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才女林徽因(节选)
探索思考
林徽因,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确确实实的才女。此外,她还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那么,在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笔下,林徽因是个怎样的人呢?
阅读批注
1948年,我在上海结束了中学教育,考上了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可当时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当昂贵,我的哥哥已经在一个私立大学就读,如果我再上私立大学,对我们这样公职人员的家庭来说,在经济上几乎是难以负担的。
恰巧,这时我的男朋友程应铨要北上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父亲决定让我和哥哥都随程应铨北上求学。他听说清华设有先修班,因此写信给清华的同乡林徽因,请她帮助我进入清华大学先修班学习。
林徽因是我们福建的才女。在我们家的客厅经常有些家乡人来拉家常,几乎每次都要提到林徽因,并谈到她嫁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他们还说:梁思成、陈寅恪与翁文灏三人被誉为中国的三位国宝。1
1 侧面描写
作者从侧面描写林徽因的形象——经常被家乡人提到,还是中国三位国宝之一的妻子,烘托林徽因的才女形象。
我终于到了北平,这个我向往已久的城市,并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了故宫,然后又游览了三海、天坛和太庙。我从没见过这样伟大壮丽的建筑,当我站在太和殿前,多么希望自己能长久地留在那里,哪怕做一名清洁工我也愿意。当我走在天坛笔直的长长的神道上,远望圜丘时,感到自己也仿佛飘飘然地接近上天。而太庙却又是另一番情景,它那大片的古柏,那般肃穆,连轻轻咳嗽一声都怕惊动了祖先。天啊!我有生以来从没有领教过,一个人可以从建筑物上得到这么多的感受。
在昆明,我爱它美丽的湖光山色;在上海,我只看到它的商业繁荣;然而北平,只有北平,这成群宏伟的古建筑,加上人们那彬彬有礼的北京话,使我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伟大。……北平啊!祖国的明珠,祖国的瑰宝,你给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我第一次进清华是从西校门进去的。从西校门到二校门,乘汽车不过三五分钟的路程,我却走了半个多小时。路沿着一条清洌的小溪延伸,在路的另一边是一片树林,路上不见一个行人。路旁的大树缓缓从我眼前掠过,多么幽静的清华园。我到清华时,朱自清先生刚刚逝世不久,那天上午刚开过他的追悼会,清华园笼罩着黯然的悲哀。朱自清先生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爱国者,使清华园又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气氛。这就是1948年清华大学这个中国最高学府给我的印象。2
2 旁逸
有意地离开主旨而旁枝逸出,加入有趣的插说或注释。本文主要写“初识才女林徽因”,这几段内容和文章的主旨其实关系不大,即便删除,也不会影响文章主旨的表达。作者写这几段内容,一是真实记录自己初到北京的所见所闻,丰富文章的内容;二是交代林徽因生活的社会环境。
