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不折腾的男娃不算牛娃:曹吉利的猴儿耍童年
猴儿
曹操小时候是一个猴儿,跟吉利这名字特搭。大概从出生就不是省油的灯,所以才得了这个又活脱又喜庆的名字。
要说娃娃们的天性,真是造物的鬼斧神工,实在不是我们凡人能左右的。规律是:你出生时是猴儿,必然一辈子是猴儿,一岁有一岁的猴儿,十岁有十岁的猴儿,长大以后,还有长大以后的猴儿,即使老了,也是老人堆里的猴儿!所谓“别看现在淘,大点就好了”,就是自我安慰用用,根本不存在的。
不过,后天教育也不是没用,多少能调理调理猴儿性,限制一下继续猴儿化,早点像个正经人。
但曹吉利,是猴儿得很彻底的,都当大佬了,还时不时猴儿性爆表。
他怎么能这么猴儿?
第一,天生来的,这个连亲爹亲娘都无能为力;
第二,没接受去猴儿化训练,亲爹亲娘都没管。
所以,吉利一猴儿到底,再不回头了。
绝对放养的童年
吉利家的育儿思路,绝对是放养,全开放式。
吉利是他们家的大儿子,下面有好几个弟弟。可他这个长子,从小就不招老爸待见。大概太猴儿了!管起来实在头疼,老爸曹嵩根本懒得理他。老爸不待见,那总有亲妈吧?可吉利的命实在不好,亲妈很可能不是正室,也很可能早逝,完全没存在感。后来吉利都老大了,还特别沉痛地写诗: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孤儿呢!
——我是真可怜哪!从小就没福。生来就低贱,没人疼没人管。既没有老妈给我“三徙”的教育,也没有老爸给我“过庭”的指导……我真惨哪!
“三徙教”“过庭语”,是两位顶级大人物的育儿典故。
“三徙”,指的就是“孟母三迁”。
话说,孟子老爸死得早,孟子跟着他妈长大。一开始,他家住在墓地边,孟子就跟着邻居小孩一块儿玩哭丧,又是下跪,又是捶胸顿足地号,学得跟真的一样。孟子老妈一看,这哪儿行!就说:“这不是我儿子能住的地方,咱走。”于是搬家。
搬到了市场附近,邻居是个屠户。这回可好,孟子又跟邻居小孩学起杀猪来了,不但学杀猪,还学会了怎么卖猪肉!孟子老妈又皱眉了,“这也不是我儿子能住的地方,咱走!”又搬家。
最后,孟子老妈把家搬到了学馆旁边。每天听着琅琅书声,不错,清心。孟子还能跟着一块儿读。每月初一,官员们还到学馆的文庙来参拜,一个个端端正正,连走路姿势都讲究。孟子也学得有模有样。孟子老妈这才点了头:“嗯,这个地方,才适合我儿子住。”于是,孟子家终于实现了定居。
就是这么一位不怕“搬家”这天下第一烦的伟大母亲,让曹吉利羡慕得牙痒痒,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亲娘对我进行教育呢!
另一个“过庭语”的故事,说的是孔子教育儿子。
一天,孔子端正地站在堂前,儿子孔鲤经过,诚惶诚恐地一溜小跑,孔子威严地开口:“你过来。”孔鲤乖乖走到爹面前。孔子又威严地问:“今天,你读《诗》了没?”孔鲤低眉耷眼地回答:“没有。”孔子说:“不读《诗》,你怎么懂得表达?”孔鲤赶紧点头:“是是。我这就去读。”
另一天,孔子又端正地站在堂前,孔鲤又一溜小跑地经过,老爹又威严地把他叫住了:“今天,你学《礼》了没?”孔鲤又摇头:“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知道为人处事?”“是是,我这就去学。”
孔子问的这两次“学了没”,就叫“过庭语”。
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已经很有感了,太熟悉了有没有?
“你课文背完了吗?”“你练习做完了吗?”
咱老父老母们哪天不得跟娃吼个几十遍。只不过孔子是圣人,问了两遍“作业完了没”,就成了千年经典,育儿楷模,咱凡人老爸就是吼一万遍,也只能算狂躁发疯,最后还全没效果。
这就是“过庭语”的典故。曹吉利一想到这事儿,心里就不忿。我爹怎么就不能像孔子老爷爷那样吼我做作业呢?真是完全放养啊!所以你看看,我都成问题少年了!
