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知行录:寻觅针道真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〇二、刺动脉法及其临床应用

刺动脉之法重拾,缘于笔者几则医案的启示:

[医案1]

多年前在康定藏医院义诊,来一个患者,年约40岁男性,病症为平常头部昏闷,但是晒太阳之后则头痛欲裂,因为语言不通,只能靠猜测和肢体语言,以及一两句汉语说出大概症状。此人寸口脉六部浮滑有力,尤其以寸脉和寸上脉滑动甚。

此为实证,应当刺血,仔细查体,发现其太阳穴附近颞浅动脉明显怒张搏动,异常动甚,与剧烈运动之后颞浅动脉极为类似,且此动脉走行方向,恰有一横行怒张的浅静脉与之相交叉。

笔者本意是刺此浅静脉的横行结络出瘀血,先解结,不料针入过深刺中横络下方之颞浅动脉。

——可通过以下简单的方法判定刺中的是动脉还是静脉:动脉血颜色淡红,且喷射节律随心脏舒张和收缩或远或近。而横行结络为静脉,其血多为暗红色,刺血如有喷射状多如一抛物线,初远渐近,且不会有节律性远近喷射。

因为从来没有刺动脉放血之经验,待观察之后发现是动脉出血,本想立刻为其止血,不想病人却说他头疼好了很多,不时以藏语说:“喀左喀左”(谢谢)。

下午带来几个与他相似病例,我吸取教训,恐刺之太深。针刺力度控制很好,只刺静脉,效果反而都不好,大约只去病痛三成。整个下午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该刺动脉,然而当时没有经典依据,更没有动脉刺血的体会,只能依据刺之横络解结之法治之。因为平时《灵枢经》一直随身携带,晚上便拿出来细细寻找,寻求刺动脉的蛛丝马迹。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厥头痛,贞贞头痛而重,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

——《灵枢·厥病》

读到此恍然大悟,犹如拨云见日。

或是天意,第一天刺颞部横络效果不佳的患者,第二天再来,于太阳穴附近寻动脉刺血,再以毫针刺太冲脉动。

正如经言:“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分毫不差,果然立效。

从此,刺动脉放血和毫针刺动脉的设想即在心中酝酿。

[医案2]

一个病人,来治疗胃病,讲述病史时候提到,他曾经心慌胸闷放射至后背以及后肩胛,去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穿刺注射之后症状消失,自笑说第一次检查就把病治好了,从此之后冠心病症状再没有出现过。

说者无心,我听后欣喜若狂,以后针灸经常刺激太渊处的动脉来治疗心脏病,再后来治疗咳嗽、足跟痛,等等。

[诊疗一体]

是不是所有的冠心病症状都可以刺太渊脉动处愈?显然不可能,因为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脉独动之处都在太渊,此患者的冠心病症状,若查体应是太渊脉独动。故在动脉穿刺时,刺此而愈。笔者临床治疗多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大多数其异常搏动在腹主动脉约下脘部、颈动脉,升主动脉次之,有的在神门脉动、太渊脉动处。

当时因为没有整体融会贯通经典,无法做到精准确切治疗也没有形成诊断,随着不断使用,渐渐形成如下刺动脉经验:

刺耳前动脉治疗腰痛、足跟痛;

用毫针刺面动脉疗腰腿疼和胃痛;

刺桡动脉治疗心肺病和腰腿痛;

刺鼻翼旁约上迎香穴之搏动治疗身体无力怕冷、胃肠痛;

刺面动脉、人迎动脉治疗牙痛、面瘫;

刺阳溪-合谷动脉治疗牙痛、颞颌关节炎、急性胃痛;

刺太冲动脉治疗腰痛、头疼;

刺趺阳动脉治疗腰痛、肩痛;

……

随着不断地临床观察使用,慢慢读《灵枢》,发现古人早就将刺动脉之法用至极致。

一日于静处,豁然想到耳穴诊断点和治疗点吻合;手诊之微络放血也是诊疗一体;马王堆足臂十一脉之所出、所动之处既是诊断点也是治疗点;脊柱相关疾病也是诊断治疗为一体。

后来读《灵枢·卫气》论气街:“胸有街气,腹有街气,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寸口脉,和四个气街,也可以于寸口脉全息对应,快速寻“独”,刺“独”处以治。

