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做人做事厚黑心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心墙高筑,提防“黑吃黑”

在待人处世中,谁都难免会碰倒小人。如果你既不想把自己降低到小人同等的地步,也不想与小人两败俱伤的话,那就把脸皮磨厚点,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不理了事;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制止报复的良方

一个善于宽容、体谅他人的人,一个心地善良、心气平和的人,一个具有克制力和忍耐心的人,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或者说,一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善良、宽容和体贴人的品格。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幸福。

“要是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要去理会他们,更不要想去报复。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伤害自己的,比伤到那家伙的更多……”这段话听起来好象是什么理想主义者所说的,其实不然。这段话出自在一份由哥伦比亚警察局所发出的通告上。报复怎么会伤害你呢?伤害的地方可多了。

当耶稣说“爱你的仇人”的时候,我们也许不能像圣人般去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很聪明的事。有句老话说的好:“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至少,为了自己,何不表现的宽容一些呢?

厚黑案例

有一段时间,胡雪岩与庞二合伙做丝业收购,两人齐心协力,逼压洋人,抬高国人丝价。为了这件事,胡雪岩费了大量心血,做得实在不容易。谁知,到了后来临近交货时,出了一个乱子,被朱福年暗地里捣了鬼。

朱福年是庞二的档手,人送外号“猪八戒”,他自己野心勃勃,想借庞二的实力,在上海丝场上做江浙丝帮的首脑人物,因而对胡雪岩表面上“看东家的面子”不能不敷衍,暗地里却处心积虑,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同胡雪岩对着干,所以一切都在暗中操作。所幸,有人发现了朱福年的阴谋,并透露给了当时身处在苏州的胡雪岩。听人细说原委,胡雪岩渐渐有了办法。

要制服朱福年,其实很容易,只需将庞二请出来,几个人合伙给他演一出戏,慢慢揭穿他的把戏,朱福年就没得混了。做得狠一点的话,让他在整个上海都找不到饭碗。

在对待吃里扒外的朱福年时,胡雪岩牢牢记住,“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因此胡雪岩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是极为漂亮的。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打压洋庄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的银子“做小货”,他的东家庞二自然不能容忍。依庞二的想法,他是一定要彻底查清朱福年的问题,狠狠整治他一下,然后让他滚蛋。但胡雪岩觉得不妥,胡雪岩说:“一发现这个人不对头,就彻底查清之后让他走人,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就要叫他心服口服,死心塌地替你效力,才算本事。”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只是点到即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小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有莫明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

这一下,朱福年心惊不已,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却不明白胡雪岩何以了如指掌,莫非他在身边中埋伏了眼线?照此看来,此人莫测高深,真要步步小心才是,他的疑惧写在脸上,胡雪岩就索性开诚布公地说出一番话,这话很有水平:“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还浅,恐怕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我的宗旨一向是有饭大家吃,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所以,我绝不会轻易敲碎他人的饭碗。不过做生意跟打仗一样,总要齐心协力,不管心血花在明处还是暗处,我说句自负的话,我一定看得到,也一定不会抹杀你的功劳,在你们二少爷面前帮你说话。或者,你若看得起我,将来愿意跟我打天下,只要你们二少爷肯放行,我欢迎之至。”

这番话,听得朱福年激动不已:“胡先生,胡先生,你说到这样的金玉良言,我朱某人再不肯尽心尽力,就不是人了。”他对胡雪岩是毕恭毕敬,显然是对胡雪岩的彻底服帖了。要知道,此人平日里总是自视清高,加之东家庞二“强硬”,所以平日里总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架子大”的味道。此刻一反常态,才是真正内心的表现。胡雪岩得理也饶人,因此收服了朱福年。

活学活用

在中国人看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恩不报固然是小人,有仇不报亦不是君子。不过,相比较而言,中国人之所以重视报恩,又甚于报仇。一个人忘恩负义便“不是东西”;如果恩将仇报,更是“丧尽天良”。但是,如果报恩的程度大大超过施恩,则会受到舆论的一致赞扬。无论怎样加倍地回报,都不会视为过分,甚至干脆就公开宣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报仇就不同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是“仇”的大小。如果只是轻度伤害,或是无意得罪,则“冤家宜解不宜结”,最好讲和,不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果别人只是横了你一眼,你也要报复,舆论就会觉得你“过于计较,不好相处”,也就会弄得自己没人缘。