我到清华后的第一件事自然应该去拜访林徽因先生。但我听到一个坏消息,她不久前刚刚做了肾切除手术,肺部结核也已到了晚期,医生告诉梁思成说她将不久于人世了。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悲哀的事。3我反复地考虑着去不去拜见她。我不断听到人们对她超人才智的赞扬,及对他们夫妇渊博的学问的敬佩。我更害怕了,我这个没被清华录取的小青年,在她的面前将多么尴尬。我一直拖延着去拜见她的日期,直到她听到我已到清华的消息,召见我时,我才去见她。
3 叙述
交代自己初见林徽因时的背景,为下文初见林徽因做铺垫。
在一个初秋的早上,阳光灿烂,微风和煦,4我来到清华的教师住宅区新林院8号梁家的门口,轻轻地叩了几下门。开门的刘妈把我引到一间古色古香的起居室,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北半部作为餐厅,南半部为起居室。靠窗放着一个大沙发,在屋中间放着一组小沙发。靠西墙有一个矮书柜,上面摆着几件大小不同的金石佛像,还有一个白色的小陶猪及马头。家具都是旧的,但窗帘和沙发面料却很特别,是用织地毯的本色坯布做的,看起来很厚,质感很强。在窗帘的一角缀有咖啡色的图案,沙发的扶手及靠背上都铺着绣有黑线挑花的白土布,但也是旧的,我一眼就看出这些刺绣出自云南苗族姑娘的手。5在昆明、上海我曾到过某些达官贵人的宅第,见过豪华精美的陈设。但是像这个客厅这样朴素而高雅的布置,我却从来没有见过。
4 环境描写
作者描写令人心情舒畅的环境,用环境来衬托出自己可以去见林徽因时愉快的心情。这种从环境描写来表现心情的写作方法,可以令文章的内容显得蕴藉隽永。
5 环境描写
作者对林徽因的起居室做详细描写,从林徽因的生活环境入手,表现人物的生活品味,从而突出林徽因朴素而高雅的人物形象。
我的注意力被书架上的一张老照片吸引住了,那是林徽因和她父亲的合影。看上去林先生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啊!我终于见到了这位美人。我不想用细长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双眼皮、长睫毛、高鼻梁、含笑的嘴、瓜子脸……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她。不能,在我可怜的词汇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儿,她给人的是一种完整的美感:是她的神,而不全是貌,是她那双凝神的眼睛里深深蕴藏着的美。6当我正在注视这张照片时,只听卧室的门“嗒”的一声开了。我回转身来,见到林先生略带咳嗽、微笑着走进来,她边和我握手边说:
6 议论
作者不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而是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对人物外貌的评价,这种写作手法较为独特新颖。而通过议论,便将人物的外貌特点明确地点了出来。
“对不起,早上总是要咳这么一大阵子,等到喘息稍定才能见人,否则是见不得人的。” 7
7 神态、语言描写
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进行描写。“咳嗽”呼应前文对林徽因病情的介绍,“微笑”表现出林徽因的热情好客,而语言则表现出林徽因的礼貌与幽默。
她后面一句话说得那么自然诙谐,使我紧张的心弦顿时松弛了下来。后来我才知道,她这句话包含着她这一辈子所受的病痛的折磨与苦难。我定睛看着她。天哪!我再也没有见过比她更瘦的人了。8这是和那张照片完全不同的一个人,她那双深深陷入眼窝中的眼睛,放射着奇异的光彩,一下子就能把对方抓住。9她穿一件浅黄色的羊绒衫,白衬衫的领子随意地扣在毛衣内,衬衫的袖口也是很随便地翻卷在毛衣外面。一条米色的裤子,脚上穿一双驼色的绒便鞋。10我们都坐下后,她就开始问我报考大学的情况。这是我最怕的事,只得羞怯怯地告诉她,我自认为数学、化学、语文尚好对付,物理和地理不行,最头疼的是英语,我对它简直是一筹莫展。她笑了笑说:“你和我们家的孩子相反,再冰、从诫(梁思成的女儿和儿子)他们都是怕数学,你为什么怕英语?”
