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江南,江南
元 · 黄公望 富山春居图(局部)
江南就是一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每忆江南之美,最形象的句子,就是南朝文学家丘迟脍炙人口的十六个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顾恺之有一次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回来,人们问他那里的山川景色,得到的回答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如果觉得还不够的话,同时代另一个文学家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可以作为补充:“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丘迟、顾恺之和陶弘景,以优美的景语共同营造了一幅江南山水画。
江南,最初是地理概念。汉之前,江南以战国之前的楚地和吴地为背景,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南方地区。唐之时,设立了江南道,这是地方监察区域概念,不是行政区域概念,设置的目的,是对大片江南地区进行巡察和监督。宋朝改为江南路,分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部分。明朝起,将其中一部分地区改为行政区域的南直隶省,清初又将之改为江南省。虽然存在着某种争议,可是江南大致的范围包括现在属于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上海的全部,属于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属于安徽的芜湖、马鞍山、黄山、宣城、池州、铜陵,也包括福建、江西,以及湖南、湖北的江南地区,还有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一些地区。
江南,有“枯藤,老树,昏鸦”,更有“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是优美的,是富庶的,是雅致的,是婉约的,是隐逸的,是才华横溢的,是匠心独具的,是文化浓郁的,是情趣盎然的。江南,是鱼米之乡,是吴侬软语,是“梅子黄时雨”,是舢板和乌篷船,是河畔的村落,是巨伞般古银杏上的白鹭翩跹,是皱、漏、瘦、透的奇石,是青莲藕与糯米圆子,是栀子花、茉莉花、白玉兰,是刀鱼、鲥鱼、河豚“长江三鲜”,是绿茶、红茶、白茶,是翠竹、芦苇、垂柳、月亭、石桥、水口、园林、湖泊、绍兴酒、龙井茶、蓑笠翁、油纸伞、霉干菜、咸鸭蛋、黄泥螺、淮扬菜……
江南,是一种景象、一种印象、一种风格,也是一种质地。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多的,是一种格调和气质。江南,是轻灵、温婉、细腻、隐逸、柔顺、闲适、散漫、古典、开放、流动、从容、坚韧,是细、小、清、静、雅、精,是殷实、丰饶、安恬、妩媚,也是灵秀、文雅、无争、随和。
江南,是才子佳人。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有一种干净聪明的气息。男子儒雅倜傥、平和智慧、通达开明;女子则骨相周正、温婉灵秀、娴雅坚韧。
江南还是一种生活和文化方式。是青衫长袍、杨柳细腰、烟花柳巷、扬州瘦马,是书院、诗词、昆曲、评弹、园林、龙泉剑、目连戏、文人画、藏书楼……
江南,还是一种内在精神。有更多深入骨髓的气质、举手投足的精神和风度、回眸一笑的妩媚和风致。在很多时候,感觉因岁月的不同,人似乎是一次一次地来到世上,长了学问,学了本领,锻了性情。相关的身世已不重要,一些认知藏在骨子里,成为潜在的独特记忆,属于难解之谜。江南,也藏有一些记忆,也藏有一些难解之谜。记忆多了,谜团多了,美好的东西积累得多了,心性就自然改变了,气质也就深化了。
江南,还是中国文化至柔至刚的表现。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所蕴藉的智慧、理性、先进性、想象力、创造力、文化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江南,不仅是表面的柔弱和华美,还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常常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花了将近五十年才征服了南宋。江南并不是文雅孱弱,几乎每一次来自北方的入侵,都会在这里遭遇最惨烈的抵抗。
