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人为什么会变得“情绪化”

“情绪”究竟有什么作用?

首先,来看一看人为什么会变得“情绪化”。

一般来说,“情绪化”指的是人被情绪支配,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

基于这种表述,很多人顺理成章地认为“情绪化”的症结在于情绪。但是事实上,一如前言所述,情绪本身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在本书中,清白无辜的正常情绪当中的“情绪”二字不加引号,而那些特别强烈、难以控制、给人造成困扰的情绪,则会使用加引号的“情绪化”来加以区别。

那么这种不加引号的正常情绪,又有什么样的用处呢?

它是人体生来就具备的自我保护机能。

打个比方,“烫”和“疼”等身体上的感觉,反映的是“目前的状况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譬如感觉“烫”,就缩回手;感觉“疼”,就把硌脚的东西挪开,或是包扎一下伤口。

由此可见,如果身体不具备“烫”和“疼”之类的感觉,将会十分危险。

同理,情绪也可以看作是心灵上的感觉。

例如,“不安”是一种在安全得不到保障时涌现的情绪,当我们感到不安,便会谨言慎行。总而言之,情绪的作用就是反映:

·目前的状况会对自己的心灵造成怎样的影响?

·目前的状况会对自己这个个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说起“情绪化”,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怒气冲天或者心烦气躁的状态,那么“愤怒”这种情绪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呢?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身处困境”。

可能有人会说,自己并没有遭遇什么困境,之所以火冒三丈是因为错在对方。但即便是错在对方,也意味着“自己笃信的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对于自己来说依然是被困扰的状态。

要点

情绪的存在,是为了保护自己。

生气是因为“计划落空”

方才谈到“愤怒”反映的是“自己身处困境”,至于造成困境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些原因吧。

第一个原因是“计划落空”。

【案例】

原本兴冲冲地打算在高级意大利餐厅庆祝结婚纪念日,结果妻子却说“已经约了朋友”,于是我大发雷霆,回敬一句“随你的便!”

在这个案例当中,谁都没有恶意,结局却令人唏嘘。

丈夫精心筹备想要和妻子度过一段甜蜜的时光,但没承想妻子已经有约在先。

丈夫认为夫妻二人共度结婚纪念日是理所应当,妻子却不是这样想。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可能是夫妻二人保持着年年庆祝的习惯,今年妻子一时疏忽;也可能是往年都未能庆祝,丈夫心存歉疚,下定决心今年要给妻子一个惊喜。

然而不论哪种情况,从丈夫的立场而言显然都是“计划落空”。

因为丈夫的既定计划是“在高级意大利餐厅度过美妙的夜晚,妻子欣然接受并沉醉其中”。

许多情况下“情绪化”的第一步就始于这种“计划落空”。

“什么情况?”

“不应该是这样的!”

“怎么会这样?”

一旦计划赶不上变化,就会产生诸多类似的情绪。

我将这种情绪称为“计划落空的愤怒”。

人遭遇“计划赶不上变化”,自然而然会产生愤怒的情绪。

计划落空(或是被打乱)终归是一种困境,而困境会催生愤怒的情绪。

此外,想必也掺杂了些许的孤独和悲伤,毕竟其中也有几分“被妻子拒绝”的色彩。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事出突然,人变得“情绪化”也是情有可原。

要点

因为“计划落空”而身陷困境,是愤怒的内因之一。

不妨坦然认可自己的情绪

让我们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前文谈到,情绪是人自身具备的一项重要机能。

这种情境下产生的情绪(愤怒或孤独),反映的是“眼下这种情况自己应付不来”“感觉不到妻子对自己足够的爱,感到备受冷落”。

倘若坦然地认可这种情绪,又会怎样呢?

