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尹世昌——北京市海淀区集邮协会会长,我难忘的集邮老朋友
【集邮传记文学】
中国集邮人物列传(58)
58、《尹世昌——北京市海淀区集邮协会会长,我难忘的集邮老朋友》
作者:顾雪林
我本人从出生,就成长在北京市海淀区。家住在颐和园附近,在海淀区所属的地盘上,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参加工作后,分配在海淀区海淀镇附近的一家小工厂。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20多岁,在工厂当团支部书记和电机车间主任的时候,有一位叫吕振声的工厂技术员要给我介绍对象,他介绍的女孩曾是他女儿的中学同学,据说长得挺漂亮,这个女孩,就是时任海淀区文化馆馆长尹世昌的女儿。当时,因为我忙着备考大学,时间很紧,晚上要上补习班,没有时间去和女孩见面,这事就拖黄了。最终,我也没有和尹世昌的那位漂亮女儿见过面。
1984年,我考入《中国教育报》;1985年,我组建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并担任会长至今。1986年,我们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组织活动,邀请海淀区集邮协会会长尹世昌参加,我才第一次见到尹世昌本人。当然,那件牵线红娘的事,我没有提,老尹也始终不知道还曾经有过这样一段错过的姻缘。
初见尹世昌本人时,印象中,他个子不高,瘦瘦的,皮肤较白,有些白头发,他那时的年龄大约才50出头吧,总是笑眯眯的,非常和气的一个人。
在我的记忆中,尹世昌好像不仅仅是喜欢集邮,还收集门券等,个人爱好非常广泛。
据一篇写于2018年的有关报道:——在尹世昌看来,中关村的精神写不尽,中关村的故事也讲不完,所以他发挥自己的收藏优势,把和中关村有关或沾边儿的书刊、简报、图片、信件、请柬、门券等广泛收集。他说:“不怕别人叫我‘尹破烂儿’,我一点也不嫌寒碜和难看”,因为在他眼里,那些零七八碎的小物件就是美丽芬芳的花瓣儿,组成不同主题的源泉。......
上述文章还配发了一幅照片,照片中尹世昌坐在椅子上接受采访,人瘦瘦的,一头白发,精神矍铄,脸上浮现出的,还是那标志性的迷人微笑。
我从1986年和尹世昌认识以来,我们相识36年了,他是我最难忘的集邮老朋友。海淀区的很多早期集邮活动,都是他或时任海淀区集邮协会副会长冯浩通知我。我还参加过海淀区集邮协会的一些集邮学术讨论会,认识了当时的一些海淀区的集邮爱好者。
我和尹世昌曾同时期担任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很多年。那些年,在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会上,我们总能见面,见面,就常常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天。老尹和别的集邮者不同,他不仅对集邮感兴趣,还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有极大的兴趣,他是一个兴趣非常广泛的人。老尹和我这位经常走南闯北的年轻的新闻记者碰到一起,堪称绝配,任何话题都可以擦出火花。虽然我们有20多岁的年龄差距,但聊起天来,没有任何障碍。
据近年的相关报道:尹世昌晚年,先后举办过《尹世昌文化藏品展》《可爱的海淀》《情系中关村》三次个人藏品展,并已将部分收藏品捐赠给海淀区档案馆。
我很久没有见到尹世昌了。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他,还是在10年前的一次集邮活动上,尹世昌那时应当80多岁了,身材消瘦,满头银丝,举止依然潇洒,还是很健谈,他很快认出了我,走过来和我热情交谈。
唉,我最大的遗憾是,当时没有和尹老一起照一张相。
这一晃,又过去了10多年,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尹世昌老邮友,你还好吗?
