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行动力就是变现能力
很多人眼中的一夜“爆红”,其实是夜夜坚持。很多人“夜来思量千条路,明朝依旧卖豆腐”。没有行动力,一切都是“白搭”。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有想法的人,缺的是能把想法真正落地的人。想法落地需要行动力,行动力也决定了个体的变现能力。当行动力比较差时,如何增强行动力呢?
1.3.1 如何心无旁骛地做事
有人问我:“我的行动力很差。你写了那么多书,行动力那么强,怎么做到的?”
我说:“因为‘傻’……”
如果人生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精明”地活着,另一个是“傻傻”地进步,我建议选后者,因为“傻”是增强行动力的好方法。
工作时,有个“精明”的“老油条”当着领导的面说:“任康磊工作出色,能不能总结经验方法供同事学习呀?”
我当时“傻”,乖乖地把经验全都整理出来和同事分享了。
后来那“老油条”说:“让这小子出风头!他都教给我们了,看他以后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创业后,有个“精明”的咨询公司老板对我说:“有个项目,要看你的水平,把你的方法论总结发给我看看吧。”
我当时“傻”,乖乖地把600多页PPT全都给他了。
后来那个老板再没联系我,看他朋友圈得知他接手了那个项目,背景中放着我的PPT。
从工作到创业,我一直“傻”到现在,不过傻着傻着,我成了畅销书作家,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头部IP,商务合作不断。而当初的“老油条”同事一切照旧,咨询公司的老板濒临破产。
很多人说晚清名臣曾国藩不会打仗,因为他是文官出身,连马都不会骑。但曾国藩却率领湘军战胜太平天国,立下汗马功劳。曾国藩用的方法是“结硬寨,打呆仗”,这种看似最“笨”的方法,却最有效。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有时傻一点,不是坏事。有时太精明,反而不是好事。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自作聪明的人,缺的是敢于承认自己不够完美,又愿意傻傻坚持的人。
某线下课程机构拉我进讲师群,讨论进军线上的宏图大业。机构老板看我做线上课程的经验足,便主动找我聊这方面的内容。第二天我就给了他一个方案,然后就没了动静。后来我看讲师群里大家每天都在聊伟大的理想,聊正确的废话。从春节聊到年底,聊了一年也没见谁真正做出什么。
群里有人说:“线上课程赚不到钱了,只能引流。”很多人表示认同。真的吗?那为什么很多人的线上课程依然有不俗的收入?按这个逻辑,图书行业早就该没落了,如今谁还看书?可为什么很多人还能靠出版图书收入不菲?
人们总喜欢说选择大于努力,意思是过得不好时,可以怪自己的选择不对。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说人力资源管理员是文员,自己做不好是因为选错了职业。同样是人力资源管理员,我朋友圈里年薪超过100万元的有10多个。收破烂的,说选错了行业,赚不到钱。同样是收破烂,每个城市都有“破烂王”,业绩上亿元的不计其数。
少想点,多做点,把时间用在把事情做好上,把精力用在如何成为头部上,不是更好吗?行不行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上一份工作入职时,老板已72岁,他48岁才开始创业。年逾古稀的他经历了无数沧桑,看起来质朴无华,实际却满含智慧。我和他聊天时,他也经常形容自己“傻”。
他说:“当初真傻,不会喝酒,也不像别人会经营关系,业务发展没别人快。”
实际上,这家公司的主营产品已经是同类中的世界第一。
他说:“当初真傻,如果做房地产,现在我们资产已经……非要做A项目。”
实际上,A项目非常成功,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中国的唯一。
我问他事业成功的秘诀,他的回答简单而淳朴:“干什么,就好好干。”
“干什么,就好好干。”其实不需要太精明,反而需要一点傻气。
这位老板的创业人生,让我想起了鸭子定律。我们看到的鸭子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在水面下却一刻不停地拼命划水。很多人只看到别人表面的光鲜,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付出。
傻,其实是一种做事的智慧。
李嘉诚曾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让别人多赚一点。很多人做生意只想着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考虑上下游利益,结果没多久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李嘉诚则宁可自己少赚一点,让合作伙伴多赚一点,这样,大家才愿意和他做生意。他的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七分聪明,三分傻。
聪明过头,精于算计,吃亏的是自己。
带点傻气,埋头苦干,反而有所收获。
有句心灵鸡汤是这样说的:人要拼命努力,才会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
用“拼命”来形容“努力”其实并不准确,还会吓退很多人。普通人的生活学习又不是打仗,没有你死我活,拼哪门子命呢?
