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巴洛克绘画与洛可可绘画
1.明暗交织的卡拉瓦乔——《占卜师》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他的画作中展示出的鲜明个性和强烈画风对后来的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们对他的艺术水平大加赞赏之余,同时也对他的生活劣迹大加鞭笞。《占卜师》是卡拉瓦乔早期杰作,呈现的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场景,但卡拉瓦乔却让画面质朴、自然,并由此迸射出美的火花。
1571年,卡拉瓦乔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乔镇。他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师,母亲养育着他们兄弟四个孩子。童年的时光在卡拉瓦乔的记忆中是充满了痛苦的。他6岁时父亲故去,尽管母亲仍旧送孩子到学校去接受教育,但没有了父亲的支撑,家中经济状况越来越窘迫。
卡拉瓦乔是家中的长子,这使他形成了急躁、霸道的性格。在家中,弟弟们都要听从他的命令,谁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母亲很为儿子的脾气担忧,便为卡拉瓦乔买来画笔,希望儿子能坐下来安静一会儿。不曾想卡拉瓦乔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绘画,并听话地师从于当时米兰有名的画家。1590年,母亲的去世令卡拉瓦乔分外伤心,19岁的他毅然决定离开这个对他已无任何留恋之处的家,到罗马去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罗马是欧洲艺术的中心,这里聚集着许多已成名的画家。身无分文的卡拉瓦乔在罗马街头到处打听着谁的画室最有名,谁的画室需要人手帮工。就这样,卡拉瓦乔在罗马曾给切萨利等许多大师担任过助理,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他得以从多位艺术家身上学习到了知识与技巧。1595年,卡拉瓦乔边打工边创作出了《占卜师》,这幅作品使他的艺术天赋得到了大师们的肯定。这令年仅24岁的他深受鼓舞,于是他开始独立工作,并继续推出多幅画作。罗马的一位主教收购了卡拉瓦乔的几幅画后,卡拉瓦乔的名气逐渐变大了,尤其是当他于1600年创作完成了《圣保罗皈依》、《圣彼得殉道》等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创作后,他强烈有力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他吸引来了一大批求购作品的顾客。
卡拉瓦乔成名时还不到30岁,他的年轻、尤其是他的性格让他铸成了人生中的大错,并最终葬送了自己的艺术生涯。自1600年起,卡拉瓦乔不用再为吃饱穿暖担忧了,有条件去光顾一些高贵的休闲场所了。但他暴烈的秉性注定他是个不受大家欢迎的角色,他会因为一杯咖啡的冷热、一片草坪的凹凸,与侍者、房东大打出手,并因这些小事而几度入狱“小住”。到1606年5月,他的暴烈达到了极至,因一场网球比赛的赌金,和对方发生了争执,卡拉瓦乔破口大骂之下,竟掏出刀子刺杀了对方。卡拉瓦乔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连夜逃出了罗马,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
那不勒斯和马耳他岛是卡拉瓦乔逃亡的避难地,他的生存依旧要由他的画笔来提供。他在避难地的教堂中,留下了多幅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画作。但沦入流亡的他依旧改不掉暴力攻击他人的习惯,在一次与当地军人的冲突中,身受重伤。
终日躲藏的生活令卡拉瓦乔身心疲惫,1610年7月18日,他带着人们对他褒贬不一的评价病故,年仅38岁。
很明显,《占卜师》是一幅现实生活场景的本然再现,它的画面似乎只是想告诉人们占卜师是如何工作的而已。但就是这么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细节,却被卡拉瓦乔描绘得具有了超凡的魅力。
画中的女占卜师的眼晴是斜睨的,微翘的唇角上荡起了几缕笑意,当她的左手执住男青年的手掌时,右手己在悄然地偷走他的戒指。而男青年分明是位贵胄之后,对异性的好奇使他凝视女占卜师的目光中充满了纯真与温情,丝毫没有戒备女子的高超骗技。两个人物面部表情的细腻描绘和肢体造型的精巧设计,令人仿佛被引入了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之中。
对画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也是卡拉瓦乔的独到之处。女占卜师的衣服淳朴,没有修饰的痕迹,作者力图用此表示她家境的平凡,圆润的肩部也给人一种厚实、可以信赖的意味。而男青年则衣着华美,无论是领皱,还是头上的帽子,都令人产生一种浮华、缺乏稳健的感觉。
这也为他的上当受骗做了讨巧的映衬。特别是对服装色调的设置显现了卡拉瓦乔的高超技艺。他只是运用了几种单纯的色块,就让整个画面具有了亮丽而不失稳重的特点。卡拉瓦乔对光的运用一直是后世画家最为推崇备至的技艺之一,在《占卜师》中,他设计的背景极为简洁,只不过是两束阳光的投影,却为整个画面平添了亲切自然的要素,男青年面向太阳的方向,他明亮的面目好像在昭示着他的单纯,而女占卜师却背向太阳,白皙的额头和侧颊的黑影无不隐约地透出几丝狡黠。
就是这么单纯的场景,却被卡拉瓦乔赋予了那么丰厚的内容。观者驻足画前,宛如阅读着一个隽永、自然、亲切而又淳朴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是如此地引人入胜。
或许有人指责在卡拉瓦乔的一些画中,常把男性描绘得脂粉气很重,这是他性取向扭曲的符号,但却没有人可以否认,《占卜师》及卡拉瓦乔的其他作品无不具有划时代的分量。他对光的运用,对细微之处的精巧处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鲜活再现,是他人所难以企及的,特别是作品中力度的张扬,更令人心神俱撼,为之动容。
2.“画家之王”鲁本斯——《玛莉·美第奇到马赛》
16世纪的佛兰德斯画坛贯穿了一个趋势,即与意大利绘画的对话与融合。许多从意大利深造回国的佛兰德斯画家都力图把意大利的样式主义跟本地土生土长的中世纪绘画传统融合起来,然而由于这种融合稍嫌生硬,总体来说艺术成就不大。直至17世纪初,鲁本斯从意大利回到安特卫普,方使佛兰德斯美术获得新的生命力。鲁本斯画风融米开朗基罗的力度、威民斯画派的色彩、卡拉瓦乔的明暗、样式主义的构图和佛兰德斯的传统美术于一身,被誉为16世纪末、17世纪初“诸画家之王”。
鲁本斯是后世许多画家推崇、羡慕的先师。这不仅仅是因为鲁本斯的一生创作了《玛莉·美第奇到马赛》、《基督下十字架》等诸多享誉世界的名画,还因为鲁本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拥有广博的文学艺术知识,拥有外交家的身份及完美的人生。回顾鲁本斯的一生,的确值得所有人艳羡。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年6月28日出生于榭根镇(其时的西巴伐利亚,现位于德国境内),家中有七个兄弟姐妹,家境殷实。在鲁本斯10岁时,父亲过世,他们一家搬到了西班牙属下的安特卫普。由于父母均受过教育,鲁本斯从小便也接触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在安特卫普市,他同哥哥被母亲送进了高水平的学校学习。1590年,姐姐出嫁的嫁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13岁的鲁本斯不得不给当地的一位贵夫人当随从以补贴家用。这段随从经历尽管只有一年,但却让幼小的鲁本斯见识了宫廷贵族的繁冗礼节,初步熏染了与人交往的交际风范,为他日后以外交官身份进行工作提供了帮助。
鲁本斯从小便显现了绘画的天赋,他自己也对绘画充满了热情。1591年,鲁本斯在母亲的资助下,开始了专业的绘画学习。
1598年,在著名画家温芬的倾心教育下,鲁本斯的绘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申请加入了安特卫普的画家协会,成为了一名独立的画家。意大利的艺术氛围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令鲁本斯心仪不已。1600年,鲁本斯决定前往意大利,吸收更多的艺术养分,增进更广博的艺术知识。鲁本斯的意大利之行持续了8年,这8年是鲁本斯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时间,罗马的古代雕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使他的画风具有了威严的强烈意味,艺术水平完成了普通画家向大师级挺进的质的飞跃。1608年母亲的去世,使鲁本斯离开意大利,回到了家乡。尽管仍然留恋着罗马,但他却留了下来。
