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初心不改二十载,江湖代有才人出
2001 年,敏捷宣言发布,17 位大咖逐渐为实践者所熟知。是年,少数密切关注大咖动向的国内从业者已在开展自发实践。2005 年底,诺基亚杭州研发中心开始国内首个Scrum试点项目。2008 年国内敏捷氛围渐浓,众多敏捷爱好者聚集在上海苏州河畔,靠着社区的力量发起了国内首次敏捷实践者聚会。敏捷进入国内,并不比国外落后多少年。然而,在热闹喧嚣的背后,却是某种常识的普遍缺乏。因为种种原因,国内实践者提及敏捷宣言,言必谈四大价值观,却似乎总是会遗忘价值观上下方的两段文字。提及 12 条原则的,也并不多见,会关注敏捷宣言网站上那篇“敏捷宣言背后的历史”内容为何的,就更少了。
就敏捷在国内发展而言,大致经历了 21 世纪初以面向对象和极限编程爱好者为主体的那几年,国内最有名最为人知的要算是思特沃克公司的一众咨询师,彼时他们还发起了名为“敏捷中国”的邮件讨论组,后来还主办了同名会议。随后,以诺基亚为代表的通信企业则选择了以Scrum为主体、辅以极限编程等实践的敏捷之路。到 2012 或 2013 年期间,大卫·安德森的国内拥趸开始推崇其所创建的看板方法,因其主张不直接改变组织现状、进化而非变革的温和派主张,收获了不少追随者。同时段,大规模敏捷开始成为热门话题,SAFe一骑绝尘,LeSS穷追不舍。至 2016 年,随着云计算风潮的兴起,主张打破研发与运维之间隔墙的DevOps以一种后续者姿态出现,但风头很快就盖过了敏捷。同年,杰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拥抱敏捷”在此掀起了敏捷的热潮,将更多研发外部门卷入进来,敏捷文化、敏捷组织、商业级敏捷等术语都成为了热词。
2015 年,我开始负责IBM的大中华区敏捷与DevOps卓越中心,我们急需敏捷顾问。然而,放眼望去,经验丰富的老手就那么些个,要么自己开咨询公司,要么执掌某企业敏捷业务。虽然敏捷的群众基础很好,有很多有志于成为敏捷教练的实践者,但能够不执着于某一种敏捷方法、拥有较宽广视野、较丰富的多种敏捷方法与实践混合实施经验的中间层实践者,这个最适合做敏捷教练和顾问的群体,人数太少。也因此我创建了“敏捷教练小伙伴们”微信群,试图为国内敏捷教练群体的发展贡献自己那一点点微薄的力量,惭愧的是,成果寥寥。所幸,多位业内有识之士今年共同发起成立了CAC中国敏捷教练联盟,同样旨在凝聚社区和企业的力量,为国内敏捷的发展助力。
作为国内这段敏捷历程的亲历者之一,虽然没有资格去概括它,但也可以讲讲我心目中的遗憾。敏捷运动初期,敏捷是以一种挑战者姿态出现的,挑战各种门径式、文档驱动的瀑布型软件开发模式。然而在敏捷逐渐成为共识的时候,敏捷从业人士似乎却仍停留在过去那个挑战者时代,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直在抗拒将敏捷方法和实践正式化、规范化、流程化。用创新鸿沟的理论来讲,要跨越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鸿沟,我们是需要降低敏捷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参与到敏捷运动中来,并能够切实从敏捷实践中收获价值的。至于敏捷的规模化,近些年来,能够理解和认可规模化敏捷的实践者们倒是越来越多,毕竟,不只是敏捷企业要考虑是否扩大规模的问题,也事关大企业是否有资格做敏捷的问题。实践者们总不能一边坚持敏捷的普适性,另一边又去否定大型研发企业实施敏捷的权利啊!
而这一切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回归到敏捷的初心去看看,到底这 17 位大咖发表敏捷宣言时他们的考虑和主张是什么。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素材,让我们得以了解这 17 位大咖当时的想法。17 位大咖,他们当时的年龄看样子估摸着是从三四十岁到五六十岁不等,都有着丰富的软件开发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JUnit、Wiki等好用的工具,并将自己的经验提炼成了故事扑克等实践以及Scrum、极限编程等方法论,他们是真正秉承着敏捷宣言中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的精神。而他们所坚守的或者说他们的初心,则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软件开发方式,造福程序员、提升效率、提高质量,真正从敏捷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今年是敏捷宣言发布第 20 年,IT或者说软件领域已经从互联网时代跨过云时代并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软件研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好几名宣言签署人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谁来继承他们的衣钵呢?也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 17 位大咖其实也是在解决软件研发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的那些方法论和实践,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只要我们能秉承这份初心不改,就必然还会持续涌现出更多新的大咖带领大家继续前行!
徐毅
副秘书长兼专家委员会委员
CAC中国敏捷教练企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