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生产机制
1.生产要素协同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1)组织的有效性 自从有生产协作,特别是机器大生产以来,人们就在寻求有效组织生产的方法和措施。从泰罗制到柔性管理,从职能制结构、矩阵结构到事业部制,大量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建立有效的组织,通过这种组织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实现更有效的协同,发挥出更大的效率。组织的有效性程度对企业生产要素协同水平的影响巨大,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协同状况及水平。一个企业没有有效的组织,也就没有生产要素之间有效协同作用的发挥,从而没有效益。
(2)人的利益相干性 劳动作为生产要素是通过人来体现的,而且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不仅是生产经营过程的具体实施者,而且是生产经营过程的组织者。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产经营的态度,决定着生产经营的效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利益的驱动会使其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而使生产要素之间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当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相关联时,即实行真正的“多劳多得”时,劳动者的积极性会得到较好的发挥。当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不相干时,只会使劳动者懈怠,对工作不负责任,而不可能有生产要素有效协同作用的发挥。
(3)技术适应性 技术水平对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企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大多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我国企业整体效率低于发达国家企业整体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资本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资本与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之间协同的有效性。技术不仅对协同效率有提高作用,而且对协同效率有高效率约束。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与零散的手工操作对效率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异: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所有操作者必须具有基本相同的效率,否则,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将取决于效率最低者;而零散的手工操作则不然,如果出现不熟练的情况,可以通过劳动的重新组织来保证不形成“阻工”现象。生产流水线要求而且必须达到高效率,机器设备对劳动者形成了有效的效率约束,零散的手工操作则不存在这种约束。
同时应注意这样的情况:企业拥有高技术设备,但职工不具备使用这些高技术设备的能力,导致资本与劳动者之间无法协同。此时,不仅资本和劳动协同贡献的“余值”无法体现出来,而且资本和劳动各自的贡献也体现不出来。因此,拥有适宜而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素质的技术是企业获得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4)要素之间比例的合理性 在一定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只有资本和劳动有合理的比例才能产生较高的效益。要素之间的比例不适当,会导致某种生产要素部分闲置或效率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使企业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2.要素的组织方式
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是用在整个社会经济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来表示的,是生产力发展阶段的标志。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两个理论来源: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劳动工具(劳动工具又隐含着特定的技术组织方式)标志生产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另一个是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对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演进过程的考察发现,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演进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类型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规律颇为类似。这种规律是指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占主导的手工型经济、物质资本占主导的机器型经济及技术和知识占主导的智力型经济,呈一定的规律性。
手工型、机器型以及智力型三种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在历史时空上具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最先出现手工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然后再出现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最后出现智力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从资源的可流动性上看,越低级的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流动性越差,生产的社会性也越弱。手工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和土地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的作用,且受自然条件限制太多,生产分散,自然风险大,社会生产力表现为缓慢的经济发展和自给自足经济占主导地位。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流动性和社会性相对手工型有根本性的增强,机器设备可以移动,受自然条件限制少,生产集中,可以进行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表现为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分工、经济的相互依赖,当然还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智力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由于知识(技术)天生具有的公共性和互补性特征,流动性和社会性更强,具有更强的社会化特征,更可以突破交通、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更高,资源的流动性更强。从辩证的角度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转变还具有否定之否定的意义。
从逻辑上讲,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转变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具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低级阶段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是高级阶段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前者具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后者才有可能出现。但低级阶段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是向高级阶段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实现低级阶段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顺利转变为高级阶段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还需要其他必备条件的成熟,如我国封建社会手工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下的生产力与同期西方社会相比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其后期,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也开始萌芽。但是,由于制度和技术发展模式的原因,我国的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萌芽在前,近代没再取得更大发展;相反,西方社会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手工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向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在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所需的充分必要条件表明,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在某种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模式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就必然能够在向更高级阶段的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中领先一步,使其经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应当指出,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技术生产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生产函数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各要素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牛津大学的斯科特(Scott)教授在对10个国家100多年来的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和专利史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后指出:技术进步或知识不是一个有别于新资本的商品,也不是一个在罗默模型(强调人力资本是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主要因素和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因素)中可以单独投入的因素。在劳动密集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转变中,资本积累依靠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的增加;资本密集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转变中,技术发展程度又依赖于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
其实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技术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是互相蕴含着的。例如,机器设备蕴含着科技水平,蕴含着对劳动力的要求和技能培养。即所谓人力资本的积累,也蕴含着对劳动对象(自然资源)的要求和利用能力。不同的物质资本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技术含义,因此,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Hicks)认为,资本的同质性假设是资本理论的一个灾难。将生产函数q=f(L,K,t)进行简单的微分是错误的,因为1980年与2000年的资本和劳动全然不同,并且生产函数也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不仅如此,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技术三要素在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还存在着相互催化作用。在手工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向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过程中,技术对物质资本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一方面,先进技术可以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剩余,快速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因此,劳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创造资本的作用在该转变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技术又是构成物质资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加快并最终促使手工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向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在机器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向智力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转变中,劳动力条件和机器设备先进程度又对社会生产的智力资源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智力型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是从以物质等有形投入为主转变为以知识和技术等无形投入为主,从物质在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中占主导地位转变为人在社会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知识、技术的生产和使用不可能离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