这时的鲁本斯在家乡安特卫普已经名声响亮。受西班牙国王委托管理弗兰德的亚伯公爵及夫人很欣赏鲁本斯的才华,邀请他做其家族的宫廷画家。出于对家乡的热爱,鲁本斯留在了弗兰德斯,接受了这个工作。自1609年起,鲁本斯在家乡生活了10年,在这10年间,他的作品颇多,而且教堂的祭坛画占了大部分。特别是《升举十字架》和《基督下十字架》两幅作品,刚一面世,便引起了世人的注目。这两幅作品显现出来的力量与威严的恢弘气度,是以前的祭坛画所不具备的,鲁本斯的声望从此响遍欧洲。162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母亲玛莉·美第奇对鲁本斯的绘画情有独钟,盛情邀请鲁本斯到巴黎为她作画。鲁本斯用3年的时间在巴黎为玛莉绘制了几十幅情景画及人物肖像画。《玛莉·美第奇到马赛》就是在这段时期内诞生的。
从1628年起,鲁本斯受亚伯公爵夫人的委托,以外交使者的身份奔走于西班牙与英国之间,调停西英两国的战事纷争。他的艺术大师的声誉、他的优雅的人格魅力、他的得体的社交技巧,使他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外交使命,同时,他还与喜欢美术的英国国王成了投契的知音,查理一世还在1630年授予了他骑士的勋位,剑桥大学也授予了他荣誉学位。53岁的鲁本斯成了全欧洲敬重的大师。
鲁本斯的家庭生活也很美满。他的第一位妻子是一位法学家的女儿,性情温和,容貌俊俏,两人共同生育了三个孩子。1626年妻子死后,鲁本斯一度陷入了痛不欲生的境地,直到4年以后,16岁的海伦成为他第二个妻子之后,他才又一次拥有了温馨的家庭。比鲁本斯小了几十岁的海伦优雅、善良,与丈夫生育了五个孩子,陪伴鲁本斯走完了人生之旅。
1635年,鲁本斯在家乡安特卫普南郊买下了一座别墅,同海伦与孩子们过起了幽静的、稳定的家庭生活。晚年期间,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的风景画。1640年5月30日,鲁本斯因病去世。家乡的民众以悼念一位伟人的方式为他举行了葬礼。
如果说《基督下十字架》是鲁本斯最具力量与威严的作品的话,那么,《玛莉·美第奇到马赛》则是他最具活力和柔情的一部杰作。
在鲁本斯为法国皇太后玛莉·美第奇创作的24幅作品中,按照她的要求,主要反映了她“富于浪漫色彩的一生”及其丈夫“辉煌的业绩”。《玛莉·美第奇到马赛》仅是其中一幅,但也是其中最为精美的杰作。
鲁本斯的这幅画作不过是描绘玛莉初嫁亨利四世时的一个历史场景,但他却让这个场景蕴合了法国的那段历史。画中的玛莉·美第奇被饰以一件金色的衣裙,下巴微扬,眼神冷峻,迎接者伏下身子,仰视着刚到的王妃,长有翅膀的吹鼓手盘旋在她的头顶,似乎在颂扬着她的美名。这些细节都是鲁本斯为了体现玛莉·美第奇的威严与高贵所精心设计的。特别是在这个欢迎场面的下方,在一块鲜艳的红布下,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赛冬等也被画进了场景,仿佛是在暗示着玛莉·美第奇宛如神明,地位尊贵无比,就连海神波赛冬也在为她保驾护航。
事实上,玛莉·美蒂奇的一生是平淡的,没有什么建树的,鲁本斯在这幅作品中对她的颂扬应该说是与史实有出入的,但鲁本斯并没有因为这一点受到世人的批评,相反却赢得了人们更大的尊重。因为鲁本斯并没有更改史实,而是运用自己的技巧加以掩饰,运用画中的各个细节加以暗示。他这种把“事实中的小丑”变成艺术的高山的本领,恐怕还没有一位画匠能与之媲美。
鲁本斯曾经写道:“我把整个世界都看做自己的故乡。”这种自信、宽阔的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广袤视角,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雄浑的气魄。意大利的华美、佛兰德斯式的明晰和光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他创造出了乐观、脱俗、充满活力的风格。鲁本斯的作品之所以受人推崇,就在于它的活力,在于它对于生存与感受生存的重要意义的幸福感知与深刻认识,在于它对生命的赞美与颂扬,这也便是鲁本斯作品中的“甜美”表情。《玛莉·美第奇到马赛》便充分、鲜明地彰显出了鲁本斯的全部风采。
鲁本斯的作品数量颇多,“鲁本斯学”已经成为今天美术史中的重要科目,《玛莉·美第奇到马赛》也是无数美术学子们钟情的临摹样本。人们把“诸画家之王”的桂冠献给了这位欧洲美术的引航人,而《玛莉·美第奇到马赛》也成了世界美术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3.捕捉“严谨与亲和”的哈尔斯——《吉卜赛女郎》
在16世纪末期,受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北方人民,开始了反对腓力二世残害异教徒的运动。1609年,尼德兰北方数省宣布独立,诞生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由资产阶级统治的荷兰共和国。政治上的独立,经济的繁荣,相对的宗教和言论的自由,为荷兰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革命的激情、胜利后的狂欢和自由的空气,使荷兰绘画具有了新的创作灵感,画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奔放的构想,多侧面地描绘着那个充满活力的时代。
弗兰斯·哈尔斯,就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肖像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严谨、亲和、平易近人,政治家、酿造业者、商人、平民等各阶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准确而生动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可以令观者感受到荷兰取得民族独立初期的激情。
《吉卜赛女郎》是哈尔斯的代表作。画面中,因吉卜赛女郎若隐若现的乳胸,曾一度受到过宗教人士的指责,但画面洋溢出的女性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之仍能高高地站在世界美术史肖像画的巅峰之上。
关于哈尔斯的生平,相关的资料难以搜集,较公认的推测是,弗兰斯·哈尔斯大约于1582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父亲是当地羊毛纺织作坊的手工匠。1590年左右,哈尔斯全家搬到了哈拉姆,约于1600年至1603年间,他师从于尼德兰名画师曼德尔学习绘画,并于1601年,加入了当地的圣路加公会。这是一个由画家、玻璃工匠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同业会,在这个公会中,哈尔斯受到了各种工艺人士不同的艺术影响。
1617年,哈尔斯与当地一位体态丰满的女子莱内尔斯结婚,并生育了12个子女。结婚后,哈尔斯的艺术创作逐渐丰产,他创作了不少的肖像画,并在当地具有了一定的声望。在哈伦的文艺俱乐部中,哈尔斯结识了不少的艺术界人士及名人显贵,因此也使他得到了为人们画肖像的订单。1624年,当他的《微笑骑士》面世后,画作华丽的笔触、生动的线条为他赢得了高度的赞誉。此后,富商、当权者纷纷请哈尔斯上门,为自己及家人作画。而哈尔斯也以肖像画大师的身份闻名于尼德兰地区。
进入17世纪30年代前后,哈尔斯达到了他创作生涯的盛年。《军官和情人》、《小丑》、《吹笛的小孩》等一大批作品相继诞生。画面形象生动鲜活,把荷兰社会各阶层的百态人生演绎得真实、乐观、热情奔放,准确地捕捉到了人物生动的动作、表情,传达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群像画是尼德兰艺术的传统。哈尔斯在传统的构图上大胆突破,让众人物参与到共同的行为当中。如《自卫队军官》、《圣伊丽莎白医院的军官们》等,哈尔斯创造性地把红、黄、紫等艳丽的色块组合起来,让画面呈现出活泼、明朗的时代气息。
艺术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并不能使哈尔斯的生活无忧无虑,12个子女的培养便是颇令哈尔斯头疼的事情。哈尔斯的妻子是个不识字无文化的家庭妇女,文化上的差异令夫妻二人常常产生矛盾,有人曾说哈尔斯脾气暴躁,经常殴打自己的妻子儿女。1642年,哈尔斯的儿子因精神异常被医院监禁,他的女儿也未婚先孕,同时庞大的家庭开支还常会让他四处借钱买米。这对于一位年迈的艺术家而言,是颇为尴尬的事情。1661年,哈尔斯不得不向市议会恳求经济支援,并允诺为各议员作画。