假如告诉妻子,“我本来特意计划在高级意大利餐厅庆祝结婚纪念日,但结果你来不了,挺扫兴的”,那么妻子或许也会给予温柔体贴的回应。

而且这种沟通交流在整体上对今后的夫妻关系也有益处。因为丈夫展现了他对结婚纪念日的重视,也表明了他希望与妻子共度弥足珍贵的时光。

然而,现实中的结果却是丈夫变得“情绪化”,妻子被丈夫大吼一声“随你的便”,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

最终,丈夫心里同样留下伤痕,觉得“再也不想庆祝什么结婚纪念日了”,而这对于夫妻关系的方方面面都会造成伤害。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心与心的误解呢?

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愤怒、孤独)。

其次要认可自己的情绪,要认识到“在某种状态下产生某种情绪,是人之常情”。

要点

关注情绪、认可情绪,才能把真正的感受传递给别人,避免误解的产生。

生气是因为“遭受冲击”

还有一种与“计划落空的愤怒”十分相近的情绪,叫作“遭受冲击的愤怒”。突如其来的冲击,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影响。

【案例】

因为被朋友说了一句“你连这都不知道?”就情绪激动,自己也受不了自己这种一点就炸的坏脾气。

在这个案例当中,听到朋友说“你连这都不知道?”就是一次冲击。很多人都想不到朋友会猝不及防地说出这么一句话。

那么冲击为什么会转化为“愤怒”呢?

因为人本身就会习惯性地把变化视为“压力”。

即便是自己所期盼的变化,也会引起诸多不适。例如,虽然踌躇满志地坐上了自己期盼的职位,但是工作却未必顺利,或是责任过于重大,或是工作方式必须要做出改变,总之多多少少地会感到一些压力。

想要“按部就班”,以稳定的现状生活下去,是人的常态。

人们当然也想向“前”迈进一步,但前提是要按照自己的步调,并且要迈向自己期望的方向。

冲击是在突然之间动摇了这种“按部就班”的基本姿态,因此人们会在遭受“冲击”的时候将其视为一种“攻击”。

人们面对攻击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呆若木鸡,有人出手反击,有人甚至会丧失自信心,认为正是因为自己无能、无知才遭受攻击。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感到“愤怒”,有时还会陷入“情绪化”的状态。

当然,在这个案例中,说“你连这都不知道?”的朋友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攻击了对方”。

可是对于听者而言,这就是赤裸裸的攻击。

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天性如何?

受过何种教育?

身边有哪些人?

有过怎样的经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旁人无从知晓。

如果不清楚别人的具体情况,就贸然说“你连这都不知道?”(言下之意是“这人真是无知,连理所当然的事都不知道”),这种对他人评头品足的姿态本身就是十足的暴行。

要点

当一个人遭受冲击,他会将其视为“攻击”。

为什么评价他人会演变为一种暴行?

前文谈到评价具有暴力色彩,而评价同样会引发愤怒。朋友的一句“你连这都不知道?”会让人火冒三丈,而这种愤怒包含了“遭受冲击的愤怒”和“被人评价的愤怒”。

那么,什么样的评价会演变为攻击?

评价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

我曾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达到128公里,结果因为超速被抓到了,这件事没有任何可争议的地方。

时速128公里是超速行驶,这就是一个客观评价。也就是说,这个评价不会因为评价者不同而发生任何改变。

我将客观评价称为“评定”(assessment),比如疾病的诊断结果等(评价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都属于此类评价。

而与之相对的是主观评价,我将其称为“臆断”(judgement),它取决于评价者在某一阶段的自身经验和感觉,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与情绪一样,主观评价也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能力。

为了生活得更加安全,人们需要通过察言观色,做出诸如“这个人看起来很友好”“这个人怪吓人的,要离他远一点”的评价,以此自我保护。当然,很多时候在渐渐熟悉对方以后,最初的评价也会随之调整。“做出评价”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错。

错误在于,非但意识不到“自己在肆意进行主观评价”,而且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评价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绝对正确的事实”。

一旦主观评价被散播为所谓绝对正确的事实,就有可能演变为“臆断”这一严重暴行。

“你就是在感情用事。这样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

“你对待工作太儿戏了。这样是干不出成绩的。”

“感情用事”“儿戏”等都是臆断式的评价。

前文案例中的被评价者“受不了自己这种一点就炸的坏脾气”,但是他遭到的是“你连这都不知道?”的突然袭击(冲击)和主观评价,火冒三丈其实无可厚非。

“愤怒”是一个人在突然被人批判时的正常反应。

要点

把主观评价当作客观事实散播出去,是对他人的暴行。

怎样避免“愤怒”发展为“情绪化”?

