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慈溪寿庆大揭秘
一、慈禧五十寿庆揭秘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十月初十,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皇太后”(慈禧的全称)五十寿辰,又称为“万寿圣节”。
先是钦天监选择初七辰时吉刻,请光绪帝第一个先到慈禧住处慈宁宫预行“祝嘏”(祝寿称祝嘏)之礼,然后退下。这时候,天色刚亮,晨钟乍响,銮仪衙设皇太后仪驾于慈宁门外,这个仪驾,“虎贲对列,豹尾枪排,采耀鸾绫,影遮雉扇”,迤逦直达长信门外。执事官员们分班而立,肃肃雍雍,谁也不敢出一点儿声响。慈宁宫的檐下,陈设中和韶乐;长庆门外,陈设丹陛大乐。“凤韶协律,象管和声,鼓吹欢腾”,不外乎祝愿慈禧长寿之曲。慈宁宫槛正中,由备武院预设黄缎拜褥。慈宁宫东门外,礼部鸿胪寺官员备下进贺表黄案一张,内阁大学士由内阁捧出皇上的庆贺表文,这表文放在一个精制的匣子内,内阁大学士进表的路线有所规定:自熙和门中门出发,经永康左门外,由礼部堂官前引,进慈宁门,将表匣安放在黄案之上,随即退出。其他王公百官及将军提镇等的庆贺表文,都安放在午门外的龙亭内。
祝寿的官员,集聚在各自的既定位置: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清宗室封爵名。天命间,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礼遇优异,谓之八分。后定封爵,贝子以上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等,有入八分的,也有不入八分的)以上的集在隆宗门外,不入八分公以下、二品大臣以上的,集在长信门外,三品以下文武官员,集在午门外,都是雁形排列。
诸事安排就绪之后,钦天监于乾清门外高唱“吉时已到”,礼部堂官即跪伏丹墀,请皇上到慈宁宫正式行祝嘏之礼,皇上身穿礼服,乘舆出宫,礼部堂官先行,由隆宗门至永康后门外降舆;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随皇上之后,行到慈宁门的阶下两旁;礼部堂官引皇上由东阶升至门左,西向立;展表大学士二员升阶分立东西檐下,宣表官站在东檐下;大学士之后,有日讲官四员站在慈宁门外西阶下,面东伫立;前引大臣及侍卫等站在仪驾之末的两旁。这些人都分级站完后,内监即奉请慈禧具体服升座慈宁宫,中和韶乐奏起“预平之章”,慈禧坐定,音乐停止;礼部堂官引皇上至慈禧座前拜褥上,丹陛大乐奏起“益平之章”,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在慈宁门阶下,前引大臣、侍卫等在仪驾末都面向慈禧站好;不入八分公以下、二品大臣以上等,都面向慈禧站在仪驾之末。鸿胪寺鸣赞官跪喊一声“跪”,皇上及硕亲王等官员都跪下,鸣赞官接着喊“宣表”,宣表官立即捧表到慈宁门槛外正中跪下,又有大学士二员跪于宣表官的左右,奏乐,乐止,宣表官高声宣读表文,宣表毕仍将表文放回黄案上,退下。又奏乐,在乐声中皇上率诸大臣行三跪九叩礼。在皇上行礼的同时,在慈宁门东西檐下有御吏二员、鸣赞官四员;在长信门外有御史、礼部堂官、鸣赞官各一员;在午门外有御史、礼部堂官、鸣赞官各一员;在永康左门、右翼门、熙和门、午门内各有鸣赞官一员,这些人随着慈宁宫皇上跪拜,传出“跪拜”的信号,各处官员应声跪拜,跪拜已毕,鸣赞官喊“礼成”,皇上及各大臣官员均复原位,乐止。内监奏请慈禧还宫,慈禧起座,中和韶乐奏起“履平之章”,还宫后,乐止。皇上由永康左门出,乘舆还宫。硕亲王以下官员均退出,礼部堂官捧贺表送内阁存档,全部大礼告终。