二是报的分量。一般地说,以等值为宜。如果人家只不过踩了你的脚,你却要砍人家的腿,便太过分,也太不像话。

三是复仇者与结仇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如果地位力量相当,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舆论界一般只作壁上观;如果是弱者向强者复仇,便会赢得同情、支持和敬佩;如果是强者向弱者复仇,事情就比较麻烦了。因为重人情的中国人,其同情心总是在弱者一方的。除非双方所结之仇非常大,且结仇时双方地位正好相反,否则就难保不会有人出来打抱不平。所以,当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时,对当年有“一饭之恩”的漂母,便报以千金;对当年使自己遭受胯下之辱的少年,则不予追究,便是深知上述原则之故。

达人箴言

宽容和忍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制止报复的良方,也是收复别人、让人忠心为自己做事的高妙手法。

防范主动帮助你的人

对于没来由送上来的主动帮助,一定要沉下心来仔细想想,为什么这帮助是给自己而不是别人,只要你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会在是否接受帮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对大多数的人而言,“无利不起早”是他们的信条。当然我们也不排除那些雷锋似的主动帮助别人的热心人,不过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正因为这样的人凤毛麟角,所以这样的好事落到你头上的机率也很低。当某一天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对你百般示好,主动帮你解决棘手问题,并且不要任何回报,这种没来由的好事,凭什么就发生在你的身上呢?打个比方来说,有人花两元钱买双色球彩票中了500万的大奖,是不是真有其事值得怀疑,即便有,这样的好事也不知猴年马月能降临到你的头上。所以别人对你的主动帮助原本就是一件很值得怀疑的事情,假如你们非亲非故,不是邻居也非朋友,而且对方还颇费周折“不求回报”地帮你,这难倒不值得怀疑吗?十有八九是他有所图,对这样的“热心肠”的人,还是要保持警觉为妙。

话虽如此,但有些人就是喜欢感情用事,且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运气好”、“很讨人喜欢”、“有很强的吸引力”……最后自己被卖了还在替人数钞票。

厚黑案例

东汉桓帝时,“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因帮助桓帝夺权有功,被封为侯爵。此人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提拔升迁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巴结他的人挤破了门槛,那些想拿钱买官的人都千方百计接近他,讨好他,以求高升。

这时,有位名叫孟佗的富商贩运货物来到京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里有了一个整治张让和买官人的想法。

他先各方打听情况,知道张让因在宫中侍候皇上,所以家中有一位管家主持日常事务,有人求见张让,都是由他事先安排。孟佗便在这位管家身上做起了文章,打听他天天去哪家酒馆,便早早在那里等着,伺机接近。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天这位管家吃完了酒,却忘了带银子。酒家因是熟人,说没关系,可管家总觉得没面子。这时,孟佗赶忙上前,代管家付了账。管家心中感激,二人开始攀谈起来,商人的油嘴和头脑谁比得上,时间不长就把管家给搞定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初战顺利,孟佗加紧使劲儿,不仅使出浑身解数奉承管家,而且在这位管家身上花了不少银子,最后竟然使得这位惯于吃黑的老手也有点过意不去,便主动问孟佗有什么要求。孟佗见问,心中大喜,但仍然不露声色,忙说没有什么要求,只是交个朋友。最后,管家一再说要帮忙,孟佗便说:“别无所求,若您不为难的话,只希望能够对我当众一拜。”管家本来就是奴才,拜人惯了,这有何难!当即满口答应。

第二天,孟佗来到张让府前,那些盼望升迁的人早已挤满了胡同,等候管家开门安排。日头老高了,管家才在小奴才的陪伴下开门见客,众人一下涌了上去。管家在门阶上见孟佗站在人后,不失前言,率领众奴才拨开众人,倒头便向孟佗拜去,把孟佗客客气气地迎进府中。直把那班等候的人惊在那里,心想这位鼻孔朝天的管家对这位孟佗如此客气,看来那孟佗与张让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所以,那些找管家排不上号的人便转来找孟佗走门子,送来大量的金银财宝。孟佗则是来者不拒,一概应允,不出十天,便收下数十万钱财。然后,孟佗瞅个黑夜,带着钱财离开了京城。

活学活用

有人会没来由地对你大献殷勤,并说:“我是个好人,对吧?你是这么认为的吧?”并强烈地要求你的回应。这样的人,有女性,也有男性。在这里,所谓的“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其意义原本就是非常暧昧模糊的。

