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源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采访偶遇 陆羽韩意的“唇枪舌战”

第二天中午,火车站候车大厅。

“韩主任?李硕?”

“陆主任?”

陆羽惊奇地发现韩意、李硕竟然和他在同一个检票口侯车。

“陆主任,你也去池郡?”李硕诧异地问。

陆羽点点头说:“嗯,去池郡出趟差。”

“太巧了!”李硕感慨道。

上车后,李硕主动将四个人的火车票座位换到了一起,韩意又把陈大兵介绍给陆羽,很快火车就开动了。

陆羽想起最近网上“关于寒门学子事件”的各种反转,关切地问:“‘寒门学子’的新闻弄得你们挺头疼吧。”

韩意言辞坚定地说:“还好,我们坚信那帖子是造谣,只要调查清楚了,一定还陈家一个清白!”

“是啊,看到那个网上的抹黑贴,我心里就窝火得很,不查清楚了,我睡不着觉。”李硕也顺势接话道。

陆羽脸上挂着真诚的笑意,言辞恳切地说:“我能看出来你们的工作热情。不过,我认为问题还是出现在你们采访时有些浮于表面了。我理解网络新闻求新、求快、求吸引眼球,但是也会因为反应不全面、不深入而留有隐患。”

韩意听出了陆羽话里似乎对网络新闻存着很深的偏见,立刻反击道:“既然是社会新闻,不管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报道过程中都会遭遇舆论风向的突变,比如前一段时间,陆主任撰写的‘中巴车坠桥’事故调查,内情也是扑朔迷离,一波三折啊,恐怕当时你也不是第一时间就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然那件事儿你恰好压住了真相。“

陆羽的脸上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微笑,看向韩意,不疾不徐地说:“是啊,我的确第一时间也不能肯定自己的判断,但是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抢时效,而是沉淀下来慢慢的看,最终从一片迷雾中认清了真相。我认为新闻报道的最大意义在于客观反映现实,不要误导大众。“

“可事发之后,大众是有知情权的,现在的人重视的参与感,向你说一切都等你摸清摸透之后再告诉大众实情,那样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了,新闻时效性、参与性、分享感都没有了,自然大家也就失去了兴趣。那么新闻报道还有什么意义?”韩意言辞犀利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

李硕见两个领导唇枪舌剑,火药味渐浓,突然生硬地转话题问道:“陆主任,你去池郡采访什么事?“

“最近谷满仓出了个“塑料大米”事件,怀疑是有人造谣中伤,蓄意报复,所以去调查一下。”陆羽随口答道。

“塑料大米”的事儿我也关注了,看来陆主任的手也挺快,已经开始调查了。”韩意也不想纠结前情,转而称赞道。

陆羽摆摆手说:“惭愧,这个事儿是市场部提供的线索,韩主任既然关注了,不知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不过我看了网上的照片,那照片像是后期合成的,光线折射、光比都不太对。至于其他的,我没调查,不敢乱说。”韩意实事求是地说。

陆羽听完韩意地话,脸上浮现起一丝钦佩之色,说:“哦?没想到韩主任对摄影也很精通?说出来的可都是专业名词。”

听陆羽这么说,李硕乐呵呵地炫耀道:“不瞒你说,陆主任,我们韩主任可厉害了,采访、拍摄、后期什么的门儿清。”

“李硕,你这当着老领导的面这么巴结新领导,真的好么?你不怕我的心会痛么?”陆羽半是自嘲半是玩笑的说。他的话语引来大家哄笑,无形中化解了尴尬。

韩意见陈大兵一直插不上话,只是在一旁坐着陪笑,便问起陈大兵家里的一些情况,陈大兵一一老实回答,陆羽和李硕在一旁听着,偶尔也搭上一两句话。

据陈大兵介绍,他老家在徽地池郡下辖的一个贫穷的小城,家里人生活的都比较穷,尤其是他们家,刚开始他的父母身体不好,陈大兵两口子为了给老人治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债。家中又有两个孩子要上学,所以日子就过得更紧巴了。

陈大兵叹着气说:“我没什么大本事,不懂得做生意赚钱,只能靠膀子力气谋生计,老婆这几年身体也越发不好了,幸亏两个孩子懂事儿,一边读书一边帮衬家里。原想着孩子今年考上大学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又摊上这档子事儿。”

讲述中,这个沉默隐忍的汉子几度哽咽,三人听后也是一阵唏嘘。

正在这时,陆羽的电话响起来,是高尚打来的。

“高尚,怎么样?采访顺利吗?”陆羽接起电话,问道。

电话里,高尚语调轻快地说:“我已经从塑料制造协会回来了,王秘书长跟我说,朋友圈里流传的那组图根本不是制造什么塑料大米,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这种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生产再生塑料颗粒用的,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之所以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王秘书长还跟我说,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塑料颗粒生产成本远高于大米,因此商家不可能会用塑料颗粒去替代大米。另外,拿塑料颗粒‘假冒’大米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比如同样放在水里浸泡,塑料颗粒会浮起来,大米则会沉下去,口感也完全不一样。”

陆羽听完高尚的话,说:“你有没有拍到那种塑料造粒机?”