8 议论
作者在叙述第一次见到林徽因后,以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出林徽因所遭受的病痛之大。
9 议论
作者抓住人物最具魅力的外貌——眼睛发表议论,突出了林徽因的魅力。
10 外貌描写
作者抓住人物服饰的特点——穿着随意,色彩明亮,表现出人物性格随和、开朗的形象。
“我怕文法,”我说,“我简直搞不清那些文法。”“英语并不可怕,再冰中学时在同济附中,学的是德语,英语是在家里学的,我只用了一个暑假来教她。学英语就是要多背,不必去管什么文法。一个假期我只选了一本《木偶奇遇记》做她的课本,儿童读物语法简单,故事也吸引人,她读一段背一段。故事读完了,英文也基本学会了,文法也就自然理解了。”
接着她又问起我的食宿情况。我告诉她,我已经在工字厅食堂入伙。系里的美术教师李宗津先生把他在工字厅的宿舍暂时借给我住,因为他城里另有住房。但是工字厅是男教工宿舍,所以很不方便。她很快就想到可以让我借住在吴柳生教授家,并说要亲自去和吴夫人商量。然后她又问我对北平有什么印象,当我正准备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回答她时,她已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起北京的历史。
“北京城几乎完全是根据《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划思想建设起来的。”她看出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便又接着解释说:
“北京城从地图上看,是一个整齐的凸字形,紫禁城是它的中心。除了城墙的西北角略退进一个小角外,全城布局基本是左右对称的。它自北而南,存在着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北起钟鼓楼,过景山,穿神武门直达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然后出午门、天安门、正阳门直至永定门,全长八千米。这种全城布局上的整体感和稳定感,引起了西方建筑家和学者的无限赞叹,称之为世界奇观之一。
“‘左祖右社’是对皇宫而言,‘左祖’指皇宫的左边是祭祖的太庙。‘右社’指宫室右边的社稷坛(现在是中山公园)。‘旁三门’是指东、西、南、北城墙的四面各有三个城门。不过北京只是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日坛在城东,月坛在城西,南面是天坛,北面是地坛。‘九经九纬’,是城内南北向与东西向各有九条主要街道,而南北的主要街道同时能并列九辆车马即‘经涂九轨’。北京的街道原来是很宽的,清末以来被民房逐渐侵占越来越狭了。所以你可以想象当年马可·波罗到了北京,就跟乡巴佬进城一样吓蒙了,欧洲人哪里见过这么伟大气魄的城市。”11
11 引用
作者大段直接引用林徽因的原话,表现出林徽因作为建筑家的兴趣所在;对北京建筑特点介绍的专业性,则突出了其才女的形象。而最后一句对马可·波罗的调侃,则表现出林徽因的调皮与活泼,令林徽因的形象更丰富饱满。
我从梁家出来感到既兴奋又新鲜。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热情。她是语言艺术的大师,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躯怎么能迸发出那么强的光和热;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和热情。真的,怎能包含那么多的内容。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感受到的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她是那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12那天我没有见到梁思成先生,听说他到南京接受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学衔去了。13
12 议论、抒情
作者在叙述完和林徽因的初次见面后,便用饱含着感情的议论、抒情,将林徽因的形象表现得更鲜明突出,令文章更有深度。
13 旁逸
这句话本来和全文主旨无关,可以删去不要,但作者却在这里插上了这么一句。这一句话所包含的信息,必定是从与林徽因的接触中了解到的,可以看作对前文内容的补充;但作者最主要的目的是从侧面——梁思成先生的成就来衬托林徽因的才女形象。
阅读赏析
《初识才女林徽因》,是林洙回忆林徽因的散文,主要写了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林徽因的敬仰和爱慕之情。
整篇文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先写能够初识才女林徽因的因缘,再写来到北京后的见闻,最后写第一次见到林徽因的始末,非常有条理。
文中,作者主要使用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现林徽因品味高雅、随和开朗、热情好客、关心后辈、博学幽默等才女形象。在描写方面,作者抓住林徽因的家居特点、外貌特点和语言特点,对其进行详细描写,细致地表现林徽因的才女形象;在议论方面,作者将自己对林徽因的印象和感受详细道出,直接点明林徽因的才女形象。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将林徽因的才女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
从作者对所选材料的处理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写作思路。作者在记叙拜见林徽因的过程中,先写林徽因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关心,所用篇幅较少;而在写林徽因向自己介绍北京的建筑特点时,则用了较大的篇幅,且是对林徽因原话的直接引用。详略之间,便将林徽因才女的形象凸显了出来。
此外,文中对北京、清华的环境描写所费笔墨也不少。这些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既是作者初到北京的真实见闻,也是林徽因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可以说从侧面起到了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比如,写朱自清先生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一事,便写出了当时清华教授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清华的精神,也由此含蓄地点出了林徽因所面临的困境及其精神。
阅读延伸
1.作者眼中的林徽因是个什么样的人?
2.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对林徽因的家居做详细描写?
3.作者重点描写了林徽因哪方面的特点?是怎样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