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邓小平:无私无畏,相亲相爱
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了,就看你们的了。我十六岁时还没有你们的文化水平,没有你们那么多的现代知识,是靠自己学,在实际工作中学,自己锻炼出来的。十六七岁就上台演讲,在法国一待就是五年,那时话都不懂,还不是靠锻炼。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
——邓小平对孙辈们说的话
他“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这是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的一生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他生于清末,童年时见证了学生运动,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在政治上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邓小平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普通人。在邓小平心里,家庭就是给他快乐、使他能充分休息以便更好工作的地方,他非常喜欢这个家,特别爱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情。他指挥过千军万马,但他对描写战争残酷的电影一概不看,“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以前打仗死人太多,所以他特别珍惜和平年代,特别热爱生活”。邓小平爱生活、爱家庭、爱亲人,源自他心中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一、简单朴素,艰苦奋斗
邓小平的家庭生活非常简单朴素。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陈列着邓小平生前穿过的部分衣物,如中山装、军便服、白衬衫、圆口布鞋,考察南方时穿的布夹克等,还陈列着戴了几十年的手表、皮带等物品。“睹物思人”,这些衣物是那样的眼熟,又是那样的简朴。邓小平在衣着方面非常讲究整洁,但也非常简单朴素。他经常穿的那条“的确良”的军裤,上面被烟头烧的小洞依稀可见。很多衣服领子、袖口都有修补过的痕迹。据一位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有一次,邓小平在杭州考察,服务员在洗邓小平的衣服时候问他:“这是你的衣服还是首长的衣服?”当得知是邓小平的衣服时,服务员看了好一会儿,叹息道:“我要不是亲眼看到,绝不会相信!”换句话说,邓小平所穿的衣服令人惊讶,不可想象首长的衣服竟然如此普通。
邓小平生活俭朴,还表现在饮食上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食,从不吃滋补品。作为四川长大的人,邓小平一生的爱好就是川菜,但也仅限于宫保鸡丁、麻辣豆腐这类简单的菜肴。邓小平吃饭简单,多数时间是看着孩子们吃。20世纪60年代初,工作人员担心邓小平和家人一起吃营养不够,提出让他单独吃他却不同意。有时工作人员给邓小平单独炒一个菜,他却分给孩子们,自己一口也不吃。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好了起来,邓小平家庭的伙食也改善了一些,一般情况下都是“四菜一汤”,但晚上总有一个固定的“大烩菜”,就是把中午所有剩的菜都烩在一起,热一下尽量吃完。如今已年迈的王合荣,回忆起在邓小平身边工作的日子,仿佛还历历在目。她表示,“在生活上,他从来都没提过要求,每次都是四菜一汤,一般是一个荤菜、一个夹荤菜、两个素菜。都是我们这里准备的一些简单时令菜”。
生活俭朴的邓小平一辈子也没留下什么积蓄,《邓小平文选》等著作出版后,他从来也没有领取过应得的稿费。晚年他和卓琳先后两次以“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当得知《邓小平文选》有一笔稿费还存放在出版社后,他郑重其事地把家人都召集在一起开会,他说:“虽然钱不多,但是我得捐出去。咱们来研究研究,这点儿钱能干什么,捐到什么地方去。”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把钱捐给科技和教育事业。
邓小平不仅自己生活要求简单,而且还以身作则,时常教育子女要艰苦奋斗。邓小平在与子女相处时,总是抓住各种机会,用聊天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王合荣说,1980年7月的那些日子,邓小平是与家人共同在东湖宾馆度过的,和夫人卓琳、子女,还有孙子辈。每次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吃到最后,他和卓琳都会教导孩子们将盘子清空,不要剩饭剩菜。“这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我们如今提倡的‘光盘行动’,其实在他那里一直就是家规,每每吃饭必执行”。同为工作人员的方思娥对此也有同感,“小平同志每次还教诲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一定不能浪费”。
二、崇尚阅读,奋发图强
邓小平自己喜爱读书,看马克思、列宁著作及中国历史经典书籍、中外文学名著。因此,夫人卓琳平时很注意收集、借阅邓小平喜爱看的书籍。据说,少年时代的邓小平聪颖过人,书读三遍即能背诵。在莫斯科学习期间,更是接触到大量的革命理论书籍,这给他后来的革命活动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帮助和精神安慰。邓小平看书时不死记硬背,不读死书,而是特别着眼于运用,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思考,着眼于用书本知识正确指导新的工作实践。他以读书为一大乐趣,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家里订了十多份报纸,他每天“雷打不动”,都要将它们浏览一遍,家人常开玩笑地说他是家里的“信息源”,是各种新消息的“发布官”。邓小平还喜欢看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在新著《金庸小说论稿》中提到:邓小平很早就阅读金庸小说。卓琳也曾说,邓小平在70年代后期自江西返回北京,就托人从买到一套金庸小说,很喜欢读。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时,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小说我是读了的。”