不如说:人要傻傻地努力,才会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
做人不如傻一点,傻傻地努力,傻傻地做事,傻傻地学习。
少说少想,多学多做,普通人才更可能做成不普通的事。
1.3.2 行动力弱,怎么办
很多人问我:“任老师,为什么感觉你总是很有冲劲?为什么每次见你你都精力十足?为什么你那么有激情?为什么你做事有这么强的内驱力?”
我说:“因为没有安全感。”
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工作狂”,我确实是个对做事乐此不疲的人。经过反思,我的结论是由于成长或经历等原因,我缺乏安全感。这种底层感受被放大到情绪上,变成了一种情绪能量,推动着我行动。
想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给了我强大的行动力。我的家庭比较特殊,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家里经济条件一般,除了温饱,其他都是奢望。这也许是我比较喜欢“折腾”的源动力,别人家孩子过得再怎么不好也有父母支持,多少有种安全感,而我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
我上大学时,别的同学不愁吃穿、安心学习,我为了赚钱,业余时间发过传单,做过导购,当过家教,卖过电话卡,摆摊卖过饼干,还帮学习班招过生。后来奶茶刚兴起时,我和同学合伙在学校周围开了3家奶茶店。快毕业时,我赚了十几万元,当时天津市区的房屋均价才四五千元。
毕业前,我借了几十万元做了个B2B(Business-to-Business)项目,我拿下了天津总代理,结果借来的钱全赔进去了,还欠了几十万元的债。我后来进入人力资源领域,就是因为有这段经历。毕业季时我的同学都在找工作,而我在创业做那个B2B项目。我赔钱的时候,毕业季招聘过了,工作也不好找了。
我甚至一度去了洗浴中心做服务员,因为那里管吃管住。当时那家店还没开业,我就一直跟着培训。没等正式上岗,我发现隔壁超市在招储备干部,就过去应聘了,后来才知道那个超市在世界500强里能排进前50名。上岗后,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拼命工作,因为我不仅要还债,还要生存。
因为我应聘的储备干部是零售行业的基层岗位,所以工资特别低,我拿了半年1 250元/月的工资。我租的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阁楼每月的租金是600元,当时别说还债了,我连饭都吃不起。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能体会到那种绝望,除了拼命工作,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店长看我工作很努力,觉得可以委以重任,就把我调到人力资源部,从此我一直从事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到现在。
经历过那段很黑暗的时期,我是真的怕了,觉得不“拼命”不行。凭着这个劲头,我26岁时就成了一家员工超过3万人的大型上市公司总部的人力资源总监。我比别人早了10~20年得到这个岗位,不过,这也让我比别人更早体会到什么叫职业瓶颈期。
职场是有天花板的,我又不安于现状,怎么办呢?还完债后,我买过股票、买过基金,几乎尝试过各种主流的投资方式。2018年,我融资、融券、买股票,赔了100多万元。
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今天,我有不少成功,也有不少失败,但无论如何,我的梦想和行动力没有丢。所以我的竞争力在日渐增强,影响力在逐渐增大,思考力也在不断升级。总结下来,我的行动逻辑如图1-5所示。
我的行动力的来源实际上是一套“算法”。对现状的不满促使我为自己不断设定目标。“缺乏安全感+设定目标”,让我具备了非常强的行动力。行动力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失败时,失败反而会进一步激发我的行动力;取得成功时,我就设定接下来的目标。这套“算法”自成一个增益式闭环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图1-5 动逻辑图
其中,从缺乏安全感到强行动力,是借助情绪能量的过程。什么是情绪能量?情绪是人类最大的能量来源。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情绪=期待-现状。
期待与现状之间的差距越大,产生的情绪越大,情绪带来的能量也就越大。我总是有意无意地让期待值更高,让现状值更低,于是不断产生对现状不满的情绪,从而驱动自己不断设定新的目标。缺乏安全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期待值,降低现状值。
实际上,情绪不仅与人的行为有关,还与人的记忆有关。很多人记不得多年前某件事的具体细节,却能记住当时的某种情绪,当时的情绪越激烈,与情绪关联的事物越重要,记忆越深刻。
美国心理学家基思·佩恩(Keith Payne)曾研究过情绪记忆法。佩恩发现,情绪记忆是人类最难刻意忘掉的记忆。《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针对情绪记忆发起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情绪记忆是一种“越想忘掉越忘不掉”的记忆。
所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他们明知道做某件事对自己来说是好的,但就是不愿意做这件事,例如明知道学习对自己有帮助,但就是不愿意学习。我说是因为他们对做某件事毫无情绪或抱有负面情绪。例如学习,2018年高考,河北考生王心仪以707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她的一篇《感谢贫穷》打动了无数人,其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乎两种结果: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后者。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战国策·秦策》中有云:“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它的意思是任何事情到了圆满时,接下来必然会走下坡路。当人们认为自己站在山顶时,不论怎么走,都是下坡路。要想走上坡路,就要让自己时刻保持“缺”的心态。
就像学习,如果人们学习时觉得很舒适,没有情绪上的波澜,说明自己还待在舒适区,这时候学到的通常是自己以前已经知道的知识。学习新事物一定是带有情绪的,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人通常带有正面情绪,不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人一般带有负面情绪。
1.3.3 有拖延症,怎么办