前文介绍了“计划落空的愤怒”“遭受冲击的愤怒”和“被人评价的愤怒”。

计划落空、遭受冲击,或是被贴上了标签,人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愤怒和不安的情绪。这只不过是情绪在告诉我们“目前出现了某种状况”,我们也得以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麻烦”。

觉察到这一点,就可以不被情绪左右,并着手改变困境。

不过,这里我要列举几个试图避免“情绪激动”的典型例子:

譬如说,“否定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取而代之”;

又例如活动身体、换个地方透透气等尝试转换心情,或是埋头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等待情绪自然消退。

这些方法固然有用,但能够用这种方法克制的情绪,基本上都是一些小情绪。

小情绪处理起来并不难。如果你对上述方法信手拈来,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舍弃这些做法。

不过,由于本书的读者或许想了解一些更加难以解决的情绪问题,所以我会详细阐述“情绪化”的原理机制和解决方法。本书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大事化小”,而是要从本质层面解决问题。

因此,第一步,也是基本原则,就是要“将通常认为最好置之不理的负面情绪视为自然的、有益的情绪”。

某些情况下,认同“愤怒”的情绪并非易事。

尤其是遇到前文中那种被人说“你连这都不知道?”的情况,由于别人指出的是自己的“缺点”,所以还要受到“要进步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虚心接受”的道德观念的制约(这里的“应该”也是“情绪化”的重要诱因之一,将在第5章详述)。

可是,突然被人批评,换作是谁都会生气。作为活生生的人,有这样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了。

因此,如果我们认识到“因为突然被人批评,受到了伤害,所以自己才会发火”,那么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认为“应该听从对方的话”和自我安慰的“对方说得对,但是话说得很难听,让人不好受”,这两种情形下“情绪化”的程度截然不同。

显然,后者更不容易造成“情绪激动”。如果把这种情况转换成第三人称的视角,那么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例如,当你向第三人倾诉“我被别人鄙视了,他说我‘连这都不懂?’”这时对方如果能够感同身受地说“他话说得真难听啊!”“那种事不知道也无所谓嘛。”那么你非但不会情绪激动,甚至还能让心情恢复如初。

但是,如果在你倾诉之后,第三人说“你确实是不懂呀!感到被人鄙视是你自己反应过度。而且他说你也是为了你好,别太往心里去就行”,结果又将如何呢?

恐怕本来就憋着火气的人火气会更大吧。

要点

认同愤怒的情绪,不然“情绪化”会愈演愈烈。

“情绪化思考”让人越想越气

无论是“计划落空的愤怒”,还是“遭受冲击的愤怒”,或是“被人评价的愤怒”,都是暂时性的情绪。只要查明原因,很快就能摆脱情绪的控制。

但是,有些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源源不断地产出瞬时性的“烦躁”和“愤怒”。比方说下面这个例子——

【案例】

给下属吩咐了工作,结果他根本没干就下班回家了,气得我无心工作。

这也是陷入“情绪化”的一种常见形式。

这种“情绪化”始于“下属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这一“冲击性”的发现。同时对于上司来说这也是一种“计划落空”。

原定计划是“这项工作由下属完成”,因此当意外出现时,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愤怒”。

以上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不存在任何问题。

“愤怒”这种情绪类似于一种信号音,一旦出现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冲击,愤怒就会随之产生。