嗯!如果按凡人娃娃的标准来衡量,曹吉利这小孩还真有问题。比如下面这个故事,都能跟魔鬼梁冀有一拼了。
就奸诈,就逞能,怎滴
吉利小时候跟梁冀还真有点儿像,从不干正经事儿,每天飞鹰走狗,闯祸不断。飞鹰走狗,本身指打猎,也可引申为到处游荡,游手好闲。在古代,飞鹰走狗,是权贵子弟不成器的标配词。
因为太放荡,吉利也跟梁冀一样,被人在老爹面前告了状。不同的是,给梁冀告状的,是他父亲的朋友;给吉利告状的,是他的亲叔叔。最后,魔鬼梁冀把老爸的朋友给做了,那吉利呢?实话说,他真没梁冀那个魔性。他是猴儿,梁冀是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吉利怎么干的?他想了个阴招,把老爹诳了,还把叔叔给陷害了!
有一天,吉利在路边玩儿,老远看见叔叔来了,立马挤眉弄眼,一张小脸立刻嘴歪眼斜。叔叔一看吓一跳,赶紧问他,你这是咋了?吉利惨兮兮地说:“我突然中了风,就成这样了。”娃中风,这可不是小事,叔叔麻溜地找他爹去汇报。老爸曹嵩一听,也急了,赶紧把吉利叫到跟前。可等儿子来了一看,一切正常!小脸干干净净,五官都在原地儿,哪有中风的迹象!
曹嵩就怀疑了:“刚才你叔叔说你中风了,难道他说错了?”吉利满脸的委屈:“叔叔不喜欢我,所以老说我的坏话。我根本就没中风。”
结果吉利阴谋得逞,老爸完全上当!后来,叔叔再来打吉利的小报告,曹嵩就不怎么信了。
曹吉利好奸诈有没有?看这计策的每一环,都合情合理,哪由得你不相信!难怪他后来一辈子跟人斗智斗狠,每每都是赢家。所以,要论“奸诈”的素养,那绝对是天赋!
吉利陷害了叔叔,心花怒放,更为所欲为,彻底地猴儿上天了。
论曹吉利的猴儿性,奸诈是一个爆点,还有另一个爆点,也“闪闪放光”,那就是——逞能!
南朝学者刘昭写过一部《幼童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曹吉利小的时候,大约10岁,在家乡的谯水里洗澡,洗着洗着,有一只蛟从水里慢慢游过来,朝他逼近。吉利一点也不怕,“自水奋击”,从水里全力袭击,居然把蛟给打跑了。吉利洗完澡,没事人一样,上岸回家了。
后来,有人在水里又看到了这只蛟,吓得哇哇怪叫,抱头就跑。吉利在一边嘲笑这几人:“我早就碰到过它!我的手下败将啊!不就一只蛟嘛,你们就吓成这个样儿!哈哈哈哈……”这几人惊魂未定,瞧瞧吉利,心里暗想,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小孩儿啊!
这里有个问题,“蛟”指的是什么?难道是蛟龙?当然不是。毕竟咱们是说历史,不是讲神话传说。那这个“蛟”又是啥呢?很可能是鳄鱼。也就是说,曹吉利在10岁的时候,徒手打跑了一条大鳄鱼!
看看这能逞的,很凶险也很够味有没有?不知道是无知无畏,还是真的胆大过人。反正吉利对干架这事儿,兴趣一直特浓厚,一辈子也没变。人小的时候就打架,人多的时候就打仗,还经常自个儿带头冲锋陷阵,这有多过瘾,多能耐啊!
就这样,吉利一边爆着各种坏水,一边试着各种凶险,猴儿过了童年。转眼十几岁了。奸诈的素养和逞能的爱好,一点儿没变,就是表现方式跟小时候不一样了。而且,他还开始探索人生问题,琢磨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猴儿了。那么,吉利生命中最重要的领路人,大哥兼伙伴、盟友兼仇敌就要出场了,他就是——头顶金标、光芒四射、人见人爱的大帅哥——袁绍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