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吵了一架,我想退学了
终于迎来了假期,小明打算玩一会儿放松一下。
这时,妈妈推门而入,大怒:“就知道玩,也不看看你的成绩。”
说完,她拔掉了网线,扬长而去。不仅如此,她还没收了小明的电脑。
每次与母亲发生争执,小明都会吃亏,他觉得很委屈。
从小到大,他一直都让着妈妈,因为他怕妈妈受伤。
小明也知道,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他好。可时间久了,他跟母亲的争执也变得愈加激烈。
在我看来,小明的想法符合一个青春期男生的正常心理。他的做法,也并没有过激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共生依赖”和“共生绞杀”的心理学中得到答案。
“共生依赖”是指两个人之间相互依赖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妈妈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即婴儿必须完全依恋着妈妈,否则婴儿就不能活下去。
婴儿与妈妈正常共生,就会产生美好的感觉。婴儿的真实需要被妈妈听见,妈妈也能照顾好他。这样的共生关系是健康的。
可如果妈妈对孩子有过多依赖,那么在妈妈心里,就会和孩子建立“共生幻想”式的心理契约。本着契约对等的原则,孩子也需要将母亲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这就变成了“共生依赖”的关系。随着母子之间“共生依赖”关系的不断发展,“共生绞杀”就产生了。
“共生绞杀”是由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在他看来,要理解“共生绞杀”,须了解两个人之间的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的达成,要经历一个激烈的斗争过程。一旦“我”或“你”中的一个占据了“我们”的主体地位,而另一人的自我就会消失,也就是被绞杀掉。
举个例子,妈妈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孩子在享受被照顾的同时,也被妈妈控制。
此类“共生绞杀”案例普遍存在于许多亲子关系中。如果母亲对孩子的“绞杀”很严重,那么孩子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譬如抑郁、焦虑、强迫症等。
在“共生依赖”关系中,孩子体验到的不是舒适的爱,而是窒息感和低价值感,甚至包含着内疚。
窒息感是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有很强的控制欲,孩子需要满足妈妈的需要,无法自如表达自己的情绪。
低价值感是因为孩子的需求不被看见,而妈妈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内疚是因为孩子想要突破妈妈的爱,可妈妈一定会伤心。
为什么妈妈与孩子之间会存在“共生依赖”和“共生绞杀”的关系呢?
本质上,母亲也是缺爱的孩子。案例中的小明打破了母亲过度的爱,也打破了与母亲间“共生绞杀”的关系。孩子的独立意识觉醒,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但当依赖和顺从消失时,母亲觉得孩子仿佛背叛了自己。因为在她缺爱的童年,她们母女间的相处模式也是如此。现在一旦被打破,只能让母亲认为孩子不爱自己了。
因此,对于此类家长来说,要看见自己孩子的内心。学会适当地与孩子分离,学会放手。要接纳童年的自己,让自己知道那是不健康的依恋模式。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要让你与孩子在心理上有各自的一段距离。毕竟,距离真的会产生美。
作为孩子,要看到这种错误相处模式的弊端,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感情,不要在压抑和错误中度过人生的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