盟盟员往往缺乏决策自主权,一般是扮演项目执行的角色,联盟盟员之间的互相作用程度不高,联盟整体的稳定性程度也较低(见图1-11)。

图1-11 政府推动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三)利益分配与绩效评价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是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利益主体通过协同创新而产生的利益客体,即联盟总体利益。利益主体即利益拥有者,不仅包含处于一定组织内的个人,也包含某个群体或者组织的整体。[60]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利益客体由人的需要所指的对象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利益主体所需求的对象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客体。联盟的利益客体包括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相较于其他的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整体绩效更多地体现在技术、知识合作的有效性方面,其创新成果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包括专利、知识产权、重点新产品、技术标准、联合论文发表等,而间接利益则表现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利益中的专利等创新成果将在产业化后通过产业的经济利润得以呈现,也就是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在产业链的最后阶段将以企业利润的形式得到体现。

图1-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构成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与开展技术创新的模式密切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原则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协同创新活动。实践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根据实际面对的技术难题的不同性质,高校/科研院所将专利等创新成果转移到企业实现产业化,同时还会与企业继续协同合作,推动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高校/科研院所会涉及一次性固定支付、产出提成支付以及混合支付等三种形式。[61]

马雪君等人从联盟个体和整体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括联盟盟员学习效果、联盟盟员经济收益效果、联盟盟员网络关系效果、联盟盟员管理协调效果以及技术创新成果、内外网络关系效果等指标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联盟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建立了一种基于满意度的多级评价模型。荣春节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系统的协同机理和协同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并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过程,以创新投入、创新活动等为一级指标设计了战略联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2]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以依托共生理论为主,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共生生态系统划分后进行有关稳定性方面的研究。邢乐斌等构建了联盟盟员创新资源总量增长模型,研究了资源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维持稳定性的条件和路径,并研究指出联盟稳定性取决于联盟中任何盟员对联盟的资源投入给自己带来的负向作用与从联盟获得资源收益的多少。[63]冯鲁闽利用Logistic模型描述设计了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互惠模式,从利益分配角度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64]刘林舟等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共生生态系统,在分析联盟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Lorka-Volterra方程,并运用分析轨线走向的方法分析联盟稳定性,得出了联盟盟员处于互惠共生状态时,联盟可以稳定发展的结果。[65]蒋樟生等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动态系统方程,运用系统决策理论研究指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与联盟盟员从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价值存在正向激励作用。[66]

现有研究成果对我们了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功能、组建运行状态等方面具有很大帮助。不过,以往研究大多体现在总体性和宏观性方面,基于深度个案或定量数据的经验研究不足,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理论和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