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上,早餐吃什么?
一座城市,多少会出几个无名小摊和一些暴躁挑剔的店主,他们构成了故事的传神之处—和我们写作一样,总要有点情节的。
听朋友说龙沙有个饼铺,很好吃。
第二天一早我便去了,纯粹是对岛上还有人手工做饼这件事感到不可思议—这座深有气韵的小岛同时也是个知名旅游景区,所有的东西都以快为标准,包子面包黑鱼片馋嘴蛙,哪一样不是半成品来的?
铺子就在菜场出口处对面,没有招牌没有装修,闻香进门的可能性不大,来的几乎都是本地熟客。
一个黝黑的壮汉正在擀面。旁边一盘咸菜、一盘霉干菜,三个电炉子烤饼用,从上午六点半到十点左右,一天卖完五六十个就下班。
和所有的社区早餐店一样,客人会在某种场合不自觉地成为半个主人,搭把手帮老板收个钱。我去的时候,一位住在龙沙新村的老太太就很热情地帮我把要买的两个饼装袋,并指示我张贴二维码的位置。聊了会儿天,她就去对面买菜了。
“你说我这饼有多好吃吗?不见得。主要就是大家喜欢了这个口味而已。”小哥的大实话让我措手不及,“佛国”居民的幸福指数真的是高,让我想到了法雨寺景区的环卫工人何金舟,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工作没有贵贱,我就是为了开心”的气质。
我买了两个饼,20块钱,不算便宜。
揣着两个饼,我往不远处的香客食堂走去。相比这个干巴巴的大饼,我们早已习惯了充满汤汤水水的早餐。
普陀山的早晨开始得很早,僧人做早课,香客赶早烧香,酒店从业者换好了毫无特色的工作服去上早班。龙沙这个算不上新的居民区里,走路的大多是外地人,当地人有自行车可骑,倒也不那么行色匆匆。遇到熟悉的朋友,停下车来,问“搭车吗”,对方说“好啊”,然后跳上朋友的自行车后座。这场景,像极了八九十年代,顷刻间,我眼前居然浮现出了方舒、张瑜、郭凯敏的脸,龙沙新村就是《瞧这一家子》里的街景。
香客食堂是一家素斋自助餐厅,早餐10元一位,付完款,营业员给你一个盘子,就可以进去任选了。
两头分别是白米粥、南瓜粥和豆浆,一侧是萝卜干、油条、炒面,一侧是干粮,玉米、番薯、刀切馒头。做的是全素,所以没有鸡蛋和牛奶,很干净倒是真的。
“尬闹猛”是预想中的事,所有自助餐厅会发生的不文明情况在佛祖眼皮底下照样会有,幸好服务生强势,直接勒令一个莫名其妙取了好几副碗筷的客人物归原位。
“你一个人用得着拿那么多勺子筷子吗?我们阿姨洗碗很辛苦的!”
我旁边坐了三个上海人,老阿姨喝着南瓜粥,啃着玉米感慨:“我们要是在家也吃这个,那得多健康啊!”
住在岛上的日子,我的早餐绝大多数都是在屋里吃的,但都没有好好摆过造型—时间是有的,就是不想多洗一个碗。一个人嘛,吃啥都用一个碗又没啥关系。倒是吃的内容,还算没有辜负自己,一般是前一天电饭煲里预约好的各式粥类—我们买了红豆、黑豆、小米、红米、藜麦、糙米、燕麦等杂粮,再加上红皮花生、红枣、枸杞等,每天换着花样来,好几天都不带重复的。不喝粥的日子就炖银耳莲子汤,或是地瓜、玉米等粗粮。这是主食,再加一个雷打不动的白煮蛋、两颗核桃、一杯牛奶、一种水果,品种丰富,营养齐全。
面包一类的西式早餐不常见于我们宿舍,自己制作成本太高,岛内现成的几乎没有符合我要求的。
开元观堂的面包还行,酸面包、杂粮面包等,改良了几次还算可观。只是,到真的去用餐时,又会眷顾那些冒着热气儿的馄饨、白粥、杂粮饼,没肚子留给面包了。
倒是明天,早餐或许可以改成元宝馄饨了。下午去朴宿·在普陀做客,去前主人朱慧特地交代“带上饭盒,装馄饨回去”。得知我爱吃馄饨,她前几天买了馄饨皮,包了元宝馄饨。晚上回来的时候煮了几个,锅子上粘了一层馄饨皮,也没有蛋皮虾米辣油调味、装点,但也觉得很好吃。反正懒惰的人和勤快的人都有存在的理由—懒人看啥都过得去,都是恩赐,因为自己不会做;勤快的人做什么都兴致勃勃,为了好吃好看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