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育英才,两临古圣寺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进步的思想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古圣寺在四川合川县草街子凤凰山上,是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先生办育才学校的地方。
陶行知,1891年出生,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科。1914年赴美国留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学生,先后获政治学硕士、教育文监两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科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热心教育改革。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学校。1936年5月,与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7月,他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出国,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主张。在海外两年,周游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伸张正义,谴责侵略,动员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抗战。1938年8月经香港回国。1939年在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
古圣寺在四川合川县草街子凤凰山上。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在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这所学校的经费靠向社会募集,招收在抗日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以“培养人才的幼苗”为教育目的。学校的教学是按照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进行组织学习的。开设社会、自然、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7个组,聘请翦伯赞、贺绿汀、艾青、戴爱莲等名师、专家任教。
翦伯赞到这所学校讲课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41年冬天,集中讲课近一个月,讲中国通史。第二次是在1944年秋天,集中讲课半个月,主要是解答他们在中国通史学习中提出的重大问题。
翦伯赞对这所学校有很深的感情。在他住校期间,学生们每有文娱演出或课堂讨论,他都喜欢参加,有时陶行知陪同参加。有一次,学生们在排演活报剧歌剧《朱大嫂送鸡蛋》时,翦伯赞先生不自觉地随着学生们的歌声和掌声的节奏也唱起了“母鸡下鸡蛋哪,咯达咯达叫”来,这使陶行知大为惊奇,高兴地问:“您是什么时候学会的?”翦伯赞笑答:“藏之名山,也要传人的!”
翦伯赞先生记述育才的学生生活说:“我在两次讲学中,发现了这里的十几岁的学生都能够写出剧本,创作曲谱、歌词,画出很好的水彩画,刻出木刻,还能够在座谈会上谈论时局,从国内形势到国际形势,从政治、经济到军事,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使当时重庆的大学生都感到惭愧的。当然,育才学校的更大的特点,是把生产劳动当作一门功课安排在教学计划之中。然而就因为这些特点,育才学校就被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指为共产党的训练班而受到严重的迫害。”
1948年春,翦伯赞先生在香港写《记古圣寺》一文以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两周年时,发表过这样一段感想:“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奇绩,就发生在这古老的寺院之中,使人的奇绩代替了神的奇绩。现在陶行知——这伟大的人民导师已经逝世快两年了,育才学校的一部分迁到重庆,一部分迁到上海,古圣寺已经冷落了;但这座古旧的寺院在我头脑中,永远不会磨灭。假如有一天,我能三访古圣寺,而我又有权更改这座寺院的名字,我一定把他改名‘陶圣寺’,以纪念这位‘孔子之后的孔子’(郭沫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