(2022年7月2日首发;2022年7月4日晨修改)
——————————————————————————————
附:
1、我最近在网上查到:
尹世昌,1931年生于北京(今年应当91岁了)。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新华书店店员、文化辅导员、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馆长,1992年从北京市海淀区文化文物局副局长岗位离休。北京市海淀区集邮协会成立后任秘书长、会长;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邮展委员会委员等。
---------------------------------------
2、区政协副主席胡淑彦拜访尹世昌老人
2017-08-22
为广泛收集史料、筹备中关村专题展,日前,胡淑彦副主席专门拜访了收藏生活的老人——尹世昌,并达成藏品参展共识。
收藏,是尹老多年的业余爱好,1992年从海淀区文化文物局副局长岗位离休之后,就成了专业爱好。他历任海淀区集邮协会秘书长、会长,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邮展委员会委员。先后举办过《尹世昌文化藏品展》《可爱的海淀》《情系中关村》三次个人藏品展,已将部分藏品捐赠给海淀区档案馆。
尹老不属于任何一个收藏派系,他收集的也并非奇珍异宝,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平常物件,当时看起来可能没有任何价值。但若干年之后,每一件薄薄的小纸片就串连成了一段历史,把记忆留给了后人。
-------------------------------------------------------------
3、中关村温度|尹老:把过去留在记忆里,把情感留在心里
2018-12-25 17:03
文化是名片,是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灵魂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
说过相声,演过话剧,唱过歌跳过舞的尹世昌——尹老,虽然没有成为专业演员,却一生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文化工作。从新华书店到文化馆,从普通员工到海淀区文化文物局副局长离休,他当过店员,做过文艺辅导员,参与过“海淀影剧院”筹建,见证了中关村《生命》雕塑从创意到更新迭代的过程,几十年的文化品爱好与收藏,不过是常人想不到、看不上眼的小件件,却成了耄耋老人尹世昌保存并传播海淀及中关村文化和变迁的独特方式。
尹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1931年11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区(原宣武区)东琉璃厂,工作了60年,在中关村生活了50年,一生从事文化工作。
1949年北平刚刚解放不久,他即走上工革命作岗位,成为王府井新华书店的一名店员,1957年调到海淀新华书店区店,负责财务工作。1959年被送选调到海淀区文化馆工作,历任文艺辅导员、馆长、文艺宣传队队长、文化科长、文化文物局副局长,海淀区集邮协会秘书长、会长等职务,1992年6月离休。
尹世昌老人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记忆犹新,那是1949年的1月31日,人民解放军从永定门入城,在前门大街热烈的群众欢迎队伍中就有他的身影,那时他还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此后不久的2月,王府井新华书店开业,尹世昌幸运的考进新华书店,成为一名店员。当时有千余人报考,只录取了66人,他能够被录取除了因为他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外,还因为他会打算盘。
后来他从一名店员被调到海淀新华书店区店负责财务工作。工作之余,他还是一名多才多艺的业余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因此他被选为单位工会职工俱乐部主任,这也成为后来他进入文化单位工作的契机。1959年,海淀文化馆根据需要增加一名文艺辅导干部,经好心人推荐,海淀文教单位的领导专程看了他的才艺表演,比较满意,就这样,他调进海淀区文化馆。至此,尹老在新华书店工作了整整10年。
曾和马季先生是同事
