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朝小领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永安邑

崎岖蜿蜒的山路是落日峰最为常见的景色,延绵不绝而高耸入云的巨木与覆盖周遭土地的泥泞瘴气,更是凭空为此地增添几分险恶的气息。

莫说是凡人,即便是炼气修士,在这块土地上穿梭,都有一定危险。

虽说此地因灵气稀薄,又是洛水徐氏宗祠所在,几乎不可能有妖兽踏足此处。但对于本质上还是肉体凡胎,甚至不被真正视为修士的炼气期子弟而言,此等艰难险恶的环境,依然得郑重以待。

唯有易筋洗髓褪去凡胎真正踏入求道门槛的筑基修士,方能在此险地如履平地自由行走。

是以,尽管落日峰占地极广,可群山之间却不见多少凡人城镇的蹤影。事实上,由于此地生活艰难,徐家也不过在宗祠旁设立一座凡人城市来为镇守宗祠的修士们服务。

要不是为了满足看守宗祠修士中数百位尚未辟穀的炼气子弟生活所需,宗族高层甚至想裁撤此处唯一一座凡人居城永安邑。

永安邑是洛水徐氏所辖八邑中人口最少的,城邑内仅有十万国人常驻,永安邑武卒徐墨,正是其中的一员。

最近永安邑死了个修士,对徐墨而言,这可是件大事。

按理来说,修士之间的恩怨情仇本应与只是凡人的徐墨无关。

可由于死者乃是洛水徐氏宗族修士,又是死在自家领地上,所以“宗族将派遣一位巡察使查案”一事早就在永安邑内传开。

徐墨之所以会知道的如此清楚,是因为永安邑城尉,徐墨的顶头上司,那位炼气修士一直耳提面命的对他的下属们频繁提及此事。

尽管不知巡察使究竟执掌何等权力,但既然能让堂堂修士如此紧张,想来那位巡察使必然也是修士——甚至可能是比炼气修士更高境界的筑基修士。

当然,这些都距离徐墨还很遥远。

身为永安邑武卒,徐墨的职责是看守永安邑东城门,这是永安邑内唯一一处平时会开启的大门。

身处群山深处,永安邑四周危机四伏,虽然城邑内有修士坐镇,可毕竟修士地位崇高,怎可能事事亲力而为?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大多数时候永安邑只允许东城门作为与外界交流的管道。

永安邑是座封闭的凡人城镇,它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替看守宗祠的修士们服务处理杂事。

徐墨是洛水徐氏的旁支子弟,却遗憾的没有身负灵根,这也意味着他与修士的身份绝缘。

万幸的是,徐墨的祖父是位修士,尽管只是天赋不佳终身无望筑基的杂灵根炼气子弟,可毕竟仍是修士。

按照许国礼法,三服血亲之内出过任何修士,那就可以拥有国人的身份,而这也意味着徐墨可以在城邑内安居乐业,无须如同蛮荒野人般在没有修士庇护的环境中艰难求生。

对于宗族的庇护,徐墨一向是充满感激的,他实在无法想象那些没有宗族修士庇护的野人们到底该如何生活。

即使是落日峰这等因灵气稀薄而难以寻觅妖兽足迹的偏远地区,凡人在外活动尚且危险至极,何况其他险地?出于这种感激,哪怕工作繁杂,徐墨依然尽忠职守。

这天,徐墨一如往常的挺直腰杆注视着东城门外的行道。忽然一道身影近似凭空从冒密的丛林内窜出,徐墨还来不及仔细查看,那道身影就不知不觉的就出现在他面前。

徐墨自幼习武多年,一身武艺以凡人而言也可谓相当出众。

就连城邑内统领所有武卒的城尉那位炼气修士都曾赞许,可相较于眼前之人随意走出的步伐,徐墨却觉得自己以前习得的轻功简直是欺骗幼童的把戏。

来者身着一袭灰黑色的衣衫,手持羽扇看起来颇为怡然自得,俊朗的面孔中带着些许笑意,似乎周遭那对徐墨而言危险无比的环境,在对方眼里却象是诗意盎然的景致。

尽管来人没有施展半点术法,可凭借与城内修士们相处累积的经验,徐墨还是确认了对方的身份,一位修士。

“这里就是永安邑了?”

来者轻声询问,看起来象是在打量城邑内布局的样子。

尽管对方语气温和,徐墨仍然不敢大意,赶忙毕恭毕敬的低下头,正所谓“士庶天隔”,即使是血缘至亲,有灵根的修士与无灵根的凡人依然处于不同世界。

“稟修士大人,此地正是永安邑。”

“虽然地处蛮荒,城内倒是挺热闹的。”

来者仔细端详城内一番后,如此品评道。没等徐墨反应,一张令牌就被对方从腰间取下。

“烦请通知城尉,落日峰新任巡察使徐清远已到。”

...

“贤弟真是折煞为兄我了,没想到居然闷不吭声的就来到我们这处小城了?居然连一个侍从都不带,甚至没提前知会我们...堂堂巡察使怎能如此寒酸上任?”

永安邑城尉徐国安朝着徐清远开始唠唠叨叨,显然对他不请自来有所埋怨。

徐清远倒是能明白对方埋怨的来由,巡察使乃奉宗族所命掌一地刑名,身居永安邑城尉的徐国安,自然也属于徐清远监管对象之一。

哪怕徐国安为官清廉奉公守法,对刚走马上任的巡察使必然也想有所示好,估计都在专门替他准备接风洗尘的仪式,谁知他却默不吭声的突然莅临?