高尚说:“王秘书长给我提供了图片,我对比过了,确实是那样。下午我就把稿子赶出来。”

陆羽说:“好,你辛苦了。”

挂了电话,韩意关切地问:“你们怀疑是什么人造谣?”

陆羽摇摇头,言辞谨慎地说:“不能肯定,不过有个怀疑对象叫张凯。对了,说起这个人好像还跟陈家小哥俩还有点关联。据说,他曾拿着陈光和陈辉的照片对工友说,小哥俩是他表弟,结果被人笑话了,为这事儿他还跟人打过架!”

坐在一旁的陈大兵开口道:“张凯是我们同村的乡亲,他跟小光和小辉同辈,跟我们家不沾亲,平时也没啥来往。”

“那他为啥说陈光和陈辉是他表弟?”李硕不解地问。

“估计是在外面瞎吹牛呗,小孩子的话哪能当真。”陈大兵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厌恶。

陆羽笑道:“看来这小哥俩成了名人,有人开始乱攀亲戚了。”

下午三点,火车到达池郡站。

走出站口,韩意准备叫个车。这时陆羽走过来,诚恳地说:“各位,我有车,带你们一起过去。”

众人有些意外地看着陆羽,陆羽笑着,大度地说:“我知道从池郡到目的地还远着呢,所以提前联系了一个池郡的朋友,让他开车来接我,这样来回跑也方便一点,既然咱们都是一个目的地,正好一车走。”

李硕一看有顺风车可蹭,立刻乐呵呵地恭维道:“陆主任,牛!您这人脉可真够广的!”

四人来到停车场,就看见一辆七座商务停在不远处,一个和陆羽年纪相仿的男人冲他们挥了挥手,陆羽大步迎了上去,两个人热情地聊了几句,陆羽把大家介绍给了朋友,众人客气了几句就上车出发了。

下午五点多,车子终于到了陈大兵家,把韩意等人放下后,陆羽也告辞了,说要去打听一下张凯的消息。几个人又约定晚上九点在住宿的宾馆见。

陈大兵家的房子是石头堆砌起来的样式,是典型徽地农村常见的民房样式,看屋舍的外貌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上还生了些杂草,显然有些日子没人打理了,房子不大,但是院子里很整洁,显然陈光和陈辉回老家之后日常在收拾打理。

陈大兵引韩意和李硕进屋,正赶上陈光和陈辉两个孩子干完农活回来。两个孩子一进门看到家里的三个人,顿时愣住了。

“陈光、陈辉,你们回来了。”李硕率先打招呼。

“韩记者、李记者你们怎么来了。”陈光边放下农具边问。

“大家都先坐下来吧,小辉,你去给大家倒点水来。”陈大兵招呼着。

“真是辛苦姐姐、哥哥了,没想到你们会大老远跑到老家来采访。我们哥俩也有点蒙,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陈光小大人儿似的说,在一旁的弟弟陈辉依旧腼腆少言,只是安静地站在哥哥陈光旁边。

趁着陈辉去倒水的空档,韩意低声交代李硕把拍摄视频的支架架起来,用手机全程拍摄座谈采访的视频,并嘱咐李硕要拍摄清楚父子三个人的面孔,采访记者不出镜,或者只拍背影。

韩意对陈大兵和陈光说:“一会,我们就随便聊聊,只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了,我们拍摄视频主要是为了留取资料,你们不要过分紧张。”

父子俩闻言,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陈辉端着水回来,大家落座。

“我想知道,对于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帖子,你们俩有什么看法?”韩意率先发问。

陈光想了想说:“帖子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一直到巷子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记者,好多人来敲门要求采访,而且听他们的问话都是追问我们是不是骗捐,打听了缘由我们才知道有人在网上发帖抹黑我们,说实话,我俩当时就懵了。”

“我觉得网上的消息太可怕了,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又怎么会有人心能坏到这种地步。”陈辉忽然补充了一句。

陈光看了弟弟一眼,苦笑了一下,说:“我弟本来就内向,发生了这事儿,他现在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那你们为什么不出来澄清呢?”韩意接着问。

