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从容自如 气定神闲——《中庸》谈心态的故事》:自制而不压抑
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或者遇到困难,或者遇到挫折,或者遇到变故,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人生前进中的正常现象。当我们遇到这些现象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情感纠葛。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一个人的成败往往是由他对待事物的心态决定的。良好的心态往往能使人在为人处世做到从容自若,气定神闲。
《中庸》提到: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保持既“中”又“和”的心态就要求我们做到自制而不压抑、自尊但不自我、“糊涂”而不愚蠢、忍让而不退却……
故事1 君子之怒:狼瞫怒而不乱
【金玉良言】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故事精选】
《左传》中有一个“君子之怒”的故事:
鲁文公二年,秦国和晋国发生战争,莱驹是为晋襄公驾御战车的车右。作战的第二天,晋襄公捆绑了秦国的俘虏,派莱驹用戈去杀他们,俘虏突然大声喊叫,莱驹吓得手足无措,居然把戈都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勇士狼瞫拿起戈砍了俘虏的头,抓起莱驹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晋襄公就提拔狼瞫作为车右。
不久,狼瞫被将军先轸撤职,换了另外一个人作晋君的车右,狼瞫大大地发怒。他的朋友说:“为什么不去死?”狼瞫说:“我现在没有找到死的地方。”他的朋友说:“我跟你一起发难杀死先轸吧。”狼瞫说:“死而不合于道义,这不是勇敢,为国家所用才叫做勇敢。您姑且等着吧!”过了几天,秦晋双方在彭衙大战,摆开阵势以后,狼瞫率领部下冲进秦军的队伍,死在阵地上。晋军跟着上去,把秦军打得大败。《左传》的作者评论说:“像狼瞫这样可以算得君子了。发怒不去作乱,反而上去打仗,可以说是君子了。”
狼瞫因为没有受到重用而生气,他发怒之后却不去犯上作乱,而凭借着一股怒气杀敌报国,最好地说明了“发而皆中节”的道理。
【处世妙方】
控制情绪,很容易被片面地理解为压抑情绪,有的人不管遇见什么样的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力图做到心如止水,面无表情,其实这样做是很有害的。一味地压抑情绪,不仅违背自然的规律,给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还有可能给别人留下虚伪或者城府很深的感觉,不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形像。
因此,对于情绪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压抑,不是无视它的存在,而是控制和调节,是使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像谢安的不动声色和狼瞫的君子之怒,虽然表现各不相同,却都属于中庸之道。
故事2 智者之怒:司马懿怒而不发
【金玉良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故事精选】
一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因胆怯而不敢出战,就派使者去激怒他,派人送去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司马懿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妇人的头饰和素衣,再看那封信,竟是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和关在闺房里的妇人一样,躲着不敢迎战,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概。
司马懿大怒,但他抑制住不肯发泄出来,却装出一副笑脸道:“诸葛亮竟把我看成妇人了!”说罢,吩咐把盒子收起来,重赏来人。
接着,他又问来人道:“你们丞相平时饮食的情况怎样,忙不忙?”来人回道:“丞相每天理事都到深夜,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一定要经他亲自办理。然而,一天的食物却吃不上几升。”司马懿对身边的部将说道:“诸葛亮确是忠心无私的,只是不肯信托别人,所以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管,做个主帅怎么可以这样呢?况且他食少事烦,准是活不多久了!”