需要选择的,是接下来怎么做。

事实上,像这个案例那样,“情绪化”的程度已经让人无心工作时,就很可能会不断催生更多的情绪。

起初只是对计划落空和冲击的正常反应,但随后就会联想到“这个人,吩咐给他工作,他干也不干就跑回家了,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他是不是没把我放在眼里?”越想越复杂,火气也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情绪化”的症结不在于情绪,而在于思考的方式。

这个认识非常重要。

面对突发情况,一时间情绪自然流露,没有任何问题。这只是对于“计划落空”“受到冲击”或“遭受主观臆断”的自然反应。

然而,一旦想多了,联想到“他没把我放在眼里”,那么事态顿时为之一变。这一刻也就成为人“情绪激动”的起点。

本书将这种“容易让人情绪激动的思考”称为“情绪化思考”。

由于最初的“冲击”而产生的“愤怒”无所谓好与坏,但是从现实角度而言,后续源源不断出现的怒气却没有丝毫益处。

毕竟眼下下属已经下班,不可能让他再回来工作。

那么,面对这种状况应该怎么办呢?

人们可能会说:

“既然生气也没用,还是消消气吧。”

“应该克制怒气。”

如果火气不大,或许可以一笑了之。如前文所述,还可以活动身体,或是出门走走,让身体换一个环境,轻轻松松消除愤怒的情绪。类似的方法不胜枚举。

但是,如果采用了这些方法之后依然没有好转,那么“应该克制怒气”的想法就有可能会让事态愈发严峻。

换言之,压抑愤怒会适得其反,会导致“情绪化”的程度愈演愈烈。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会因为自身无法克制怒火而激发新的怒火,进而让大脑失去理智。

结果就演变为只有自己一个人被坏心情反复折磨,在情绪的死胡同里绕不出来(下属却不知道正在什么地方潇洒)。

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应该如何思考。

要点

“情绪化思考”会源源不断地制造“愤怒”。

“情绪化”的背后是“不想被人小看”

首先来看这个想法:“这个人,吩咐给他工作,他干也不干就下班回家了,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显然这里当事人生气的原因之一,就是“吩咐的工作下属干也没干就下班回家”所造成的冲击。

但是这种程度的冲击并不会造成持续性的愤怒。

这就好比是小脚趾头撞上了家具腿,虽然当时疼得动弹不得,但是几分钟之后就没事了,一般来说时间过去越久,痛感也就越弱。

尤其是对于这种情况来说,上司本人手头也有亟待完成的工作,所以只需专心致志埋头工作,“冲击”的影响理应渐渐消失。然而这个想法为什么还会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呢?

因为“吩咐的工作下属干也没干就下班回家”引发了另一个想法——“他没把我放在眼里”。

他不是单纯性的遗忘,而是“小看自己”。这种思考就属于不断引发愤怒和屈辱感的“情绪化思考”,也往往会导致“情绪激动”。

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即便是没有达到“被人小看”的程度,人们也都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尊重”。

例如两人发生碰撞,道歉与否所造成的“情绪化”,同样是一个涉及“有没有被人小看”的问题。

这种想法会将自己置于弱势的地位,这一点会在后文详述,现在我们主要关注其“效果”。

越是思考“他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人也就越生气,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被人小看”。

然而无奈的是,眼下对方人又不在。或许可以在情急之下给对方打电话,但是这种做法又能够赢得对方的尊敬吗?我认为答案是“NO”。甚至如果上司火冒三丈地给下属打电话,只会让下属觉得他“小肚鸡肠”。

由于“情绪化”意味着无法冷静地自我克制,因此它常常被等同于不成熟的表现,这已然是一种社会共识。

因此,当面锣对面鼓地质疑别人“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其结果很可能是自己更加让人看不起。

要点

越想让人看得起,反而越发让人看不起。

“情绪化”是一种不合理的自我保护

前文谈到,情绪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正如痛觉是为了保护肉体,生气则是为了让人意识到“自己遭受到了某种侵害”,从而保护自己的心灵。