经常对着别人大献殷勤的人,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样的人也有坏的一面。可以习惯成自然地大献殷勤的人,多半在过去曾经用这个方法来当做王牌,借以讨好女性来获得好处,或者操纵男性来获取金钱上的利益。

“不计报酬”地帮助对方,然后说“我是个好人,对吧?”一次作为下一步的开场白。例如,如果他的对象是女性的话,其居心可说是昭然若揭;如果对象是男性的话,有可能是要让对方帮忙做一些坏事情。

实际上,这种人是别有居心的。为了达到利用对方的目的,必须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而事实上,就这样上了对方圈套的人还真不少。

然而对你来说,你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吃黑”的目的。

即便是那些惯于“吃黑”的老手,也不可能对你长期以来“不求回报”的付出无动于衷。为了笼络对方,不痛不痒的小气般给予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聪明地进行,即要一次接着一次的热心给予,就算被视为没创意也无所谓。

比如:先让对方大吃大喝,之后带他到俱乐部,给他白花花的钞票,每次的游玩都有专车接送,就这样让他玩得飘飘欲仙的。就这样下猛药,对方的戒备心理就会松绑。虽然这种行为有受贿或背叛公司之嫌疑,然而因为陷入了一不做二不休的心境,他便甘于如此。因为这种甜头的滋味很难忘,所以,其结果就会是“你说了算”。

厚黑箴言

人对于接近自己、总是给自己好处的人是很心软的。你的每一次给予,都是在你的人情账簿上累积点数,在必要的时候这些点数都可以提领出来使用的。

用钓钩紧紧把对方拴住

“用钓饵让人上钩”,就是让对方受惠进而感觉歉疚。所以,关键就是给予对方什么东西,让他感觉受到了你的恩惠,这样的手段用于笼络别人是很有效果的。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钓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网兜拽上岸。人情操纵也是一样,如果追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来临。

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来,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请切记:下钩要慢,收钩要缓,饵料更不能让鱼儿吃够吞饱!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人以下启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厚黑案例

唐代京城中有位窦公,聪明伶俐,极善理财,但他却财力绵薄,难以施展赚钱本领。没有办法,他先从小处赚起。

他在京城中四处逛荡,寻求赚钱门路。某日来到郊外,却见青山绿水,风景极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严整。一打听,原来是某权要宦官的外宅。他来到宅院后花园墙外。但见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进,有水出,但因无人管理,显得有点零乱肮脏。窦公心想:生财路来了。水塘主人也觉得那是块不中用的困地,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

窦公买到水塘,又凑借了些钱,请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进出水道,种上莲藕,放养上金鱼,围上篱笆,种上玫瑰。第二年春,那名权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后花园时闻到花香,到花园后一看,直馋得他流口水。窦公知道鱼儿上钩了,立即将此地奉送。

这样一来,两人成了朋友。一天,窦公装作无意地谈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说:“我给您写上几封信,让地方官吏多加照应。”

窦公带了这几封信,往来于几个州县,贱买贵卖,又有官府撑腰,不几年便赚了大钱。而后又回到京师。

他久已看中了皇宫东南处一大片低洼地。那里因地势低洼,地价并不贵。窦公买到手之后,雇人从邻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后在上面建造馆驿,专门接待外国商人,并极力模仿不同国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经建成,便顾客盈门,连那些遣唐使们也乐意来往。同时,又辟出一条街来,多建妓馆、赌场甚至杂耍场,把这条街建成“长安第一游乐街”,日夜游人暴满。不出几年,窦公挣的钱数也数不清,成了海内首富。

窦公为了钓到宦官不惜血本作钓饵,又耐性极好,鱼儿上了钩竟然浑不知觉。他的这种技巧乃“放长线,钓大鱼”。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钱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驰,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人情操纵也是一样,如果追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来临。

俗话说:“钓到的鱼不用再喂食”,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态。他们人际交往非常急功近利。这种短视完全违背了钓大鱼的原则,试想:一条小鱼你连鱼食都不去喂,怎么会长成一条大鱼呢!