许多人给自己制定目标后,拖延症发作而导致目标没达成。为什么人们总乐于做那些与目标无关的事情?比如看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等。因为这些事情改变了人类大脑的“快乐机制”。
天然的“快乐机制”是用来奖励人的生存和繁殖行为的,比如吃饭、性活动等,它使人类大脑产生舒服的感觉。这种“快乐机制”通过化学物质“多巴胺”来传递。但那些与目标无关的事情对大脑“快乐机制”的刺激远比人类正常活动的刺激快速、强烈得多。当人习惯于这种外界持续的强刺激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就很难再满足于天然的“快乐机制”产生的兴奋感了。
当人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得感受和体验的快感时,就喜欢享受当下的小事情给自己带来的即时的满足感。例如有人想考英语六级、想考研、想考博,这一定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看书、学习和不断练习的过程才能达成。
但人们往往看一会儿书就忍不住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聊几句天。因为通过做这些简单的事情,人能获得“即时的满足感”,而阅读、学习、提升自己带来的都是“延时的满足感”,短时间内不会让自己收获很大的满足感,所以人们就很容易放弃、拖延。
人之所以会有这种天生的“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感,是由人类生存和演化的天性造成的。几百万年前,人类还在茹毛饮血,资源稀缺,吃了上顿没下顿,大脑就会持续分泌化学物质,促使人类去寻找并摄入食物,食物的热量越高越好,脂肪储存得越多越好。如果没有这种机制,人类可能存活不到今天。
可远离原始社会后,人类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控制单元,人类学会了计划,学会了为达成长期目标放弃短期利益。但人类大脑中原始的那种机制并没有消亡,它依然在时刻与更高级的控制单元争夺身体的控制权,促使人们孜孜不倦地寻求即时的满足感。
婴儿刚出生时最原始的生理反应就是哭和笑。饿了就哭,不给吃的就一直哭,吃饱了就笑,这就是即时满足的反应。同样,如果一件事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反馈或成果,人们就很容易偏向于先做那件事。
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一个小时很难,而磕一个小时瓜子却很容易。因为每磕一个瓜子都有即时的回报,每个磕瓜子的动作都会得到相应的一粒瓜子吃,大脑的即时满足感很快就产生了;而学习一个小时,得不到明显的成果或反馈。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打开手机想要背单词,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微博和微信;为什么有人打开电脑想听讲座,却不知不觉地看起了电影和电视剧;为什么有人晚饭吃了不少,睡前却还是管不住自己伸向零食的手。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大脑的“原始机制”在作怪。
那么,要如何克服这种“短视”呢?简单说来,就是想办法用“延时的满足感”来替代“即时的满足感”。延时满足绝不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只是适当地迟一些再满足,需要和自己的大脑做一个约定。
美国作家凯利·麦戈纳格尔(Kelly McGonigal)在《自控力》中提到一个方法:等待10分钟。在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如果10分钟后还想要,那就可以拥有它,但等待的这个期间要时刻想着长远利益。这条策略可以总结为:创造一点距离,让拒绝变得容易。
这个方法还可以运用到那些“我要做”但又拖延的事情上。对于这类事情,你可以告诉自己:先坚持做10分钟,10分钟之后如果觉得不想做,就可以放弃。但通常只要不是特别厌恶的事情,开始做了以后就很容易忘记10分钟的约定,不知不觉就会做很久。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执行。实际上难执行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延时满足的估值不同,人们会不会做出延时满足的行为在于人们对行为在未来的估值的高低。
例如A对B说,1年后,我给你1千万元,条件是在这1年里你不能使用手机。1年不能使用手机的条件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非常苛刻,B能做到吗?这要看1千万元对B的价值高低。假如B是马云,1千万元对他来说价值太低,他大概率不会理会这件事;假如B是个普通上班族,1千万元对他来说价值很高,B大概率能做到。
人的大脑习惯给未来地奖励打折,但每个人给出的折扣率不一样。有的人折扣率比较高,未来的奖励对这类人的价值很低,所以他们比较容易选择屈从于眼前的诱惑;有的人折扣率比较低,未来的奖励对这类人的价值很高,他们更关注未来的奖励,并会耐心等待它的到来。
当我们受到诱惑,要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可以尝试想象一下:我们的行为意味着为了即时满足感而放弃了未来的奖励;想象我们已经得到了未来的奖励,未来的我们正在享受着自控的成果。问一问自己,你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我们的即时满足感吗?这套方法是为了增加“未来的奖励”的价值,降低折扣率。
人们对未来的期待越大、越明晰,折扣率就会越低,人们就越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而追求长期的利益。所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非常重要。只有真正想要的东西能触发内心的动机,为了它,人们才有可能放弃即时的满足感。当一个人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能够时刻警醒自己时,他就可以“以终为始”地做那些重要的事。
1.3.4 自制力差,怎么办
许多人把自己的行动力差归因为自制力差或自我管理能力差。例如有人喜欢玩游戏,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管不住玩性;有人喜欢吃,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管不住嘴;有人想好好做事,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这类人的心中有这样一种假设:只要自制力强了,能够管得住自己了,我就可以……,然后可以……,就能够……