慈禧五旬庆寿,如此繁文褥节,而六旬、七旬庆寿更为穷极奢华,由紫禁城内到颐和园,每隔几丈即搭有戏台、彩坊,入夜灯火辉煌,万人空巷,男女杂踏,看剧观灯,集一时之盛,形如一派“太平景象”。实际上,当时中国正饱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大清政府摇摇欲坠,危如累卵之时,但慈禧一味挥霍无度,一次寿辰所用竟达数百万两白银,清朝灭亡,那是应该的事。
二、慈禧六十寿庆揭秘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1894年11月7日),为慈禧的六十“整寿”,照例要举行极其隆重的“万寿庆典”。为了筹办这次“庆典”,早在两年前就着手进行准备工作。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二月初二日,光绪发布上谕:“甲午年,欣逢(慈禧太后)花甲昌期,寿宇宏开,朕当率天下臣民胪欢祝嘏。所有应备仪文典礼,必应专派大臣敬谨办理,以昭慎重。著派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劻,大学士额勒和布、张之万、福锟,户部尚书熙敬、翁同和,礼部尚书崑冈、李鸿藻,兵部尚书许庚身,工部尚书松溎、孙家鼐,总办万寿庆典。该王大臣等其会同户部、礼部、工部、内务府,恪恭将事,博稽旧典,详议隆仪,随时请旨遵行。”随后于次年春,成立了庆典处,专司办理庆典事宜。
为了举行这次庆典,需要进行许多准备工作,备办大量的器物,其中包括为慈禧制办大量的衣物与珠宝首饰;宫廷内外进行修饰、陈设、点缀;街道铺面修葺装潢、点设景物以及庆典期间举行一系列庆贺筵宴,宫中和颐和园演戏多日,等等。这些活动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大量的金银财物,其奢华靡费的程度真令人瞠目吃惊。这里就主要应备办的事项及内幕分别予以公开曝光:
(一)衣物、玉宝、金辇等全曝光。庆典时,为慈禧备办的龙袍、龙褂、氅衣、衬衣以及各色蟒缎、大小卷缎绸等衣物和面料,其数量之多、质地之精,令人咋舌。共计有:各色缎绸绣龙袍、龙褂五十四件(其中包括明黄江绸绣五彩云水十二章加品月寿字全洋金龙旗龙袍九件,明黄缎绣五彩云水十二章加品月寿字全洋金龙旗龙袍九件,明黄两面透缂五彩云水十二章加品月寿字全洋金龙旗龙袍九件,石青江绸绣五彩云水四章加品月寿字全洋金龙八团有水旗龙褂九件,石青缎绣五彩云水四章加品月寿字全洋金龙八团有水旗龙褂九件,石青两面透缂五彩云水四章全金龙八团有水旗龙褂九件等),绣大红旗蟒袍料五十件,各种貂皮、天马皮、青白肷皮、银鼠皮、灰鼠皮氅衣、马褂、紧身皮筒等一百六十二件,各色缂丝绣缂、江绸绣各式寿字图案氅衣、衬衣、马褂、紧身二百一十六件,各色绸缎、罗绉五千九百七十七匹件(其中包括各色大小卷花缎八百匹件,各色蟒缎、大小卷缎绸一千匹,各色大小卷缎绸纱罗绉绸二千四百五十一匹件,元金妆闪八丝缎一百二十六匹,大小卷花缎江绸六百匹件,八五丝缎一千匹件)。以上这些总共耗费二十三万二千余两银子。这些龙袍、龙褂、蟒袍、氅衣、衬衣、马褂、紧身和各种蟒缎、绸缎、罗绉等衣物和面料,分别由苏州、杭州、江南三织造承制。因为是“万寿庆典皇太后上用”的“特传要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质料要精、作工要细、花色要新,有许多图案画样“未经办过”,“必得挑造花本,方可上机织办,工程实为繁重”。但是,“工繁限迫”,从派办到交货,不到半年时间,必须于限内“全数解京,勿稍迟缓”。
慈禧六十寿庆时,照例要给她加封徽号。因此,必须备办玉册一份,玉宝一方,并随满汉册文一份,宝文一件。这项任务交苏州织造承办,“照式镌刻”,共用银一千九百二十三两。由工部打造装盛玉宝的金箱一个,金印池一个,金钱一个,共用八成色金二百四十三两。为了打制金箱、金印池,以及金银首饰、器皿、镀金活计等,由粤海关采办足金一万两(合银三十八万六千两)。
