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数据与企业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数据与信息

数据与信息是不可分离的。信息可以用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来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即使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也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1.3.1 概念

1.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客观实体的属性的值,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的客观描述。例如,某人的身高是175cm,这里的175就是数据,气温30℃里的30也是数据。而在多媒体技术普及的今天,数据不仅是数字,图形、视频也可以称作数据。数据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度量或复制。

2.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经过解释会对某一社会组织的决策具有明显和实际价值的数据。

信息是对决策有用的那部分数据。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比如,当开车的时候,仪表盘上的速度表反映的只是汽车的一个瞬间时速,这是数据。但是,当看到车速提到60km/h,将车挡从3挡换到4挡时,此时的60km/h就是一个信息。这是从数据提取信息的一个实例。

1.3.2 信息的性质

1.真伪性

人们获得的信息未必是真实的,比如用概率统计方法获得的天气预报方面的数据有可能是不真实的,原因在于选取的样本不够或失真等。所以,在获得某种信息后还应对信息的真伪进行鉴别。错误的信息不仅对决策没有帮助,还有可能会贻误工作。

2.层次性

信息是有层次的,不同的管理层需要的可能是不同层次的信息。企业高层需要战略性信息,中层需要战术性信息,而基层需要操作性信息。不同层次的信息,在保密性、长期保存性、内外区别性方面有所不同。

3.不完全性

任何信息都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它不可能囊括事实的所有方面。比如,在看到一家企业产能高速增长信息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这家企业质量方面的信息,在审核信息时应考虑其不完全性。

4.滞后性

信息是从已有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总是滞后于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比如要在一年结束后才能知道当年的GDP信息,一年没有结束时的信息只能用于预测。

5.扩散性

信息是可以扩散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向四面八方传播,如现在的微博和微信,瞬间就可将信息传播到千百万受众中。这种信息传播的特点有好处也有不足,如果传播正能量就会给社会带来益处,否则会带来反面效果。

6.可压缩性

可压缩性可以节约传播时间和存储空间,比如一个6MB的图片可以被压缩到几十KB。视频信息也可以大幅度压缩以用于网络传播。

7.共享性

信息是可以为人们所共享的,例如,一个关于某只股票的信息可以为所有股民共享。信息共享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可复制性。例如,一个人有一个苹果,另一个人有一个桃子,如果要共享,只能每人各有半个苹果、半个桃子。但是,这两个人可以共享一个信息,分别拥有一个副本。

8.价值性

价值性非常重要。信息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有益于决策的那部分数据,所以信息是一种资源,是有价值的。例如,某种饮料在北京市东城区卖两元钱一瓶,在西城区可卖到三元钱一瓶,把一瓶饮料从东城拿到西城就可以多赚一元钱,这就体现了信息的价值,也就是人们研究管理信息的动力。通过特定的转换方式也可以把信息的价值量化。

1.3.3 信息的分类

类似于对数据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信息就会有不同的分类形式。

1.根据认识层次

按对信息的认识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类。

语法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比如使用的模型和公式等;语义信息是常用的“信息”一词的概念,可以是数字、图表、文字等;语用信息是指某事物信息的有用性,描述信息效用最大、最小、模糊等。

2.根据应用领域

根据信息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等。

3.根据信息源性质

根据信息源的性质,可分为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等。在多媒体时代,信息已不仅以数字形式存在,而是多种多样的。

4.根据观察过程

信息观察的过程可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实在信息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先验信息则是根据经验得出的信息,比如6月炎热是一个先验信息,但在南半球未必经得起验证。实得信息是指最后取得的信息。

5.根据信号形式

信息是通过信号来传递的。根据信号的形式可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和半连续信息。比如,电流信号是一个连续信息,脉冲信号是一个离散信息。离散信息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连续信息,这就是半连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