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课程


在去杉本老师家之前,经太把政治经济课的考试参考书和低年级学生用的名著解释书翻了翻,发现不管哪本书都把斯密介绍成自由放任主义者,感觉有些失望。

难道是成年人看不上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吗?

虽然有些不高兴,但如果是出于好记好教的目的,把伟大的思想模式化,对于这样多年来的习惯,抱怨也没用。

现在荣一马上要考试了,得重点辅导一下他的英语和数学。荣一很聪明,所以这个工作比较轻松,趁着荣一在做数学和英语题,经太饶有趣味地看起了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经太想,对于初中生也不是什么都能教的吧。初中的教科书虽然有些细微的问题点,但也算是写得非常好了。

历史书上对工业革命这样写道:


在18世纪的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进口的印度产棉纺品非常受欢迎。这种受欢迎的程度使得18世纪的英国也兴起了棉纺织作坊,为了更快更便宜地大量生产棉纺品,纺织工业和纺织机陆续出现了。

在18世纪末,蒸汽机作为机器的动力部件应用后,工厂的棉纺织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另外,制造业、造船业、机械业等重工业也都开始发展。

作为原料的铁和煤炭,以及工业产品需要定期地大量运到各地。因此,道路、运河建设的同时,应用了蒸汽机的蒸汽船和铁路也被建造出来,这大大促进了新城市的发展。

像这样,英国改头换面,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社会。这个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


关于工业革命的情况,经太想找个成年人请教一下,不一定要局限在上面这样固定的解释里。

本来想继续往下读的,看到荣一卡在几何题上,经太就把书合上了。

杉本老师正在写东西,看到经太之后,就让他坐下稍微等一下。

老师的书房摆满了东西方的书籍,这的确是学者的情调。那他又是什么时候读了这么多书呢?看来要成为学者也不是那么简单。


杉本:“让你久等了。好像上次讲到斯密的道德哲学了吧?”


经太:“是的。之后我又去图书馆借了一些书学习了一下。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如果人的行动和感情得不到‘公正的旁观者’的同情,也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虽然斯密没有否定利己心,但曼昆的经济学教科书和高中政治经济课教科书中的描述,给人的印象是斯密只强调了利己心,这容易使人误解。”


杉本:“真了不起。我觉得斯密一生都以自己是道德哲学家而自豪。他的道德哲学课由四个部分构成,关于这个有明确的佐证。”


杉本老师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叫《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福镰忠恕译,御茶水书房,1984年)的书,是杜格尔德·斯图亚特(Dugald Stewart)写的。

他读了一个片段。


斯密在被任命为伦理学教授一年后,被选为道德哲学讲座的负责人。关于这个主题的课程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包含了自然神学。这里面研究了神的存在和多重位格的证明,以及作为宗教基础的人的理性。

第二个部分严格来讲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学,主要的架构就是他在后期《道德情操论》中发表的学说。

第三个部分把正义及法学关联起来,和既精密又正确的各种规则相容。正是这个理由,道德领域的解释可以很充分和有针对性,使得它被更加地展开来讨论。

课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并不是基于他的正义的原理,而是基于便宜的原理。并且讨论了以增加国家的财富、权力,促进繁荣为目标而计算出来的各种政治规则。

从这个观点出发,他研究了有关商业、财政以及教会和军事设施的各种政治制度。

关于这些研究的论述,包含了后来发表的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背景的各种刊行的著作的实质内容。


杉本:“遗憾的是,在斯密的道德哲学课程中,关于自然神学具体是什么,没有留下相关的史料。

但是伦理学的内容可以通过读《道德情操论》大体上把握。

翻译中有译为《道德情感论》的,现在多数译为《道德情操论》。

有关正义的部分,后世基于讲义记录编写了《法学讲义》面世。

最后有关便宜的原理,在后来的《国富论》中有展开涉及。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正确的书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但是一般用省略的叫法——《国富论》。”


经太:“体系这么庞大吗?”


杉本:“差不多吧。但是我觉得并不是特别高深的东西。像你说有感触的那个公正的旁观者的同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核心。为了能得到同感而抑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这个并不是只有高尚的人或重感情的人才能做到,社会中生活的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可以看作是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了这种市民社会的道德。”


经太:“这点我明白了,但是有关正义的话是从什么样的语境出来的呢?”


杉本:“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谈到了‘德’,但正义不同于慈爱的那种道德,而是那种防止社会基础瓦解的不可或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道德,它的主旨就是通过自己的强制力让人们遵守。而讨论这种正义的就是《法学讲义》。”


经太:“原来如此。然后就是《国富论》,经济学就登场了。”


杉本:“正是。就算基于正义的法律制度得到完善,如果国民经济贫弱,正义也会变得摇摇欲坠。

因此斯密才思考什么是防止犯罪的最佳策略,那就是国民都取得经济上的独立。”


经太:“现在我知道了经济学为什么是道德哲学体系中最后出场的内容,还有斯密为什么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