尹老说:“马季知道吧?相声名家,当初跟我在一起共过事,他比我小三岁”。1953年,马季先生考入北京新华书店当发行员,同在一个书店工作的两个年青人因共同的爱好而结缘。马季先生痴迷相声,水平颇高,很有潜质,1956年在全国曲艺会演上被中央广播说唱团吸收为专业演员。因此,马进先生的“走”对尹世昌的影响非常大。他说:“马季去了说唱团,对我震动不小,因为我也特别想去搞专业”,但马季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尹啊,你不适合搞专业,但你可以去工人俱乐部或文化馆搞搞群众文艺辅导工作,非常适合你。”他冷静下来后进行自我剖析,确实不太具备专业演员素质,尤其是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差。他听从了马季先生的劝导,把自己的个人爱好转向自娱自乐。当然,他最终应验了马季的话,果真进了文化馆。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家,不仅物质匮乏,人们工作之余的休闲生活除了收听电台广播,几乎再没有大众休闲的方式了,当时电视还是稀罕物,海淀文化馆只有一台前苏联制造的电视机,晚上供给附近的百姓看,就像现在看电影要买票一样,二分钱看一回,所以当时的业余文艺活动比较贫乏,因而文化馆成了组织辅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当时,尹世昌初到文化馆还是个新人,于是接连参加了北京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为各区文化馆培养文艺干部的的培训班,接受了为期若干天的培训,使自己逐渐适应和满足群众对文艺活动的需要。
海淀文化馆服务对象是全区13个公社,90多个大队、农场、林场及向广大农井(场)青年业余文艺爱好者进行辅导。只要基层有需要就到那里去,他同刘媛两位老师一个先教唱歌,一个后教舞蹈,二人配合默契,群众满意,他们是夕阳西下骑车去,月光洒下骑车回,多年来快乐地把群众文化当“日子过”。
位于中关村黄庄路口东北角的海淀剧院始建于1980年,原名海淀影剧院,1985年更名为海淀剧院,2001年重建,2003年重张开业。这座建筑被誉为“民众休闲的乐园,中关村文化的旗帜”,它的诞生也和尹老有密切关系。
上世纪70年代,海淀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建立,尹老的工作转向这里并担任队长,排演一些配合形势的小节目,活跃在广大乡村和街道。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到来,宣传队完成它历史使命,队员们,有的报考大学,有的去了专业上,有的到其他单位,剩下他队长一人等待分配,当时他满以为在这第二大好春天到来之际,一定能够继续发挥他的能量,可结果等来的是让他代表文化部门到“统建办”去筹建海淀影剧院,他心中老大的不情愿,他说“我搞了这么多年的吹拉弹唱跳,现在让我跟砖瓦灰沙石打交道,总是有点不甘心”。不过,最终他还是服从了安排,踏踏实实地与非文化工作打了三年交道,终于建成了影剧院。这是继“海淀工人俱乐部”之后的第二座公共文化建筑设施,又经两次扩建,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座比较先进的多功能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
自此八十年代初,尹老又回到了原来的文化工作领域,延续他的群众文化工作之路,与同好们再创辉煌。
老人回忆,当年他全程参与了海淀影剧院的规划、设计、建筑等工作,深感建筑行业是个了不起的行当。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剧院院址最初是一片菜地,包括现在中关村办事处所在的位置,当年也都是菜地,而尹老原来居住的中关村一街,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小区,在当时还是一片松树林、坟地,那里才是中关村的最原始的地方。
《生命》雕塑四代更迭
今天,在海淀剧院西南方向仅百余米的中国关村大街黄庄路口,矗立着一座以DNA空间结构符号(双螺旋)为造型的现代化大型雕塑,名为《生命》。这座被视为中关村标志的雕塑久负盛名,但恐怕鲜有人知,这已经是第四个版本了。尹老说,在2015年的中国首届双创周前夕,生活在中关村的人们惊喜的发现,《生命》雕塑又被重塑在黄庄路口,中关村人奔走相告:“大麻花儿又回来了!”
“大麻花”是中关村人对这座双螺旋形雕塑的亲切称呼。
雕塑《生命》创意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于1990年,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关村和海淀区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标志。作为当时的海淀区文化局副局长,尹世昌了解它的点点滴滴。
中关村大街在雕塑刚刚建成的时候还叫白颐路,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就诞生这这里。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引发了全国的科技创新创业热潮,迅速改变着中关村和海淀的面貌。中关村的名声、影响和人气儿,像插上了翅膀飞出海淀、越过北京,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关村成为科学院的中心、海淀区的中心、中国科技文化的中心,成为北京和全国人民的骄傲。于是,建立一座具有时代特色标志物的设想提上日程,要求它能反映中关村的高新技术特色、“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称誉和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开拓进取精神,造型上则要单纯、鲜明、具有时尚感和视觉冲击力,并能与科技园区的环境和谐。