读到气街,毫针刺之应动,与诊疗一体相合,渐渐参悟出,刺动脉法。

经曰“是动则病”;又曰“凡刺原穴,诊见动来,应手而纳针”。

凡此,诊周身之气口,若非上下相应,左右若一,则此处即为“动”,此“动”异常处既是诊断点,也是治疗点。

[刺脉之补泻]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顺逆而久留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素问·调经论》)

脉动浅,刺之浅;

脉动深,刺之深;

脉小,气血不足,当以甘药调之;

脉大,微泻其气;

脉滑,疾发针,浅纳针,泻其阳,出针按之;

脉浅,按绝其脉刺之,勿令精出,独出去邪气;

脉深,刺之微纳针留之,以致其空脉气;

脉急,深纳久留;

脉缓,浅纳疾出;

脉虚,浅刺;

脉实,深刺,泻其气;

脉代,泻瘀络之血,且饮药;又说,脉代为脾病;脉代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脉紧,先刺,后灸且饮药;

脉满,尽出其血;

刺虚,刺其去;刺实,刺其来;

刺热,如手探汤;刺寒清,如人不欲行。

笔者临床使用经验,周身所有气口,脉搏动之处,都应该左右相比较,左右若一,大小齐等,上下相应,即是脉之胃气或说脉之冲和一致。或大小,或滑涩,或张弛,或数缓等不一时,则取其独处刺之。

临床毫针泻气之时,左手候脉动至时(候气至),压之,右手持针快速贯透上下血管壁为泻。用于脉刚动有力、滑数、坚实等实证。

毫针补气法:毫针轻轻触及包绕于血管外之筋膜,抵达血管第一层外壁,不必刺破血管壁,尽量沿经络循行方向,让针体和经隧接触,以增加气化。

毫针补血法:左手轻压稳住脉动处,右手轻轻将针顺着血流方向,刺破第一层血管壁,毫针进入血管以后沿血管血流方向,缓缓推进,不可刺破第二层血管壁,待脉之下陷处充盈即可出针,出针后手闭气孔,无令精泻。

注:动脉为管状,近体表者为第一层,与之相对的深部的管壁为第二层。

血脉太过,则刺血泻之:见脉管怒张或搏动异常明显时,此为实,当刺血。

针入以后,可看到针随血管跳动,如鱼吞钩,上下浮动,此曰胃气至,或有初针入不跳,留针之后才见到针如鱼吞钩之搏动。

[刺脉之要]

(1)针之要,气至而有效。

(2)候气(候将刺之脉口处,邪气至时,脉躁动,此时刺之最效)。

(3)如鱼吞钩。

(4)以左手循、扪、切、按,待手下搏动。

(5)刺气街、刺原穴须待指下应动入针。

此皆是先感觉指下有异常搏动感之后,乃可刺之,此为候气,气至入针;针入之后,邪气出,谷气至;谷气至,即胃气来复,胃气即是脾气之缓而冲和,待此气至,则脉转缓和。

(6)在刺脉调气,引阴阳之前,勿忘循病经查之结筋与结络并解之。临床使用刺脉动之法,需和阴阳出入升降相结合。通过人迎脉口比较、气口九道脉、五行脉法、寸口脉全息定位法、扁鹊阴阳脉法等综合诊断,如此可以快速判断病在何经,可以针对性寻找异常搏动点。

[关于十二原穴之诊法心得——诊脉刺脉,诊疗一体]

雷公曰问于岐伯曰:五脏六腑各有原穴。

(1)诊之可以知病,何也?岐伯曰:诊脉不若诊原也。

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原者,脉气之所注也。切脉之法繁而难知,切腧之法约而易识。

