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万国法毛通用拖拉机
20世纪20年代,在广袤的田野上农用拖拉机越来越多,但其在耕作中也遇到麻烦。当时的拖拉机对行列作物(特别是需要中耕的棉花、玉米等高秆作物)不能适应:行距对不上,转向时碰倒庄稼,地隙不够高。在这些地块,牲畜仍然傲视拖拉机,驾轻就熟地干着农活。拖拉机未能取代马匹和骡子,当时美国役畜总量保持在2400万头以上,并未减少。
拖拉机行业必须改变这一状况。在众多产品中,万国公司的法毛通用型拖拉机十分成功。它们既能犁耕,也能中耕,还能带农具从事玉米采摘、饲料粉碎等作业,完全能够替代牲畜。至于法毛这一名称的由来,按万国公司档案,1919年技术发展部秘书爱德·金巴克(Ed Kimbark)建议给这种拖拉机起名为“Farm-All”,意指农场的活全能干。1920年初连写成“Farmall(法毛)”,1923年7月这个名称正式进行官方注册。
在这类拖拉机发展史上,“法毛”拖拉机是首次大批量生产的,并且是投放较早、产量较大、延续较长、影响较广的一种拖拉机。它们最初的形态是三轮拖拉机,比此前的拖拉机更轻、更小、更便宜,从而使小农场的农民也买得起。该拖拉机几乎影响了美国所有主要拖拉机公司的设计,很快成了行业标准。在美国轮式拖拉机市场上,万国公司也以法毛拖拉机的优势,在20世纪20年代占市场份额的28.6%,居第二位;在20世纪30年代占市场份额的44.3%,居第一位。
从汽油拖拉机诞生起就有三轮拖拉机,但法毛拖拉机采用这一概念是一次创新。其主要设计师伯特·本杰明(Bert Benjamin,图3-32)1870年诞生在美国爱荷华州牛顿镇,1893年从爱荷华州立学院毕业,在麦考米克收获机械公司任设计员。该公司在1902年和其他公司合并组成万国公司。1910年,伯特·本杰明任万国公司麦考米克农具厂实验主管,他开始研制这种能替代牲畜的拖拉机,并得到万国公司总裁亚历山大·里格(Alexander Legge)和拖拉机厂总工程师爱德华·约翰斯顿(Edward Johnston)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万国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会没兴趣生产这种拖拉机。只是当福特森拖拉机开始威胁万国公司的销售时,情况才有了改变。1921年,法毛拖拉机研制团队制造了20台拖拉机,并于1922年完成试验。公司清醒地摆脱了匆忙投产的诱惑,认真解决拖拉机机组出现的任何问题。1924年,仅制造了200台试销给农民,并继续观察需改进之处。公司组织经销商代表评估这些新拖拉机,经销商认为,采用这种拖拉机种植、耕种和收获的成本可降低一半左右。法毛拖拉机的开发和中试流程即使在今天也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图3-32 伯特·本杰明
1922年,伯特·本杰明任法毛拖拉机研发部门的副总工程师。他在万国公司工作到70岁,于1940年退休。伯特·本杰明先后获得140项拖拉机及农机具专利,主要是以法毛拖拉机而闻名。1943年,他被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ASAE)授予赛勒斯·麦考米克金质奖章,并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专业成就奖。伯特·本杰明于1969年10月去世,享年近99岁。
法毛拖拉机(图3-33)是一种三轮、高地隙拖拉机。它采用18hp四缸发动机,3进1退齿轮变速箱,质量为1861kg,有动力输出轴和带轮。当挂接耕耘机时,拖拉机联合前转向轮和后桥两个制动器,实现“三点控制”转向,使拖拉机在上下垄行时,耕耘机组能够相应地左右摆动以避免伤害成行的庄稼。同时,拖拉机也以较高的后桥地隙而引人注目。
图3-33 万国公司法毛拖拉机
1923年12月,法毛拖拉机开始大量生产。起初它是在芝加哥拖拉机厂与麦考米克迪灵10-20拖拉机一起生产。因其销售势头良好,万国公司在1924年买下莫林制犁公司在伊利诺伊州石岛的工厂,并将其命名为法毛工厂。1926年后期,法毛拖拉机全部转到石岛法毛厂生产。法毛拖拉机1924年生产了200台,1925年生产了838台,1926年生产了4430台,1927年生产了9502台,1928年生产了24899台,1929年生产了35712台,在市场上已超过流行的福特森拖拉机销量。
20世纪20年代,万国公司只有一种法毛拖拉机。之后,万国公司于30年代初推出了F系列,于40年代末推出了字母系列,以及于50年代中期推出了数字系列法毛拖拉机。为区别它们,把20年代最初的法毛拖拉机称为“标准”型法毛,后来又称为“正规军(Regular)”型法毛。正规军法毛拖拉机于1932年1月停产,1923—1932年共生产了134647台。
法毛这一名字一直用到1973年。当万国公司农业装备产权几经转移后,今天凯斯纽荷兰(CNH)公司在他们的某些现代多用途拖拉机上,又复活了“法毛”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