庆典时,慈禧从颐和园还宫,从宫中回颐和园,要乘坐金辇,皇帝、皇后以及瑾妃和珍妃等也要乘舆陪从。所用金辇和轿舆,均要新造。慈禧金辇一乘,由工部制造,金辇及其所有漆饰泥金、衣帏,以及镀赤金铜铁一切活计应需物料及工价,共耗银七万六千九百一十三两;还需要为慈禧备制四人暖轿、亮轿各二乘,八人暖轿、亮轿各二乘,共耗银一万二千五百两。帝后及妃嫔的轿舆,有十六人金龙画轿一乘,八人、四人暖轿、亮轿六乘,共七乘,制造这些轿舆及其随用冬夏季围帘、绦络、套垫、座褥、靠背等件,共用银一万五千零六十五两。此外,还要制造太后乘用明黄漆车二辆,皇帝乘用硃红漆车二辆,皇后、妃嫔乘用黄油车七辆,妈妈、女子乘用青车三十辆,修理库存各种旧车九十余辆,以及车上所需冬夏围帘、绦络、靠背、坐褥及鞍辔等全套设备,共耗银七万八千九百余两。
(二)宫廷点缀、陈设、修缮全曝光。在庆典期间,紫禁城、中南海(当时称西苑)、颐和园、万寿寺等处殿宇、门座,均要加以装饰点缀,陈设布置,修缮油饰,以示喜庆。
庆典期间,宫廷各处殿宇和门座均要架彩和彩绸。紫禁城内架彩一百六十四间,彩绸六百三十五处;颐和园内架彩九十八间,彩绸一百四十三处;中南海内架彩一百七十一间,彩绸二百九十八处;万寿寺架彩五十五间,彩绸三十八处。以上共计架彩四百八十八间,彩绸一千一百一十四处。仅此项工程所需采买物料、扎彩人夫工费、安挂运脚及照管官役津贴等,就需用银十四万四千一百五十两;所需各色彩绸,分别由三织造承制,共需二十万零六千六百五十匹,耗银八十六万六千六百一十两。
慈禧在庆典期间,要从颐和园还宫,颐和园东宫门外、倚虹宫门外、锡庆门外、仁寿堂等处均要搭设彩殿、彩棚。颐和园东宫门外搭彩殿五间,锡庆门外搭彩殿五间,倚虹宫门外三间。仁寿堂前搭彩棚二进,前进五间,次进七间。以上共需采买物料、拉运车脚、匠夫工价等银四十六万零八百七十八两。
庆典期间,紫禁城内储秀宫、长春宫、翊坤宫、乾清宫、钟粹宫、养心殿、体和殿、太极殿、丽景轩等处,颐和园内排云殿、乐寿堂、仁寿殿、颐乐殿等处,中南海内丰泽园、瀛秀园等处,均要布置陈设,铺设棕毯、毡片,以及座毯、坐褥、靠背、迎手、足踏、床毯、大褥、帐幔、椅垫、凳套、帘子等项铺垫。这些物品,分别由三织造、武备院等处备办。紫禁城内各宫殿陈设不算,仅颐和园仁寿殿、排云殿、颐乐殿需要制办的围屏、宝座、孔雀扇、香几、香薰、景泰蓝仙鹤、凤凰等项陈设,就耗银十一万四千余两。各处所需铺垫中,仅棕毯就需要一千块(其中长二丈宽八尺的五百块,长二丈宽一丈二尺五寸的五百块),所需棕毛五十万斤;毡片六十万尺(其中红色三十万尺、白色和黑色各十五万尺),所需山羊绒八十八万一千二百五十斤。只颐和园和中南海内所需的铺垫,共耗银二十二万四千五百四十五两。
庆典期间,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万寿寺等处各殿宇、门座、甬路均要安挂各式灯只,总共六千三百九十五只,需银二十万两。修理宫内各处铜路灯石座一百七十三座,共耗银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五两;制办宫内各处灯只随用珠绣吊挂等二千一百六十七件,以及铜接油挑头钩子、葫芦顶等件,共耗银六万两。各处殿宇、门座等处,均要陈设匾额、画屏,贴挂对联、门神、画斗、横批等物,共耗银七万余两。
为了迎接“万寿庆典”,对各处一些破旧殿宇、门座、房屋、寺庙等,需要进行修缮、漆饰,“以壮观瞻”。因此,凡慈禧六十庆典需要拈香的庙宇,以及跸路经由的紫禁城附近门座等处所,都要“一律修理整齐”,其中包括内城隍庙、永佑庙、宣仁庙、凝和庙、昭显庙、西华门门楼、西安门门座、北上门门座,以及西华门、东华门、神武门和北上门附近的大连房等处。此外,还有景山上五座亭子工程、慈宁宫工程、宁寿宫工程、御河桥东西琉璃门改建工程、万寿寺碑亭工程,以及大高殿牌楼和福佑寺工程,等等。这些工程花费了大量银两,其中仅几项有账可查的工程耗费就相当可观:慈宁宫工程耗银三十五万余两,宁寿宫工程耗银二十万两;御河桥东西琉璃门改建工程,仅琉璃瓦料就用了八万二千九百六十件,耗银达七万零二百七十八两;大高殿牌楼和福佑寺庙宇工程需银四万三千六百一十六两;万寿寺碑亭工程需银一万五千零三十九两。而那些没有记载工程费用数目的内城隍庙、紫禁城附近门座等处工程,其所需资费,也为数巨大。