年近80岁的哈尔斯被生活的重负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创作的热情。1664年,他的《养老院的女管理员》面世。作品构图严谨、简练,竖向安排的人物,黑色古板的衣服,白色的几何形围领,形式上的重复与单调,渲染了压抑、凝重的气氛,是哈尔斯晚年最为杰出的作品。
1666年8月29日,哈尔斯在贫困中逝世于哈勒姆救济院。
《吉卜赛女郎》是世界美术史中描写下层人民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作者强调着吉卜赛女郎青春的健美,并抓住了女郎俏皮、活泼而又神秘的笑意,用轻柔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热情奔放的形象。
《吉卜赛女郎》的画面可以用“生动”来形容,可以用“奔放”来赞颂。女郎红润的脸颊,生动流转的明眸,让她的开朗与活力具有无限魅力;随意飘落在肩上的曲发,无拘无束,喻示出女郎自由、爽朗的品性和追求,低胸的衣襟让丰腴的乳胸似隐似现,一股冶艳仿佛要挣破衣襟,向观者扑面而来;最为奇特的是女郎脸上那一抹神秘的微笑,俏皮、狡黠而又不乏妩媚,让人有蒙娜丽莎平民版的似曾相识之感。
画面上的吉卜赛女郎面庞丰满,敞开的胸襟使她具有一股媚态,鲜红的衣服、鲜红的嘴唇也赋予了她令人销魂的诱惑力。这与哈尔斯的其他女性肖像大相径庭,哈尔斯的笔下更多的是那些保守、传统、呆板的女性。但正是这幅作品让我们领略了作者高超的技艺和激情。在这幅画面世后,高层宗教会议上,便以“不名誉的服饰及不检点的裸露”之言倍加责斥,但这并没有阻止该作品跻身于美术精品之列。
后世画家对哈尔斯不乏赞誉:“哈尔斯凭着他绘画的才气,将他在风俗画方面的技艺推上了巅峰,其活力与自然无人可以比肩。”就连凡·高也啧声不断:“他既保持生动,又同时能冷静而精确地运笔描绘。”
无论是谁,都会被《吉卜赛女郎》迸射出的无穷魅力所震撼、所吸引,并难以抗拒。
4.古典主义绘画的创始人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
尼古拉·普桑不仅是法国古典主义的创始人,而且在法国的文化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与巴洛克画家主要的区别在于:他强调的是理性、朴素、庄重,而不是激情、华丽与夸张。他一生创作的画作不多,但每一幅都具有震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阿卡迪亚的牧人》是普桑最著名的作品。
1594年的夏天,普桑降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的维拉斯。他的父母都是循规蹈矩的普通农民,因为是家中的独子,所以,他的童年是在父母无限的关怀下度过的。少年时期的普桑性情沉静,常常坐在小窗前读书。在他16岁那年,当地的圣母教堂请来了一位画师,为教堂创作祭坛画,这引起了喜欢美术的普桑的极大兴趣。当时来的画师名叫昆丹·法林,在作画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位面目清秀的男孩躲在一旁,悄悄地看自己工作。日子久了,法林知道普桑喜欢素描的爱好,便时常给予普桑一些指点。普桑在那一刻突然感到自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唤醒,他发现绘画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1614年,18岁的普桑无法说服父母同意自己要当一名画家的志向,无奈之下,他悄然离开了家乡,奔赴了艺术之都巴黎。
满腔热忱的普桑到了巴黎才知道,巴黎有无数个像他这样揣着梦想来巴黎的青年人,也才知道生存是要付出劳动的。他开始奔走于巴黎较有名的画坊中帮工,一方面是为了挣钱糊口,更多的则是想多接触、多学习一些美术专业知识,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8年。1622年,普桑终于接到了一个为巴黎教会绘画的工作,普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日以继夜地工作了6天,便完成了作品。普桑工作速度之迅疾、技艺之高令人吃惊,而巴黎艺术圈也由此知道了普桑的大名。此后,普桑在巴黎的生活有了着落,开始接受一些绘画委托。但普桑似乎又感到了那股神秘力量的召唤,他在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深深地被其中和谐与梦幻般的美所打动,他又踏上了新的“流浪”之路。
1624年,普桑来到了意大利的罗马。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外甥听说过普桑的大名,于是委托普桑为他作画。生活无忧的普桑在罗马的艺术海洋中尽情地汲取着营养,并于1626年创制完成了他的杰作《格马尼库斯之死》。这幅作品的诞生,得到了罗马人的高度评价,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邀请,委托他为个人、为教堂作画。1630年,声名日隆的普桑娶了一位比他小19岁的女孩成婚,婚后的普桑第一次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应该说一个外国人在艺术之都罗马取得成功是不容易的,普桑之所以获得成绩,除了他对艺术的执著之外,还与他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从小喜欢读书的普桑气质高雅,谈吐得体,性情温和,这使他的资助者固定在了一个高知识阶层的群体,而且这些同样对知识有兴趣的顾客们,也往往真诚友善地对待普桑。《阿卡迪亚牧人》就是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创作的。罗马人对普桑的高度赞誉传到了他的祖国法国。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优厚的报酬邀请他回国为自己绘画。祖国在漂泊异乡的普桑心中已是个模糊的影子,罗马的一切都令他难以割舍。但慑于国王的威名,他还是不情愿地于1640年回到了巴黎。在巴黎的两年间,他接触的都是法国上层社会的有钱人,这使他又新获得了一大批顾客,1642年回到罗马后,他接到了大批来自法国的订单。这或许是他故乡之行的最大收获了。
普桑的晚年并未停止作画,他每天的生活极有规律,绘画和读书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程”。不幸的是到1660年前后,他的双手常会不自主地颤动,难以握稳画笔。1665年11月的一天,71岁的普桑去世。
《阿卡迪亚的牧人》中的阿卡迪亚,在历史上只指古希腊南部山区中心的平原,在神话传说中,那里居住着牧羊人。同时,阿卡迪亚也指人间乐园,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这里被描绘成人间天堂,这里的人们同众神一起分享着淳朴、美好、恬静的生活。《阿卡迪亚的牧人》的画面中,远方湛蓝的天空,如雪的白云,浓绿的树丛,都尽情地展示了阿卡迪亚优美的氛围,尤其是图中牧羊女艳丽的衣饰,更是为画面增添了几许温馨的意味。但普桑却出人意料地在画面的中央“设置”了一座坟墓,墓壁上刻着“我到过阿卡迪亚”的拉丁铭文,这似乎与题材中的其他要素有了冲突。但作品的艺术魅力恰恰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它以一种冷峻的理智告诉着人们生与死的必然,揭示了在美如仙境的阿卡迪亚也不能摆脱这一规则的历史本然。
普桑对画中几位牧羊人的塑造也突破了旧观念的窠臼,站在画面前方的女子没有淳朴不羁的牧羊女个性,反而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典雅与端庄。手指铭文的两人神情凝重,眼光中透出几缕迷茫,他们似乎正在冷静地思考着什么,这种场景也使这幅画具有了一层哀歌般的韵味。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普桑的画中尽管扬弃了意大利巴洛克绘画中浓烈的感情,但吸收了其丰沛的精神力量。他将严肃的、克制的古典主义结合明亮辉煌的用光纳入了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普桑使得每一种要素都完全融合于画面整体。这是他一种视觉上的聪颖,是对美的深刻理解,因此,也使画面富于理性的秩序感和至高的典雅,这是杰出的绘画技巧与才智的完美展示。
正是这种描绘现实物体的绝妙的具象手法,使《阿卡迪亚的牧人》越发地卓而不群,也使普桑成为了法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华彩巨擘。