活学活用

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都需要有耐心,这和钓鱼的道理有点相似。钓鱼的基本要领,可通过其“三部曲”做简单介绍:

1、做饵与下钩:单从鱼饵的选择或制作而言,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如要钓的鱼爱吃什么食(即要针对的人用什么能够激起其欲望):即鱼饵是否更能奏效等等。下约要找对合适的“鱼塘”(即场合)及合宜的计机。

2、守竿:此阶段第一要有耐心,为人不可急功近利得“一下钓就想见到鱼”。第二要冷静,给“鱼”一点点“甜头”还不足以使其上当,也许对方是在试探是否安全。

3、收钩:这是最危险的时刻,到嘴边的肉却没吃到的事情大都在这个时候。此时务必要深藏不露,一旦稍露狰容或过于急促,便会功亏一篑。老于世故者,定会随机收放,张驰相宜,吊足对方胃口,让钩进嘴更深,钓得更牢。

除基本要领外还应注意把钓到的小鱼喂大、线放长些等钓鱼术的策略,亦即不可忽视平时对于朋友同事等身边的感情投资。

达人箴言

用钓饵引鱼上钩,往往能使其见饵不见钩,因为除了人爱占便宜的因素外,人们对于分而食之、瓜分肥肉有着特别高的兴致。如此这般的心理,正是他们自投罗网而趋之若鹜的原因。

把持自己,不上“美人计”的当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假如你自认是英雄,过不了美人关这不怨你,因为只要有正常生理的人,就根本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坐怀不乱”,因此,对那些英雄来说,“性”能乱,但理智不能乱。真正的厚黑高手,既能将美人抱在怀中,还能不给自己带来麻烦。

运用美人计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是投其所好。美人计中所用的“美人”,只有被对方接受的时候,才能产生威力。也就是说,“美人”只是外因,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对方不接受,“美人”又不具有强攻的能力,就只能自作多情地“单相思”。要使对方这个内因起作用,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投其所好。人的嗜好是不一样的,所谓的“穿衣戴帽各好一套”。只有用他所喜欢的东西才能打动他的心。那么对方到底喜欢什么,我们事先必须研究清楚,然后不拘一物有针对性地选择武器,才能百发百中。

二是巧设机谋。美人能否为对方所接受,还要看我们所侍奉的方式。如果方式巧妙,一切都做得顺理成章,天衣无缝,敌人就不会产生疑惑,便可放心大胆地接受过来。古往今来一切施用美人计的无不在如何奉送的这一环节上巧设计谋。例如:如何勾引?如何迷惑?如何取悦?如何控制等等,无一不需要精心设计,认真导演。

三是伐情损敌。美人是一种阴柔之物,它主要是用来在敌人心理方面发动进攻的一种武器。它是通过“伐情”来损敌的,也就是消磨敌之意志,挫败敌之锐气。如果我们将其当作长枪大炮来用,无异于投孤羊入狼群,是舍其所长,用其所短。

四是相机取事。美人计一般是作为达到最终目的的辅助手段,它的主要目标是摧毁精神壁垒。但它们达不到彻底歼灭敌人的目的,要想达到彻底歼灭敌人的目的,常常还要进行武力决战。所以在施用美人计的时候,要积极创造或寻找时机发动武力进攻。正象越王勾践送美女给吴王夫差,虽能弱其国,但不能灭其国。最后还是乘吴王北上,国内大旱的时候,发兵袭吴,打败夫差。

厚黑案例

刘琦病死,东吴立即派鲁肃出使刘备,以吊丧为名讨还荆州。在诸葛亮的运筹和安排下鲁肃此行的目的未达到,只讨回一张如同废纸般的文书。上面写了“暂借荆州,以后交付”的空话,鲁肃被逼无奈,还与刘备、诸葛亮三人一起在文书上画了押。周瑜对这一结果切齿顿足。正在这个时候,荆州方面传来刘备甘夫人去世的消息,周瑜一听,喜出望外。他立即设计了一个利用孙权之妹招赘并软禁刘备为人质,进而要挟诸葛亮等交还荆州的骗局。

当鲁肃带着周瑜这封信见到孙权以后,孙权立即批准了周瑜的计划,并指派吕范前往荆州提亲。刘备清楚周瑜的用心,面有难色。诸葛亮却稳操胜券,力劝刘备答应这门婚事。他充满自信地对刘备说:“周瑜虽然颇能用计,但他总难出我诸葛亮所料。只要我略施小计,管保令周瑜一筹莫展。我保证主公既得娇妻,荆州又万元一失。”建安十四年(209年)冬十月,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诸葛亮特派大将赵云带领500军卒随刘备前往东吴结亲。出发之前,诸葛亮交给赵云3个装有妙计的锦囊,并让他贴身收藏好,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刘备一行到达东吴时,赵云拆视了第一个锦囊。于是他唤来500名兵卒,命令他们披红挂彩,到东吴都城南徐采买喜庆礼品和物件,逢人便说刘备入赘东吴的消息,弄得城中百姓人人皆知。孔明的锦囊妙计中还教刘备到东吴后首先拜访孙策、周瑜之妻“二乔”的父亲乔国老,刘备也按计而行。他牵羊担酒,往拜乔国老,叙说特来成亲之事。

