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余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巧手婉儿

婉儿的饮食习惯与家人大大不同,比较偏重口味,平日里对橱子要求也挺高。她的口头禅就是:不喜欢的东西就扔掉,讨厌的人就拉黑,不开心的时候就睡一觉,看腻了的照片就删掉,遇见喜欢的人就表白,饿了就去吃最喜欢吃的美食,人生那么短暂哪有时间让你去犹豫。她说总有一天人们会认同她的话,人生苦短,唯诗词歌赋与美食不可辜负。但今日午膳在李府,因李家老爷身子原因,李府的膳食特别清淡,以滋养为主。京城能人异士居多,各地美食也不少,李延年熟知婉儿嗜好,每一次与她漫无目的逛街谈心吃美食,是人生幸事之一。

李延年听也没听过从婉儿嘴里冒出来的菜名,更别说尝过,所以也无从考证。明朝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还有市民经济和市民文化的繁荣,这种文化注重享乐,表现在美食上就是宫廷菜(官宦菜)和江湖菜的双峰并峙。

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安徽,开国将领中也多淮扬一带的人,所以官场上流行的菜还是以淮扬风味为主,比如太祖烧香菇、长寿菜、徽州毛豆腐都带有浓郁的淮扬菜特色。进而引进外来食材,大大丰富了原本的菜系、菜式。例如: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甘薯)、玉米、大蒜都是明代传入中国的,特别是辣椒的传入,对于中国饮食来说是革命性的。没有辣椒,今天的川菜、湘菜都无法形成,在烹饪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烧、蒸、煮、煎、烤、卤、摊、炸、爆、炒、炙等。据婉儿所知,至少有28道菜都是用独立的烹饪方法做成的,比如火燎羊头、水晶鹅、酿螃蟹……

有道浙江菜,名曰虎皮肉又名董肉,跑油肉,皮呈皱纹状,肥而不腻,系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创。这董家本是苏绣世家“董家绣庄”的大户,董小宛因家道中落而沦落青楼。还有她发明的如皋董糖以琅琊酥糖,味甜而不腻,糯而不粘、酥而不碎,有诗赞:“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再有南京板鸭,盐水鸭,鱼翅,更有一盅名曰状元及第粥,让李延年惦记许久。如今李府重建,李延年特意托人找来几位擅长烹饪的厨娘,其中一位便是八大菜系之一川菜厨娘,传承祖辈烹饪技巧,堪称重庆府一绝的游氏,她的烹饪技巧及独家味道堪称一绝。

川菜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三种菜系融合而成,上河帮是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地区的蓉派为主;小河帮是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为主;下河帮是以重庆江湖菜、万州大碗菜为代表的重庆菜为主,三者组成的川菜的三大主流菜系。而李延年喜爱的诗词大师,苏轼、陆游也身体力行,将川菜烹饪技术带到各个地方。更有一位四川人李化楠著有《醒园录》,收集家厨、主妇的烹饪经验程序,记录了38种的烹饪方法,以及凉菜的制作,这对于后来川菜的提升帮助很大。而回锅肉和多种名酒国窖1573酒、泸州老窖、文曲酒、和五粮液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之前婉儿在自己家里做过一道不加辣椒的菜-青笋肚条,口感清爽,青白相间、色彩鲜明,气味更是极具诱惑。青笋脆中带甜,猪肚绵柔细滑,既有嚼劲也易吞咽,香味从咀嚼中逐渐渗出,就连太皇太后尝过后,连称不错。可是这样费时费力的佳品,婉儿却说只是家常菜。

有一次拜访贺府,恰巧婉儿正在做这菜。李延年窃喜,偷偷跑去厨房观看,见她一人穿梭在厨房,他挽着衣袖要帮她。认真的婉儿不许他进去,只让他待在门外别说话。可又架不住李延年一番恳求,婉儿从清洗猪肚开始给他讲整个烹饪过程。

李奶奶没吃过青笋肚条,听说是太皇太后喜爱之菜,时常提醒孙儿请婉儿一定做给她尝尝。择日不如撞日,婉儿孝顺,换下衣衫扎好袖口就开始她舌尖上的工作。她知道猪肚内壁并不光滑,若洗不干净有有异味,所以先将猪肚外面洗净。至关重要的是要撕掉网油。然后翻转抹一层面粉,适度搓揉,当面粉将猪肚内的脏物吸掉,再用清水洗净。接着将猪肚放在盆里,倒进适量的醋,反复揉搓、搓透后清水洗净,放入盆里倒入白酒又反复揉搓。待彻底洗净后,放入锅内煮,水开后再煮十多分钟,捞起。肚子不烫手时后用刀切成7厘米左右长、1.5厘米左右宽的条,将油锅烧开,倒入猪肚爆炒,炒至肚条无表面水分并开始卷曲加水烧。她叮嘱李延年因为猪肚经煮,所有要稍多加点水。等烧到八九成熟时,再加入切成与猪肚同长宽的莴笋条,加大蒜、葱段、盐等。最后对李延年说今天的遗憾。一是奶奶口味清淡,二是李伯伯身体不宜吃辣,所以没有放辣椒,花椒这类调料。再等猪肚烧至全熟,加了少量湿淀粉翻几下便起锅盛盘。只见瓷白青花盘里,热气蒸腾,清香四溢,引来李府上下众人一阵叫好。

不知何时,院内围了一群下人,皆为一睹少奶奶风采。据说这位未过门的少奶奶是李府的救命恩人,就连当今太皇太后和皇帝也喜爱她。一位二十七八岁年纪,风姿绰约,眉眼清秀的红衣女子表情淡然的看着,眼里没有太多的艳羡表情。另一位白白净净,柔柔细细的脸,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鼻梁下薄薄的嘴角微向上扬,带着点儿哀愁笑意的女孩子。如此面庞细致清丽脱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味的姐妹,她们的祖辈就是南宋高宗宫中的女厨“尚食刘娘子”。

据《春渚纪闻》载:有位女厨师刘娘子,高宗继位前在赵构的藩府做菜,每一次宋高宗想吃什么菜,她就在案板上切配好,烹制熟后献食,高宗总是十分满意。待继位后,因宫廷规定:主管皇帝御食的负责官员只能由男人担任,而且是五品官,而刘娘子身为女流,自然不能担当此官。但她烧得一手好菜,又受高宗信任,所以被高宗破格录用,宫里人都称她“尚食刘娘子”。

这对姐妹就是李延年托尹伯请进府的游氏姐妹。母亲嫁给一姓游举人,虽说是个末等小吏,但也是当家主母,厨房的事全交给厨娘打理。当年刘娘子伺候的是又皇室,很多菜式并未流传出来。晚年刘氏出宫,倒是孙辈的游氏姐妹得了她的真传手艺。到了后世刘娘子去世,游家家道中落,幼弟不知流落何处,母亲一气之下病逝,不久父亲随之而去。姐妹俩只好遣散家仆卖了宅子,仗着有些手艺,一边走一边找弟弟。前日才随一群逃难的人来到京城,说巧不巧遇到恶霸欺负,被尹伯遇见救下。一问才知道姐妹落难,遂问她们是否愿意进李府做厨娘,姐妹俩忙不迭的答应。初入京城,有个落脚地已经很不错了。于是,她们就这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