5.西班牙的骄傲委拉斯贵兹——《宫娥》
15岁的毕加索第一次看到《宫娥》这幅作品时,便对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44次画了《宫娥》的变形画。直到1957年,毕加索终于放下画笔,道:“委拉斯贵兹的画是个谜,难以超越的谜。”《宫娥》是公认的西方美术史上最杰出的画作之一。
应该说委拉斯贵兹是一个上帝的宠儿,上帝既赋予了他超凡的绘画天才,又赐给了他平坦、幸福的人生。在1599年,委拉斯贵兹出生于塞维利亚的一个富有之家,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在小时候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天文、历史、数学、哲学等学科都是他喜欢并涉猎颇深的科目,但他最爱的,还是绘画。为了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在12岁时,委拉斯贵兹便拜在名师帕切提门下学习绘画。帕切提颇有伯乐之才,他一眼便看中了委拉斯贵兹的艺术天分,并精心培养。1617年,17岁的委拉斯贵兹取得了画家的资格,帕切提备感欣慰,并于1618年把自己15岁的女儿嫁给了弟子,并坦言:“他具有成为伟大画家的前途。”
年轻的委拉斯贵兹在塞维利亚小有名气,善于社交的他拥有许多的朋友和客户,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平稳而安静。但委拉斯贵兹对自己的期望显然更高,为了结识更多、更大的客户,也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于1622年去了马德里。国王菲利普四世偶然发现了委拉斯贵兹的一幅肖像作品,并被画面的生动所吸引。1623年,国王任命委拉斯贵兹为宫廷画师。在如此轻易地获得国王信任的情况下,委拉斯贵兹决定定居马德里。此后,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为国王及王室显贵创作的。
委拉斯贵兹性情温和,举止得体,知识修养广博高深,这令国王非常喜欢与之交谈。国王还下令除委拉斯贵兹外,任何人不许画他的画像。委拉斯贵兹的画室也是国王每日必到的地方,画室里因此专门摆设了国王专用的御椅。国王的信任与优厚的待遇,使委拉斯贵兹的创作顺利而多产,同时,王宫内收藏的大批精美藏画,如提香、鲁本斯等名家作品给了他丰富的艺术营养和创作灵感。
优裕的生活仍不能影响委拉斯贵兹追求艺术的激情,他先后数次请求国王允许,远赴意大利罗马学习并接受古罗马艺术的熏陶。1651年,委拉斯贵兹邂逅并爱上了罗马的一位女子玛尔塔。艺术的丰沛和玛尔塔的柔情使他在罗马流连忘返,以至于西班牙国王数次召他回国。国王得知他与玛尔塔的恋情并育有孩子的情况下,更是命令西班牙驻罗马大使来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让委拉斯贵兹火速返回西班牙。仅从这个小小的趣事,便反映了国王对委拉斯贵兹的信用和喜爱。
回到西班牙的委拉斯贵兹,担任了许多宫廷官职,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圣地亚哥骑士团员在西班牙是级别最高、最荣誉的称号,委拉斯贵兹对此称号极为向往。菲利普四世得知委拉斯贵兹这一心愿后,马上于1658年推荐他为圣地亚哥骑士团员,一年后,经过逐级的审查,委拉斯贵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一光荣称号。
1660年4月,菲利普四世准备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进行外交会谈,国王把前期工作交给了他最信赖的委拉斯贵兹。由于过度劳累,委拉斯贵兹病倒了,并于1660年8月6日离开了人世。
《宫娥》是委拉斯贵兹晚年的作品,也是尽情展示他炉火纯青艺术能力的最著名画作。画面表现的是宫廷生活的一个瞬间,乍看上去,这幅画很好懂。画中央是小公主玛格丽特·特雷萨,周围是她的女仆、教师、侏儒及一条狗。远处的镜中反射出国王和王后的影像。但当观者细经赏析之后,才会发现画面所包容的内涵是多么的博大、深远。首先是作者对光的把握出神入化。画布的光像有节奏的波浪,通过小公主的脸部,背景中开着的门,艺术家本人的画架边沿,映出国王、王后影像的镜子,墙上的嵌板,最后在天顶上凝聚成了一个神秘的光潭。光在画面上起到了引领视觉、激发联想的巨大作用。
其次是作者把画面上人物的地位高下做了大胆、用心良苦的精巧设计。小公主无疑是画面的主角,但国王与王后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作者以一面镜子巧妙地透射出国王和王后的影像,也隐有小公主“保护伞”的意境——即便是隐隐绰绰,国王仍有主宰一切的力量与威严。这可谓是作者对国王新颖、讨巧的卖力赞颂。
整幅作品以细腻精巧的笔触,轻快淡雅的笔风,使人物服饰描绘得质感分明,均匀和谐,层次活络,恰到好处。作者对色彩的驾驭同样令人咋舌,粉红、银灰、娇嫩的柠檬黄及宝石般剔透的翠绿,使画面交织成了宫廷色彩的生动交响曲。
作者的绘画技艺超凡脱俗。人物的衣饰真实而别致,淋漓的笔触仿佛带有一挥而就的豪放,但却令它们都具有丝绢的质感和光泽。这个被定格的宫廷场景中,人物形态各异,表情丰富,赋予了画面一种跃动的生活感。仅凭《宫娥》这幅作品,我们就可以把委拉斯贵兹尊称为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画作显现出的稳健、凝重风格,卓越的写实表现,足以令后人赞叹不已。意大利美术评论家波蒂奥尼曾这样评介《宫娥》及其作者:“这是凝固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个传奇,委拉斯贵兹的才华与这一传奇一起,载入了黄金画册。”
6.风景画之王洛兰——《魔幻之城》
克洛德·洛兰是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他的风景画富有诗意,带有传说色彩,常常在风景中点缀一些神话或宗教人物,作品既庄严整饬,又柔和抒情。《魔幻之城》便是这位巨匠的杰作之一。
洛兰是个农民的儿子,出生于17世纪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中。至今我们仍未发现洛兰少年时期的相关资料,从他成名后的作品中,约略能推测他出生于1605年,家乡的土地很肥沃,洛兰家的生活并不贫穷。在他十几岁时到过罗马,并为罗马的一位画家当过助手,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推论洛兰在少年时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绘画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水平。但他在罗马的时候,是否创作过作品依然不清楚,只知道他曾帮助其他画家描绘过画面上的风景部分。
罗马有一个最高资格与格调的艺术家团体“圣路加美术协会”,在1633年这一年,有洛兰加入该协会的记录。据洛兰的一位朋友的记事本中记载,在罗马的洛兰很得当时的罗马显贵古义多·班提波留的赏识,洛兰为他绘制的风景画不仅让他非常满意,而且罗马教皇乌尔马努斯八世也赞赏有加,罗马上流社会的王公大臣们都常常出现在洛兰的画室中,请他为自己画画。
不仅在意大利已名声大噪,洛兰在欧洲也以画风景画而著称,在17世纪30年代,洛兰还曾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创作过作品,并在西班牙小住。在1635年左右,洛兰为了防止其他画家冒充自己的作品,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作品记录。就是这个小册子使我们得以知道洛兰何时为何人创作了何作品,增加了我们对他的了解。在记录中,我们发现罗马的三任教皇、贵族、外交官都曾委托他创作过作品。据说在当时,人们要想得到他的作品非常难,“因为他这一辈子的时间都已被排满了订约”。
依旧是从其他的资料中,我们知道洛兰虽拥有了万贯家资,声誉响彻欧洲,但他为人谦逊,俭朴淳厚,与很多同时代的画家及社会名流保持着很好的友谊。但奇怪的是,洛兰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没有为自己娶回一个新娘。也从未与女模特、贵妇人们传出过绯闻——尽管这类情感在当时并不鲜见。
晚年的洛兰作品不多,《魔幻之城》之后,仅只有几幅完成。原因是他患了严重的风湿病,疾病让他难以持续地工作。1682年冬天,洛兰在罗马去世。
时隔几百年的今天,人们仍然对洛兰的艺术作品如醉如痴,有人甚至模仿着他作品中的风景与建筑物来营造别墅。这自然是因为他的作品中迸射出的丰实而平稳、静谧而祥和的光彩,令人们魂牵梦绕,无限向往。
