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登秦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22,小暑,太白山观云海日出

22,小暑,太白山观云海日出

小暑(7月6-8日交节)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陕西秦岭最高的山峰是太白山,海拔在3767米,然后是鳌山,海拔在3476米,而冰晶顶则是太白山以东最高的山峰,海拔在3015米。这几个山峰都在3000米以上了,山上的景象非常相像,都是会有大片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和石海,一年四季这里的景色都异常的美。春夏阳光灿烂,鲜花盛开,秋天色彩斑斓,云雾妖娆,冬天白雪皑皑,童话世界。

冰晶顶,一般人是很难走上去的,只有比较强的驴友才能完成穿越。去过的人都很骄傲,很有资格。我没有去过冰晶顶,一直很向往,这几年登过几次山顶,有了点信心,参团去试试(这是十年前的一次参团活动)。

上网浏览,有驴友组团,利用周末时间,领队说从营盘和太平峪穿越到冰晶顶的,从太平森林公园走是个小穿越,从景区走有两个好处,一是安全有保障,二是有一段索道可以坐,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穿越太白山,路线是从北坡到南坡,穿越下板寺→上板寺→天圆地方→小文公庙→大文公庙→大爷海→拔仙台。太白山横跨太白、眉县、周至三县城,最高处为拔仙台,海拔3771.2米。登山者依次攀过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太白明珠、到拔仙绝顶。

主题是观云海日出。

户外活动,是一种心境,一种生活,要走的总会走,想留的留也留不住,读着李白的《登太白山》:“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坚定的出发了。

车经泼墨山,如同仙境的秦岭出现于眼前,千山连亘,万壑纵深,美轮美奂。

这个驴友队共十五人,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下,这个穿越线路长,拔高陡,还要在山中宿营一夜,不适合老年人。领队叫山炮,拿个大喇叭喊着,召集人,以免走散,他一吆喝,我就想起小时候放羊的情景。

从下板寺到上板寺新村,一直都是人工修建的木制台阶,路比较好走,一路曲曲折折,逐步拔高,沿台阶两侧植被丰富,树木很多,遮光挡阳,因树和植被的大小浓密程度不同,路途忽明忽暗,阳光投过层层的树叶洒下形成光斑,偶有阵阵凉风穿透树林扫来,有时还能遇到小松鼠窜过脚底。走过重重台阶,穿过密林,走过青石,终于到达上板寺新村。

领队经验丰富走在前面,说上山锻炼身体不坐缆车,他节奏不快不慢,挥发着年轻人好朝气,遇到平缓的坡或者栈道,速度稍快点,到山脊或陡坡及密林,速度放慢,及时回头清点人数,个把小时歇息十分钟,并指点江山,讲解可看景观。渐渐的,越走越深,林子里的树也是越来越密集,阳光稀疏,空气也好像薄了,我比他们大,体力差些,每个步子踩下去,要么是台阶,要么是沉年的落叶,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轻重不一,走了近二个小时,脚下发起软来,走的越来越吃力,因了腿疼和疲惫,迟钝了我的大脑。领队大声喊着,再加把劲就到第1个目的地了。明知道领队此刻说的是鼓励打气的话,他几步蹿上了一个小山丘,我强抑着自己的喘息,也跟着猛窜了几步,拉风箱似的喘息声越来越大,觉得自己确实疲惫不堪了,主要是腿疼。

三个小时后,踩着厚厚的落叶,景色才丰富起来,一会儿是蓝天白云,一会儿是大雾弥漫,枯燥的步伐被沿路的风光抺去了,人来了精神,企盼更好的美景,穿过崎岖的小道,经过松林,柏树,灌木,草甸,到了古枫幽境,大家的目光被深深地吸引了。

