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十三年磨一剑,写成《汉民族发展史》
走进汉民族研究后,我一头扎进武义的田野,从1965年到1985年一干就是整整二十年。我于1979年开始动笔,三易其稿,从七万余字的初稿《汉民族形成和发展概论》,终于于1983年我40岁生日时,写出了二十余万字的《汉民族概论》。
然而书稿交给四川民族出版社后,等了两年,却杳无音信。于是,我的思路又回到了对汉民族历史建构的认识上,难道“汉族即中国”的观点还在作怪吗?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汉民族研究刍议》一文,在1985年初寄给了当时中国学者最喜欢看的报刊之一《光明日报》。
之后,我就投入了调往广西民族学院(现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工作之中,忙碌了一段时间,1985年3月底我实现了专职从事民族研究工作的梦想,成为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一员。4月23日我在资料室看报,无意中发现《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了我的《汉民族研究刍议》一文,虽然被删减了部分内容,但我的主要观点基本表达出来了。文章说:
汉民族拥有近十亿人口,又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民族的研究现状,说来令人难以相信:全国数以百计的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唯独没有专门研究汉民族的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研究世界民族的任务,也有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任务,唯独没有研究汉民族的任务,研究少数民族的专门刊物虽然不多,但是总算还有几家,唯独没有专门研究汉民族的刊物。这种情况,与汉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称的。
有一些同志认为搞汉民族研究没有学术价值,因而不愿去从事这项工作。事实上,汉民族的研究是大有可为的。例如,汉民族自西汉形成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历经内忧外患,不管是五胡十六国的混战、南北朝的分裂,还是辽、西夏、金的割据,元和清的统治,汉民族都没有被同化或被分裂,反而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表现出惊人的同化力和凝聚力。研究汉民族的发展,特别是其同化力和凝聚力形成的规律和表现,不仅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台湾的回归、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又如,汉民族乡土观念的形成与共同地域的关系,汉民族复杂的方言与共同语言的关系,汉民族“以农为本”的传统与共同经济生活的关系,汉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等等,都是内容极其丰富的研究课题。总之,对汉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等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系统的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1]
不久,四川民族出版社李峰铭先生约我到成都面谈《汉民族概论》一书的修改和出版事宜,之后以《汉民族发展史》为题予以出版。至此,从1979年开笔,到1986年四易其稿,再到1992年出版《汉民族发展史》,历经十三年的打磨与完善,我完成了对汉民族史研究的初步建构。
[1] 徐杰舜:《汉民族研究刍议》,《光明日报(理论版)》198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