这幅作品原名叫《丘比特城外的普赛克》,在1782年被制成版画并广泛流传时,被称作了《魔幻之城》。这是一幅以罗马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在神话中,仙女普赛克与丘比特相爱,几经周折与考验后,爱神丘比特原谅了曾背叛自己的普赛克,两人得以结合。画面描绘的就是普赛克坐在丘比特的魔城外的情景。
这显然是一幅风景画。人物只不过是风景的点缀而已。在陡峭的岩石上,丘比特宫殿高大巍峨,造型宛如战时的要塞。而作者用光与阴影、用细腻的笔触,使宫殿又好似文艺复兴时期一般精致、优雅。大海在阳光的照射下异常美丽,幽蓝的海面上波光潋滟,银花点点,宁静中透出了忧伤与愁苦的意味。坐在树下的普赛克,左手托着下颌,目光凝视着无际的大海,她的姿态与目光注视的方向,表现了她心中的忧愁,并与大海的静寂相互应和。虚幻的树木、沉稳的色彩、纵向错落的构图,让画面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忧伤的凄美。
在洛兰之后的另一位伟大画家康斯太勃尔是这样赞颂洛兰及他的作品的:“一百年过去了,他仍被公推为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家,我认为他当之无愧。”无论谁站在《魔幻之城》面前,都会与康斯太勃尔应和一句“我有同感”。
7.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夜巡》
17世纪的荷兰,宗教信仰和学术思想十分自由,受新教(加尔文教)影响,这个时期的荷兰画派崇尚现实主义风格。40年代到60年代是荷兰绘画艺术的全盛时期,《夜巡》便是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此画是描绘军人生活的群像作品,因画面涂上了一层亮油,年久呈暗黄色,故被认为是“夜景”。画面构图富有战斗性,明暗变化强烈,环境情节充满戏剧性。人物形象主次分明,个性张扬,生动传神,是一幅在人物群像上经过深思熟虑、充分体现荷兰革命时期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杰作,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
伦勃朗的一生是在富有与贫穷的交织中度过的。说他富有,是因为他拥有无人能比的绘画天才,他对肖像画、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均有涉足,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他还是一位富于创造力的版画家。说他贫穷,是指他一生没有一日不受经济窘迫的重压,没拥有过骄人的名望和地位。这一切都使他对苦难的人民寄予了同情,作品中洋溢出了向往自由、关怀大众的精神。
伦勃朗·凡·莱恩于1606年7月15日出生于荷兰的莱顿,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父亲是一位磨坊主,家境一般。少年时期的伦勃朗聪明伶俐,并由父母送往当地的学校接受教育。性格沉稳的伦勃朗喜欢绘画,经常以父母为模特画肖像画,父亲发现儿子的画颇有几分“意思”,便把伦勃朗送到了莱顿市最有名的画家斯凡尼伯夫门下学习绘画。
1631年,已经具备了相当艺术水准的伦勃朗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离家到了首都阿姆斯特丹。首都繁华的经济给伦勃朗带来了实惠,不少有钱人请他画肖像并予以优厚的报酬。在画肖像画小有名气后,他于1634年同好友的表妹萨丝佳结婚。萨丝佳年轻貌美,性情温和,拥有一大笔遗产。随着伦勃朗的绘画收入日益增多,夫妻两人在首都购买了一处富丽的房子,过起了甜蜜的生活。
厄运很快便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先是萨丝佳生的三个孩子都没成活,后来在生下第四个孩子后,萨丝佳也离开了人间。伦勃朗一边要照料出生的儿子,一边要进行艺术创作,这对他而言是很艰辛的。而1642年的不幸并不肯远走,在家庭突遇变故之后,伦勃朗的事业也遭到了空前的打击。伦勃朗接受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委托,为他们创作纪念群像,并希望他把委托人排列在豪华的宴席前。但伦勃朗并没有迎合这种庸俗的口味,而是按照自己的构想,完成了作品《夜巡》。此举触犯了订件人,伦勃朗不仅没有收到画款,还因此与富户豪门产生了分歧。
《夜巡》毫无疑问是绘画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杰作,但伦勃朗遭受打击也是难以避免的。因为伦勃朗崇尚自由,不满足于一般画家那样去歌颂冠冕堂皇的现实,而是用敏锐的目光来捕捉现实中的矛盾,这必然会与当时的资产阶级发生冲突。1652年,荷兰与英国战争爆发,这给荷兰美术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伦勃朗无法靠绘画来维持家中的温饱,便开始变卖家中的收藏品以换取面包。1660年,他把豪华的宅院卖了出去。
生活上的困顿显然没有磨灭伦勃朗的创作激情,在他去世前的十余年间,创作了《德曼医师的解剖课》、《博士来拜》、《尤里乌斯·西维利斯的密谋》等作品,并得到了后人的称赞。画面展现了伦勃朗娴熟运用明暗对比和明暗渗透的技巧,色彩与光相互交融,迸射出了奇妙的闪动的光芒。尽管伦勃朗在经济上四处欠债,但作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他的画还被意大利收藏家所熟知并购走了近200幅作品。
1669年10月4日,伦勃朗在贫困与孤独中故去,留给了后人约600幅油画、1300幅版画和200幅素描。
《夜巡》表现的是大尉班宁·柯克及麾下射击手们紧急出动的场景,人物充满了英雄气概,画面上笼罩着紧张的战斗氛围。
群像的构图显然是以班宁·柯克为中心的。大尉分开的双腿和张开的手臂给画面带来了律动感和紧张。他身边的是射击手教练,教练华美的衣饰暗示了事件的突发性。周围的士兵神容各异,生动逼真,仿佛舞台剧中的一个定格。最有意味的是画面中的小女孩的加入,这显然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惊慌失措的小姑娘在突如其来的骚动中无所适从,并和右边一条乱窜的小狗相呼应,真实而生动地凸显了射击手匆忙出发时的紧张、激动状态。作者的另一高明之处,表现在他对群像人物的位置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位法的构图方法,让两个中心人物与其他从属人物对称而又自然地配置在一起,仿佛进行曲式的动态,完美了画面的主旋律。作者对光的掌控得心应手,用集中的光线、明暗对比的法则,造成了画面无限深远的感觉。纵览这幅庞大恢宏的作品,严谨的构图、丰富而变化的色彩,赋予了画面生动与朝气,具有舞台剧般的戏剧效果。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名誉,比名誉更重要的是自由”,这是伦勃朗一生的追求,也是他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作品中透射出的现实主义绘画魅力令后人深深折服。英国美术史学家克拉克是这样评述伦勃朗及其作品的:“即便是对绘画了无兴趣的人,也会被他作品中那种富于创造的形式所感动。他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根源,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在了观者面前。”
8.“静幽与美”的大师维米尔——《厨娘》
维米尔(1632—1675年)是荷兰著名的风俗画家,也作肖像画。与哈尔斯、伦勃朗被认为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厨娘》是维米尔的杰出画作。画面描绘了一位在厨房倒牛奶的贫寒女人,作品中精细地描绘了窗棂、面包及污旧的墙面和凌乱的地面,但作者通过对光的合理应用,令观者产生了一种透明的寂静感,一种时间的流淌感,一种躯体融入灵魂的空灵感及一种世俗的崇高感。所有站在这幅杰作面前的人都会相信,《厨娘》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道最为美丽的风景。
就像无人否认《厨娘》伟大的艺术价值一样,几百年来,人们也同样无法肯定《厨娘》的创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究其原因,是维米尔一生都在与贫困抗争,这种为了生存的抗争耗去了他巨大的精力,使得他没有足够的条件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画作与生活资料。