山里昨天下了雨,此时正是雨后的山色空蒙,远近高低的山都被染成了青黛色。有雾气从山头蒸腾而起,缭绕成一团淡淡的心绪。

当地老乡说,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中旬太白山秋色蓬勃,山色日佳,五彩斑斓的色块在风中潮水般汹涌起伏,太白山变成了色彩海洋,山山岭岭的红叶,秋色蓬勃素面朝天,

阳光从浓密的树叶间找到那些小小的缺口挤进林中,在薄雾中留下它逐渐放大的足迹,形成一道道耶稣光,更给本已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平添了一丝宗教和神话的色彩。

太白山是云的故乡,也是云海,你能看得见云儿幻变的所有姿态。高山顶上,纯白的棉朵云,厚厚的悬停在天边冥想;轻纱般的薄云,爬在坡顶闲适地随风缓缓飘舞;更远处的一朵一朵的小云儿,似一群羊,嬉戏着,蠕动着,飘游着;还有那雾一般的云,在山峪间变幻;那水波般的云儿,极淡极轻,升在蔚蓝的天空,缓缓不动……这云是山的仙气,吸收着山里的精华,与天相接,山里孕育的水变成蒸汽,蒸汽变成雾,积聚到天空变成云,万千造化,十分神秘。因此,观云也是要看缘分的,须是万千造化的条件和机缘凑巧,再碰上雨过天晴的好日子,才能置身云端之中,看到如锦缎一样随风浮动的云海;看到如江河海潮般涌动的云浪……

午餐后,不敢久留,又开始上更高的山,一路景色美不胜收,往前看远远的挂着一条起起伏伏的朦胧山脉,如立在天边的一道云雾屏障,山坡上开着稀疏的紫色花朵,一朵朵紫色的、黄色的小花绽开笑脸。路两边均是高过头部的枯苇和树枝,鞋底与落叶相互磨擦发出的“咔嚓咔嚓”声此起彼伏的响着我们一个跟一个的向前走,小路弯弯曲曲起伏不定,时不时会露出几个浑圆的石头,显然是被人踩出来或者有人在此摔倒过,我们小心翼翼的向上攀登着,时不时有人拿出像机抓拍路边美丽的雪景,毕竟大家都很兴奋,一会拍这,一会拍那,忙得不亦乐乎。

到达下板寺之后,因海拔变化大,又处于群山之中,下板寺群山环绕,山势陡显,沿山而走,爬山行走的所有疲惫仿佛都集中到腿上,大腿面轰轰响着,把一晕晕痛感荡向周身,我双手拄着登山杖,把一半的身体重量都压在手上,尽量减轻腿的压力。同行的一个女的,比我的体力还好,她看到我额头亮晃晃的水光,和手脚并的爬山姿势,她用一种炫耀的眼神望普我,说你的体力不行啊!我看着她心里说,这不是废话吗?爬了一天山了,谁的体力也受不了。

不久便到达天圆地方、拜仙台和分水岭石碑位置,此时正值太阳高照,两岸是高大的古树,粗壮的青藤,可以欣赏到原始森林的雄浑与苍劲。

拜仙台是中国南北分界岭,秦岭主峰太白山,大家在天圆地方拍照留念。

我一屁股坐下去就不想起来,小腿肚却又抽筋似的扭痛,我疼的呻吟发出了声音,打退堂鼓,不想走了,领队过来关切的说,你不能做的太低了,那屁股和腿疼,并告诉了我坐高一点缓解腿部压力的诀窍,并叫揉揉腿脚。

呼吸呼吸高山的空气,补充补充体力,欣赏欣赏美景,吃了几根火腿,感觉良好,目前没有感觉到高原反应;

又要出发了,我一挪动,疼痛牵动我脸上的肌肉。领队说,过几日,一切症状就会消失,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说着过来搀扶我,我说:“我能坚捋,放心,不会拖你的后腿的。”说着,背了包,手足并用,继续爬行。

