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执行做到极致(落地提升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8.一生做好一件事

一位聪明勤奋的晚辈,曾经在三年的时间里,同时准备考下会计证、中文自考和律师资格证,他还在象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天资聪明,这是公认的事实,这几项目标他都实现了,象棋也学得不错。可惜的是,这些并没有让他的职业发展变得顺利。他平日马马虎虎,做会计会算错账;性格内向的他,从来不喜欢与人辩论,这对于做律师来说也是硬伤;文学和象棋都是他的业余爱好,根本发展不成职业。

三年过去了,他看似学到了不少东西,但也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此多的事情上,导致他的本职工作受到了影响,领导对他的态度和业绩很不满,他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可能。事后,他反省说,自己不懒,就是太贪,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如果把所有时间用于一件事上,一件正确的、需要的事情上,结果会比现在好得多。

爱迪生在回答“成功的第一要素”时,如是说:“能够将你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总想着什么事都做好,往往会一事无成;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能从平凡到卓越。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钉钉子,小小的钉子不起眼,可它能钻进木板和砖墙里,原因就是它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一个点上,垂直用力。做事与之相通,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徘徊、不犹豫,坚持到底,定能有所收获。

肖沐从地质大学毕业后,经导师推荐去了一家矿物研究所工作。这里的同事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学历,唯有肖沐是本科生。这份工作挺枯燥的,工作两个月以后,肖沐就发现不少同事都敷衍了事,随意糊弄。空闲时,有人做代购,有人炒股,或是干脆娱乐享受,研究所的工作节奏很慢,经常是几个月下来都没什么进展。

这样的环境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庆幸的是,肖沐是一个很踏实的人,心里有主见。他没有受到同事的影响,每天扎扎实实地钻研业务,同事们出去吃喝玩乐的时候,他经常独自在办公室里琢磨问题,或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详细记录着数据。同事偶尔劝他,别那么较真,差不多就行了,有些事情一时半会是做不出来的。对这样的“劝告”,肖沐只是笑笑,依旧“我行我素”。他的业务水平提升得很快,半年多以后,他负责的一个项目就出了成果,不仅在一家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有影响力的论文,还给研究所申请到了项目基金和补贴。

年纪轻轻就做出这样的成绩,肖沐并没有骄傲,他知道科研的路很长,这只是一个开始。他和从前一样,不断地钻研,做读书笔记,在实验室里反复进行着实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到30岁的时候,肖沐已经成了这个领域的知名人物,在所里的职位也得到了提升。

英国著名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如果一个人集中所有的精力和心志去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值得追求的事业,那么,他的生命就绝不可能失败。”成功向来与见异思迁、摇摆不定的人无缘,钻进一个领域,把所有精力倾注于此,才能慢慢发展成精专型人才。那些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就是凭借在某一领域高出同行一大截,从而比普通员工更有价值。有一个词语叫“聚焦”,就是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聚焦在某一领域、某一件事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一生不必苛求自己做出多少成就,单只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任何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不是非要紧跟热门行业才有前途,不管你是行政文员,还是出纳会计,或是媒体运营,从你脚下的土地深挖下去,都有可能挖出泉水。越是贪多,越是浮躁,挖一下换一个地方,到最后越容易两手空空。

社会不乏有才能的人,真正缺少的是用心专一的人。在物欲和名利的诱惑下,很多人都忘了什么是脚踏实地,也忘了循序渐进的法则,总在反复地折腾,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事实上,人一辈子所做的事情中,很多活动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几次。当你认准了一件事,抓住了一个机遇,再难也不放手,很可能完成了这件事,就奠定了你一生的价值。“一生做好一件事”,这个标准看似不高,但真能把一件事做透、做精、做到极致,却是很不简单的。

经典名著《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一辈子的著作很少,算是“产能”很低的作家了,可那又如何呢?她在文坛上的地位,是多少不入流的高产作家难以企及的。她一生都遵循着父亲的忠告:“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地做到最好。人生不一定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至少要做好一件事情,因为质量远比数量来得重要。”

生命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需要的不是“万事通”,也没有人真的能像搜索引擎一样,无所不知。要区分和去掉那些不重要的事,抛却什么都想做的贪欲,专注去实现一个目标,挖掘生命的深度。唯有如此,事业之路才会越走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