乔国老得到这个消息后,便进宫向孙权的母亲吴国太道喜称贺。吴国太闻言大惊,一面派入去请孙权回话,一面派人到城中察看究竟。派出的人很快回来复命,说乔国老所言非虚,新人已在馆驿安歇,500名随行士卒也在城中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吴国太为此大吃一惊。等孙权到来时,吴国太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捶胸大哭。

孙权知道露了馅,只得如实道来。他说:“许婚乃周瑜之计。只是以招亲为名,赚来刘备,讨还荆州。若刘备不还荆州,就先除掉他。”国太一听,更加怒不可遏,她大骂周瑜说:“周瑜小子无计去取荆州,倒打起我女儿的主意,使出这美人计。如果真的杀了刘备,我女岂不成了望门寡,以后让她如何做人,怎的说亲?这岂不误了她的一生!”乔国者也从旁打边鼓,他说:“如用此计,即便是得到荆州,也会被天下人所耻笑。此事如何行得!”孙权被训得呆若木鸡,一时语塞。吴国太仍然怒气未消,还在不停地大骂周瑜。乔国老劝她说:“刘玄德乃汉朝皇室宗亲,倒不如顺水推舟,招他为婿,免得张扬出去丢丑。”孙权又不同意。正在孙权与乔国老争论不休的时候,国太又发下了话,她说:我明天要在甘露寺与刘备见面,亲自相亲。如不中意,任你们发落;如果中了我的意,我就作主将女儿嫁她。孙权奉行孝道,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

乔国者又将孙权、吴国太要见的事情告诉了刘备,并教刘备好生留意。第二天,吴国太、孙权、乔国老等在甘露寺会见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就大喜过望,对乔国老说:“真吾婿也!”乔国老也说刘备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把刘备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这样,刘备与孙权之妹的婚事,就由国太作主当场敲定。

原来,孙坚的吴夫人生有四子,长子孙策,次子就是孙权。吴夫人之妹也嫁孙坚为次妻,孙坚次妻生有一子一女,其女名叫孙仁,也就是欲嫁刘备的孙权之妹。孙仁自幼尚好武事,常令侍婢击剑为乐。孙坚的吴夫人已经去世。甘露寺相亲的吴国太就是孙坚的次妻、吴夫人之妹。

刘备与孙仁成亲后,夫妻二人两情欢洽。孙权见弄假成真,又给周瑜去信问计。周瑜也真算得上智能之士,他很快又为孙权策划了盛筑宫室,多选美女,以此娱刘备之耳目,丧刘备之心志,并使刘备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各置一方,分头对付的计谋。这一招还真见效,刘备在孙权布置好的温柔乡里,被声色所迷,再也不提回荆州的事情了。

眼看到了年终,刘备仍无归荆州的意思。赵云急忙按诸葛亮原来的交待,拆视了第二个锦囊。尔后,他按计而行,急见刘备,并告诉刘备说:“今早孔明使人来报,曹操正起兵50万,杀奔荆州,请主公速回。”刘备闻讯即与孙夫人密商,安排了利用元旦到江边遥祭祖先的机会脱离东吴的计划。建安十五年(210年)正月元旦,刘备与孙夫人禀明国太,声称到江边祭祖,瞒着孙权等人,便踏上回荆州的艰难路程。当孙权得知刘备已经离去的消息后,立即命将追赶。后来,他仍放心不下,又派出第二批人马,并将自己所佩宝剑赐于部将,命令他们一旦追上,先斩刘备与其妹孙仁。原来周瑜对刘备也早有提防,他也派出将领统率3000人马在去荆州的路上驻扎拦截。这样一来,刘备的处境就十分险恶,前有周瑜部下的堵截,后有孙权派出的两批追兵。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赵云在拆视了第三个锦囊之后,就搬出了孙夫人,孙夫人以国太爱女、孙权之妹的特殊身份,好歹对付了第一批追兵和周瑜布置的队伍。最后,刘备等终于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和接应下,化险为夷。正当刘备、诸葛亮等舍步登舟逆水而上的时候,又见周瑜亲自带领无数战船气势汹汹地追来。刘备等见状就弃船上岸,改乘车马前行。周瑜也穷追不舍,登岸继续追赶。当他追至黄州地界时,遭到了埋伏,关云长、黄忠、魏延等大将合力杀来,周瑜被打得大败。当周瑜下船逃命时,又听到岸上刘备的兵众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至此,自作聪明、争胜好强的周瑜的“美人计”破灭。他羞愧恼怒至极,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活学活用

