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重返京师官场
十五年底或十六年初,或许绍兴的新居尚未落成,而余姚的老家也有所不便,因此王守仁转到了杭州西湖畔的寺庙中养病。[37]这一时期,《年谱》记载的资料比较少,仅说王守仁“往来南屏、虎跑诸刹”,他在醉心的山水中颐养性情,寄托思绪。
笔者推测,这一年间,王守仁或在浙江等地漫游。[38]
十六年冬,王守仁从会稽前往天目山,入震泽,在那里遇见都穆。他们登天目山,遇到大雪,再到虎丘。两人交流,或许还回忆起当年“科场案”的往事,相互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39]
到了十七年正月,王守仁在杭州,说是养病。写有《西湖醉中漫书》,又有《西湖》(画舫西湖载酒行)、《夜归》(夜深归来月正中)、《无题》(江上月明看不彻)等诗。[40]
弘治十七年春夏,王守仁显现出重新入世的动向。闰四月,内兄诸用冕到余姚,大概是有应试之举,出江西赴南京,顺便探望自己的妹妹一家。临别之际,王守仁送别于若耶溪,赠诗,有曰:“玉宫桂树秋正馥,宸上高枝堪手折。携向彤墀献天子,金匮琅函贮芳烈。”
这是对诸用冕的期待,也显示了王守仁内心的向往,表明自己不日要回京,回到垣南草堂。[41]
要建功立业的理念,又促使他回到现实的世界,回到现实的官场。
总而言之,在弘治十二年中进士以后,王守仁周旋于官场、文坛,寺庙、道观,处理了工程、文书、兵马、刑法等事,遍历了中原和东南大半个中国。有了实际的经验和阅历,身体的状况也起着变化,在现实与理想、神仙和佛教的世界中,追寻着生活的目标和思想的理念。生命和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在思考和探索,有着各种尝试、变化、彷徨和迷茫。但是,理想的光从未熄灭。这一切,在弘治十七年,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所谓“三十而立”,三十多岁的王守仁,在探索中逐步确立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