使者回到蜀营,把司马懿接受衣服以及那番话都口报诸葛亮。诸葛亮听后,不觉叹了一口气说:“唉,司马懿可算懂得我了!”原来,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神思不宁,有时还吐血。
此事发生不久,诸葛亮就因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其贤相楷模的定论似乎是千古不易的。司马懿面对这样高明的对手,如果不能冷静面对,客观分析,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败涂地。
【处世妙方】
按照孔子的说法,壮年时戒的是斗的问题。这里的斗不是指打架斗殴,而是指精神方面的争强斗胜。时时处处都打跨人家,而让自己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是典型的中年人的毛病。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侮辱”沉着冷静,客观分析,最后取得了最终胜利。
在为人处世当中,能否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不好强斗勇,不逞一时之快,方能不惹祸乱,不被他人利用,始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故事3 匹夫之怒:刘备一意孤行
【金玉良言】
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的言行如烈火一般炽热,仿佛所有跟他接触的人物都会被焚烧;一个刻薄寡恩无情无义的人,他的言行就好像冰雪一般冷酷,仿佛不论任何人物碰到他都会遭到残害;一个头脑顽固而呆板的人,既像一潭死水又像一棵朽木,已经完全断绝了生机,这都不是建大功立大业能为社会人类造福的人。
【故事精选】
刘备听说关羽战死麦城,当下大怒,发誓要为关羽报仇,于是来攻打东吴。东吴这边,孙权听取阚泽的意见,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三军对抗西蜀大军。
刘备不知道陆逊是什么人,手下的谋士马良说是东吴的一名书生,年轻有为,偷袭荆州就是他用的计。刘备一听,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报仇。马良深知刘备的脾气,只能劝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万万不能轻敌。”但是,刘备犯了和关羽同样的错误,不听劝告,嗤之以鼻地说:“朕用兵老矣,难道还不如一个黄毛小子吗?”
蜀汉章武元年(221)六月,刘备出兵三峡,进攻孙吴。孙权请和不得,只好迎战。他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孙桓等将领及士卒五万人进行抵抗。陆逊采取持重态度,收缩兵力,退出巫峡以东狭长的崇山峻岭地带,坚守猇亭不战。到次年闰六月,陆逊觉得决战时机已到,他在进行了一次试攻之后,即命士兵每人持茅草一把,火烧蜀营,蜀军大乱,陆逊乘胜率五万人同时发动猛攻,连破蜀军40余营,刘备逃至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陆逊率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死伤数万。刘备连夜奔逃,驿站士兵在隘口焚烧器械铠甲以阻断追兵,刘备才得以逃入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蜀军军用物资损失殆尽,军队也大伤元气。蜀将傅、从事祭酒程畿战死,侍中马良被杀。刘备败归白帝城后,忧愤交加,发病不起,于蜀章武三年(223)四月病死于白帝城西的永安宫,蜀国实力从此大为削弱。
刘备不听马良的劝说,意气用事,一意孤行,最终证明了刘备是错的。
【处世妙方】
与前面司马懿合理控制情绪的故事正好相反,这个故事表明如果一个人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能导致失败等严重后果。
控制情绪,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现代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每个人都承受来自社会、事业、生活的巨大心理压力,很容易引起情绪失衡和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心理障碍和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后果。个人必须要学会对其所遇见的事物和情境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防止受情绪的困扰,不要让它妨碍了正常的判断。因此,情绪的控制和健全情绪的培养对于每个人,对于社会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故事4 妇人之悲:子夏悲痛过度
【金玉良言】
孔子说:“《诗经·关雎》,快乐而不放荡,哀婉而不悲伤。”为人处世不要什么事情都很悲观,悲观过度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所以为人处世要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
【故事精选】