防范美人计,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

拒之门外。“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果有人在不欠我们人情的情况下,突然主动地送“美人”上门,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在这“美人”之后是否有阴谋。如果发现有可疑之处,就应立即警觉起来。并对“美人”的用途加以分析,假如“美人”对我们并非至关重要的话,就要毫不犹豫地坚决拘之门外,以防其挤进门来施展妖法,难以降服。在已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时,也可当场拆穿敌人的阴谋,将其“画皮”内包着的“魔鬼”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之无容身之处。

心诚志坚。俗话说:“篱笆不开,野狗难进来。”因此,要首先栅好自己意志上的篱笆,如果“心猿不定,意马四驰”,自己难以控制自己,那么只要一点香饵就可引你上钩;如果心诚志坚,不贪声色,思想上筑起一道钢铁的壁垒,无论何种糖衣炮弹,都不可摇撼。所以防范美人计的最根本方法就是修炼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中的“英雄”,其实都是一些意志薄弱者,称不得什么英雄。应该说“过关方可称英雄。”事实上古往今来的一些英雄人物,在金钱美女面前,只因一念之差,而毁了一世功名。这绝不是“美人”的武器太锐,实在是自己的防线不坚。

反间之计。如果敌人用美人计来刺探我们的重要情报,我们可用反间计来加以利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意思是所谓的反间,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效力。人是有感情的,美人也不是冷血动物,如果我们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收买和感化,或者是顺势来个“美男”之计迷惑她,那么敌人所派来的“美人”就可能被我们所利用。敌人送来的如果是物而不是人的话,我们也可以装作已被收买,而暗中行反间之计。

达人箴言

当你明知对方在施展美人计时,也不必躲她远远的,最好是想方设法把美人揽在怀中,又让她没有任何可乘之机,这才算是真正的高明。

看清形势,敢于仗义执言

只有能够抓住机会,敢于挺身而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当情势所迫需要你不加迂回时,就要勇敢地站出来,用“最具杀伤力”、“最简洁有力”的语言,秀出你自己,才有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人总是不说真话。这不是什么人的名言,而是在这个世间,老实地说出真正的实情就完了,所以事实就是不能说的。这是每个人从下到大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体会到的事情。

话虽这么说,但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在说谎。虽然说的不是真话,但也不是谎言,而是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

所以,小孩和不懂得世间事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们没有“说出真正的实情就完了”的认知,所以心中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小孩子用很平常的口吻说:“啊,这个姊姊鼻子好塌。”被这么说的人因为对方是小孩子,所以也无法反驳,只能无奈地生闷气。而且大概也只能当做没有旁人听到吧。

在这里就是要学习小孩子和不懂得世间事的人,有意地说出真话,这也可以是一种出人头地的方法。

回忆起自己上任不久的那次会议,艾嘉仍然心有余悸,更越发觉得属下汉钦的可贵。艾嘉领导的这个部门是全公司最难缠的,创业元老多,而且都颇有“功高震主”的架势。她第一次在会上提出应对渠道垄断的方案,就被几位老臣子阴一句阳一句地批驳得体无完肤。眼看下不来台,汉钦站出来解围,自愿从他的辖区开始执行。头上压着这帮元老,汉钦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这次替艾嘉说话,一方面是认为她的方案确实有效,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争取。两人同心协力,从渠道那里得到了和大厂家一样的优惠,由此奠定江山,汉钦也就成了艾嘉的心腹重臣。

现实的职场中不乏这样的事情,上司的命令,尤其是在涉及原有利益分配的时候失去了效力,下属阳奉阴违,执行不力,导致上司地位岌岌可危。这当口若能看清形势,鼎力相助上司,你在他心中的分量不言自明。

厚黑案例

乾隆四十年,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却殊为重要。这一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这一年里,和珅巧逢机缘,得见天颜,奏对称旨,甚中上意,便从此得以飞黄腾达。

却说某日,乾隆皇帝大驾将出,仓猝间寻黄龙伞盖不得,乾隆皇帝自然来了脾气,责问左右道:“是谁之过欤?”