(2)雷公曰:请言切腧之法。岐伯曰:切腧之法,不外阴阳。气来清者,阳也;气来浊者,阴也。

(3)气来浮者,阳也,气来沉者,阴也;浮而无者,阳将绝也,沉而无者,阴将绝也;浮而清者,阳气之生也,沉而者,阴气之生也;浮而者,阴血之长也,浮而清者,阳血之长也。以此诊腧,则生死浅深如见矣。

——《黄帝外经·诊原》第四十六

①  据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外经微言》版

由此可知,五脏六腑各有原穴:五脏六腑的原气在十二经脉运行过程中吸纳天地之气注入经络,深入脏腑膜原,以养五脏六腑。原穴亦代表本经络本脏腑元气之盛衰。《灵枢·终始》曰“阳气受于四末”。四末之原穴中所聚集的都是先天元气,其虚实有无,更容易定人之生死,所以比取独寸口诊法简单易学。但是,诊原穴有个前提,那就是用切腧法探查原穴而知经络元气的医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守神之人,具备对原穴元气的感应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可能古人视恬淡虚无、守神为常态,所以认为不需要提出来,但于今人而言却很难做到。故而对沉浮阴阳虚实辨知能力尚可,而对指下脉之清浊的感知力明显不足。正如《伤寒杂病论》之脉“急”者为病气传变,脉“静”不传理解不清晰一样。

对《灵枢·终始》之脉“躁”,也是同样,因为不能身心合一,故而形神不俱,指下脉感,不能如实明了于心,需要重新以主观分别取舍,思维脉之形态。然而脉之清、浊、躁、静等脉感稍纵即逝,一旦思维即很难体会到当下真实脉感。

“五脏六腑各有原穴”,而原穴又是反应原气强弱的最佳部位,刺动脉者不可不知也。

刺脉动气口,需守神;诊脉,取独刺之。整个过程,都是在守神止息的状态下完成。

虽然言语文字上知晓,但做到并非易事,想来自惭形秽。说食不饱还需实践下功夫。

《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关于气口之脉动,太过或不及皆为病]

雷公问于岐伯曰:手太阴肺、足阳明胃、足少阴肾,三经之脉常动不休者何也?岐伯曰:脉之常动不休者,不止肺、胃、肾也。

雷公曰:何以见之?岐伯曰:四未阴阳之会者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曲径也。周流一身,昼夜环转,气无一息之止,脉无一刻之停也。

肺、胃、肾脉独动者,胜于各脏腑耳。

非三经之气独动不休也。夫气之在脉也,邪气中之也,有清气中之,有浊气中之。邪气中之也,清气中在上,浊气中在下,此皆客气也。见于脉中,决于气口。

气口虚,补而实之,气口盛,泻而泄之。

雷公曰:十二经动脉之穴可悉举之乎?

岐伯曰:

手厥阴心包经,动脉在手之劳宫也;

手太阴肺经,动脉在手之太渊也。

手少阴心经,动脉在手之阴郄也;

足太阴脾经,动脉在腹冲门也。

足厥阴肝经,动脉在足之太冲也。

足少阴肾经,动脉在足之太溪也。

手少阳三焦经,动脉在面之和也。

手太阳小肠经,动脉在项之天窗也。

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在手之阳溪也。

足太阳膀胱经,动脉在足之委中也。

足少阳胆经,动脉在足之悬钟也。

足阳明胃经,动脉在足之冲阳也。各经时动时止,不若胃为六腑之原,肺为五脏之主,肾为十二经之海各常动不休也。

——《黄帝外经》

其中肺、胃、肾脉独动者,胜于各脏腑耳。比其余各部之气口动明显,或者说必须是一直动,否则必病。

[临床常用之气口]

笔者临床经常用的气口如下:

头面颈部脉动处——耳前动脉,颞浅动脉,面动脉,鼻翼两侧动脉,人迎动脉,天窗动脉,天突下后主动脉弓,枕动脉;

上肢脉动处——天府脉口,曲泽脉口,小海脉口,神门脉口,太渊脉口,阳溪-合谷脉口;