沿着景区继续往里走,越向山上雾气越浓稠,渐渐笼罩了整个山谷,十米之外看不到人影,偶尔听到其他登山者的说话声叫喊声。好友笑着向高空大喊,一边和他们打招呼,一边说:我们到仙境啦,真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因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跋涉之后,终于走近了小文公庙。那一刻,我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冲过一段木制台阶,便到达了今天的落脚点小文公庙,一到顶,便不由自主瘫了身子,直喘粗气。

喘口气,看四周,头上蓝天白云,脚下山峦堆叠,置身于这高山之巅,置身于这山脊之上,眼前已空旷成一片。此时,我方真正体会到了杜甫登上泰山吟出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抒发的情怀,那种豪迈、广阔与辽远,让人的心一下子变得无限开阔。

奇怪,半小时前看这个山顶,浓云密雾铺天盖地,白浪翻滚,烟波浩渺,到了这里看到的不过是丝丝白云,疾疾流逝,人眼看到的和切身感受的还是不一样的。

小文公庙继续往后的路程从下午4点之后就不开放了,所以当天就住宿小文公庙,住宿一人100元,住宿条件还可以,架子床,一床一被,就是吃的喝的贵,所有高山景区都是这样的,这个也可以理解。

有几个体力好的年轻后生背了帐篷,寻了一块宽阔地带,支撑搭好帐篷,自己的准备吃的,这才是真正的强驴。

小文公庙这个位置,可以观看日出和日落,是个不错的落脚点。

我四处闲逛看景,头上蓝天一顶,脚下白云茫茫,远望南方,东西横列的拔仙台、跑马梁、西太白山尽收眼底;眺望西北,桃川曲流隐约可见。云从山腰过,鹰在脚下飞,而太白山诸峰如大海上的岛屿,都置身在云海缭绕之中,这里一个,那边一群,以各种姿态浮在云雾之海上,沐浴着晚霞绚烂的阳光,变化多端,时而山下云涌涛起,时而“风平浪静,雾塞云滞,云海坦荡无垠,此时露出云外的峰巅,犹如大海中之小岛,清秀峻美,似乎进入神话世界。

爬了一天山特别特别的累,早早就躺下休息了,只是后半夜冷,被冷醒了,把衣服披上,裹紧被子,还是冷。

早晨5点叹后,已经可以听见人员嘈杂的声音,有吆喝声,该起来看日出啦,人呢,闭眼和睁眼就是两个世界,昨天看了日落的晚霞,今天一睁眼就要看日出,不过,日落与日出是两个不同的景色,日落是沉潜,而日出是成熟,是希望,是光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我睡了一夜,仍然没有缓过劲来,还赖在床上不愿起来。

一会领队过来喊我,我动了动发酸的双腿,打着呵欠,穿衣出门,在朦胧的夜色中,我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我生活中养成习惯,晨起必须冷水洗浴,才能清醒过来,有干净清爽的状态,否则一天都迷迷糊糊的,这山上无水洗浴,眼睛上还黏黏糊糊的,似乎蒙上了一层氤氲雾霾,鼻子有异物,也不够畅通,人也迷惑着,天也迷茫着,走路也摇摇晃晃的。

山上的雾气还没有散,从眼前慢慢飘过,用手一抓,却什么也没有。天还黑着,加上雾,但见山峰隐隐绰绰,我心里想喊什么啊,起这么早?这时看见几个女的走出来,一路叽叽喳喳挺兴奋的样子,天冷,她们披着厚厚的坎肩,被风鼓的飘飘荡荡,我才感觉到冷。我裏紧冲锋衣,我很佩服她们不怕冷。

大家都在找最佳观赏位置,人群越聚越多,三五成群地站着坐着,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我就奇怪很纳闷,这山顶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的人?

