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舞”及其他仪式舞蹈
周代宫廷雅舞除上述“六代舞”外,还有六个“小舞”(“六代舞”为“大舞”),即《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这类乐舞也很为统治阶级所重视,是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材。
《帗舞》,舞者持“帗”而舞。“帗”是一种用丝绸长条组织起来挑在竿上的道具,但也有说是用鸟羽制的。[12]祭祀时用以祭祀后稷。
《羽舞》,舞者持白色鸟羽而舞。也有说就是执雉尾而舞的翟舞。用以祭四方。
《皇舞》,舞者头上插着鸟羽,上衣也饰以翡翠的羽毛,手执五彩鸟羽而舞。用以祈雨。
《旄舞》,舞者执牦牛尾而舞。祀辟雍,也用于燕乐。
《干舞》,舞者持盾牌作舞。用以祭山川。
《人舞》,徒手舞。[13]
此外,还有一个《象舞》,也是周代一个比较重要的祭祀舞蹈。前面提到的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乐,看到的第一个舞蹈《象箾》就是《象舞》。“箾”是一种舞竿,《象舞》就是拿着这种道具跳的武舞。关于《象舞》的来源和内容传说不一。有的说是文王时的乐舞,有的说是周公诛武庚后作的,也有说就是《大武》舞的。表现的内容,有的说是像武王伐纣之事,也有说是因为商人能够驱象作战,周公打败了他们,便取他们服象之舞来宣扬自己的武功。这种《象舞》在商代就已有了:金文“匡卣”:“懿王才射卢作象舞,匡甫象乐二”,证以文献记载,如《吕氏春秋》所说:商人能服象,在东方作乱,周公把他们打败了,便创作出了这个《象舞》。[14]《象舞》的来源尽管说法不一,但它是一种象功的武舞,这在文献记载上却是一致的说法。
周代宫廷中除“六代舞”、“小舞”外,还有“散乐”,是民间的歌舞;“四裔乐”,四方少数民族的舞蹈。这两类舞蹈也用于祭祀,但主要是用于燕享宾客。
属于仪式舞蹈方面的还有《弓矢舞》,是在举行大射礼时候跳的,舞时就以弓矢作为道具。
最后说一说“万舞”。
史籍中提到《万舞》的很多,但历来注解却有着不同的解释。一说“万舞”是舞的总名,包括文、武两类舞蹈;一说单指武舞;也有人说是某一个舞蹈的专名等等。
从现有材料看,说“万舞”不是某个舞蹈专名而是舞蹈的统称是比较接近于事实的;凡同时演出的不是一个而有好几个舞蹈,都可以称之“奏万舞”。《史记·赵世家》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赵简子病了,连续昏迷五天,不省人事,醒来后说:梦中上了天,“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15]“九奏万舞”,就是演出各种各样的舞蹈;这些舞蹈不像“三代之乐”(也就是雅乐、雅舞),但是仍可称之为“万舞”。墨子说:“万人”不能穿粗布的短衣服,不能吃粗糙的食物,说是吃得不好,面孔的颜色就不好看了;穿的不好,身体的姿态就不漂亮了。所以这些人,吃一定得吃精美的肉食,穿一定得穿刺绣的绸缎。这些人不仅不从事生产,反而要锦衣美食地供养着。[16]这里的“万人”,显然是指所有的舞人。《诗经·邶风·简兮》描写一个女子对一位“万人”的爱恋之情:
这首诗共分四段,其中第二段描写这位“美人”在跳武舞:高大的身躯,威风凛凛,力量赛猛虎,抓住马缰就像编得紧紧的一股绳。第三段,却又“左手执龠,右手秉翟”,文质彬彬地在跳文舞了。很显然,“万舞”就是指多种舞蹈说的,其中包括文舞和武舞。也有学者认为“万舞”即《大濩》,是一种富有诱惑性的舞蹈。所根据的主要是这样两件事:一是鲁国以“万舞”祀高禖,一是春秋时楚令尹子元曾以“万舞”蛊惑文夫人。前一件事见《诗经·鲁颂·宫》,诗中有“万舞洋洋”一句,是享先妣用“万舞”之证。但是这里的“万舞”仍可以解作是各种舞蹈,而不一定是《大濩》一种。仪式舞蹈,在阶级社会里不是人人都能跳的;特别是来参与这一祭祀的青年男女颇多,他们在交流感情时,不能用《大濩》,一定要有别的舞蹈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万舞洋洋”的盛大场面。这种情况还可以从今天兄弟民族类似的节日活动中得到印证。楚令尹子元以“万舞”蛊惑文夫人事见《左传·庄二十八年》,原文是这样:“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泣曰:先君(楚文王)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这里说明所演的“万”原是习戎备用的,也就是战士操练用的,该是执干戚的武舞。所以令尹子元想利用的舞蹈诱惑性实际上不在于它的内容的淫荡(这类舞蹈是无法训练战士的),而在于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力和美的表现,它能够鼓舞起人的青春活力。善舞的小伙子就是以自己精湛的舞技来显示智慧和力量而赢得姑娘们的爱慕的,前面所引的《简兮》一诗,也明明写出是舞者以文舞和武舞的精彩表演,而成了姑娘心目中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