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的说话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7 留意对方的话题兴趣
——贾母为何责怪陈述宝玉病情的王太医?

宝玉是贾母的掌上明珠,忽然患病,神志不清,贾母非常焦急,忙派人请来王太医诊治。王太医仔细给宝玉诊了脉,随后对贾母侃侃而谈:

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急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别的似轻些。(第57回)

贾母听得实在不耐烦,气恼地说:“你只说怕不怕,谁和你背药书呢!”王太医赶紧煞住话头,简洁答复:“不妨,不妨。”贾母追问:“果真不妨?”王太医答:“实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孙子病了,贾母着急,急于知道孙子病情,对病理知识毫无兴趣。王太医却在这儿一个劲儿从中医的病理角度条分缕析地讲解“痰迷”病症的类别,贾母怎能不起急?可见,跟人说话的时候,须注意到听话人对话题的兴趣。贾母的话题兴趣在“孙子的病情”上,王太医把握住这一点,话语才能被贾母所关注。在社会生活中,听话人的需要决定了他对话题的兴趣。

有时候,听话人的性格特点也与话题兴趣有关。第41回中,宝玉在妙玉处饮茶后,说了两个话题,都得到了妙玉的积极回应:

宝玉和妙玉陪笑说道:“那茶杯虽然腌臜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么?”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他,快拿了去罢。”宝玉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去?越发连你都腌臜了。只交给我就是了。”

妙玉便命人拿来,递给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么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

这是因为,宝玉深知妙玉有惊人的洁癖,所以选了两个与她性格相符合的话题:“送杯”(一个杯子被刘姥姥用过,妙玉便不要了,让人放在外面,宝玉建议将它送给刘姥姥)和“洗地”。果然,妙玉对这两个话题(特别是后一个)很感兴趣,跟宝玉攀谈起来。

有时候,听话人对话题的兴趣还与听话人的家庭状况有很大关系。第26回中,宝玉跟平凡人家的贾芸闲聊时,宝玉不停聊的话题是:“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而家道贫寒,正千方百计谋差事的贾芸对这些话题丝毫不感兴趣。不过也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听,而且还得“顺着他说”。在这里,宝玉完全没有顾及听话人对话题的兴趣、听话人的感受。这种只顾自己说着痛快、不管对方感受的做法,自然不会得到好的交际效果。

听话人的话题兴趣有时与某一主观意念有关。例如第35回,宝玉试图让贾母赞扬黛玉几句,说:“要说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姐妹里头也只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然而贾母不喜欢好读诗书且跟宝玉自主恋爱的黛玉,因此对宝玉的这个话题非常不感兴趣,故而将话题转到了她所欣赏的宝钗身上,说:“提起姐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里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宝玉平时没有揣摩贾母对待黛玉、宝钗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因此不知道贾母在这一点上的意念,故而盲目地提起一个贾母不喜欢的话头,被贾母当即改变为另一个话题。

听话人对话题的“已知”或“未知”,也影响听话人对话题的兴趣。第26回中,薛蟠等人饮酒时,冯紫英来了,冯说自己打猎是“大不幸之中却有大幸”,又说:“今儿说的也不尽兴,我为这个,还要特治一个东儿,请你们去细谈一谈……”这一“未知”话题,立即造成一种“悬念”效应,使听话人急于知道有关内容,对话题产生浓厚兴趣。薛蟠按捺不住“求知”心态,着急地说:“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扔不下,多早晚才请我们?告诉了也省了人打闷雷。”

对话题“已知”时,听话人则往往兴趣不大。第62回中,宝玉让人给香菱换下泥污的裙子,香菱叮嘱宝玉不要跟自己的丈夫薛蟠提说此事,细心的宝玉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对这个“已知”的话题不感兴趣,匆忙说了句“可不是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就走了。

如果对说话人的谈话动机“已知”,听话人也往往对话题不感兴趣。第67回中,薛蟠从南方回来,给宝钗带了一箱小礼品,宝钗将这些小礼品分送给众人。赵姨娘见贾环也得了些小东西,便琢磨: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便找到王夫人,提起此事。然而赵姨娘的话题却在王夫人处碰了壁:

(赵姨娘)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刚给环哥儿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奉呢!怪不的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他疼他。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

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她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她,说道:“你只管收了去给环哥玩罢。”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地出来了。王夫人已经猜测到赵姨娘“讨好”的谈话动机,因而对这一话题不感兴趣,赵姨娘也只好讪讪无趣地回去了。

听话人对话题的兴趣与听话人的某种需要、性格特点、身份特点、某一主观意念及对话题的“知否”等因素有关。从说话人一方来说,话题的选择应注意到听话人一方的各种因素,说话人仅从主观的感受、需要等出发来选择话题,往往与听话人的话题兴趣相背离,难以获得理想的言语交际效果。所以,在交谈中留意观察听话人的话题兴趣,是交谈能否顺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