基于这种观点,可以说“情绪化”是一种剑走偏锋的“心理防卫”。

但是,这种“情绪化”的保护方法非但没有效果,甚至会让人暴露在更严峻的危险面前。

最初的愤怒情绪纯粹是对计划落空或冲击而做出的反应,但为了保护自己,它演变为“情绪激动”,不但让自己备受折磨,有时还会被对方鄙视,或是遭到对方的回击。

本书将这种不合理的自我保护称为“防卫偏离”。

这个词有些古怪,“防卫过当”或许更为浅显易懂。

“防卫过当”(也是一个法律词汇)指的是防卫行为过于激烈,超过了一定的尺度。但是这里的“防卫偏离”,偏离的并非“尺度”,而是“方向”。

也就是说,本应该保护自身的机能丝毫没有向自身提供保护。譬如前文的案例,对于“吩咐的工作下属干也没干就下班回家”这件事,上司尽管大为光火,但是依然无法赢得下属的尊敬,甚至一个危机处置能力较差的上司很可能会让下属更加看不起。

要点

“情绪化”的自我保护,会让人暴露在更严峻的危险面前。

“解释”能够比“发脾气”更好地保护自己

来看另一个案例。

【案例】

今晚第一次和恋人约会,上司竟突然通知加班!一气之下失口说了一句“这种公司我不伺候了”。

这个“计划落空”显然非常严重。当事人理所当然深受打击,浑身上下充满负能量。但是脱口而出“这种公司我不伺候了”,则显然是一种“防卫偏离”。

出现这样“情绪化”的反应,应该归结于“计划落空”和“自己没有得到尊重”的“情绪化思考”的强烈共同作用。

自己弥足珍贵的时光被他人无所顾忌地夺走,并因此感到自己没有获得人格上的尊重,其实是人之常情。

尽管他可能是想用表达愤怒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蛮不讲理的公司的侵害,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不仅起不到保护的作用,还会让自己被看作是一个“易怒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职场环境更加糟糕。倘若上司当时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不伺候了”,真的让他离职,那么更是连工作都不保。

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保护自己,就应该如实相告:“今天实在是有要紧的事脱不开身。”

如果只是一味地发火,对方始终都无从知晓你的诉求。

从长远角度而言,用“今天实在是……”的方式向上司说明情况,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要点

发脾气也是一种“防卫偏离”,别人可能并不知道你的诉求。

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防卫偏离”引发的问题不仅仅是“愤怒”。

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

犯错以后惶惶不安,结果又接二连三地犯错。

所谓“情绪化”,指的是情绪占据主导、人失去理智的状态。

除了“愤怒”之外,“不安”也是一种会导致这种状态的情绪。而且它与“愤怒”一样,会在“情绪化思考”的作用下滋长繁殖。

犯错具有冲击性。因为人是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被指出)了错误。

人在遭受冲击之后会因为“不想再次遭受冲击”而保持高度警觉,所以脑子里都是“怎样才能避免再次犯错”,以致无法集中精力,进而一错再错。

这时,除了应对冲击的警惕性,“自己是不是很容易犯错”“再犯错别人会怎么看我”等“情绪化思考”也会施加影响。于是,人就在不断膨胀的不安情绪里饱受煎熬,造成再次犯错。

这种“忐忑不安引发一错再错”的状态,也属于一种“防卫偏离”,但是身心在遭受冲击之后,难免会进入“试图避免再次遭受冲击”的模式,所以出现这种状态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遭受了冲击”,那么在完全冷静下来之前稍事等待,就能够避免“防卫偏离”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起码要能够意识到“现在正处于遭受冲击的状态,一定要比平时更加小心”,这样便能够更加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我们一直在谈论“情绪化”,而“情绪化”本身其实也是一种“防卫偏离”。

我们探讨的并不是“情绪化等同于不成熟”等层面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无法实现自我保护”的问题。

因此,希望读者能把这本书看作是一本介绍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书。而要正确地保护自己,就需要把控好情绪。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把控情绪的方法。

要点

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冲击,才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