江南文化,一直是天边的冷月,没有成为灿烂的云霞,这么多年来,一直难据主流,也很难占中心地位,更难形成领导力量。这当中有地理上的倚重,有权力的倾斜,有传统的惯性,也有文化上的偏见———北方文化中正保守、无欲则刚,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包容力,也有一份霸道和蛮横;江南文化灵动智慧、婉约柔美、清简刚正,可是在很大程度上显得小气和柔弱,没有力量去制衡冷兵器时代的粗暴和霸蛮。还有,相对于中原儒家文化的建设性和结构性,南方偏重于道家,强调自由和遁世。江南,包括江南文化,最终难登庙堂,旁逸斜出,锦衣夜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帘幽梦,就不足为怪了。
江南之深处,在皖南一带。这里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云蒸霞蔚,如梦如幻,有神秘灵秀、博大安详的九华山,还有奇谲秀丽、层峦叠嶂的齐云山。山脉连绵之中,间或有丘陵,也有平原。群山相拱之中,新安江东流,青弋江北向,阊江西出。山水环峙之间,流水潺潺,蜿蜒静谧,轻帆斜影。青弋江也好,新安江也好,都有“月亮河”的意义,不仅打开了山的屏障,让山内与山外联系起来,还润泽了两岸土地,带来了灵动和创造。河流就像大地的精魂,悄无声息地游走其中,近山更翠,远山更黛,斯人更美。
江南之最,当属皖南的黄山。黄山像一根伞骨,撑起了皖南;皖南像一块龟背,拱起了江南。黄山绵延几十公里,称七十二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唐朝诗人李白在游览这片壮丽山川之后,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诗章,把黄山比喻为天宇中金色的莲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深深地感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曾有人这样说黄山:很多山都是在山外看起来美,进山之后发现不过如此;可是黄山不是这样,黄山是在山外看着美,进山之后,峰峦叠翠,一层比一层美。初春,云里花开,香漫幽谷;盛夏,层林叠翠,飞瀑鸣泉;金秋,枫叶似火,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玉砌冰雕。黄山的美,春夏秋冬景不同,寒来暑往景不同,风雨雷电景不同,白天夜里景不同,乃至瞬息之间都不同。
皖南,天寥地阔,山高水远。它的景,是连绵的、铺陈的,是大片大片的、随处随地的。它的山水,既是独立的,也是可以连在一起,互为背景、互相倚重、互为映衬的。一般来说,没有山的水,没有起伏,相对平庸;没有水的山,只是突兀,没有灵性;没有山水的景,也缺少灵性和活力。可是皖南的山不一样,皖南的水也不一样。皖南的山,是天下之一绝,既高耸崎岖,又仙气十足,轻灵、俊秀、挺拔、超脱、朦胧,不同寻常,不同凡响。山除黄山、九华山、齐云山之外,还有敬亭山、仙寓山、牯牛降、清凉峰……这些山,若是单个地亮相,足以让东南平原倾倒,更何况如此齐整地集中于一个地方。至于水,还有什么地方的水会如此清澈、灵动、轻妙、诱人?皖南的溪流,向四周漫延,流进了长江,流进了钱塘江,也湿润了江南。
皖南的村落和建筑,也是别致而美丽的,它让人感觉明快、淡雅、幽静,简洁不失雕琢,沉稳不失别致,刻意又不失大气。皖南民居,是法天象地,最尊重自然,最具有敬畏心的。从建筑理念上说,天、地、水是最为神圣的,天是一个巨大、无边的屋顶,笼罩于山峦之上,地与水是自然空间,必须予以尊重。世俗空间即人的世界,应充分尊重地与水,臣服于天地山川。也因此,皖南建筑的基本要求,是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附近的古树,不能对“天”形成挑战,不能随便改变地势,也不能随便改变河流的走向。在此理念下,皖南村落往往会充分利用地理和河流的因素,建筑外观呈朴素淡雅的本色。