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宗教知识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大约兴起于公元1世纪左右,是以逐渐在印度各地出现一大批不同种类的经典为标志。这些经典都是借佛的名义,宣扬新的思想。重要的典籍有般若类、华严类、法华类、涅槃类、唯识类、大集类等。它们自称是“大乘”,把此前的佛教贬为“小乘”。现在学术界也沿用“大乘”、“小乘”的称谓,但是并没有褒贬的意思。

大乘佛教在以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小乘佛教的许多内容,同时也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与小乘佛教形成几点重要区别。

第一,自度与度他。小乘比较强调“自度”,也就是自我解脱;大乘更重视“度他”,也就是拯救众生。大乘号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把拯救自己(自度)与拯救众生(度他)结合起来。同时,大乘也把修行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权宜方便)作为教义原则来看待,不把任何教条看作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大乘的适应能力更强,传播渠道更多。无论它传播到哪里,都会带上那里的民族特色。

第二,一佛与多佛。小乘认为,尽管在释迦牟尼之前还有六佛,并且未来还有弥勒佛,但是释迦牟尼是唯一现存的佛,这种信仰本质上是与教主崇拜相联系的一佛信仰。大乘则崇拜多佛,认为十方世界同时存在着无数佛;并且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不同的经典和教派,所宣扬和供奉的主佛并不一致。中国佛教也崇拜多佛,比较流行的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卢舍那佛等。

第三,阿罗汉与菩萨。小乘认为,除了释迦牟尼之外,其他人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全称“阿罗汉”。达到罗汉果位,就超脱了生死轮回。罗汉的职责,就是遵照佛祖的嘱托,常住世间,推动佛法流传,护佑众生。所以,罗汉也成为信众的崇拜对象,大乘也承袭了罗汉崇拜。在中国佛教中,流行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我国南北各地许多寺院中都有罗汉堂,供奉罗汉的画像或塑像。但是,大乘修行者的主要样板不是罗汉而是菩萨。菩萨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称“菩提萨埵”,也意译为“觉有情”、“大士”等。菩萨的修行,是以自度和度人为特点。在众多大乘经典中,所记载的菩萨也和佛一样,多得数不清。而且,相同名字的菩萨,在不同经典中有不同的记载内容。在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崇拜非常流行。最受崇拜的菩萨有四位,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各有分工,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

印度大乘佛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公元1~4世纪,是大乘中观派兴起和流行的阶段,称为“初期大乘”。中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龙树(约公元150~250)及其弟子提婆,他们主要是在解释《般若》类经典的基础上,集中阐发“假有性空”的理论。中观派的重要论书,有龙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提婆所著的《百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本质上是虚幻不实的,认识世界要避免极端。世界万物本质上是没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的区别。他们也主张“真”(出世间、佛、涅槃等)与俗(世间、众生、生死轮回)是“不二”(平等而没有差别)的。

第二阶段,约公元4~6世纪,出现讲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识缘起,集中阐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思想的各类经典,形成以弥勒、无著、世亲为代表的大乘瑜伽行派,称为“中期大乘”。瑜伽行派主要发挥《解深密经》、《胜鬘经》、《楞伽经》等经典的学说,主要著作有弥勒的《瑜伽师地论》,世亲的《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世亲的《唯识三十颂》等。世亲的弟子陈那,对因明(佛教逻辑学)有重大发展。其后著名者有无性、护法等。5世纪以后,印度的那烂陀寺(在今比哈尔邦)成为唯识学的中心。唐代玄奘曾随那烂陀寺的戒贤(护法的弟子)学习。从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兴起可以看到,大乘佛教的辨证思维水平大大提高,义学更为发展,这是与小乘佛教的一个区别。

第三阶段,从公元7世纪开始,佛教义学逐渐衰落,密教兴起,称为“后期大乘”。密教是以《金刚顶经》和《大日经》为主要经典,吸收了中观、唯识思想,并且杂糅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的某些因素而形成。密教以重视坛场仪轨、真言密咒等为特点。从13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进入,寺院毁坏、僧尼逃散,佛教在古印度本土几乎绝迹。传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主要是中国佛教中的汉、藏两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