扬·维米尔1632年出生于荷兰的台夫特,父亲是一位头脑灵活的生意人,曾开过一家小规模的旅馆,同时还兼职做艺术品的经纪商,能干的父亲为维米尔的童年提供了稳定与相对富裕的生活环境,使少年时期的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维米尔的家中常有画家出入,这种特殊的环境使他很自然地对美术产生了兴趣,而他的幼稚习作也得到过多位画家的指点与启迪。父亲的生意总是很成功,家境也越来越好,这使维米尔可以尽情地沉醉在艺术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而不必去考虑经济情况。
不幸的是,父亲在1652年去世了,年仅20岁的维米尔接管了父亲的旅馆和艺术品经纪商的工作,同时也接过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一年后,21岁的维米尔与同乡的天主教家庭的卡塔瑞娜结婚,婚后的年轻夫妇感情很好,但孩子的不断出生,使维米尔的生活压力开始加大。为了让一个又一个接连出世的孩子能吃饱穿暖,维米尔开始创作画作并卖出。这期间,他创作了《马尔塔与玛利亚家的基督》、《厨娘》等画作。他的画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好评,但由于他的画风非常细腻,技法极为精益求精,所以画作完成很慢,对家境的改善作用不大。尽管维米尔的作品稀少,但还是被艺术界所认可,1662年他被推为圣路加公会理事,1672年还被邀请到海牙,为12幅意大利名画作鉴定。1672年起,法国进攻荷兰,荷兰的经济出现危机,这令绘画市场一跌再跌,维米尔无论是日以继夜地作画,还是奔走于画作市场,再也不能让他的11个儿女吃饱饭了。
在维米尔保留下来的画作中,有人物肖像画,有宗教画,也有风景画,无论哪种画,他的画中都蕴涵了一种幽静的美,一种细致的美和对光的捕捉的精绝。但大家公认的,维米尔最为杰出的应该是描绘家庭生活的作品,《绣女红的女子》、《拿水瓶的女人》及《厨娘》,无不表现了爱的主题,美的含义。
1675年冬,维米尔终于不堪严冬的考验和生活的重负,留下了一大笔债务,留下了一大群年幼的儿女,留下了他未竟的艺术事业,离开了人间。
3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把维米尔视为荷兰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把《厨娘》视为难以企及的艺术巅峰。
维米尔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贫困,但他却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人性给予了无私的颂扬。这种宽广而善良的胸怀,也让他的作品中洋溢着祥和而温馨的光芒,《厨娘》就是这样一幅杰作。
维米尔的眼睛是犀利的,他抓住了厨房中每一个景物的细节,并用细腻、精确的笔触描绘了出来。斑驳的旧木窗,挂在壁上竹筐的纹理,粗表面包上裂开的小缝,无一不在反映着现实的真实性。而维米尔的高超之处是能在真实的基础上,挖掘出现实更深层次的含义:厨娘明亮的黄上衣似乎在告诉人们她的心境是那么的恬静、安详,地板上的小暖炉仿佛在隐喻着温馨与情感的坚实与忠贞。最令后人为之倾倒的是维米尔对光的敏锐的嗅觉:阳光穿过窗户温柔地抚摸着勤劳的女人,光线从墙上射到桌上的食物,到流淌的牛奶罐边缘的白色的反射点,光的微妙变幻在方寸之间被他描绘得精妙绝伦。我们看到的是维米尔自信地把握了每一个细枝末节,我们难以想到他遗漏了什么,我们通过画家对物质存在的尊重获得了这种美的真实、完整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依偎在了美的怀抱之中。
维米尔的画作中不常见亮丽的色彩,多呈现淡绿、淡黄、灰与淡蓝,但他对色彩有一种天生的驾驭能力,这些淡淡的色彩在光线的微妙影响下,使画作显现出一种安稳沉静、幽深美妙的气氛,这也是他作品的永恒魅力。
《厨娘》在人们崇敬的目光中,闪烁着圣母般的光彩。
9.典雅与悲凉的华托——《发舟西苔岛》
华托是18世纪第一位杰出的洛可可风格的画家,他喜欢描写上层社会生活的场面,喜欢描绘贵族男女们在田野和庭院里谈情说爱、寻欢作乐的场面,然而人们似乎总能从他画面的或朦胧或虚无的幻想情境中感受到时代的危机,这正是他比一般洛可可画家高明和深刻的地方。《发舟西苔岛》便是他的代表作。作品描绘了一对对恋人正在准备离开爱神维纳斯之岛的场景。爱情的美好与分别的痛苦在画面中交织融合,形成了抒情与典雅中平添悲凉的绝美意味。单纯的情爱具有了震人心魄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观者会不由自主地自心底涌起一股甘美与苦涩的复杂之情。
凡是看过华托画作的人,无不被画面上展现出的优雅所打动,也无不为其散发出的悲伤所感染。有人说,华托描绘的桃花源般美妙情景中的这份凄美,是他自己英年早逝的一个诠释。的确,37个寒暑,难以让才华横溢的华托留给后人更多的杰作。
1684年10月10日,法国瓦朗谢纳市的瓦匠家诞生了一个男婴,父亲给他起名叫让·安托万·华托。华托的童年是在一个生活无忧、但父母时常争吵的环境下度过的。从小体弱多病的华托,没有多少机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到野外嬉戏、打斗,更多时间是在家中读书、绘画。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无骄人的记录,但从小露出的绘画天才倒使他在家乡小有名气。1699年,15岁的华托说服父亲后,师从于当地画家热兰学画。看着儿子天天在纸上画些无法换来粮食的素描,父亲不再付给热兰学费,华托无法继续绘画学业了。1702年,18岁的华托难以抑止从事绘画艺术的热情,只身奔赴巴黎,谋求艺术出路。
在巴黎的求学之路是华托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日子。为了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他不得不从事一些宗教画和肖像画的工作。一年后,他的收入稍有保障,素描技巧也有提高,他开始到处写生,临摹提香、鲁本斯等名家的画作。颠沛的生活在1708年出现了转机,经朋友举荐,华托转入了卢森堡宫保管人奥德朗的画室,为城堡从事装饰工作。在画室工作的这段时间,华托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美术专业知识,画技飞速提高。当时的巴黎权贵都在竞相仿效国王,把艺术家请到家中,为自己的宅邸装饰,并乐意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的生活保障。国家财务大臣克罗扎显然也是这样的人,他选中的艺术家是在巴黎刚有微名的华托。当华托走进克罗扎家的藏室后,他惊呆了!这里竟有提香、凡·代克、伦勃朗等艺术巨匠的作品2000余件,华托仿佛进入了一座艺术宝库!在克罗扎家中,华托像一块海绵一般,尽情地汲取着前辈们的艺术营养。1717年,当他的《发舟西苔岛》创作完成之后,全巴黎的艺术人士无不对他刮目相看。这幅冲破古典主义窠臼的作品,不仅反映出了华托个人风格的完美成熟,而且在绘画界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也奠定了他在美术史上的光辉地位。
1717年8月28日,法兰西艺术学院接纳华托为学院院士,邀请他作画的请柬也纷至沓来,华托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法兰西,华托从此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在华托的作品中,对爱情的向往与赞美似乎是个永恒的主题,但现实中的华托却一生也没有结婚。在当时,巴黎人崇尚奢华、放任的生活方式,嗜酒、滥交几成风气,而华托却天性孤僻,不喜社交,对待沙龙中的每一位女性都彬彬有礼,敬而远之。有些人视他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也有人暗喻他与自己的漂亮女仆关系暧昧。华托不为世俗所动,只是尽情在画布上描绘他心中的那份优雅与悲凉的爱情。当他的《威尼斯人的节日》、《会猎》等大批杰作完成后不久,肺病的侵袭给他的艺术生涯投下了阴影。低热、气促、咳嗽不停息地轮番折磨着消瘦的华托,但华托对生命的眷恋、对艺术的热爱使他无法放下画笔。1720年,《意大利喜剧演员》创作完成,这幅作品被人们公推为当时最为伟大的画作。
死神犹如一头巨兽,仍不停止追赶才华出众的华托的脚步,1721年7月18日,马恩河呜咽着,送走了华托这位年仅37岁的天才画家。
《发舟西苔岛》描绘的是恋人们唱歌、跳舞、调情的甜蜜场景,画面的恬美与优雅动人心魄,但它的更加伟大之处,是标志着一个新的绘画种类——游乐画的创始诞生。画作生动、典雅,恰当地抹有几缕悲凉,使古典主义的严肃在这里荡然无存,纤美与华丽成就了洛可可风格的兴起,《发舟西苔岛》也毫无争议地进入了美术史的重要篇章。
