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究竟在影响着我们什么
几年前,女作家林奕含被发现在自己的家中上吊自杀。
她去世时,年仅26岁。而她自杀的原因,是走不出童年被老师诱奸的梦魇。
在她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在小说出版前,她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童年时那痛苦的经历。
大家都知道,她的父亲是知名的皮肤科医生,她一直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让人难堪的一面。
林奕含被性侵后,曾想告诉妈妈。
当她试探性地跟妈妈说学校的女同学遭遇了侵害,而妈妈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一定是那个女生很骚。”
她立刻打消了念头。
她跟妈妈说:“我们家好像什么都有教,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准备的。”
在她生前的一次采访中,谈及家庭时,林奕含说:“父母对我不理解;失去健康、亲情、爱情、友情,变得一无所有。我很痛苦,很痛苦。”
童年的痛苦经历,让她患上了抑郁症,身心备受折磨。
她渴望有人来聆听她的心声,可令她失望的是,并没有人选择这样做。
林奕含的父母爱她吗?
当然爱,可这个爱,却包含着条件。
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更爱的是自己。他们更爱自己的面子——要孩子优秀,要他们努力,却并不关心他们过得好不好。
或许,我们都知道真正意义上的爱是无条件地接纳,不拿外在表现的好坏去评判孩子的好坏。可无条件的爱总归是稀有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心理、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孩子选择用广阔的视角,还是用狭隘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关键在于父母。
很多父母会说:“我把什么都奉献给了孩子呀,这怎么不能是爱呢?”
但样样都满足孩子,却可能是“无原则的溺爱”,它与无条件的爱是有差别的。物质条件只能满足孩子的外在需求,而孩子的内心世界则需要情感上的理解、陪伴与共情。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怀、理解,孩子便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拥有健康心理和发展出自主性的必要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有安全感的需要。也就是说,孩子的衣食住行只是基本需求,而爱与安全感才是更高级的需求。
人作为社会动物,有与生俱来的对安全感的需要。这种安全感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多地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需要被爱、被接纳与被认可。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的接纳与认可,是他们获得安全感的唯一来源。如果失去了父母的认可与接纳,他们的心理层面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很多父母有强烈的攀比心理,尤其喜欢攀比孩子的学习成绩,习惯性地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在攀比的过程中,孩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父母的高期待下,孩子的自主性很难发展出来。
当孩子失败了,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不去鼓励和安慰,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和否定,孩子身心就会感到强烈的压力。如果失败的次数多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甚至会把父母的长期批评和否定,内化成自己的习惯。
但如果孩子感受到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就不必为了讨父母的欢心去做什么。这个时候,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欲就会主动生发出来。
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孩子便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父母就会嫌弃我”式的威胁,而会执着于自己的选择,努力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