于是这类人通过网络、培训班等各种途径学习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仿佛他们学成后,自制力就强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改变了。而现实往往是他们学来学去,最后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他们学习时不努力吗?不是。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其实和自制力的强弱根本没有关系。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备战高考的那段时间几乎是自己人生中学习力和自制力的巅峰时期。那段时间自己似乎每天都可以没日没夜地做很多题,可以学习到很晚,到了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能够继续奋战。
奇怪的是,考上了大学后,不如以前那么紧张了,大部分人却变得懒散了,没有了之前的冲劲和毅力。这类人在假期中的状态更糟,暴饮暴食、熬夜看剧、晚睡晚起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目标了?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是结果,并不是原因。人们以为问题的核心是曾经自制力非常强的人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制力变弱了,这其实只是假象。真相是,保证人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制力。
想一想高考前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人们被动地养成了多少习惯?大家每天规律地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需要学习或复习什么,老师们替我们规划和安排得非常好。
在那种环境下,人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就像每天早上起床后都去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想一想人起床后刷牙洗脸的过程,即使我们睡眼惺忪,这套流程也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地执行下去。这个过程需要自制力吗?
同样,高考前的复习生活,不需要太强的自制力。但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变得比较自由了。没有了高中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人们便忘记了那些被动养成的学习习惯,于是出现了各种自我放纵的行为。
另一个误区是,人们以为自制力一旦形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就像肌肉力量一样。这个结论已被诸多心理实验证实。当人们饥饿难耐,面对一桌全都是自己喜欢的菜肴时,本来可以随便吃,却偏偏告诉自己要克制,不能吃;当人们在一个本来可以休假放松、享受生活的时刻,偏偏告诉自己要克制,不能休闲、不能玩。
面对这样的情景,人们每拒绝一次,其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对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人们会“累”到无力抵抗。自制力的强弱与智商一样呈正态分布。确实有人自制力超群,也有人自制力极差,但这两部分人在人群中都占较少的比例,绝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状态——不好也不坏。
肌肉力量有极限,自制力也有极限。生活中,人们面对的诱惑非常多,靠后天锻炼养成的自制力根本不够用。其实,精英群体的高效率并非因为其拥有超强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的习惯体系。明确如何用有限的自制力构建习惯体系,形成自主自发的行为,才是好好做事的关键。
如何养成好习惯?我认为,一般可以从认知、行为和奖励3个层面入手。
1.认知
认知是养成习惯的顶层条件,是指自己向自己解释“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早睡早起对身心健康有好处。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每天学习两小时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对事业发展有好处。
相反,为什么有人对养成早睡早起和每天学习两小时这种习惯并不在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骨子里不相信这与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有关系。实际上,它们有没有关系是“事实”,人们认为它们有没有关系是“信念”。强化信念有助于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
2.行为
养成习惯必须有规律地重复某个行为。例如,有人回家一开电脑,就会不自觉地先打开游戏;有人一到办公室,就会不自觉地先泡一壶茶。在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中,自制力就是用来修正那些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旧行为,并将其替换为新行为的能力。
如果你平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这个环节你会比较痛苦。例如你平时有睡前一小时玩手机的习惯,现在要改成睡前一小时看书。这将是与旧习惯的反复拉锯的过程。因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需要自制力去纠正旧行为,还需要在新行为结束时获得一定的正向反馈。
3.奖励
奖励是养成习惯的重要一环。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带来的奖励往往即时且明显。好习惯难以形成,恰恰是因为好习惯的短期奖励不够明显。
健身、学习、写作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就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大部分人不能。所以我们需要适时给自己一些奖励:例如记录每天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朋友圈鼓励一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顿好吃的庆祝一下等。
人们每天绝大多数的行为源于习惯,就连思考本身也如此。在驱动行为方面,养成习惯比提高自制力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