子夏(约前507~约前420),名叫卜商,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的学生之一,小孔子四十余岁。孔子曾称赞子夏是好学深思有志务实的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是孔子经世思想的嫡传弟子,以文学著称,对《诗》有深入的研究,通其义理。孔子死后,“教于西河之上。魏文侯师事之。而咨问国政焉。”传授“六经”,尤为注重对《春秋》的讲授。从学的人数超过三百人,名震当时,学泽后世。《史记·儒林传》记:“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在先秦思想史上,子夏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思想家,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唐玄宗追封子夏为“魏侯”,宋代时加封为“河东公”。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悲痛过度,导致双目失明,离群索居。子夏生活凄苦。曾子前去吊唁说:“听说老朋友的眼睛失明了,我赶来看望。但愿能为你分担痛苦。”于是二人相对悲泣流涕。子夏悲愤地说道:“天啊!我并没有罪过呀!为什么让我承受这样的苦难呢?”曾子却对他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泅水之间共侍奉老师,那时我们互相研习,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后来你离开朋友,独自回到西河讲学,使西河的人们把你称作老师,而不知道我们共同的先师的思想,只看重树立自己的名声,这就是不仁,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只是深陷于自己的悲痛,根本就不在意天下苍生的苦难,没有做出什么可以为人特别称道的事,这就是不义,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不能珍惜保全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这就是不孝,是你的第三条罪过。”子夏听后,扔掉手杖,恳切地致谢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子罕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醒悟,而是在消极的情绪中度过一生:明朝时,有一个理学家,姓胡名居仁,表字叔心,是馀干人,师从吴与弼读书,他的学问是以搜求放失的本心为主,因为正心,把一个“敬”字放在心里,所以就把这个“敬”字做了他书斋的名字。他平常对着妻子像见了严肃的宾客一样,他的父母亡故了,居丧时候非常悲泣,以至骨瘦如柴,只能拄杖行走,整整三年不走进内室的门。他和人家说话,从不讲到利禄上去。后来在白鹿书院里做讲道的主教,暗地里修持,很谨慎地自守,终身做一个平民,不肯出去做官。
【处世妙方】
灾难与痛苦的降临总是出人意料,谁也不愿接受。面对灾祸的打击,悲痛在所难免,其哀切怨尤之情,呼天抢地的悲愤不平,是人之常情,也正是出自至情至性的自然流露。但是,灾难又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旦发生,就不可改变,追悔也是无用的,哀痛也应有度。生命毕竟值得珍惜,死者已矣,而生者更应当担负起好好活下去的重任,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死者的安慰,更是对我们亲人的责任。也正因为人人都有感情,人们都祈愿自己的亲人生活得更好,这同样也是死者生前的心愿,因此,我们无权过度悲愤自伤。
故事5 不松不紧:佛家般若智慧
【金玉良言】
为人处世要会掌控尺度,学会不松不紧,掌握认识事物的过与不及的两个方面,采取中正的办法施行于民。
【故事精选】
佛经中记载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名为二十亿耳尊者,有一次释迦牟尼发现这位弟子诵经时表现得十分悲切、激昂,于是释迦牟尼问道:“你诵经时如此悲切,心中一定有很多烦恼,你为什么呢?”二十亿耳尊者说道:“世尊,我出家修行很久了,眼看别人行到了三昧,证得了禅定,乃至于成道、证果,而我不但没有成道、证果,连三昧都得不到,所以觉得很悲伤,心也静不下来,诵经也诵不下去,请世尊慈悲开示。”释迦牟尼又问:“你没有出家以前是做什么的呢?”二十亿耳尊者回答:“世尊,我没有出家以前是弹琴的。”释迦牟尼便问他说:“好,我现在问你,怎样才能把琴弹得很好?如果琴上的弦太松了,有没有声音?”二十亿耳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松了就根本没有声音。”“那么,把这根琴弦上得很紧,声音好不好听呢?”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紧了弹出来调子不正确,甚至弦还会崩断。”于是释迦牟尼说:“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心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懈怠。太紧张容易生无明、起烦恼,反而定不下心来;太松懈了,又容易懈怠散漫。所以我们的心应当保持不松不紧。诵经的时候也应当这样,做到了就自然有证果可以得到。”
能海上师说:“般若无相”。意思是说,般若智慧没有什么形象,表现在人事上,如果这个人做事情有条有理,恰到好处,和谐适度,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表现。
【处世妙方】
喜怒哀乐是人所流露出来的外在表情,是公众据此对当事人人品判断的依据,这个依据实际上一点也不可靠,奸诈之人会利用这一点欺骗公众,谋取好名声,而涉世不深的人却因为对此考虑不足而吃亏。
中庸是包藏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它在阐述和谐这个重要主题的时候,所着眼的只是喜怒哀乐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实际上,控制好情绪,绝不仅仅是修养的问题,就某种程度上说,它既决定着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质,也关乎为人处世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