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1943—1945)(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引子

熬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的艰难历程,中国抗战从1944年1月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相持,比的是双方的耐力,对中、日两国来说,这过程都是难熬且痛苦的。

早在1938年底,随着日本财力、军力频频亮起红灯,日本军政界有识之士猛然发现,对中国的仗不能再这么没完没了地打下去了。在日本人的眼里,侵华战争应该像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样,一仗打出胜败,然后就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要好处,让日本赚得盆满钵满。

但中国不这么玩。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就是不投降,这对举全国之力来侵略中国的日本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耗不起啊!虽然日本军政高层都认为应该尽早从中国撤军,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撤军的事最后落到谁头上都是不了了之。事关日本国运这天大的事就这么一天天地拖了下来。战后,日本在“检证战争责任”中承认:因为低估了中国的抵抗意志。他们总幻想着通过“最后一战”压垮中国,结果,“最后一战直至芷江会战日军惨败,就这样离奇地发生了无数次”。

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抗战的日子也不好过。整个抗战的22次重大战役,包括中国远征军的滇缅抗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衡阳会战、桂柳会战和芷江会战等14次会战就发生在这个阶段。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丢掉了大片的国土,尤其沿海各大港口、城市尽陷敌手,中国一夜间又退回到农耕时代。更悲哀的是,不仅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叛国投敌,蒋介石派往沦陷区进行游击战的国民党军,也有58个将领率50万人投降了日本人。

前路漫漫,何其迷茫?好在中国最终挺了过来。正所谓否极泰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部分中国战场的日军被抽调至东南亚战场,而美、英出于战略考虑,也给钱给人,开始支援先前没有足够重视的中国。

中国抗战终于渡过了难关。

日军终于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付出了代价,他们在战场上早已失去了战争初期的锋芒,节节败退,不得不在太平洋上转入战略防御。此时,日军和中、美、英盟军在力量对比上已发生了逆转,盟军对日战略反攻的大幕终于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