也许徐国安此刻心里正在打鼓,寻思他是否要搞一齣微服私访。

想当然尔,徐清远自然对徐国安在永安邑任职作风并不在意,只要不是太过违背族规,徐清远也懒得斤斤计较,毕竟他虽然被任命巡察使,可那不过是权宜之计的暂代执掌。

他此番前来赴任,主要职责并非真正监管此地刑名,而是要查探当年同族修士斗法陨落的来龙去脉。

当然,这点倒是不必对徐国安提及。

“族兄多虑了,小子不过区区炼气子弟,即便受任巡察使一职,仍需仰仗族兄相助,此番前来不过是想尽早执行宗族任务,免得受长老责罚罢了。”

摆出恭谦的姿态,只想求仙问道的徐清远并不希望掺合永安邑内的明争暗斗。

一来这群注定无忘突破筑基的炼气子弟所争之利不过区区百石下品灵石,身为宗族嫡系的徐清远看不上眼。二来对修士而言,境界才是根本,这些外在之物的争夺,最后仍得回归自身修为。

宗法制度下,正如士人与庶民的差别,不同境界修士的地位自然也是天差地远。

以许国为例,金丹真人以上的修士方具资格领有一邑,坐拥万户,爵居大夫庇佑一族。

众所周知,灵根与血缘关系密切,修士后裔远比凡人后裔更有可能孕育出具备灵根的后代。

是以修士们时常彼此联姻形成一个个宗族,而一个宗族想要昌盛繁荣,离不开上好的灵脉与仙丹妙药辅佐,而这些修仙资源自然会引起各个宗族间的争夺。

传说上古之时,在大周仙朝尚未建立的久远过去,各大宗族与门派间不时发生血淋淋的冲突。

在那时代,高阶修士视低阶修士如奴仆,强大宗族门派将弱小的宗族门派视作肥肉,整个九州万邦犹如魔修的养蚕场。

一直到大周仙朝的开国圣君,九州万邦自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得道真仙建立了大周仙朝,九州万邦才第一次迎来秩序和正义。

仙朝以人为尊,讨伐异族,征妖兽于东海,镇幽鬼于西漠,讨古巫于南疆,平真魔于北荒,问鼎九州——自此以后四海升平仙道昌盛。

为了避免九州诸夏各族重蹈上古无休止战乱覆辙,仙朝制定宗法,修士以境界高低论尊卑,辅以血缘、功绩划分九州万邦修士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各居其位是谓封建。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天子诸侯征收税赋、卿族大夫享有采邑、寻常修士侍奉领主换取灵田收益。

修炼至金丹境界,为许国立下功劳,获得开辟城邑的权力是许国所有低阶修士最大的梦想。

徐清远自然也不例外,期待自己有天能享有自己的封邑。

然而修炼之路,坎坷难求,在求道九境炼气、筑基、金丹、元婴、通神、返虚、合道、大乘、渡劫中,尽管金丹不过是第三层境界,却足以难倒绝大多数寻常修士。

“贤弟可真是谦虚,在下曾听闻其他族弟说过,清远贤弟出身嫡系天赋卓越不到二十岁便已修炼至炼气八层,距离筑基不过一步之遥,金丹大道指日可待。

像你这等人才,来这不毛之地任职可真是屈才。我们这批人说好听点是镇守宗祠,说难听点...其实不过是替祖宗们看坟。”

徐国安语气消沉的发出叹息,身为被宗族分派到此地的炼气子弟,天赋普遍一般,前途自然也是黯淡无光。

城尉一职在永安邑里堪称仅次邑宰的高官,然而这等世俗权力比之大道前途,却又算不上什么了。

“族兄这么说可就不对了,难道您忘了我们先祖当年不也是替国君看坟方才闯下如今这番基业?”

据族谱记载,洛水徐氏祖先乃徐国公子,八千年前徐国因内乱国力衰微而为离国所亡。为纪念故国,先祖乃以徐为氏,这便是洛水徐氏的由来。

徐家先祖因缘际会拜入道门巨擎易水宗,被易水宗九长老收为弟子。后来,那位九长老在远征北荒真魔时立下功劳,以合道境的修为被天子封土建国尊号许男。

立国后,徐氏先祖又替君上看守祖冢近三百年有余,终得国君认可授以大夫之位,而先祖第一块封邑正是今日的落日峰。之后徐家经过多年经营,终于成为洛水郡内数的上号的望族,领有整整八邑之地。

“这倒是愚兄孟浪了。”

尽管嘴上如此说着,但徐清远还是很敏锐察觉到对方的满不在乎,也让徐清远知晓在这宗族边疆之地,族规早就纲纪已驰。

要是在宗族封邑核心地带,可绝不会有族内修士胆敢如此明目张胆调侃徐家先祖的事迹。

“也罢,贤弟来此定然是打算觐见永安邑宰的吧?还请贤弟随我而来...”

正当徐国安迈开步伐即将离去之际,徐清远却突然开口道:“族兄且慢!在下还有一事想劳烦族兄。”

“哦?不知贤弟有何难处?在下定然竭力相。”

眼眸充斥精明神采的徐国安,看起来更象是凡人商贾而非宗族修士,满身亮丽华美的服饰更是在衬托几分贵气的同时替他带来浓郁的俗世气息。

忍住笑意,徐清远将师父所赐的玉佩交给徐国安。

“这是家师——执法堂堂主徐子善的信物,家师与玄水真人有过几分交情,师父希望在下前去宗祠觐见真人,还麻烦族兄带路。”

望着手上的玉佩,徐国安露出能吃下整颗鸡蛋的嘴巴,眼神里布满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