皖南建筑有着自己匠心独运的创造:别具一格的山墙造型,紧凑通融的天井庭院,奇巧多变的梁架结构,古朴雅致的室内陈设,还有着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若《高山流水》之类的旋律,抑扬顿挫,宁静祥和,远远望去,如桃花源里。东晋诗人陶渊明在40岁那年,曾经到彭泽县担任县令,彭泽离现在的皖南不远。处理政务之余,生性恬淡的陶渊明喜欢寄情山水,到处走动。也因此,他笔下的桃花源,极可能是以看到的皖南山水作为背景,并据此产生联想。桃花源里,一切浑然天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恍然让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到底在哪,一直是一个谜。陶渊明是一个诗人,《桃花源记》是一篇文学作品,桃花源不应是一个真实的地方,而是想象出来的,是一个乌托邦,代表着人们对于农耕时代的生存的理想。在皖南,每一个依山傍水、淳朴和睦的村落,都可以说是诗意盎然的桃花源。
皖南不仅如诗如画,还有着生动的味道:山峦的味道、土地的味道、河流的味道、松林的味道、毛竹的味道、青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雾霭的味道、炊烟的味道……味道让人感到恍惚,也让人感到踏实。味道还有唤醒的功能,能将风景唤醒,将土地唤醒,将村庄唤醒,将时光唤醒。人经常会因为味道,想起承载着味道的某一段时光,那是味道唤醒了记忆。有人说,你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人们的性格,了解那个地方人们的喜怒哀乐,最好去那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山水,嗅一嗅那里的味道,这样,必对那个地方有所体悟,当地山水的灵性才会渗透进你的骨血之中。味道就是这样神秘,当它渗入人的身体之时,记忆随之渗入,也难怪这个地方会产生那么多一流的人物。山水的味道如此纯澈,也如此丰富,生活在这里的人,灵魂之中必然有着山川之灵气、山川之心胸。
皖南,着实是上天的宠儿、美的宠儿,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体现了美的内在精神。如果世间着实存在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的话,那么,皖南的山水一定体现了对“理念”的“模仿”,呈现出绝对之美。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有着光阴与岁月的痕迹,体现着宋明遗风:山是宋明的山,水是宋明的水,风景是宋明的风景,人也是宋明的样子,清癯儒雅,说一口难懂的方言。你伫立在河水之上的石拱桥上看风景,一下子变成了宋明;别人倚着雕花的护栏看你,也不知不觉成了宋明;流水泛着时光的涟漪,恍惚中,也是宋明。在皖南,日子在和风细雨中缓慢而悠然地荡开来,山岚氤氲,一派古旧的恍惚。这里既是“白云深处仙境”,也是“桃花源里人家”,怡然自得的当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从地理和文化来说,现在的皖南,即宣州、徽州以及池州的一些地方,其实是一个整体,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诸多特质,堪称儒、释、道、俗“四位一体”:黄山、齐云山,是道家的,体现的是道家的雄奇和逍遥;九华山,是佛家的,体现的是佛家的包容和智慧;至于山下的徽州、宣州、池州,有儒家的进取,也有着世俗的温暖。在农耕时代,这一块地方崇文重教亦重商,文化和财富相对丰沛,各方面发展有标杆和典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南宋之后,皖南人勇敢地走出大山,去了东南发达地区的商海。在拥有大笔财富之后,远行的游子衣锦还乡,携着沉甸甸的银子,也带着外地优秀的设计师和工匠,溯长江、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秋浦河而上。到了家乡之后,他们选址、买地,建村落、建民居、建祠堂、建书院、建桥梁、建凉亭,精心打造自己的“桃花源”。
