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礼俗的当代传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乐班的生存土壤——文化背景

本文的研究对象——王家鼓吹乐班,是一个生活在鄄城县的乐人群体。由他们演奏的音乐无不渗透着乡土的风情,闪耀着生活的光彩,折射出文化的痕迹。因此,这个乐班有着怎样的生存土壤,文化背景又是如何的,是我们研究的首要任务。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地区北部,黄河南岸,东临郓城县,南连菏泽市,西、北与河南省的濮阳、范县接壤。总面积为1032平方公里,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质分布为“南沙、中壤、北黏”。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常有虫、旱、风、雹等灾害。

鄄城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集居于此。史载“尧葬谷林,舜耕历山”。春秋为卫国鄄邑,西汉置鄄城县,东汉献帝时为兖州治所,三国魏文帝时曾为鄄城王国,曹植为鄄城王。隋于鄄城置濮州,五代十国以后,鄄城一直为濮州属地。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县河东地区复设鄄城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68万人,汉族占99.6%,少数民族占0.4%,其中回族2000多人,还有蒙古、藏、苗、彝、壮、满、朝鲜等少数民族。

民俗作为乡村音乐所依附共生的对象,在揭示音乐文化的功能性存在上有着独特的意义,基于此,本节刻意强调了民俗的篇幅。民俗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对于它的梳理我们既要着眼于当下,又要关注历史;民俗又是一个文化辐射的过程,借助于彼地的事实往往更能反映此地的实质。另外,我们还应该区分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划的概念,文化的传播并非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区划的影响。所以,一个区域与它相邻的区域势必在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统一性。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不能将眼光仅停留在某个范围,而应把这某个范围放入一个更广泛的空间里去探讨,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接近于本质。

(一)岁时、民风

……有濮上风。《隋书》:“有康叔之教、周孔遗风。其人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元志》:“其民朴厚,好稼穑,务蚕织。”《一统志》:“俗近敦厚,家知礼逊,习俗节俭,人多读书,士风彬彬,贤良宏博。”《旧志》:“应高阳之淳化,袭卫武之流风,渐被礼义之俗,共称仁厚之乡。学术日兴,民风日美矣。”《本州志》:“人尚劲悍,大通《诗》《书》。其敦笃诚懿、文质适中,故前贤有卫多君子之言。” [2]
岁时:……清明上坟作秋千之戏。
民风:……尚鬼,好立祠庙。 [3]

(二)婚礼

乡里小户间有以财物作定礼者,多寡亦不拘。议婚多用女媒,两家允亲则媒婆叩谢,名曰:“谢肯”。由是卜日合婚,先期行纳彩礼,用腥肴酒果钗环等类,丰啬不同,送至女家。女家亦回送靴帽等物。女家亲眷各送脂粉等物于女家,谓之:“添箱”,又谓之:“添花粉”。婚期前数日女家择吉用鼓乐,女使人役等先送妆奁于男家,至则女使设床帐于新屋。至期婿领鼓乐、执事、人役等具髻冠、催妆、吉农赴女家亲迎随带酒肴二席:一曰祀筵、一曰喜筵。至女门,陪宾者出,迎婿下,在迎门交揖。延婿入,每门交揖。至客厅,婿行三叩首礼。上坐,进茶后引至女家祠。行礼毕,于各(客)厅设筵款婿。筵罢,令鼓乐催妆,女子冠带以彩红蒙首。婿至内堂向上行礼,名曰:“领亲”。女随夫乘车轿而行,女家兄弟或亲友用二人同至男家,名曰:“送亲”。女轿至男家内堂,下轿用红毡铺地,令两女妪转递而行,谓之:“倒毡”。内堂院中设斗一具,安放棹上,盛杂粮以实其中,焚香插斗内,并置铜镜一面,以纱罗绸绢蒙其上。同拜天地讫,随入新房,行合卺礼。男家以果品抛床上,名曰:“撒帐”。新妇三日不出户,名曰:“坐床”。三日内男家亲友庆贺,新妇以针线送翁姑及一家长辈,谓之:“散针线”。三日外接女回门,婿偕至,谓之:“认亲”。 [4]