山顶上,风还真不小,有些人还穿着单裤,冻得直淌清鼻涕。多亏我们的领队有经验,千嘱咐,万叮咛,让我们带冲锋衣和抓绒秋裤,这会派上了大用场。

这日出还没有来,但黎明前的景象也是变化多端的,云似不清爽的幕布渐次从遥远的天边奔涌而来,在山上贴地而过,有的如锦缎一样抖动,有的像轻纱一样飘拂,有的像黒夜中大海上的浪头,有的像江河一样奔腾,有的如海潮一样汹涌,在黑夜中都是鬼鬼祟祟的,很有神秘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的人影都屏息敛声,面向东方,怀着朝圣的心情,等待那最激动人心的一刻,等待旭日东升。看到这里我联想到有些动物有拜日的习惯,人何尝不是如此,盼着日头,过着一天的生活。

不知不觉间,东边天际的一片鱼肚白,渐渐泛出了曙光,旭日慢慢从云层中冒出,又隐入云层,看不出光线的主次,没有什么轮廓,再重新冒出,海天相接处出现了一个红点,微红的光线与白色的雾相互勾兑之后,成了浅向的晕,后又染成橘红,接着变成了深红,渐渐地……渐渐地…一个金色的圆边出现了,云海和雾气着成黄色慢悠悠地后退着,渐渐变大变圆,太阳红彤彤的脸蛋在雾中橘红,如十五的月亮露出个大边圆孤,向上哄着,一秒、两秒、三秒……远处的圆边升腾、扩展,太阳的轮廓比平时大的多,又好像抖抖落落几下,随后又再次缓缓升起,渐渐变成一个金红色的半圆,推开遮挡着的云霞,拖着云雾跳出来,接着在无垠的云海的衬托之下,带着云雾的边缘,那轮红日,在翻涌的云海相托下,如佛顶挥发着万道金光,霞光满天将云海照射的绚丽多灿,云也借着朝阳沸腾了,它披上霞光,云海吐红映金,云在山头也鼓荡而出,汹涌澎湃,势不可遏。

看日出拍照留念之后,用矿泉水淋着洗了一把脸,瞬间清醒,又是崭新的一天,而昨天就此成为永远。

第二天(小文公庙→大文公庙→大爷海→拔仙台→返程)

在小文公庙住宿一晚后,体力已经恢复,继续出发下一站大文公庙,因为时间原因,所以得早早出发,因为今天还要返程,后面的路不好走,也比较长,看完日出直接出发,穿越石海,一路曲折,大概2个小时终于达到大文公庙,稍作休息,继续出发,不敢耽搁,下一站,攻击大爷海!

一路前行,中午到达大爷海,大爷海,太白之眼,高山明珠,我将目光投向远方,朵朵白云像白色的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又像波涛滚滚的大海,近处,人在云旁,雾飘渺而过,云太神奇,太纯粹,太神圣,给人一种敬畏之心。

坐在石边观云赏山,体会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领会风景画中诗’的神韵。

接着又是艰苦的跋涉,机械而痛苦的走着,我觉得小腿部的肌肉很疼,每一挪步,便觉有把小刀在肉里划。虽说以前也多次进山,但那只是在往返十五公里的范围内,从没长途跋涉进秦岭腹地。

许多次,领队要帮我分担一些行李,但我不忍心麻烦别人,在这里人人都是艰辛的困难的,我看他爬坡时也显得很吃力,喘着粗气,汗水一直流着。

经过片刻休息,我觉得腿有了些劲,喘息也平顺了许多。山风吹着他汗津津的脊背,冰凉冰凉的爽。

下午返回到达拔仙台,这里是太白山最高点,它高居秦岭脊背之上,气候变化极大,有“一日历四季”之说。俯瞰周围,群山环绕,大气磅礴,真有一番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感到所有的疲惫都是值得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限的豪情,天地之大,舍我其谁?寻觅几度惦记,几度猜测,又几度魂牵梦萦的长安。

我在上边还没有发出几声感叹,也没有来得及吟诗颂词,因时间关系,急着下撤,抓紧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