华托在《发舟西苔岛》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桃花源般的仙境:在金色的瑞气霞光中,在浩渺的大海边,恋人们相互搂抱着、依偎着、呢喃着,衣着华丽,还准备登上缀满鲜花的彩船。翩飞在空中的小爱神欣然领路,仿佛要引领着人们扬帆远去,离开这充满烦恼的尖世。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清风,私语的花草,呈现出了真与美的虚幻之境。
但作者显然没有把思绪仅仅停留在对爱情的美好讴歌中。故意朦胧的山景,浓郁得仿佛要滴出泪珠的前景,是作者对激情将要落幕的暗喻,而恋人目光中依依不舍的伤悲也为即将分离的时刻添加了凄美与深刻的意蕴。有节奏地配置在平缓起伏的风景中的人物,更是彰显了作者构图的奇巧与大胆。或许,这幅作品更深远的意境是在提醒着人们幸福的脆弱和爱情的善变,或许,优美中的几许悲情是这幅作品生命力永恒的真正原因。
1717年,《发舟西苔岛》面世后,法兰西美术院所有委员都被画作的特色而打动,并为之创出了“游乐画”的新名词。华托洗练优雅的风格由此也逐渐渗透整个欧洲,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挖掘平凡之美的夏尔丹——《餐前祈祷》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在政治上取得统治而兴起了反对封建贵族和僧侣阶级的启蒙主义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积极传播新的文学艺术思想,进行以民主与自由为中心的反对贵族文化的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拥护这一思想的艺术家的最杰出代表当属夏尔丹。《餐前祈祷》是夏尔丹的杰作之一。画面描绘的是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场景,体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感染力。
在夏尔丹的作品中,静物画占了很大的比例,而静物画中,又经常出现水壶、锅、碗、玻璃杯。在他早年创作的静物画中,餐具多是简单质朴,玻璃器皿也不加装饰,故而有人推断,夏尔丹绘画的早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这个推论与事实颇为一致。
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于1699年11月2日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家具工匠,收入不多,家境颇为贫困。对夏尔丹的少年生活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大约从18岁起,他开始师从于著名画家卡泽及克伊佩尔学习绘画,在此后,曾创作过木材版画补贴家用并得到好评。1724年,25岁的夏尔丹被接纳为圣路加学院画师,进入了巴黎的绘画圈。1728年,在多菲内广场举办的青年画家展览会上,夏尔丹的几幅作品得到了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们的好评,并于当年推选他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这一荣誉对于年仅29岁的夏尔丹而言,是极大的鼓舞,而在当时的学院中,像夏尔丹这样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画师也是不多见的。
如果说夏尔丹是依凭静物画扬名巴黎画坛的话,那么,自1830年起,他创作的风俗画则为他赢得了丰厚的收入。1731年,夏尔丹同一位富商的女儿结婚,数年后,妻子与女儿相继去世,夏尔丹与儿子相依为命,继续着他的绘画生涯。1738年,他的《写信的妇女》大获成功,并被制成版画,流传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这幅作品的广泛流传,使夏尔丹的名字被法国国王所知晓。1740年,法国国王接见夏尔丹,在拜谒路易十五时,夏尔丹向国王献上了《餐前祈祷》和《勤劳的母亲》两幅作品,路易十五对他的画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夏尔丹是个性格温和、举止谦逊的人,他不喜欢张扬,不喜欢旅行,他的一生从没离开过巴黎,唯一喜欢的就是潜心创作。他的品性得到了巴黎艺术界的交口称颂,也得到了一位美丽的富家遗孀的爱慕。1744年,夏尔丹与37岁的普杰结为夫妇,并恩爱地度过了余生。1752年,夏尔丹的绘画生涯达到了鼎盛时期,全欧洲的收藏家都在竞相收购他的作品,他的经济生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1757年,法国国王特别赐夏尔丹在卢浮宫拥有居室,并予以退休金的待遇,皇家艺术学院也以其“诚实可信”公推他管理学院财物。
夏尔丹的晚年却历经坎坷,他唯一的儿子,当时也已经是颇具声望的画家皮埃尔于1772年去逝,这一打击令夏尔丹痛苦不已。此外,他的视力也极度衰退,难以分辨油彩的色泽。不能创作的生活是夏尔丹难以忍受的,1779年12月6日,夏尔丹在卢浮宫去世,享年80岁。
《餐前祈祷》是夏尔丹送给路易十五的礼品,画面展现的是当时中产阶级家庭餐前的一个常见的场景。在这幅作品中,夏尔丹对画面结构的处理,色彩线条的掌控,明暗对比的应用及人物动态的设计都非常完美,使这一日常生活景象充满了和谐与诗意。
夏尔丹把背景描绘成暗褐色,这便通过人物的衣装及桌布使三个人物鲜明地突显了出来,画右下角正燃着火苗的火盆与母亲的上衣和椅子的包布色彩相同,起到了上下前后的呼应作用,产生了和谐、静谧的效果。在静物形状的处理上,夏尔丹也颇用心机,整齐摆放在木架上的水瓶和锅等厨房用具,具有弧度的轮廓,与人物的裙幔、圆桌等一一迎合,相互映衬。在明暗的处理上,本画也有精致细腻、完美的展示,如餐具在白色餐布上留下的阴影、火盆中闪烁的光焰等,均令人产生真实、自然的观感。当然,本画最能体现夏尔丹高超技艺之处,还是他对画中三位人物的处理:母亲稳重、端庄的神情和微微前倾的身体,使母亲呈现了动态中的骤停,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对餐前祈祷的重视;桌旁小女儿的神情有些茫然,显然她还不能熟练地念完祷词,这不由地使她转动眼珠,极力地回忆着母亲以前的教导。细细欣赏了这幅画后,观者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沉于它的真实、自然中,产生一种和谐与恬静的深刻印象,会被夏尔丹缜密的观察和细腻的描绘、会被画的质朴和本然深深打动。
的确,夏尔丹对静物画的驾驭力是非同凡响的,他的作品中所拥有的形体的纯粹和力度、质朴是其他画匠难以比肩的,当有人向夏尔丹请教其中的秘密时,夏尔丹笑了:“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忘记其他画家是如何表现这些对象的,我总是要求自己必须准确地表现出事物本身,它们的阴影、色彩、形状、光线和阴影效果必须与现实吻合。”这个“秘诀”听起来似乎简单,但实现在画面上,恐怕唯夏尔丹自己。这也是他称雄于18世纪静物画坛的最重要的缘由。
11.“性感与奢华”的布歇——《狄安娜出浴》
由华托开始兴起的洛可可绘画到路易十五时代已发展到高潮。布歇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作力而成为洛可可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神话作品很多,《狄安娜出浴》是其最为精彩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洛可可美术的典型风格。
在画布上画风俗画、风景画,在书籍中画插图,在瓷器上画花卉,布歇在一切可以烙印艺术痕迹的地方,留下了卓而不群的杰作。所以有人说,布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勇于创造的艺术巨匠。应该说,布歇能在艺术界多个领域领尽风骚,是与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
弗朗索瓦·布歇于1703年9月29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画家和装饰家,拥有许多画家朋友和一个不小的工作室。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布歇,从小时候便得以接触并喜欢上了绘画艺术。父亲在布歇随意素描的画稿中发现了儿子的绘画天赋,斥资送儿子到了经营商业版画的卡尔工作室学习。自1720年起,17岁的布歇在这家工作室内边工作,边学习,几年下来,不仅装饰技艺大大提高,而且他的版画作品的水平也达到了令人惊讶的高超地步。1725年,巴黎举办了青年艺术家展览会,22岁的布歇在展览会上展出了自己的版画作品,得到了与会前辈的一致好评。