(三)葬礼

古者亲亡以七十日为程,分十七行事。孝子三日不出户外,披跣擗踊,客至,不亲谢。三日晚夜,设奠于门外,披跣而出,焚刍灵、哭奠、送行。亲友各具筵席盒酒、金纸至丧家门外排列,相继而奠,名曰“送三”。绅士家亦知作佛事无当,相延日久,竟以成俗,每七日多用之,以伸追荐之诚者。三七日延冠裳至家,设宴行家祭礼,暂封丧。乡里小户则专以佛道家法从事。殡之日先期行开柩礼,临期行迁柩礼,至期恳有爵者题主、祀后土、留刍灵、安神。三日,孝子领男妇至茔,祭奠哭泣,名曰:“圆坟”。三虞之礼无有行者……礼仪至丧事尤靡,一家有丧,亲友各制绸缎、金旌、牲醴、鼓乐馈送,至殡,复陈花塔、羊豕、绸缎、奠章,果菜多用南品海味。赙仪三、五两不等…… [5]
亲亡以七十日为程,分十七行事。下丧书于亲友家,孝子三日不出户,披跣擗踊,卧用草荐,食必粗粝。吊客至,则于柩侧据地辑首哭谢。第三日晚设奠于门外,披跣而出,焚刍灵、哭奠、送行。亲友各具金帛祭筵,排列门外依次跪奠,名曰:“送三”。首七日:用芦席为棚设桌数张祭,用木盘陈设五谷、蔬果、面食等物。延冠裳六人,其四人在棚内,两傍立赞仪,行三献礼毕,其二人至门外,行“宜歆礼”。司祝者跪读祭文。亲友在孝子后行礼,名曰:“陪祭”,是为孝子家祭,亦名:“成服礼”。至三七日,亲友各具赙仪入棚,至柩前哭毕,出棚外,行三叩首礼。孝子于设筵时至客厅阶下稽首谢。殡之日,先期行开柩礼,名曰:“开吊礼”,仪如在丧时。恳有爵者题主。临期行迁柩礼。柩出门外,摔瓦盆,于柩前哭。孝子前引,柩行至茔所,行礼举哀,用土掩柩。恳有武职者祀后土,亲友咸临,名曰:“送殡”。孝子回家向主前行礼安神。既葬三日,孝子领男妇于墓前哭奠,添新土于墓,谓之:“圆坟”。 [6]

不同时期地方志中所记载的丧葬仪式:

表1:地方志中所记载的丧葬仪式

figure_0069_0013

如今的一个丧事一般要举行多次仪式:刚去世时、百天、一年、二年、三年、六年,甚至还有十年、六十年。百天、一年和二年的仪式简略,只有自家人和少数近亲参与,不收礼钱、不摆酒席也不请乐班;六年、十年甚至更多年的仪式并不多见,它的举行有着许多现实的原因,一般相当隆重,本文不再赘述;刚去世时和三周年是当地老百姓必须要办的两场仪式,刚去世时举行的仪式又叫“热丧”,三周年的仪式被称为“冷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三周年与六年和更多年的仪式是一样的。

热丧:

表2:当下热丧的环节

figure_0070_0014

冷丧:

子孙后代为了寄托哀思,在三年之忌辰,纪念先人,在家设灵堂香案,进行祭奠,以寄托后人的哀思。与热丧的区别在于:一般冷丧只举行一天,其仪节相当于把热丧头天晚上的仪式(请灵、安神礼)与出殡当天(家奠礼、烧轿车、路祭等)的仪式合为一天举行。

(四)信仰

敬神:1949年前,农村民众多迷信神灵,修庙敬神成为一种风俗,各家都敬奉玉皇大帝、财神爷、灶君等神;各村都有庙宇,如关爷庙、土地庙、火神庙、城隍庙等;村头常有砖砌小庙。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便为其焚香磕头,祈求平安。若遇久旱不雨,民众多至龙王庙、关爷庙,焚香烧纸拜神求雨。1949年后,讲科学破迷信,拆庙搬神,迷信活动大为减少,但乡村老妪尚有焚香敬神之举。[7]

庙会:是在庙宇及其附近举行的集酬神、娱乐、贸易为一身的定期集市。每当赶庙日,拜庙、烧香、还愿、游春、做买卖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为活跃庙会气氛,“会首”便筹款请鼓乐班。

(五)其他民俗

限于篇幅,在此仅列举与乐班活动紧密相关的民俗活动,如店铺开张、盖新房、办满月、祝寿、祭祖等。有时为了衬托热闹、红火的气氛,在一些喜庆的活动中也用到鼓乐,诸如1949年后的庆祝解放、分田分地、庆祝人民公社成立、欢送志愿军入朝、新兵入伍、慰问军烈属、送子上大学、集体会议、报捷等活动。现在,鼓乐除了在一些固定的场合诸如婚丧嫁娶、庙会用到,在一些喜庆的场合,只要当事人高兴,希望鼓乐为其助兴,都会听到鼓乐的声音。

在本地,音乐艺术的组成可分为:

1.器乐

鼓吹:全县有唢呐世家23家,唢呐艺人94人。郑营乡信义村周洪臣和临濮乡田铺村王继玉(王立华父亲)两家,均为唢呐世家。1949年后,两家唢呐乐班曾多次在地、县音乐演奏会上获奖。[8]

锣鼓:箕山、什集锣鼓乐队,分别组建于1919和1934年。鼓为圆形,直径2尺许,木质鼓帮,牛皮鼓面。演奏时以大锣、大钹、铙等铜器伴奏。1949年前主要用于祈雨、求神、还愿等信仰活动。现逢年过节,则为抬阁、玩龙、赶花船等民间游艺活动伴奏。

筝:筝在鄄城流传年代甚久,人才辈出,引马乡张堌堆村张应易,于1957年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奖,并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2.戏曲

流行于本地的戏曲主要有豫剧、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两夹弦、河南曲剧等。

3.曲艺

流行于本地的曲艺主要有山东琴书、山东落子、河南坠子、江苏大鼓、弦子大鼓、鱼鼓、木板大鼓等。

4.舞蹈

民间传有一种舞蹈——“商羊舞”。“商羊”在民间传说中被描绘成一种能知雨的动物,于是,商羊起舞便成了下雨的征兆。倘遇天旱无雨,村民就手持“响板”,身结鸟羽,模仿商羊而舞之。现已逐渐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