腹部脉动——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冲门股动脉,骶正中动脉;

下肢——足五里脉口,箕门脉口,委中脉口,太冲脉口,冲阳脉口,太溪脉口。

其中尤以天府、曲泽、神门、冲阳、太溪、太冲之有无与清浊更为重要,《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以此六脉,决生死。

临床通过对这些脉口的太过和不及的触诊,判断气血在人体分布是否均匀冲和,同时必须牢记——诊疗一体。

古典针灸脉刺法直接思维——诊到不足之脉口则补之,太过之脉口泻之。手起刀落,朴实无华,疗效确切。灸刺是否有效,须再诊独脉处,视其平和与否便知,诊疗和预后一气呵成。

[刺脉手法细节]

左手为押手,按住将刺之脉,固定,不要让其滑动。笔者习惯以中指和食指并拢,之间恰好有一个间隙缺口,刚好把动脉卡在此空隙间,右手持针刺之,根据补泻确定入针的角度和方向。

(一)泻法

(1)垂直动脉壁或迎血流方向,刺穿两层动脉壁;

(2)迎向血流方向,倾斜15°左右入针,左手压紧,右手缓缓推入,待针下有阻力兼有搏动感的时候,把针再压平一些,让针体和动脉壁尽量接触摩擦(泻经隧)。

泻法,揩摩经隧之细节:以押手中指或食指(以下简称:押指)轻按脉动之太过处,刺手持针依法刺入。当针体微推平刺至押指下方,且押指可清晰感受到针体轮廓时,押指微用力下压或旋移(如抚琴弦状),协同刺手大幅度进退往复,揩摩经隧。参见图1。

(二)补法

(1)补血,独弱、血管充盈不足时,针顺血流方向,倾斜15°左右,缓缓推入,刺穿第一层动脉壁后,压平针体,在血管内再行进少许,且不可刺破第二层血管壁。

(2)补经隧,脉口力不足时,针顺血流方向,倾斜15°左右入针,针缓缓触及第一层血管壁时,感觉针下有阻力和微微搏动,压平针体,缓缓推进,让针体和动脉壁更多地接触和摩擦(不刺穿动脉壁)。

补法,揩摩经隧之细节:押指于脉口不及处,刺手如法平刺微推,待押指感受到针体轮廓时,押指松开或持刺道两侧经隧微微拿捏,刺手持针微微上挑,小幅低频往复或摆动揩摩经隧(大幅进退为泻,针微上挑时大幅度进退,针体容易脱离经隧)。参见图2。

图1 刺动脉与经隧泻法示意图

图2 刺动脉与经隧补法示意图

刺脉与刺经隧之补泻,针刺方向以及手法,可以互通。当脉口之力度太过或不及时,以揩摩补泻经隧为主;脉内充盈度太过或不及时,以刺脉内补泻为主。

[临床医案]

案1.

一女,腰痛,卧床不起,伴有偏头痛,头部恶风,寸口脉右关脉弦急有力,同时右太冲明显大于左太冲,且大于同侧之太溪脉、冲阳脉。知其病于右肝经邪气实,沿右肝经查体右太冲浮滑,以左手重压太冲,右手持针刺穿其下动脉双层脉动,同时太冲部之横加浅表静脉明显,三棱针放血,再沿肝经向上查体,发现曲泉穴压痛明显,同侧期门压痛,刺两痛点,轻轻上下滑动皮肤,发现由下向上滑动时皮下阻力稍大,故针由下向上刺入,入皮下分肉,尽量兼顾浅表静脉壁的刺激。针后,头恶风消失,曲泉压痛去约三分,再取曲泉附近之横络刺血,痛去大半;再看其寸口右关柔和,再让她下床行走,腰痛感消失,偏头痛去约五成。查太冲脉动,仍有刚动象,取0.16mm毫针贯透太冲穴之动脉双壁,效果不佳;再取0.25mm针贯透太冲脉动,则太冲脉转缓和,其偏头痛减七八分,寸口脉、太冲脉皆转缓和。

据《灵枢》,邪气盛,取之以粗针;正气不足,取以细针。所言不虚。

刺皮下筋膜之细微张力变化时,其原理同于力学平衡论,也是补不足,损有余。

操作细节:一手上下微滑动,感受其阻力,若向下阻力大,针由上向下沿经络皮下筋膜刺入;反之,向上微推阻力大,则由下向上刺之。

案2.