尹老介绍说,时任海淀区副区长赵知敬,既通晓规划、设计,又是城建方面的行家,他信心满怀地亲自深入调研并勘查选址,为了造型的创意,不断的了解最新科学动态,还到科研单位采风,有一次,他到一位科学家的家中走访,看到一个螺旋型的摆件,科学家解释说,这个摆件寓意人的成长过程是螺旋上升的。
受此启发,标志性建筑的雏形出现在赵知敬的脑海中,于是他将这项工作交给海淀区文化局,由时任刘锡熊局长、张树伟及尹世昌等负责实施,著名的雕塑家孙贤陵先生构思了这个以DNA空间结构符号为造型的方案,他阐述创意构思时说:“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上生命科学家正在解读的DNA里贮藏着无数的遗传密码,等于贮藏着无数的信息,就象中关村这个中国的高新技术“硅谷”贮藏着无数科技高端信息一样,用DNA的空间结构符号的艺术造型来象征生命科学又有信息科学的意想。同时这一造型是螺旋型的,又象征中关村这一萌芽事物的螺旋向上发展的态势。而简洁、单纯的形象又像新生的生命一样,定会茁壮、健康地成长”。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最初的设计稿在双螺旋的造型前还有一个少女欢呼科学春天到来的模型,后经大家讨讨论认为应该去掉少女造型,以突出主题,这样更符合“造型单纯、鲜明”的创意要求。
1992年第一版的《生命》雕塑制作相对简单,由海淀区建设公司“老头队”参与施工,用钢筋笼子做骨架,中间用钢管支撑,在外面焊上铁皮,贴上镀镁装饰板就成了。尽管如此,这座雕塑因其深刻的含义逐渐深入人心,作为高科技的标志在报纸、书刊上不断出现,从而成为了中关村的标志,融入中关村科技园。
那时由于制造工艺低端,外贴装饰逐渐变色变形,海淀区政府决定再重新建造《生命》雕塑。中国钛金第一人王殿儒和他创办的北京长城钛金公司承接了《生命》雕塑的建造任务,并作为1996年国庆礼物,无偿捐赠给中关村。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大麻花”的雕塑《生命》第二版,由原来的白色变成了黄金般的颜色,不仅增添了更为震撼的视觉效果,而且,每每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整座雕塑金灿灿光芒四射,非常漂亮。
随着发展,中关村大街交通量日益增加,位于环岛的《生命》雕塑不仅遮挡视线,而且观众难以接近,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立20周年时,雕塑被移到中关村西区的人民广场,新《生命》规格加大,造型和颜色不变。基座高度由0.75米增加至1.5米,寓意中关村以跨越式方式向前发展、迈向新台阶。
2015年,第四版雕塑《生命》重回中关村大街花坛中的同时,还多了一份说明,介绍它的前世今生:“雕塑《生命》于1992年设立,代表着中关村不断向上、勇攀高峰、科学发展的轨迹,盘旋上升的双螺旋造型阐述了中关村创新精神的生生不息,创新的生命更加顽强。2015年在全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生命》雕塑进行了重塑。重塑保持了双螺旋的造型、寓意创新之源远流长,世界在变,而中关村创新永恒。重塑后的《生命》屹立在中关村大街,预示着具有创新创业历史传承的中关村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迈进,再造辉煌。”
如今两个《生命》雕塑(相距约200米)遥遥相对共放异彩。她成了中关村的标志,也成了中关村人自豪的纪念。
收藏生活,留住记忆
工作中经历的事情,尹世昌记忆犹新,娓娓道来仿佛就在昨天。他热爱生活,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位有心人。他喜爱集藏,但他藏的不是名贵的古董文物,也非珍贵字画,而是生活中不起眼、人们平时想都想不到,甚至可能随手丢弃的东西。在岁月的长河中,他顺手拈起一个个朴素、平常的杂七杂八的小件件,或弄平整,或剪贴,再把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夹藏保管,几十年来乐此不疲、爱不释手、如醉如痴。被戏称为尹“破烂儿”,而他想的只是“把过去这些纸纸片片,留在我的记忆里,把你的情感,留在我的心里。”
正是通过这种别致的集藏,尹世昌老人把海淀的发展镌刻在记忆中,把中关村的变迁融进自己的生活。
由于他在海淀工作生活多年,所攒下的东西也多与海淀相关,于是他萌生了制作一部以海淀为主题的藏集的想法,于是《可爱的海淀》诞生了,那是一部有关海淀的山山水水,街街巷巷,文艺演出、道路交通等浓重人文氛围的集子,而且,在1998年12月“纪念海淀解放50周年”时,在区机关举办了《可爱的海淀》专题个人藏品展,引起众人关注,受到广泛好评,不久又在海淀区图书馆展出过两次。