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令得官员们一时间瞠目相向,不知所措。这时,下人中有一人从容地站了出来,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众人听来,只觉得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干脆。

乾隆皇帝也不禁一怔,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仪态俊雅,气质非凡。乾隆皇帝不禁更为惊异,叹道:“若辈中安得此解人!”但问其出身,方知其乃官学生,虽学历不高,但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之中已实属凤毛麟角,又问其姓名,答曰:“和珅。”

众所周知,这位清高宗乾隆皇帝乃是世宗雍正帝的第四子,在清代的几代皇帝中,他也算得上是一个读书颇多的人。他很想有所作为,因此一登基就处处效法其爷爷清圣祖康熙皇帝,特别是在对待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政策方面。他像康熙时一样,开博学鸿词科。访求读书人,搜罗古籍,对一些读过四书五经的满族生员,就更加另眼相看。所以一路上便向和坤问起四书五经的内容来。这和珅对四书五经颇为熟悉,居然“奏对颇能称旨”。至此,和珅进一步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好感,皇帝遂派其总管仪仗,升为侍卫。这官虽然不算大,可很重要,宫中的事务差不多都由他管理。事情虽然琐碎,诸如仪仗的排列,扈从的派遣,车马的准备,以及宫内的膳食茶点等,都由他来总理。

耐人寻味的是,和珅登上政治舞台之前的第一声呐喊,便是整人之语。仓猝间一时未能:找到黄龙伞,这本为小事,然和珅却小题大做,以一副义正辞严的架势指责起“典守者”来。“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一语双关,它不仅是对“典守者”的指控,也有自荐其能的含义。过了几十年天皇老子生活的乾隆帝,此时更是充满虚骄之气,对一些生活琐事变得更加挑剔了。和珅对此已先有所闻,因此才敢放胆而言,结果倒真的获得了皇帝的眷顾,并取代了原来的仪仗“典守者”。

活学活用

当然,面对大家都很讨厌的上司,有时候也可以直截了当地对他老实说:“你就是贵人多忘事,说过的话也不兑现,女人也不喜欢你。”、“经理工作能力很强,但是不受女人欢迎哪。”这样,公司里的其他同事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如果这样的猪头上司一旦垮台,大家肯定会一致推举你做他们的新上司。原因就在于周围的人都没有人说真话,而只会说些不痛不痒的、不得罪人的话,以求生存无灾无难。

不过,说真话也有可能招人怨恨、无谓的树敌,所以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再决定要不要说真话。

达人箴言

意外情况总是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发生,在大多数人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的时候,那个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人必然会赢得对方的欢心。只不过你在做的时候,一定要对形势有一个清醒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不至于引火上身。

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

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你先表现得以他人利益为重,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在做有风险的事情时,冷静沉着地让一步,尤能取得绝佳效果。

以跳高为例,退得远,可跳得更高。人际关系中暂时的忍让吃亏,可以获得长远的利益。关键是要不露声色地迎合对方需要,即以对方的利益为重,又为自己的利益开道。

求人帮忙,要求可先提得很高,结果适得其中,对方会因为没帮上你大忙而内疚,进而较易答应你较小的要求;或者循序渐进,从让他做小事开始过渡到帮大事。因为他已对你有好感和依赖,养成了对你说是的习惯。先高后低,可造成你大步退让的假像;由小到大,让对方无法察觉你“先得寸后进尺”的真正意图。日常交际,多非对立。要切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古训,切勿火上浇油,酿成“烧了大屋”的悲剧。让人一步不为低,如果你占理又能相让,众人不但会承认你是对的,更会称道你的宽宏大量,令你达到众望所归的完美地步。

成功的第一步便是让自己的利益和意图丝毫不露,让对方因为你能投其所好而情愿做你要他做的事。

尊重并突出别人的观点和利益,这是我们欲求他人合作的最有力的法宝。人们常常不会正确使用这一法宝,是因为他们常常忘记了,如果我们过份强调自己的需要,那别人对此即便本来是有兴趣的,也会改变态度。