一座座优美的村落,就是这样依靠宣徽商人的财力,星罗棋布于皖南的山水之中。初进皖南的外地人往往会大吃一惊———那么多富庶大宅,竟藏在这偏僻的青山绿水中。单就那一个个村落的规模,注重风水的设计,那种浑然天成的整体布局,就不是一般的财力所能达到的。在皖南,超过千人的村落比比皆是,大宅鳞次栉比,祠堂雄伟壮观,牌坊高矗入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饰有精美“三雕”的家具、陈设,书画,还有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繁华、精致、品位的背后,是雄厚的实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没有徽州府商人、宁国府商人、池州府商人,就没有皖南漂亮的村落,也就没有皖南人富庶、安定、雅致的生活。
富庶之地,必有文化;文化之地,必蕴含着内在精神,也必定有相应的符号。也难怪中国文化标志性的工具“文房四宝”产于江南,更集中在皖南。关于“文房四宝”,通常的说法是宣纸、徽墨、端砚、湖笔。除了端砚产于广东,其他的几项都产于江南。如果考虑到宣笔悠久的历史,以及歙砚出类拔萃的品质,完全可以说,皖南就是“文房四宝”之乡。为什么皖南会拥有如此有灵性的“文房四宝”?归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妥帖的,此外,就是无数机缘的凝聚,可以视为冥冥之中的天意:风雨雷电、山河草木、鸟兽虫豸, 都可以视为白云苍狗般的天意……有这么多神秘的力量潜伏其间,还显得不够吗?只要你来过这个地方,你就会发现,最好的“文房四宝”集中产生于皖南,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灵秀之地,必有灵秀之理由;文昌之地,必有文昌之繁荣———山川之美,需要笔墨纸砚来摹写;世道人心,需要笔墨纸砚来摹写;锦绣文章,同样需要笔墨纸砚来摹写。
江南的灵,就这样在青山绿水的地表运行,掠过山川,掠过风物,掠过村庄,掠过城市,轻盈而无形地渗透于万物之中。这样的方式,如此神奇,也颇具宿命———包括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诞生,包括文人画的兴起,包括工笔向水墨的转变,包括宣纸的“一统天下”,都可以视为这样的恩赐。它们是机缘的混合,转而化为美,化为使命,化为艺术,化为无形。我有时想,那一定是上天格外垂青于这个地方,于是让此地诞生“文房四宝”,以笔引领着墨,在砚的助缘下,将世间的美和神奇固化在宣纸之上。
一切都是潜移默化,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相映成趣。江南,是经过艺术化的山水,是经过观照,经过情感浸淫,经过审美洗滤的山水,是被人类无数次赋予文化意义和人文思想的山水。这样的山水跟人类已经共情,彼此的精与神已水乳交融地凝为一体了。也难怪这个地方会产生与中国文化精神相匹配的艺术,以及相关的表现形式,还有渗透着理念的工具;也难怪这个地方一直闪烁着人文和艺术的光晕,让后人从浩如烟海的艺术中,管窥到那个地方高悬的一弯新月。在月光中,有宇宙的真理,有星空的秩序。如果闭上眼睛感知,你会觉得宣纸的特性暗合月光的特性,也暗合江南的特性———它是轻盈的、深情的、飞翔的,也是艺术的、灵动的、有着形而上精神的。江南之灵,唯有宣纸可以表现:可以显现深浅不一的墨色,显现参差交错的线条,表达氤氲之气,彰显朦胧之景,传递高远之意。如此景画相宜,实在是浑然天成,是冥冥之中的恩典。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
来自落日的余晖,
来自大洋和清新的空气,
来自蓝天和人的心灵,
一种动力,一种精神,
推动一切有思想的东西,一切思想的对象,
穿过一切东西而运行。
宣纸诞生于皖南,是上天的恩典,是现实、历史、未来的默契。宣纸就是记忆,是人类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花草共同的记忆。它像是白色的鹭鸟,飞翔于皖南的乡野之中,飞翔于时空之上,或者腾空为天上的白云。在这样的飞翔中,记忆留存,或者隐逸于时光之中,或者换一种方式不由自主地打开。山河大地,逶逶迤迤;人时无尽,世界旷远。宣纸的使命,就是以一种空灵静远的方式,给人世以美好的慰藉。
宣纸,不仅是青檀,也不仅是沙田稻草,它还是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是氤氲的山岚,是袅娜的炊烟,是一叶扁舟,是清澈的溪流,是白鹭的翅膀,是玉兰的花瓣……它是一种感觉、一种灵性、一种连接、一种到达、一种幻变、一种恩赐、一种释放。它就像一朵开在时空之上的莲花,昭示着云端之美、自然之美、时空之美,以及天地之间的秩序和韵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