此后,老人又想“我住在中关村一街,我经历了也见证了中关村的蜕变及其影响之大,为什么不再弄个‘中关村’的专题收藏呢?”于是《情系中关村》在他的精心准备下开始了。他不厌其烦地广泛收集带有中关村字样的各种物品,以及中关村主办的各届电脑节、美食节、艺术节、音乐节的节目单、门票等。他又想到在中关村生活着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院士、艺术家、教育家等学者专家,他们与中关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中关村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尹老主动向近百名知名人士发出一张张明信片,请他们在上面题词或签名,期望成为“情系中关村”系列中重要内容之一。很快,明信片被陆陆续续寄回,总计收回了80%左右,这让他非常兴奋。其中,有一张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冯宗璞学者在一年后寄回的,并附上一封信说明迟到的原因。原来,她出国多日,回国看到这张明信片已经过了一年,但她还是非常认真地按要求寄了回来,并因耽误了使用时间而道歉。尹老收到迟来的明信片非常感动,说越是这种藏品就越有意义。
此外,他还邀请书法家们用各种书体书写“中关村”三个字,出现了楷书、隶书、篆书、行书等不同风格。尹老说:“这挥毫泼墨的重彩‘中关村’太好玩了”。
“情系中关村”近200张展片整理出来以后,先后展出了三次,有一次是在他的家门口、中关村街道的东南小区举行。尹老说那是他最高兴的一次、也是让他最受感动的一次,因为这是在“中关村街道的中关村社区”内进行的“中关村展览”,不仅有趣,而且是中关村人看中关村,真正地接了地气。尹老说,他的真实的集藏品,不过反映了海淀及中关村的一个小小侧面,但是很温馨、很温暖,就是给中关村人留下点儿念想。
如今老人的藏品包括邮品、请柬、门票、剪报、节目单、小卡片等十余个门类,总量上万件(份),在收藏界这个流光溢彩的圈子里,他的收藏可谓普通又普通而别具一格。这些物件也许在它产生的时候看不到丝毫价值,但若干年后,也许带给人们的是无尽遐想、震动和启示甚至有的可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正如尹老所言:“集藏本身是一种情趣品位,是对历史、文化的记忆与传承。它使人内心充实、视野开阔。”但同时,他也只是把自己当做一名准“保管员”,他认为:“我们经历过的,转身就成了历史,把过去的这些东西,留在自己的记忆里,把你的情感,留在我的心里,这就足够了。
“我这些一文不值的东西,与区档案局征集科有约在先,有史料价值的一件不留,因为我这个“保管员”总有一天要卸任的。”老人爽朗地笑起来像个可爱的小孩儿。
-------------------------------------------
4、别样庚子年宅家情亦真--海淀区关工委“五老”代表尹世昌为抗击疫情云加油
时间:2020-03-16【字号超大大中小】来源:海淀区委老干部局作者:
老年人免疫力弱,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海淀区关工委的“五老”同志们积极响应“宅在家里就是支持抗击疫情”的号召,坚持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以身作则做好后方保障,为在“疫”线奋战的工作人员云加油!
89岁的“五老”代表尹世昌就是一位带头响应“宅家”号召的老同志,他开朗活泼、幽默乐观,疫情期间,带领家人以云祝福的方式过了一个别样的团圆年。2020年的春节被疫情打乱了脚步,往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大家子人吃一顿热热闹闹团圆饭的习惯,也变得困难起来。尹世昌一家主动提倡“少吃一顿团圆饭,亲情不会断”,再三叮嘱儿孙们“不许外面串,就在屋里转”,用视频直播云庆祝的方式,网络传情,各自在自己家里吃起了年夜饭,过了一个特殊却有意义的团圆年。尹世昌把这个不一般的年记录了下来,发表在《海淀老干部》第二期杂志上。
尹世昌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德高望重的离休老干部,远近闻名的文化人,平日就喜欢写诗撰文,用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疫情当前,不分后方和前线。尹世昌发挥所长,写下《胜利在望》一诗,为前线的工作人员鼓劲打气,为营造“增添正能量,汇聚精神气”的良好氛围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朴实的话语中传递的是祝愿抗“疫”早日胜利的热切心愿。纸短情长,心真意切,广大关工委的“五老”同志们坚决做“宅家”号召的忠实拥护者,为辛劳的前线工作人员做好后方保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尹世昌一直是关工委“五老”队伍的骨干,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爷爷。他特别珍惜和孩子们之间的缘分,疫情期间还牵挂着孩子。去年,在海淀区关工委组织的“大手拉小手迈向新时代”活动中,尹世昌和双榆树一小的黄沁怡小朋友成了忘年交,他主动写信联系孩子,老少忘年交的感人故事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