邓小平也很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学习。在每个学期结束时,邓小平要看一下每个孩子的记分册,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如优点、缺点、性格、特长等,他都要心中有数。女儿邓楠说:“父亲教育我们从来不用说教,不讲大道理,都是潜移默化中。比如管我们学习,就是学期末看你的记分册,而且看老师的评语。对我来讲,为了学期末给他看记分册,我就得努力学习好、表现好。他看一下,大多表扬,但对我们来说为了这一次就得努力,这就是压力。我们家孩子都学习好,包括我们的孩子们,学习也都很好。”女儿邓林身体多病,学习有些困难,曾几度休学。母亲鼓励她说:“要发愤图强。”邓小平却说:“不是要发‘愤’,你不是跟谁生气。你应该奋发图强,自己振奋起来,争取好的成绩。”在这样的带动和鼓励下,孩子们更以邓小平为榜样,更加努力学习。邓小平希望子女们的知识面要扩大,女儿回忆说:“父亲曾经说过,退休后想当一名地理教员,这跟他平常喜欢查看地图、学习地理知识有关。父亲有个习惯,带我们外出时之前,一定要先看地图,再用红线划出出行的路线图。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随身带着地图,随时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的方位,我想,这是他早年戎马生涯留下的生活印记。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的地理学得都很好。”
邓小平学习上非常认真,遇到不认识、不清楚的字词,就要查工具书。孩子们从小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他查字典,这也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爱查工具书的习惯,从小便学会了拼音,都是在邓小平影响之下形成的。邓小平兴趣广泛,对于体育、艺术、京戏等,他都喜欢,在担任总书记期间,邓小平看过芭蕾舞,听过交响音乐会,看过歌剧、话剧等,只要是有体育比赛,特别是国际比赛,他都要到现场观看。几个孩子从小就跟着他看演出、看比赛,女儿邓林说:“父亲平常看各种演出时都带着我们。所以我们家的孩子知识面就比较宽,爱好也比较广泛,什么都能说上来点儿。”
三、“按政策办事,不搞特殊照顾”
邓小平一向是公事公办,一丝不苟,不搞特殊。1951年,作为西南地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邓小平,正领导着西南地区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一天深夜,邓小平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只见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办公桌前,神态严肃,目光深邃,手握羊毫,一字一句地写着:“按政策办事,不搞特殊照顾”“一切家产全部分给农民”。广安县委、土改工作队接到邓小平的信后,深受教育,非常感动,立即按邓小平的指示办事:9户农民搬进邓小平旧居居住,正房留下两间做村办公室。
邓小平对夫人卓琳的要求就是:“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这也成为卓琳一生的准则。卓琳既是邓小平相濡以沫的伴侣,又是共同奋斗的战友。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后来进入和平年代,她同许多嫁给领导人的妻子一样,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付出了许多牺牲。对此,邓小平的妹妹曾说过:“我大嫂这个人,她从来不给我大哥添乱,她不去参政,她就做好她的本职工作,她该做的那份工作。我大嫂那人就是这样,也很守规矩,而且她特别体贴我大哥。”这比千言万语更感人,成为卓琳一生最动人、最素朴、最概要的写照。
邓小平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按规矩办事,认真对待,从不插手工作分派事情。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主政大西南,他的弟妹们就来到重庆,满怀希望地请大哥帮忙介绍工作。热情接待之后,邓小平就严肃地对他们说:“共产党的工作从来不白给,组织上首先要进行政历审查,合格了才有资格参加工作,你们应该去考干部学校,考上了就有机会参加革命,没考上就自谋出路吧。”他接着说:“中央、毛主席把西南交给我来主管,西南这一方的规矩是我来拍板制定的,我制定的规矩我首先来破坏,今后如何号令三军?弟妹们,请你们理解大哥。”于是,邓小平的弟妹们认真准备,跟其他人一样,参加考试,分别考上了西南革命大学和西南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先后走上了工作岗位。
