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柿子要挑软的捏
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于是,秦王嬴政组织群臣谋士花大量时间制定了灭六国的战略战术指导方针。
首先,以强大的政治外交攻势,拆散六国的“合纵”联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逐一并灭六国。
其次,根据六国当时的强弱态势和山川地理形势,先由北路进攻赵国,赵国被攻灭后,再转向灭燕,继而灭韩、魏,最后再进攻齐、楚两国。
显然,前一条偏战略规划,后一条偏战术指导。正是按照这套打法,秦王嬴政开始了他荡平六国的战争。
但是,很多事情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种国家战争更是如此,战况瞬息万变。在率先攻灭赵国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秦王嬴政开始采用的办法还是比较巧妙的,他先利用离间计,挑起燕赵战争,然后以援燕攻赵的名义,分三路大军对赵国发动突然袭击。一路上还算顺利,秦军打到赵国都城邯郸附近,眼看就要成功,战局却发生了逆转。
什么原因呢?原来赵国有一位将领名叫李牧,非等闲之辈,可能有很多人听说过,那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著名战将,在赵国北部边疆防御匈奴时,曾歼灭匈奴进犯之敌十万之众,威震四方。这么一位优秀将领,却在赵国郁郁不得志,处处受排挤。
俗话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赵王自然就想到了驻守北部边疆的将军李牧,马上急调他回来抗秦。李牧虽然长期受到不平等待遇,但是接到赵王求救后,仍然迅速带着边防军赶了过来。
自古忠臣良将大多比较听话,遇到明主可以成为盖世英雄,遇到昏君就可能成为刀下鬼了。李牧的最终结果也差不多如此。所以做事业一定要跟对人!
国家危难之际,李牧来不及想是不是跟对人了,只想着尽忠报国,结果不负所望,回来后一战告捷,秦军几乎全军覆没,不得已撤出赵国。
当头一棒,开局不利,秦王嬴政接到战败的消息会是什么心情呢?不说也知道,那肯定是百爪挠心!
受到如此严重挫折,秦王嬴政并没有气馁,而是越挫越勇。大凡能够成功的人,身上都有这种特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嬴政十五年,秦军兵分南北两路再次对赵国发动攻击。赵国依然派出战将李牧带兵阻击。李牧的战争素养非常高,面对强敌,没有两面开花,全面迎敌,而是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打法。先打击北路秦军,战胜之后,回过头再阻击南路秦军。
另外,李牧指挥的军队是边防军,在对匈奴作战中经过血火淬炼,风驰电掣,机动灵活,几次战斗下来,把秦军打得晕头转向,不敢应战。秦军一时无法取胜,只好无功而返。
对赵国的进攻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劳民伤财的战争很大程度上重创了赵国经济,让赵国国力急剧下降,兵源不足。尽管如此,秦军想一下子灭掉赵国也绝非易事。
俗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面对赵国的积极防御,秦王嬴政没有选择一味地死打硬拼,咬着不放,而是改变策略,从长计议。灭不掉较为强大的赵国,那就先灭最弱的韩国。
其实,韩国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的宿命。韩国正好位于秦国出函谷关东进的位置,咽喉之地,非常重要。因此,历史上两国经常互殴。当然,韩国一般处于被殴的一方,所以国家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直到最后臣服于秦。
嬴政十七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三十岁的时候,韩国被彻底消灭。
同年,赵国发生了特大旱灾。这对被战争折磨得满目疮痍的赵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年,秦王嬴政趁机派出大军对赵国再次发动进攻,试图一举荡平赵国。赵国的守护神李牧又跳了出来,秦军被他率领的赵军牢牢阻挡着不能前进,军事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
这次,秦王嬴政真有点着急上火了,前前后后和赵国已经打了快九年了,每次都是因为李牧而前功尽弃,难道要等到李牧这家伙老死了才行吗?李牧万一长命百岁怎么办?还不被他给耗死啊!当初的战略再好,战术执行不下去有个毛用!所以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定要尽量考虑到战术本身的可行性,以便做应对之策,否则就会耽误事。
秦王嬴政不怕耽误事,他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非灭掉赵国不罢手。
冷静下来后,秦王嬴政反复考量战场上的形势,认为军事行动无法快速达到目的,不如另谋出路。这就反映出了秦王嬴政的机智,在战术层面会拐弯,不是一根筋。
秦王嬴政听取了一位谋臣的建议,利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采用反间计让赵王换掉了手握兵权的李牧等能征惯战的将领,改任赵葱和颜聚为赵军统帅。
换掉就换掉了吧,万一将来打仗还可以再重用。可是赵王昏庸透顶,不但换掉了李牧,还杀掉了李牧,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记着,人都是自己作死的,赖不到旁人!
李牧死了,克星死了,绊脚石没了,秦王嬴政在宫里高兴得三天没睡觉,大呼“天助我也”。
嬴政十九年,秦军在大将王翦的率领下对赵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赵国的统帅赵葱算哪棵葱啊,他哪里是老将王翦的对手,很快战败被杀掉。赵王闻讯,后悔不已,彻底崩溃,被内奸郭开任意摆布,最终开城投降。
至此,建国二百五十多年的赵国宣告灭亡。
接着,秦王嬴政便想马不停蹄地直接去灭楚国,只是秦楚之间还有个倒霉蛋魏国杵在那里。好吧,那就把魏国这个倒霉蛋先干掉再说,省得碍事绊脚。
魏国的地理位置和韩国差不多,也处在秦国出函谷关东进的咽喉之地。因此,历史上秦国也经常狂殴魏国。魏国打不过,就割地赔款,时间久了也没什么地盘了,只剩下都城大梁周围一些城池。
那么,秦军又会用什么办法攻陷大梁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