某女,年六十余,小脚趾骨骨折三个月。骨折之初去医院检查,诊为骨裂,无明显错位现象,解剖位正常,不符合手术指征,嘱咐在家休息。三个月来疼痛无减轻,来诊时仍需搀扶,且刚刚右侧腰扭伤,腰痛剧烈。

诊其寸口脉右尺脉滑动,左尺不足。初步思考再与其全息对应的下部脉口——太溪脉。随后查体其太溪脉动,果然太溪脉动左右不一。

太溪脉与寸口尺脉强弱见相反,右太溪细弱,左太溪反见滑动,同时右侧丘墟穴静脉坚凸,左侧相应处静脉形态正常。

为了验证刺脉动之效果,没有刺右侧丘墟穴结络,先调两侧太溪脉动令之若一。

需泻左太溪,补右太溪。

遂取0.18mm毫针,于左太溪脉动滑动明显处垂直贯透双层动脉管壁泻之。待脉转缓和,随呼气出针,慢出针,摇大其孔。

取0.14mm毫针,顺右侧太溪动脉血流方向入针,刺其经隧,补之,待足有温热感出针,随吸气快出针,以手按其孔。

寸口脉之尺脉也随之转平许多,出针后令患者步行,腰痛和骨折疼痛都已消失,为巩固疗效,再取右侧丘墟之结络刺血。

此案总结:刺动脉之法,和独取寸口全息,以便于快速确定病经病位,根据病经“独处”脉口之虚实、清浊、寒热,补之泻之。

案3.

女,36岁,腰痛伴有左下肢胀痛,病因不明,于他处治疗十余日无效来诊。西医检查未见异常,以至于焦虑不安,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故愤然离开。

询问治疗过程,得知他处医生为其尽数处理过腰部、腹部、下肢等处筋膜结节,结果无效。故当即诊脉(筋膜结节已被多处松解,查体应该无阳性结果),用人迎脉口比较,左寸口大于右寸口,知其病在左(《金匮要略》与《脉经》中皆有记载,寸口脉哪一侧大,则病在哪一侧。笔者临床用人迎气口脉诊时以此定位,经验证效果肯定);再比较左侧人迎气口,人迎2倍于气口,且有躁动感,知其病在手太阳小肠经,泻小肠经补手少阴心经,先补神门阴郄处之脉动,取天窗穴脉动处泻之,于小肠经之止处——目外眦处眼眶内侧寻一痛点,刺之,针后疼痛消失。

此案记载意义在于,在遍诊法实施之前,人迎气口脉等方法,初步定病经病位,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查体,如此可事半功倍。

案4.

女,50岁,鼻塞,伴有右侧偏头痛,因时值寒冬。在他处诊断为冷空气过敏性鼻炎,排除高血压和颅内病,让找中医治疗。来时诊脉,寸口脉右寸明显有浮紧有力之象,寸部如外,寸部浮紧脉有力,知阳分上部受风寒之实邪,当泻之;按气口九道脉法,寸部脉如外者,知其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合以上脉可知,风寒中在太阳膀胱经之上部,从右睛明穴沿膀胱经走行方向查体,约至天柱穴时明显感觉到脉搏动,此处常人多无脉动感,或有轻微的脉动感,故属于是动则病之属。即以粗针泻之,针入鼻通,头疼止。

此案示:刺脉动和独取寸口,以及气口九道脉的联合诊断后,再有针对性查体,往往能达到用针少而效宏。

《黄帝内经》对动脉、气口、取独、诊脉刺脉的诊疗一体之思维,可谓至极。以上为笔者临床诊脉刺脉的部分感悟,只是冰山一角,在此抛砖引玉。