要感动别人,就得从他们的需要入手。你必须明确,要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使他自己情愿。同时,还必须记得,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有各自的癖好偏爱。只要你认真探索对方的真正意向,特别是与你的计划有关的,你就可以依照他的偏好去对付他。你首先应当将自己的计划去适应别人的需要,然后你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比如说服别人最基本的要点之一,就是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他人就范。如果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注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暂时使对方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人。

有些被求者,以为帮助了别人,有恩于你,心理上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优越感,说不定还要对求助者数落一番。当你认为自己可能会被人指责时,不妨先数落自己一番,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便不好意思再指责你了。

厚黑案例

赫蒙是美国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那位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他自己没有文凭,所以就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当赫蒙前去应聘递上文凭时,满以为老板会乐不可支,没想到赫斯特很不礼貌地对赫蒙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为你曾经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你的脑子里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聪明的赫蒙听了不但没有生气,相反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假如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于是赫蒙对赫斯特小声说:“其实我在德国的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涂地混过来一样。”想不到赫斯特听了笑嘻嘻地说;“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

就这样,赫蒙运用了必要时不妨计少的策略轻易地在一个非常顽固的人面前通过了面试。

也许有人认为赫蒙那样做不十分合适,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既没有伤害别人又能把问题解决。就拿赫蒙来说,他贬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学识如何,当然不在于他自己的评价,就是把自己的学识抬得再高,也不会使自己真正的学识增加一分一毫,反过来贬得再低也不会使自己的学识减少一分一毫。

活学活用

人们在跨过门槛,登上台阶时,应该高抬腿,低落步。这种近于本能的习惯,应用在社交中却是一个很巧妙的退让方法。具体来说是用大要求来制造退让的假像,从而达到作较小的要求。

首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如果对方没有同意,再提出较小的要求,因为没有同意别人较大的要求和没能帮上大忙而深感内疚,也为了减轻这种内疚感,他们就会同意这个较小的要求,用帮小忙来表示歉意。这同直接提出较小要求相比,人们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这个方法。比如要让贪玩的孩子每天回家只看一小时电视,你不妨说只允许他看半小时,他再三要求下你只好答应了一小时的要求,他便不会再闹了,因为你已经让过步了。再比如在市场上。货主往往把商品标价多~两倍,这样他可以慢慢地让到他的正常价位。如此一来,买的人也觉得占了不少的便宜,很容易掏钱来买。这种做法可能有些过诈,可人们的心理已经习惯如此:不管你真的让步与否,你得让他感到你已经让了很大的步。

这个道理反过来用,也可以成为“欲求一尺,先要一寸”的退让方法。倘若您需要他人提供较多的帮助,不妨采用“登门槛”技术,即先请对方予以小的帮助,然后拾阶而上,要求他帮助解决更大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费拉瑟对“登门槛”技术作了一番实际的调查研究;他们先挨家挨户找主妇在一份所谓“安全驾驶请愿书”上签名,几乎所有的主妇都答应了这项不费多少心力的要求;几天后,他们又要求这些主妇答应在她们的私人庭院里立一块不太美观的大牌子,上书“谨慎驾驶”。结果有50%以上的主妇同意了,而另一组被直接要求立牌的主妇中,只有对物的人接受了这一主意。

前者为何是后者的三倍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同意提供小的帮助的人等于给自己提供了这样一种自我感觉:自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接着,她们就会以一种与这种自我感觉相一致的方法去行动,进而有了更多的奉献。而答应了“一寸”之后,他会养成对你说是的习惯,对你“一尺”的目标也很难觉察。

如果最终达不到目标,我们则应该抱着“一尺不行,五寸也可以”的态度,及时调整我们的期望值,适当让步,让事情向好的一面转化。当你硬性坚持要某人接受你的意见、观点时,对方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产生抵触心理,因而全盘否定作的意见。而退让的奥妙,就是在对方提出反对意见时,及时退步,使对方感觉尊重他的意见,虚荣心得到满足,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鲁迅在批评中国人的惰性时说过,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开一个窗口的话,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如果他提议要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退让,同意开个窗口。其实这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内疚,达到劝说别人接受意见的目的。

达人箴言

在人们社会活动中,由于都有坚持自己意见的顽固性,因此,不同意调和的结果,往往造成“取法其上,适得其中”。为了“适得其中”,就需要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后作出妥协。退让的姿态,在对方自尊得到满足的同时,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