(三)贡赏物品、报效银两全曝光。在庆典期间,慈禧为了表示对臣属的“行庆施惠”,还要“加恩”赏赉王臣、百官、公主、命妇以及在庆典中效力的差役人等。为此,需要备办大量的赏用物品。其中有:如意一千柄、瓷瓶五百件、朝珠八百四十挂、铜手炉一千五百个、黄盘三百个等等,共用银三万四千三百一十二两;香色丈带花大荷包四千对;各色蟒缎、八五丝缎四千匹,用银十一万五千四百零六两;各色大小卷缎绸纺丝五千六百七十五匹,用银十万余两;各色袍料二百余件、手巾一千条、包头一千块,共用银四万三千二百余两,等等。
慈禧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需求,借做寿为名,大肆搜刮财物。皇帝以下王公大臣、外省大员都要向她进献“万寿贡品”。王公大员们为了讨好主子、向慈禧这个“老佛爷”表示“忠诚”,也就绞尽脑汁,纷纷向她进献能使之满意、“赏收”的贡品。可惜,由于当时各地大员进贡的“贡品清单”没有完整保存下来,所以,现在无法了解贡品的全部情况。这里只把光绪皇帝、内务府大臣福锟等进贡的物品曝光,从中也可窥见一二。
光绪皇帝进贡物品。共计有:无量寿佛九龛,金字经一部,寿轴三轴,如意二匣(每匣九柄),金镶珠石如意一柄,时乐钟一对,珊瑚盆景一对,玉陈设二十九件,瓷陈设二十九件,古铜陈设二十九件,各种寿字朝珠、念珠六盘,各种绿玉、白玉、珊瑚、玳瑁、檀香、伽南香、金银簪、钳、镏、镯子、戒指等共二百零四只,嵌寿字伽南香十八子手串十二副,各种嵌花伽南香珮二十件,珠口珐琅金表一对,各色龙袍、龙褂、马褂、紧身和衣面九十九件,各色缎绸、罗纱二百二十八匹件,羊皮、银鼠、灰鼠、天马、珍珠皮、青白狐肷皮、貂皮等各种皮筒七十二套,一两重银锞五千个,五钱重银锞一万个,银三十万两。光绪帝进贡的这些物品,共耗银二十八万八千两,加上银三十万两、银锞一万两,总值达五十九万八千两之巨。
内务府大臣福锟等贡品。共计有:脂玉如意五对,绿玉红玛瑙寿星仙桃二件,脂玉插屏一对,脂玉盒子一对,脂玉瓶洗二件,脂玉镶嵌花瓶一件,脂玉花觚洗子二件,脂玉杯壶二件,脂玉盖碗茶盅二对,脂玉花插圆屏二件,玉石大小仙台六座,玉字镶嵌围屏一副,镶嵌象牙花卉乌木围屏一副(随宝座、足踏、宫扇、香几、景泰蓝凤凰二只),镶嵌象牙人物紫檀围屏一副(随宝座、足踏、宫扇、香几、景泰蓝凤凰二只),玉镶嵌挂屏对子二副,珊瑚嵌绿字玛瑙盆景一座,绣花卉各色氅衣、衬衣、马褂、紧身料面五十四件,加宽各色寿意江绸、库缎七十八匹。
安徽巡抚沈秉成贡品。共计有:文玉如意一对,一统万年一座,翠玉麻姑全尊,景泰蓝铜鹤一对,灵壁乐石九座,铁花挂屏四扇,黄山景松九盆,花卉围屏九扇,牡丹画册四本。
为了举办这次规模宏大、豪奢铺张的“万寿庆典”,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这笔数目巨大的“庆典用款”从哪里来呢?据记载,一部分由“部库提拨”,一部分由“京外统筹”。部库提拨之款,从“筹备饷需、边防经费两款”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腾挪”二百万两,“共筹备银三百万两,专供庆典之用”。此外,“应由户部行知各直省督抚,量力筹解,以供需要”,这就是“京外统筹”部分,也就是向京内外臣工摊派的报效银两。据档案记载,宗室王公、京内各衙门、各省督抚将军等文武官员,报效庆典需银(由官员俸廉银中按二成五厘扣缴)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一百余两,报效工需(点景)银共一百七十六万七千四百两,两款共计达二百九十八万一千五百余两。
这仅是慈禧借庆寿为名搜刮来的有据可查的现银,至于账上不记的巧取豪夺,还不知有多少。此外,她向京内外官员索取的“贡品”不计其数,其价值则更是无法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