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发 颐
【概述】
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内陷。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腮腺炎。
【主要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风温之邪,热病后遗毒于内,情志郁结,饮食不节,郁热内生,以致火热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
【辨证注意点】
1.注意询问病史。本病多见于热性病后、大手术后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2.注意与痄腮相鉴别。
3.重症可出现毒邪内陷之变证。
【辨证思路】
一、明确诊断
1.发病前多有某些急性热病史,或胸腹部手术史。
2.一般单侧多见,也有双侧同时发病者。
3.初起颐颌部肿胀疼痛,逐渐增大延及耳之前后,口内第二臼齿相对的颊黏膜腮腺管口红肿,压迫局部,可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化脓时肿痛加剧,腮腺管口溢脓。
4.重症可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症。如体质极度虚弱,可出现神昏谵语等内陷证候。
5.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增高。
二、与痄腮相鉴别
三、辨证论治
本病有急性、慢性之分。
急性:
患者极度衰弱,或失于调治,或因过投寒凉攻伐之品,可出现毒邪内陷之变证。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
2.病久反复发作者,宜常食酸性食物,以增加唾液腺分泌,冲洗腮腺管,减轻炎症,亦可做腮腺按摩或理疗。
3.毒邪内陷之变证应中西医综合治疗。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张某,男,76岁。2002年4月5日就诊。4日前右腮部出现肿胀,后肿势逐渐显著,张口稍感困难,发热,大便干。患者2周前因下肢骨折而卧床。
查体:体温37.7℃,右腮部漫肿,延及耳之前后,肤色如常,肤温略高,按之质地尚硬,触痛(+),张口欠利,口内右侧颊部腮腺管开口处红肿,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舌苔薄黄腻,脉细数。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根据患者颐颌部肿胀疼痛,逐渐增大延及耳之前后,口内颊部腮腺管开口处红肿,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伴有发热、便秘等症,可以初步诊断为发颐,并应与痄腮相鉴别。
第二步:进行必要的检查。为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应查血常规,同时做颊部腮腺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培养;为了明确腮部肿胀处是否成脓,需做患部B超,必要时可做腮腺管造影以了解腮腺管是否有结石等造成阻塞。
第三步:进行分期。本案患者颐颌部肿胀疼痛,但无灼热焮红,按之未应指,故属初期。
第四步:辨证论治。火毒上壅,结于阳明、少阳,则颐颌部肿胀疼痛;风火外袭,阳明经积热上壅,则身热,大便干,苔薄黄腻,脉细数。证属热毒蕴结,治拟清热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处方:牛蒡子 15g,黄芩 15g,黄连 6g,蒲公英 30g,象贝母 12g,桔梗 6g,忍冬藤15g,板蓝根15g,赤芍12g,僵蚕12g,连翘9g,莱菔子9g。
第五步:根据患者的兼证对上述方剂进行加减。漫肿不散,加海藻9g软坚散结;热甚,加生山栀6g、生石膏(打碎)30g清热泻火;便秘,加瓜蒌仁(打)18g、生大黄(后下)12g、枳实9g泻下通便。
第六步:辨证选择外治法。病在初期,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青吹口散搽于口腔颊黏膜出脓处。
第七步:调摄与生活指导。避免酸性饮食及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板蓝根30g煎汤待温或等渗盐水漱口。
(自拟医案)
【医案、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一、医案
1.唐汉钧医案(《唐汉钧谈外科病》)
邹某,女性,45岁。左腮部肿痛3日,张口困难,影响进食,自觉口腔内左颊黏膜处有咸味液体排出,无发热,夜寐欠安,大便偏干,2日一行,小便色黄;舌质红,舌苔腻,脉细数。
检查:左侧耳垂下腮颌区肿胀,皮色淡红,肤温略高,边界欠清,中央质硬,有压痛。口腔左侧颊黏膜上腮腺管开口处红肿,按压腮部可见脓性分泌物排出。
治拟清热解毒。
处方:全瓜蒌12g,金银花12g,连翘9g,黄芩12g,苦丁茶12g,象贝母9g,桔梗6g,莱菔子9g,生黄芪30g,皂角刺9g,玄参9g,生甘草6g。外敷金黄膏,并用一枝黄花漱口液于饭前饭后漱口。
治疗4日,肿消痛止,局部留有硬块,偶有隐痛,进食恢复正常。再进原方7剂,继续应用一枝黄花漱口液漱口。
按语:腮部急性红肿热痛,属风温之邪侵入少阳、阳明,热与痰结而生肿块。方用全瓜蒌、金银花、连翘、黄芩、苦丁茶等以清头部之风热;象贝母、桔梗、莱菔子相配可宣肺理气化痰;黄芪配皂角刺能透脓托毒外出;玄参能清热生津。采用一枝黄花漱口液,既可清洁口腔,又能减轻腮腺管口红肿,以利脓液排出。内外配合,疾病向愈。若劳累或体虚容易复发。
2.顾筱岩医案(《外科名家顾筱岩学术经验集》)
张先生,七月初五日。阳明风痰上蕴,左腮骤起蔓(漫)肿,红热疼痛,寒热交作,胸闷纳呆,脉来弦数,舌苔薄腻,来势颇急,拟以消散。
处方:炒牛蒡1钱,桑叶钱半,炒赤芍钱半,浙贝母3钱,大连翘2钱,净蝉衣8分,制僵蚕2钱,金银花2钱,生甘草4分,鲜佛手1钱,鲜荷梗(去刺)1尺。另:西黄醒消丸(吞)5分。
二、经验方
发颐方(《中医外科学》)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发颐。
组成:牛蒡子 12g,僵蚕 12g,蝉蜕 6g,金银花 15g,连翘 15g,半枝莲 15g,紫花地丁草15g,黄芩9g,海藻15g,忍冬藤15g,路路通12g,羌活9g,板蓝根15g,生甘草 6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三、常用中成药
可选用板蓝根冲剂、银黄片。
(向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