1727年至1731年,布歇在意大利度过了4年学习和旅行生涯,意大利的艺术使布歇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绘画技巧也得以提高。1734年,布歇的《里纳尔多与阿尔米达》问世,这幅作品引起了巴黎美术界的轰动,31岁的布歇也因这幅杰作成为了皇家美术学院的院士,并获得了正式的美术学院教师的职位。这是布歇人生中的第一次幸运转折,他不仅得到了巴黎艺术界的认同,而且也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取得了基本的保障。教学工作并不繁重,布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他在1735年开始为法兰西王室绘画,同时为壁毯厂商设计图案。他的油彩画也被制成版画出版。这一切都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和日渐高涨的名望。1737年,皇家美术学院沙龙中展出了布歇的作品后,他的名字前,除了装饰家、版画家,又多了一个知名画家的定语。而巴黎歌剧院请他为剧院设计的舞台装置和服装,又一次为他赢得了“全才”的赞誉。
布歇的夫人是一位美丽、开朗的女子,她比布歇要小十多岁,年龄的差距没能阻止他们生儿育女(二女一男),但也使他们之间的情感沟通不太顺畅。有人传夫妻二人均有几个秘密的婚外恋人,只因当时巴黎社会道德宽松的潮流,布歇夫妻的婚姻关系才没有因之破裂。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也是最为欣赏布歇绘画的人,她聘请布歇担任了自己的美术老师。这一职务使得布歇接触到了许多上流显贵,并得到了大批绘画、瓷器画、版画订单,后来,他还承接了凡尔赛宫、克雷西宫等装饰工作。
蓬巴杜夫人及一些宫廷显贵的影响力,促进了布歇名望的进一步传播。1752年,布歇获得了法国画家的最高荣誉——在卢浮宫拥有一间居室,同时,王室还赐予他每年1000银币的养老金。1765年,布歇荣获皇家首席画家的头衔,并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但就在布歇的艺术声望达到极至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曲已开始。政治上的反对派对法国王室颓废的生活予以了激烈的抨击,布歇作为王室首席画家也成了攻击对象。曾有人在书中这样指责布歇:“作为最卑贱的男妓,你还能在自己的创造力中发展什么吗?”如此直刺布歇心脏的语言,使他的健康急剧恶化,1770年5月30日,布歇合上了双眼,享年67岁。
《狄安娜出浴》的主题来自于罗马神话,画面上的弓箭、猎犬、猎物及人物头发上装饰的弯月,告诉观者这位刚刚出浴的裸女是狩猎和月亮女神狄安娜。
浓绿的树木笼罩在轻薄的雾霭之中,将女神洁白如凝脂的肌肤衬托得光华四射,夺人心魄。女神俏丽的面容纯洁可爱,几缕柔顺卷发随意飘落,依偎着女神丰腴的颈项,颈边微暗的阴影犹如丝帕,让女神赤裸的身体更显白皙无瑕。侍女跪在地上,把观者的目光引领着,投注到女神修长而极具魅力的腿上。画面下角的猎物被蓝色的垂幕与女神隔开,强调了女神的纯洁与“肉欲”的距离。而女神身下的绸布和身上倾斜的珍珠,则把神话与现实进行了完美的沟通,仿佛这林中的出浴真实得犹如富家闺室一般。而侍女的跪姿、女神轻跷的小腿构成了几个优美的三角形,也为画面平添了凝实、饱满的意味。
布歇是自华托之后的又一位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只不过布歇的作品在华美、秀丽之外,更具雄浑、健康、凝重的特征,这一点,在《狄安娜出浴》中女神雕塑般的造型和柔美的裸体中便可展露无遗。由于布歇首先是一位装饰家,后来又成为画家,所以他的作品也因此更具装饰性和观赏性《狄安娜出浴》中,布歇没有挑逗观者的用意,而是恭敬地对待题材,真实地再现纯洁与美。女神仿佛是虚幻的,但在观者心中激起的美的愉悦却是真实的。也许,这种真实的美,是这幅作品生命力得以永恒的真正原因。
12.华贵与享乐的弗拉戈纳尔——《秋千》
在18世纪的英国画坛,洛可可绘画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洛可可风格的作品色彩绚丽、笔触灵动,以描绘快乐与享受、自由与情爱为主旨。弗拉戈纳尔便是洛可可衰落前最后一位大放异彩的艺术巨匠。《秋千》是一幅最能代表洛可可风格的作品。
弗拉戈纳尔于1732年4月5日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小城格拉斯。他的父亲是一位皮货商,收入不多,家境一般。少年弗拉戈纳尔已经为自己定下了要成为一名画家的志向,16岁时便师从夏尔丹学习绘画,并在20岁时以《祭神》习作荣获了罗马奖。1756年,他远赴意大利,到罗马去继续深造。在罗马的四年是让他梦想破碎的四年,他站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杰作前,突然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他无法想象自己会在将来能超越拉斐尔、达·芬奇。这种思绪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到巴黎后,弗拉戈纳尔开始了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的创作。1761年,他完成了宽达4米的《科列苏斯舍身救卡里尔荷》,这幅作品气势恢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令巴黎画坛为之震动。路易十五购买了这幅作品,并命令壁毯厂依此图制作壁毯,作品被珍视程度可见一斑。名利双收的弗拉戈纳尔尽管在这幅以神话为主题的作品中获得成功,但他深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才是这个领域的领袖,他们的霸主地位无人可以替代。雄心勃勃的弗拉戈纳尔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毅然把目光转向了描绘当代生活的创作方向上。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像《秋千》这样的作品拥有大量的客户,而历史画则难以得到销路。对轻松作品的转向令很多人百思不解,有人甚至指责他是“为了金钱、为了对女人的卧室的好奇,使他错过了通向光荣的道路”。
弗拉戈纳尔却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洛可可绘画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发扬光大。当他的《秋千》问世后,画面犹如一股清新而芬芳的风,挟带着玫瑰般的诗意,诠释出了人们情与欲的欢愉享乐思想。这是他转向后的巨大成功,也是对指责他的人的最有力地抨击。正值盛年的弗拉戈纳尔由此一跃成为法国画坛巨匠级的人物。
1788年,弗拉戈纳尔的长女因病去世。不久,又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政局的动荡和失去爱女的痛楚让他难以握住激情的画笔,1790年,他同妻子回到了故乡格拉斯。此后,尽管他又回到了巴黎,在卢浮宫做管理员,但他已不再创作。1806年8月22日,白发苍苍的弗拉戈纳尔在巴黎去世。
美丽的庭园和恬静的大自然一向是画家们钟爱的主题,而在这个大背景中添加上闲适的生活趣味和情爱活动,则是洛可可绘画最乐于表现的,这幅《秋千》便是这类作品中的杰作。
有记载说这幅富于装饰性的作品是圣利安男爵订购的。画面所表现的梦幻般的情爱场面,迸射着迷人而美丽的光彩。
年轻的女子无疑是画面中最具活力的形象。珊瑚色的绢缎衣裙质感清晰,华美的蕾丝让衣饰优雅而张扬,秋千起伏之间,裙子翩翩欲飞,应和了画面洋溢的情绪。女子面容娇嫩,故意抛开的高跟鞋在空中游弋,既让女子拥有了活泼与调皮的意味,又隐含了撒娇背后的色情挑逗内容。如果把背后拉秋千的半老男人看成女子丈夫的话,那位侧倒在草丛中的青年男子则无疑是女子的情人。青年小伙子把手伸向空中,仿佛在接住鞋子的同时,也接住了女子的温情,他充满惊喜而贪婪的目光直射在女子裸露的小腿上,更让这个带有欲望色彩的场面加入了偷情的佐料。丘比特的雕像站在一边,手指俏皮地捂住嘴唇,宛如他洞察了一切,而又不想说出一切,更加强调了人物具有的隐私性。葱茏的树木被作者设置为背景,令女子的形象清晰而引人注目。同时这浓郁的绿色又无时不在散发着一股凉意,为画面平添了诗的意境。
这是弗拉戈纳尔最为著名的作品,《秋千》成功地把有闲阶层的生活面貌凝结在了秋千上女子飘飞的裙裾之间并得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