邓小平还有一个弟弟邓蜀平,曾当过国民党广安县政府官员,染上抽大烟的毛病,是当地的一个小地主。重庆解放后不久,邓小平写信叫他来重庆,但他就是不来,邓小平知道后,派人把弟弟从广安武装押送到重庆,邓小平严厉地对他说:“你属于国民党旧职员,但还没有做什么坏事,应该好好地改造思想。首先要紧地是戒掉大烟,老老实实做人。”在大哥的管教下,邓蜀平下决心戒掉了大烟,后又到重庆郊区的农村劳动改造了一年,凭自己的能力,考取了西南革命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六盘水下面一个偏远的县里工作。邓小平还有一个小舅舅叫淡以兴,一直在广安老家务农。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虽然没有答应接他出来的要求,但很关心他的生活,每月都要从工资中寄钱给他,直到他终老。1980年,淡以兴的老伴带着初中毕业的孙子淡明华去北京找邓小平“要工作”,结果没有着落。后来,淡明华从部队复员回到广安,四年后广安织布厂招工,才去当了一名普通工人。邓小平的妹夫张仲仁曾回忆说:我从人民大学毕业以后,想去中央办公厅工作。老爷子问我说,他们分你去哪里?我说去国家档案局。他说也可以。后来张仲仁就一直在四川省档案馆工作。邓小平八十寿辰时,各地的兄弟姐妹赶来为他祝寿,邓小平特地手书八个大字赠给弟妹们:“实事求是”“无私无畏”。
四、尊老爱幼,温馨和睦
在邓小平的大家庭里,年龄最长的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夏伯根仅比邓小平大五岁,是重庆一个贫苦船工的女儿。1950年,邓小平就把夏伯根和自己的两个妹妹从老家广安接到重庆,1952年又一同到了北京,此后就一直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全家人对夏伯根都很尊重,邓小平夫妇和儿女也随孙辈们一道称她为“老祖”。卓琳与邓小平继母夏伯根五十多年融洽的婆媳关系颇为世人称道。卓琳是有着较高学历的知识女性,但她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尊敬、善待夏伯根,并在邓小平过世后,奉养百岁高龄的夏伯根老人走完最后一段人生,着实难能可贵。
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了保护家人,邓小平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1969年夏天,处于特殊状态中的邓小平得知儿子邓朴方伤残情况后,亲自致信毛泽东,请求组织上出面帮助解决邓朴方的治疗问题,为此毛泽东和周恩来都作了批示。后来得到通知说,邓朴方将被送到南昌同他们一起生活后,他致信汪东兴说:我们深切地期望,邓朴方能够治好。现在病情既有好转,可继续治疗下去,必能渐见好转。所以,我们恳切希望他能在现在的医院里继续治疗下去。不久,邓小平就照顾邓朴方一事,再次致信汪东兴说:我们上次给你写信,希望邓朴方能够继续治疗,现在既然无法继续治疗,我和卓琳再三考虑,觉得还是把邓朴方接到我们住地,同我们一起生活较好。我们请求组织上派人把邓朴方送到南昌。6月,邓朴方被从北京送到南昌,自此邓小平和家人悉心照看邓朴方。邓小平曾给毛泽东写信:我希望能和子女们靠近一些,特别是两个较小的孩子。我们岁数大了,不免为儿女挂心,希望他们能分配到我工作的附近。这些就是我的一些心事,顺便向主席诉说。
在记录邓小平访问美国的电影纪录片《旋风九日》中,有一幕他在美国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后上台亲吻不同肤色儿童的动人场面,解说词说:“无论走到哪里,他从不掩饰对孩子的喜爱。”是的,邓小平爱孩子,在国内考察和出国访问是这样,在家中也是这样。邓小平和卓琳的五个子女,除了战争年代寄养在老百姓家中和新中国成立后住校学习外,都是随父母生活长大。此外,还经常有亲属和战友的孩子住在家中。从在江西劳动时起,邓小平家中陆续有了四个孙辈,像接力一样,每个孩子出生不久就被送到邓小平夫妇身边,由他们亲自“照料”。家属和工作人员曾回忆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压力多大、工作多忙,只要一看到孩子,老人脸上就露出笑容,总是那样慈祥。在《邓小平》画册中有一幅他与孙子孙女坐在家门口台阶上的合影,每个人都是那样地自在开心,邓小平俨然是孩子们中的一员。他喜欢孩子,但不惯纵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学到做事的本领。1992年2月18日,邓小平来到位于上海南京路上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文具柜台,借钱买了四包铅笔和四块橡皮,送给孙子们。他对孩子们说,铅笔是让你们好好学习的,橡皮是让你们明白,错了就要改。他还对孙辈们说:“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
尽管邓小平晚年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仍然以自己的努力营造着家庭和睦和谐的气氛。邓小平享受着传统中国人“四世同堂”的福分,上有“老祖”(夏伯根),下有孙子孙女,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可谓儿孙满堂,幸福之家。每天晚饭,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从国家大事说到社会新闻。邓小平从不发表意见,只是默默地吃饭。但他喜欢这种轻松活泼、温暖融洽的家庭气氛。有时饭桌上少了几个人,大家说话少了,他就会说:“哎呀!今天怎么这么冷冷清清呢?”没看见哪个孙子,他也会关心地问:“到哪里去啦?”
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把民族、国家、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但同样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注重家庭和睦与幸福。邓小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邓小平是一位伟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普通人的平常心。邓小平少小离家,南征北战,但对自己的家庭却是特别地珍惜,对于自己的亲人也总是牵挂在心。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人民的儿子。在晚年,他希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样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在家享受爷孙同饮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