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邵君口述
口述者:邵君,女,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群体特奥部副部长
访谈者、撰稿者:李慧波
访谈时间:2018年6月6日
访谈地点: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会议室
问:邵老师,您好!特奥会东亚区发起的“特奥口述史”项目要求对每个受访的志愿者开展周边访谈,记录朋友同事心目中的特奥志愿者的形象。您与他们接触颇多,贺乃尧医生建议我对您进行访谈。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感谢您工作单位对我们项目的支持,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
邵君:我叫邵君,我所在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是隶属于中国残联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直接参与全国残疾人体育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承担残奥、聋奥、特奥的训练、比赛、培训、对外交流任务及全国健身康复体育的组织开展工作。
我自2005年到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至今已有十几年了,所在的群体特奥部主要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推广残疾人群众康复健身体育服务和特奥业务。
我从2008年开始具体负责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项目,开始跟这些医生志愿者一起共事。每年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健康计划项目活动,活动之前,我会邀请他们作为活动的讲师和组织者来组织当地的医生和志愿者共同为特奥运动员提供医疗方面的志愿服务。有一些医生最早从2002年就开始参与特奥健康计划,所以我跟他们非常熟悉。
问:您能和我聊聊贺乃尧老师吗?
邵君:在所有的医务志愿者当中,我和贺老师出差的机会最多,贺老师是很真性情的一位老先生。他和李兰老师、王兰老师都是在2002年就开始参与特奥健康计划了,特奥活动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情怀,而且是有责任心在里面的。这么多年,贺老师只要是在国内,只要有需求,都会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而且他有一点特别的地方是,特别注重记录我们活动过程的细节,包括文字的、图片的,事后还会给我们做一些小相册。让人觉得,他不单单是志愿者,真的是用一颗心在帮我们做事情的。
实际上,我们在北京举办活动找医生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医生都很忙,但我们健康计划一般都是两三天整天的时间。如果找几个讲师的话还好,因为这些讲师基本上都是经过我们培训的,比较了解特奥。但是最早的时候,我们在中心办健康计划,除了讲师,还需要十几个医生来参与具体的工作,当时这个事儿是给我们带来一定困难的,因为我们需要去协调那么多的医生。贺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他是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的,他的很多同学都在各大医院工作,尤其是在部队医院工作的比较多,大部分都退休了,所以时间比较充裕,至少我们中心有两三次办这样的活动时,他通过他个人的关系,帮我们调动了十几个医生志愿者来参加活动,给予我们的支持力度特别大。
在一些重大的会议或者场合,我们都会委托他作为医生的代表,或者说作为志愿者代表来谈一些感受和体会,他也真的会很用心地去做。我记得2009年在温州开一个区域会议,当时有一个晚宴,贺老师作为资深医务志愿者和我们大家分享他的感受。他足足准备了将近有二十分钟的材料,从他开始进入特奥,慢慢参与特奥,到他觉得自己年龄越来越大,需要培养更多的年轻医生,给他们以更多的机会……他是从这样一个视角来发言的。当时全场觉得很震撼,因为作为一个志愿者,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即我不单单参与协助事业发展,并且我还考虑到随着我年纪越来越大了,需要培养接班人,这样的一种意识真的是很难得的。
问:你想对志愿者们说点什么?
邵君:我跟他们接触得比较多,他们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让我对于咱们整个国家现在的医务人员的公益心、社会责任感、专业性和敬业程度都非常敬佩。我觉得他们是这个行业的典型的代表,都是特别具有正能量的一群人,我当然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参与到我们的事业当中。一方面他们持续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对于活动本身的意义非常大,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参与活动会有一种获得感,而这种获得感又吸引他们继续参与活动,所以,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双方面的。尤其是像王老师、贺老师、李老师,年龄越来越大了,贺老师也多次提出,以后可能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只要有需要,他会一直在。
问:现在年轻的志愿者医生多吗?
邵君:我们一般在每2年或者4年一次的世界特奥会期间举办医疗主任培训,会不断地招募一些新的医生参与培训。但是,由于现在医生工作压力比较大,与贺老师他们当年参加的感受还是不太一样。虽然从知识更新的角度而言,新培训的医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会更新,但是在一些活动当中,我们还是非常愿意邀请贺老师他们去参加。因为他们的身体力行,以及资历、经验和对特奥的情感都是无可替代的。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会给我们年轻的志愿者、年轻的医生,还有残联体育工作者带来特别不一样的感受。我想说的是,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而言,我们需要他们,从正能量、影响力和精神领袖的角度来讲,我们也是特别需要他们。
问:贺乃尧老师和李兰老师都曾经是军人,他们觉得自己是党培养起来的,对工作和志愿者事业都具有一种特别的责任感和情怀。
邵君:对,我觉得他们可能真的是见证了这个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所以会身在其中,把自己放在里面来做这个事情,觉得这个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们现在工作越来越忙,项目越来越多,真的没有精力经常跟贺老师去交流,有时候也会有疏忽。但是贺老师会发发信息,问问最近有一些什么活动等,他什么时间有什么安排之类,一般都会保持联系。
问:我去年9月份左右访谈贺老师的,贺老师是去我们学校接受的访谈,因为我工作也是比较忙,直到放寒假才整理文稿。我那时候告诉贺老师,说过两天就发给他。贺老师怕他手机接不到,还特意嘱咐我,“你发了告我一声啊”。我能感觉到他的热忱、真诚和挂念。因为项目要求去做观察,我没办法去外地观察,贺老师就会把他在外地做志愿服务的相片给发过来,我挺感动的。
邵君:我觉得,真的是无论再怎么表彰志愿者都不为过,他们的支持真的是太给力了。我在这个岗位上十几年,一直都没有调整,我也会有一种情怀在里边,有一种情感在里面。我觉得,他们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