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知新——我记忆中的上海集邮家
【集邮传记文学】
中国集邮人物列传(7)
7、《宋知新——我记忆中的上海集邮家》
作者:顾雪林
我认识的上海集邮家很少,唯一和我有过稿件和通讯联系的上海集邮家宋知新,还在36年前的1986年不幸因病去世。如果他能活到现在,应当是84岁高龄的老者了。每每回想起和宋知新的交往,我都会不胜唏嘘,感怀万千!
其实,一直以来,我和宋知新只有通讯和稿件联系,直到他去世,我们都未曾谋面。
集邮者之间就是这样,和很多人有通讯联系,但是几十年间,相互之间也可能从未谋面。很多人,我连他们的长相像都不知道,但是,能经常收到他们寄来的集邮品。除了上海集邮家宋知新,我和福建集邮家方友德、河北集邮家许锡良也都是至今未曾谋面的邮友,我有他们寄给我的大量集邮品,每每看到这些被我珍藏的集邮品,都会让我浮想联翩,想像着他们的样子,回忆起和他们的交往,无比感怀和珍惜!
1985年初,我和集邮家刘肇宁联系,希望他帮我们《中国教育报》约一位集邮研究者写几篇关于集邮与教育、集邮与教师节的文章。刘肇宁向我推荐了上海集邮家宋知新。当时,宋知新是上海第十一中学的教师,是具有30年邮龄的知名集邮者。我按照刘肇宁提供的地址,和宋知新写信联系,很快收到了他的来信及相关稿件,稿件写得非常好,一字未改,全文刊载在《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版面上。宋知新写文章非常认真,蝇头小楷字体秀丽工整,且内容相当严谨,一看就知道是写作水平很高的集邮研究者。
之后我才陆续知道,宋知新是上海市邮协理事、上海静安区邮协会长、新加坡牛车水邮会会员。主集新中国邮票及封、片、戳(侧重各地火车戳)。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邮展并获奖。有多篇邮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主编上海工人文化宫《方寸艺苑》邮刊和《静工》邮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集邮》杂志等刊物上,就多次出现宋知新的文章,其中不少是介绍有关上海的集邮活动的,还有一些文章是讨论邮戳、自动化邮戳等集邮常识。
1986年6月,我出差到上海,曾专门到上海第十一中学找宋知新,希望能见上一面,向他当面约稿。可惜,我被告知,宋知新于1个月前因病去世。他比刘肇宁小一岁,去世时,年仅48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宋知新的夫人王楠君曾给我来信,告知宋知新去世的消息(可惜这封信我没能保存至今)。后来听说她将宋知新在国内外发表的作品和著作整理出来,并复印若干份,寄给宋知新的好友们,请他们补充。30余年中,宋知新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其中包括菜市集邮会会刊、《椰林邮语》上都发表了不少作品,内容相当广泛,既有邮史研究,也有新邮介绍和集邮知识。之后,一直没有看到成书出版的消息。
今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在网上查后才得知,《宋知新集邮文选》于2013年12月印刷出版;该书平装300本,精装50本;由王楠君、杨建军选编,为由俞涌、杨天文主编的《虹口集邮》丛书之四。
在这本书的照片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宋知新的模样,身穿翻领蓝制服,戴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一边倒,一副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样子。
在“春潮围脖的博客”中,我在博主发于2014年8月3日的“《宋知新集邮文选》首发式”一文中,第一次看到宋知新夫人王楠君的照片,如今她也是双鬓飞雪了。想当年,她在给我这位身在北京的集邮朋友写信时,应当才40多岁吧。如果当年我和宋知新能见上一面,我应当会到宋知新家中见到他的夫人王楠君,也许还能吃上她亲自下厨烧的上海本帮菜。不知她今日是否安好?遥祝她晚年幸福。不知道她和宋知新是否有孩子?遥祝她和孩子们一家幸福美满!
我从该博客中,得知该书主编俞涌现为上海市虹口区集邮协会会长。当年,如果我能和宋知新见上一面,我会在他的牵头下认识更多的上海集邮家,这是我们俩在信中的约定,那对北京集邮界和上海集邮界的联系,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曾很想见见上海的那位集邮文章写作者林霏开。(今天,我在网上查了才知道,林霏开是上海高级记者李德铭的笔名。林霏开―取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高级记者李德铭祖籍浙江上虞,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文汇报》记者、编辑,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副台长,上海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兼《联合时报》总编辑。现任上海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兼《上海集邮》杂志编委。出版集邮论著多部。)
我翻看了网上《宋知新集邮文选》的目录,久久面对宋知新的两幅照片,看着我曾经熟悉的宋知新蝇头小楷的文字照片,不禁潸然泪下,“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022年2月10日夜2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