“无从说起啊,而且我们俩现在说,有人信吗?后来我俩也去网吧上网看了,网友一片骂声,很多骂我们的话难听到现在想想我们都觉得坐立难安,都是我们这辈子想不到的......这阵势,吓坏我们了,不瞒您,回来的头几天,我和我弟弟时不时就会做噩梦。而且,我俩觉得清者自清,原本我们同意采访的目的就是想帮助父母减轻负担,我母亲的病一直拖着,因为要给我们攒学费,她都舍不得吃药和住院。我们哥俩觉得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我俩越辩解事儿越多,如果不回应,说不定慢慢事情就淡下来,时间长了,也就被人遗忘了。”陈光说,陈辉红了眼眶附和着点了点头。

“现在帖子不停地发酵,内容不断翻新,你们就这么跑回老家了,不怕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吗?”韩意问。

“我们俩没想过那么多,我们回老家了,家里没有网络,所以也没上去再看,再说了,少看少闹心,我们这小地方的人比较单纯,信息传播也没那么快,清净!”陈光一脸无奈地说。

“你们是清净了,可是你们的爸妈被各种记者围追堵截,现在你妈妈连家都回不去了,只能跟你爸爸住在工地上。”韩意继续说着。

闻言,陈光和陈辉有些愧疚地看了父亲陈大兵一眼。

“我和他妈住工地上也没啥,主要是这事儿弄得人心烦,现在工地上的人也嘀嘀咕咕的,我们俩听着心里也不舒服。”陈大兵老实巴交地说。

“在三层小楼前拍摄的那张你们俩的照片是谁拍的?是什么时候拍的?”韩意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那张照片是去年,我们族里的二爷爷家乔迁新居,因为二爷爷的儿子在外赚了钱,在老家盖了小楼孝敬他的,二爷爷很开心,叫了族里的叔侄辈和孙辈们来‘暖房’,我记得那天我爸妈也赶回来了,二爷爷还给我们买了新衣服,我们俩很高兴穿了新衣服然后就过去庆贺了。”陈光回忆道。

“照片,是大房的堂哥陈亮给我俩拍的,我们俩去的比较早,爸妈到厨房帮厨了,我俩帮忙摆席面上的碗筷,还有端菜饭什么的,后来就坐在桌子旁了,堂哥过来看到我俩穿了新衣服,就嚷嚷着给我俩拍张照片,就是网上那张。”陈辉补充说。

“这张照片你们俩手里有吗?给没给过其他人?还有你们跟堂哥的感情怎么样?”韩意一连串的追问。

“照片不在我们手里,我们俩没有手机。堂哥对我俩很好啊,我们从小一起玩大的,他们家的家境比我们好些,而且他入社会早,在镇子里做点小营生,所以他有手机,照片可能他手机里有。”陈光说。

“看来照片有可能是他流出去的。”李硕忽然插言道。

“不可能,我堂哥不会做这种事儿的。”陈光又些着急,忙辩解道。

“李记者不是那个意思,也许是有别有用心的人跟他要的,他也不知情。”韩意见陈光有些着急,赶紧安慰道,然后又瞪了李硕一眼。

李硕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吓得捂紧了嘴巴。

“对了,近期你们家跟什么人发生过矛盾、争执或者摩擦吗?”韩意话题一转,把关注点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没有啊,我们兄弟俩关注点都在学习上,平时少于人接触,我爸妈也都在外地平时不接触什么人啊。”陈光边想边说。

“我们在外打工,躲是非都来不及,哪里会得罪人。”陈大兵边摇头边说。

“起争执?三年前发生的,算不算?不过……我想应该没什么关系吧。”陈辉忽然想起了什么,然后又马上否定了。

“你不用判断,不妨说出来,咱们一起分析一下。”韩意怕他把话又咽回去了,赶紧鼓励道。

“我们这儿的人信风水,祖上葬在什么地方,占多大地方都有讲究,三年前,村里重新规划各家的风水地,因为重新规划的事儿,我们村上有一户姓张的人家的风水地跟我们家的相邻,因为占地当时闹了点不愉快,不过后来,村主任出面已经妥善解决了,两家后来也没有再为这个事儿起什么争执,应该没什么关系吧。”陈辉说。

“姓张的?”韩意听陈辉这么说,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哦,就是张凯他们家。”陈大兵解释道,“不过这事儿早就过去了,乡里乡亲的,哪有嘴不碰牙的。”

韩意想想也有道理,毕竟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也未必有什么关联,便说:“这样吧,明天我们先去拜访一下你们的二爷爷,我们要拍摄一下他们的房子,还需要他帮忙解释几句。另外,两个孩子就读的中学也要走访一趟,我们想采访一下他们的校长和班主任老师。”

陈大兵父子三人都表示没问题,约定好了先去学校走访,然后再去二爷爷家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